胡第六章:记忆与信息加工
《胡第六章:记忆与信息加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第六章:记忆与信息加工(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概述n一、什么是记忆n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和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n二、记忆系统n (1)感觉记忆:保持感觉信息的瞬时映像,保持时间不超过1-2秒。(2)短时记忆保持信息有限,不积极复述则保持时间约为20秒。(3)长时记忆:保持的信息量相当大,保持时间在1分钟到终身。n 三个子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三个子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A、信息保持时、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间的长短;B、信息保持量的多少;、信息
2、保持量的多少;C、在记忆系统、在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处于不同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处于不同阶段。下图说明:下图说明:A A、记忆系统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记忆系统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三个子系统;B B、外界信息通过各种平行的感觉道到达感觉记外界信息通过各种平行的感觉道到达感觉记忆,并有一部分信息消失;忆,并有一部分信息消失;C C、感觉记忆的信息受到进一步加感觉记忆的信息受到进一步加工(注意和模式识别)而进入短时记忆,同时来自长时记忆工(注意和模式识别)而进入短时记忆,同时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也会被检索到短时记忆中进行加工,在这里也有一部的信息也会被检索到短
3、时记忆中进行加工,在这里也有一部分信息消失;分信息消失;D D、短时记忆的信息通过精细性复述而进入长时短时记忆的信息通过精细性复述而进入长时记忆系统中被永久的保持而不会消失;记忆系统中被永久的保持而不会消失;E E、神经中枢控制着记神经中枢控制着记忆系统的这一系列的加工阶段和过程。忆系统的这一系列的加工阶段和过程。第二节 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是指感觉刺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是指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激停止之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 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 进入各种感觉器官的信息,首先被登记在感觉记忆中。 信息在感觉记忆中的保存很短,视觉刺激停止后,视觉映像的保存
4、仅十分之几秒。o 一、图像记忆o 1、视觉刺激停止后,视觉系统对信息的瞬间保持叫图像记忆。图像记忆的存在是由斯帕林斯帕林(G.Sperling, 1960)的首创性实验而被确定的。o 2、使用全部报告法时被试仅能回忆出4-5个符号,使用部分报告法时,被试几乎能全部报告出呈现的字母,这说明所有信息先前都进入了人的大脑。后来在延迟回忆实验中发现,这种记忆的保持在1秒钟以后就降到最低,此即被称之为记忆系统中的感觉记忆阶段。二、音响记忆o 听觉系统对刺激信息的瞬间保持叫音响记忆。o 莫里等人仿照斯帕林的部分报告法实验程序确定了音响记忆。o 后来达尔文等人进一步改进了实验方法,并发现音响记忆的消退时间约
5、为4秒。三、感觉记忆的特征n 1、感觉记忆在瞬时间能储存大量的信息。进入感受器的信息几乎都被储存,即具有全息性。n 2、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且不被我们所觉察。视觉信息约在1秒钟内衰退,听觉信息约在4秒钟内衰退。n 3、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加工的,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n 4、感觉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由于模式识别而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并在那里赋予它意义。 第三节 短时记忆n一、双重记忆理论的证据n (一)最早把记忆区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是威廉威廉. .詹姆斯詹姆斯(1890)提出的初级记忆和二级记忆,此即为双重记忆理论。n (二)双重记忆理论的证据n 1 1、自由回忆实验:、自
