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52193028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PPT 页数:162 大小:3.4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1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课件为基于精确校对的本课件为基于精确校对的wordword书稿制作的书稿制作的“逐字编逐字编辑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编辑状态。第第1 1节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 ) 第第2 2节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二) ) 第第1 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第1 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第1 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 ) 第第1 1节节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1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1)简述孟德尔发现

2、分离定律的实验过程及科学研究的一般方简述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的实验过程及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法。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2)(2)解释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解释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3)(3)举例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举例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第第1 1节节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1)分析孟德尔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分析孟德尔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2)应用孟德尔分离定律,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遗传学问题。应用孟德尔分离定律,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遗传学问题。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假

3、说体悟假说演绎的方法在遗传定律发现过程中的作用。演绎的方法在遗传定律发现过程中的作用。第第1 1节节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 简述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的实验过程,分析孟德尔一对相简述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的实验过程,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难点难点 (1)(1)解释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解释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2)(2)体悟假说体悟假说演绎的方法在遗传定律发现过程中的作用。演绎的方法在遗传定律发现过程中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第第1 1节节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 )主要介绍的是孟德尔定律之一主要介

4、绍的是孟德尔定律之一基因分离定律,它以减数分裂为细胞学基础,同时又是后面基因分离定律,它以减数分裂为细胞学基础,同时又是后面将要学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的基础,是高中生物的重将要学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的基础,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之一,又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包括一对相对性状点内容之一,又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包括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对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的遗传学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对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的应用四方面的内容。由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是以叙述的形式的应用四方面的内容。由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是以叙述的形式介绍孟德尔的实验及相关验证过程,并且这些经典

5、实验及验证介绍孟德尔的实验及相关验证过程,并且这些经典实验及验证过程都无法在课堂上重现,所以常见的教学设计都是以讲授为过程都无法在课堂上重现,所以常见的教学设计都是以讲授为主线进行的教学活动,很少有学生的参与,这样就限制了学生主线进行的教学活动,很少有学生的参与,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互脱节。在教学实践思维的积极性,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互脱节。在教学实践教学建议教学建议第第1 1节节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中,我们尝试利用中,我们尝试利用“资料型问题渐进探究教学模式资料型问题渐进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思考探究过程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体。从知识的让

6、学生在思考探究过程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体。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研究者、探索者,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被动接受者变成研究者、探索者,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并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科学方法教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并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科学方法教育。育。 本节重点在于如何理解孟德尔的实验过程,特别是对实验本节重点在于如何理解孟德尔的实验过程,特别是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以及对分离定律的实质的理解,这也是本节的教结果的解释,以及对分离定律的实质的理解,这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另一个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孟德尔实验体现的科学