6、由回忆实验:(1)系列位置效应(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2)插入逆运算的干扰实验(3)快速或慢速、使用频率高或低、有无关联的单词呈现实验。 (1 1)系列位置效应(首位效应和近因效)系列位置效应(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双重记忆的理论解释为,近因效应产生应),双重记忆的理论解释为,近因效应产生前的位置上的那些单词是从长时记忆中回忆出前的位置上的那些单词是从长时记忆中回忆出来的,离词表结束位置越近的单词进入短时记来的,离词表结束位置越近的单词进入短时记忆的概率越高,这就产生了近因效应。忆的概率越高,这就产生了近因效应。 (2 2)插入逆运算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插入逆运算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近因效应
7、消失了,而首因效应仍然存在,这近因效应消失了,而首因效应仍然存在,这说明开头和最近位置上的单词是从不同的记说明开头和最近位置上的单词是从不同的记忆中回忆出来的。忆中回忆出来的。 (3 3)快速或慢速、使用频率高或低、有无)快速或慢速、使用频率高或低、有无关联的单词呈现,虽对系列位置曲线的首位效关联的单词呈现,虽对系列位置曲线的首位效应发生影响,但却对近因效应毫无影响。应发生影响,但却对近因效应毫无影响。n 2、病理学证据(米尔诺):、病理学证据(米尔诺):患严重癫痫被切除了两边颞叶内侧和海马的人,智力正常,但不能记忆新的材料,新经验转瞬即忘,但旧事记忆仍然保持着,短时记忆也正常,但却不能再形成
8、新的长时记忆。类似的疾病如科尔萨科夫综合症等,都为双重记忆说提供了证据。n3、补充证据(临床和动物实验临床和动物实验)n 临床发现,脑震荡患者常伴有遗忘症,受到猛烈撞击的汽车驾驶员或足球运动员的逆向性遗忘提示某种短暂的即时记忆受到损害,而长时记忆则未受影响。n (1)Lyuch和Yarnell(1973)确定,受伤后立即进行的回忆似乎并未受到损害。n (2)Baddeley和Warrington(1970)关于正常被试和遗忘症患者的实验得到类似的结果。n (3)癫痫症患者在摘除大脑的海马后,过去记住的东西未受损害,但新东西难以记住(Wickelgren,1968)。n (4)高等动物在被摘除海
9、马以后,原已习得的反应保待无损,但新的反应却难以形成或保持。n (5)Jarvik和Exman(1960)利用白鼠做的跳台实验,都说明存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二、短时记忆的特征n 1、短时记忆的容量容量是有限有限的,较之记忆的其他两个阶段,它储存的信息要少得多。n 2、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储存约储存约2020秒秒消失。n 3、短时记忆是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有意识加工的阶段。(1)如果加以注意,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保持同注意的时间一样长,可以远远超过20秒钟。(2)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我们意识不到的,这两种记忆中的信息只有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才能被检测、组织和思维,所以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
10、n 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指个人当时注意着的信息,为现实进行加工、操作服务的记忆过程。 (一)短时记忆的编码n 1、康拉德康拉德(R. Conrad,1964)在记忆广度实验中观察到、回忆错误与正确反应之间有语音上的联系,因而认为主要是语音听觉语音听觉编码编码。n 2、莫雷莫雷(1986)实验研究表明,汉字的短时记忆以形状编码形状编码为主。对于绘画,脸和身体动作以及视觉观察事件所属范畴的短时记忆,倾向于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语义编码。(二)短时记忆的容量n 短时记忆的组块理论短时记忆的组块理论:米勒(G. A. Miller,1956)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士2个组块,这个数量是相对恒定的。n
11、组块组块是指人们在过去经验中已变为相当熟悉的一个刺激独立体,如一个字母、单词、数字、成语等。n 组块的大小、复杂性和熟悉性大小、复杂性和熟悉性等都会影响短时记忆的容量。随着组块复杂性的增加短时记忆容量倾向于逐渐降低;高频词的短时记忆容量比低频词多;视听通道的短时记忆容量有差异,总的来看,视觉较听觉的短时记忆容量大。但不论人们储存的组块是什么,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士2个组块。 (三)短时记忆的加工(组块化、复述)(四)短时记忆的提取(S.Sternberg)n (1)平行扫描:将探查数字同时与记忆中的所有项目相比较。如果用这种方法,则反应时将不会因数字系列的长短而变化(如图9-10A)。n(2)系
12、列自中断扫描:将探查数字逐个与忆记中的项目相比较,发现有与探查数字相同的就中断扫描。若用这种方法,则长数字系列的反应时就比短数字系列的要长;同时,作出“否”反应比作出“是”反应的反应时 长 。 因 为 作 出 了“是”反应被试即可停止扫描,但要作出“否”反应需扫描记忆中的所有项目(如图9-10B)。 n(3)系列全扫描:将探查数字逐个与记忆中的所有项目都进行比较,不论记忆中有或没有探查数字。如果用这种方法,扫描长数字系列的反应时就比短数字系列的要长,并且作出“是”或“否”的反应时是相等的(如图9-10C)。o 实验结果如图9-10D所示,说明短时记忆中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是以系列全扫描方式进行
13、的。信息的提取是以系列全扫描方式进行的。o 如果记忆的项目是比较长的有意义的词、句子、文章,由于扫描时间较长。研究表明,在这种情况下,从短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是以系系列自中断扫描列自中断扫描原则进行的,即在记忆找到了和探查项目相同的项目,探索就立刻停止(小谷津,1973)。第四节 长时记忆的习得n 长时记忆的识记主要是通过对材料的复述、组织加复述、组织加工和有动机的努力工和有动机的努力而习得的。n一、复述的作用n 1、作用:(1)在复述恰金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2)作为信息的传输机构将信息从短时记忆送入长时记忆。n 2、实验一:朗杜斯(D.Rundus,1970,1971)的复述实验,说明词表
14、首位的单词能较好的回忆,其原因是得到了较多的复述。n 3、实验二:Craik &Watkins,1973的实验表明,机械的复述并不能很好的把信息送入长时记忆。n 4、类型:(:(1 1)维持性复述;()维持性复述;(2 2)精制性复述)精制性复述n二、组织加工n 把新材料纳入已有知识框架之中或把材料作为合并单元而组合为某个新的知识框架的过程称为组织加工。组织加工。n(一)类别群集n(二)联想群集:接近律、相似率、对比率n(三)主观组织n(四)意义编码n(五)心像化n(六)记忆术:自然语言媒介法、地点法、视觉心像法n三、动机作用n(一)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二)自我参与程度与记忆效率(三)试图回忆
15、与记忆效率(80%的试图回忆时间效率最高)第五节 长时记忆的保持n一、信息储存的形式n(一)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n(二)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n(三)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n(四)语义记忆的理论n 1 1、层次网络模型(柯林斯,奎林)、层次网络模型(柯林斯,奎林):在人的头脑中,词的概念对应物是由一些独立的单位来表示的,这些单位以上位-下位关系的形式相互连结成为有逻辑联系的层次网络,且概念的属性是储存在具有这种属性的最高的或最一般的节点上,即采用认知经济假设的方法。信息提取实验证明,节点不同反映时也不同,证实了认知经济假设,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理解汉语系统也以此模型为基础的。o 2 2、集合论模型、集合
16、论模型o 该模型认为记忆有要素的集合组成,包含在某种特定集合中的要素也许就是该集合中所有的事例。o 3 3、特征比较模型、特征比较模型o 该模型认为记忆中每一个词是由一集语义特征来表示的,包括定义特征和特异特征。二、保持量的测量n 1 1、回忆法:、回忆法:保持量=(正确会议的项目量/原来识记的项目量)*100%n 2 2、再认法:、再认法:保持量=(认对数-认错数)/呈现材料的总数*100%n 3 3、再学法:、再学法:保持量=(初学的次数或时间-再学的次数或时间)/初学的次数或时间*100%n 4 4、重构或重建法、重构或重建法,就是要求被试再现学习过的刺激次序,以做对的次序数记分算成绩。
17、三、信息储存的动态变化n(一)保持量的变化n 1 1、保持曲线:、保持曲线:德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艾宾浩斯(Ebbinghaus,1885)对保持量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A A、时间)、时间)n 他以自己为被试,以无意义音节为记忆材料,以再学法的节省率为保持量的指标。用再学法测量保持量时,他先让自己把无意义音节字表学习到一个标准(如百分之百的正确),然后隔20分钟、1小时、9小时、1天、2天、6天、31天后,再学习该材料,并求出各阶段的节省率。n 结果如图9-16所示,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保持量是不同的,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在学后的短时间内保持量急剧下降,然后保持量渐趋稳定地下降,最后接近水平。
18、这条曲线称为保持曲线。保持的反面是遗忘,因此这条曲线也被称为遗忘曲线。n 用不同的用不同的B B、测量方法和指标、测量方法和指标检查保持量所得的检查保持量所得的结果也会不同。结果也会不同。n 在陆志韦(在陆志韦(19221922)的一个实验中,用再认、再)的一个实验中,用再认、再学、重构材料和书写再现四种方法测量被试学习无学、重构材料和书写再现四种方法测量被试学习无意义音节后的保持量所得结果如图意义音节后的保持量所得结果如图9-179-17所示。所示。n 结果说明,用再认法测定保持量,由于原先学过的材料重新出现在被试面前,有利于记忆的恢复,所以测得的保持量最多;回忆法册保持量,原先学习过的材料
19、不在被试面前,记忆的恢复困难大,测得的保持量最少。但如果使用再学或重构这两种难度适中的方法,则测得的保持量也居再认法和回忆法之间。 nC C、学习的程度、学习的程度不同对保持进程不同对保持进程有影响,学习程有影响,学习程度达度达200%200%的保持的保持量最佳,其次是量最佳,其次是150%150%,最差的是,最差的是刚刚达到刚刚达到100%100%正正确的学习程度,确的学习程度,但最经济的学习但最经济的学习方式是方式是150%150%的学的学习方式。习方式。D D、记忆材料性质、记忆材料性质的不同对保持进程有很大影响,一般的不同对保持进程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熟练的动作,记熟了的形象材料,有
20、意义的语来说,熟练的动作,记熟了的形象材料,有意义的语文材料,保持的效果较好。文材料,保持的效果较好。n 2、保持量的增加:随着时间的进展,保持量随着时间的进展,保持量逐渐减少,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学习后过逐渐减少,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学习后过1 1天天测得的保持量却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多,测得的保持量却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多,这种现象叫做记忆的恢复。这种现象叫做记忆的恢复。n 巴拉德巴拉德(Ballard, P.B.)(Ballard, P.B.)让一组十二岁的儿让一组十二岁的儿童学习童学习古代海员古代海员的诗歌,事先没有提醒,在的诗歌,事先没有提醒,在学习后立即进行测验,之后,
21、在学习后立即进行测验,之后,在1 1,2 2,3 3,4 4,5 5,6 6和和7 7天后又进行重测,结果如图天后又进行重测,结果如图9-209-20所示。儿童所示。儿童在学习后的第在学习后的第2, 32, 3天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天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高的保持量高6 6至至9 9。n 记忆恢复现象,儿童比成人较普遍,学习较记忆恢复现象,儿童比成人较普遍,学习较难的材料比学习较易的材料更明显,学习程度较难的材料比学习较易的材料更明显,学习程度较低的比学习纯熟的更容易看到低的比学习纯熟的更容易看到 。n对保持量增加现象的解释:n 一种观点认为一种观点认为,识记后立即进行回忆,学习
22、者对学习材料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对材料的储存是零散的,因而回忆成绩低。之后学习者采用了某种较为有效的解决任务的方法,把学习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样回忆的内容就较详尽。n 另一种观点认为,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识记时有累积抑制,影响了识记后的立即回忆成绩,过了一定的时间,抑制解除了,记忆的成绩也就可能提高。 (二)记忆内容的变化n 1、伍尔夫伍尔夫(Wulf,F.,1922)以图形图形为记忆材料对记忆内容变化的实验结果(见图9-21)n 表明:(1)原图形向着更匀称的方向变化;(2)原图形的某些特征突出地被强调;(3)原图形向着标准图形的方向变化。n 这就是说保持在头脑中的图形不是原封不
23、动的,也不只是模糊化,而是进一步被加工,向着上述三个方面变化而保持在记忆中。 2、巴特莱特巴特莱特(Bartlett,F.G:1932)以故事故事为记忆材料对记忆内容变化的实验 结果表明:结果表明:(1(1)故事逐渐被缩短,被省)故事逐渐被缩短,被省略。也就是说,内容的细节部分被丢失,但故略。也就是说,内容的细节部分被丢失,但故事的重大线索不会丢失。事的重大线索不会丢失。(2)(2)故事中的说话语故事中的说话语气和表述,容易换成被试惯用的语气和表述。气和表述,容易换成被试惯用的语气和表述。(3)(3)故事变得更有连贯性,并被合理化,变成故事变得更有连贯性,并被合理化,变成适合于习惯或符合价值观
24、的故事。适合于习惯或符合价值观的故事。 每一个人总是以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来记忆每一个人总是以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来记忆材料的。材料的。巴特莱特在一个实验中以埃及的一种巴特莱特在一个实验中以埃及的一种古老图形为原型,让被试看后回忆画出原型古老图形为原型,让被试看后回忆画出原型(参见图(参见图9-22)9-22)。 实验表明,实验表明,(1)(1)由于记忆内容的变化,人由于记忆内容的变化,人们凭记忆传递信息往往是不确切的,这也是流们凭记忆传递信息往往是不确切的,这也是流言在传播过程中必然要发生变型的原因之一。言在传播过程中必然要发生变型的原因之一。(2)2)接力式传递回忆图画也出现伍尔夫所举的接力式传递
25、回忆图画也出现伍尔夫所举的标准化现象。标准化现象。n 卡密克尔卡密克尔等人(Carmichael,L.,Hogan,H. P,Walter,A. A.,1932)的一个实验中,当被试在观察图9-23的中间一排的12个图形时,第一组听到图中左边一排的名称,第二组听到右边一排的名称,拿走图形后,让他们画出这些图形。n 结果表明,被试都画了不少正确的图形。但是,在第一组和第二组画得最不像的图形公中约有3/4的歪曲图形类同于他们所听到的名称,这种现象称为命名效应命名效应。n 命名所引起回忆图形的变化,看来不是发生识记阶段,而是发生在保持和回忆阶段,因为被试是借助于名称来保持和回忆的。 第六节 长时记忆
26、的提取和遗忘n一、再认和回忆的差别n(一)推测率n(二)整体信息和辨别信息n(三)操作过程n二、提取过程:线索产生、搜寻、决定、作出反应n三、提取的种类n(一)直接搜寻和联想搜寻n(二)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及追忆四、遗忘的原因n (一)衰退理论(一)衰退理论n 1、基本观点:、基本观点: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n 要证明记忆痕迹的衰退是遗忘的原因,就必须证明:在原初学习之前或之后不能有其他心理活动产生,否则,这些心理活动就会对原初学习所留下的痕迹产生千扰;或者,神经组织中的记忆痕迹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否则,这些痕迹就会产生新的神经联系。事实上,这是不
27、可能的。(二)干扰理论n 1 1、基本观点:、基本观点: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之故,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恢复。n 2 2、最早研究、最早研究是对睡眠对记忆的影响实验。结果(1)学习后即睡觉的效果优于受到日常工作干扰的学习者,这提示我们学完后即睡觉有利于内容的保持;(2)有梦睡眠比无梦睡眠的保持差,也表明干扰对记忆的影响。n 3 3、明显证据、明显证据: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1)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先后两种学习材料又相似又不相似,倒摄抑制的影响最大; 先后两种学习的材料很相似或很不相似,倒摄抑制的影响较小; 先学习的巩固程度愈低,
28、倒摄抑制的影响愈大,反之愈小; 后学习的材料的难度愈大,倒摄抑制的影响愈大,反之愈小; 恰在回忆A前学习B,倒摄抑制的影响最大;学习A后立即学习B,倒摄抑制的影响次之;在学习A后和回忆A前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然后学习B,倒摄抑制的影响最小。(2)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三)提取失败理论n 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认为: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欲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舌尖现象”或“话到嘴边现象”就是由于提取失败造成的。n 实验证明,看似被遗忘的材料其实仍然被保持着,只是没有被提取出来。很多记忆的失败很可能是编码不准确或缺乏检索线索,而非真正的遗忘。o (四)动机性遗忘理论(压抑理论) o 基本观点:基本观点: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即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o 五、记忆教材的有效方法o 1、预习;2、提问;3、阅读;o 4、思考;5、复述;6、复习。本章复习思考题o名词解释:记忆、部分报告法o简答:三种记忆的特点有哪些?o问答:有哪些原则和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记忆及学习效果?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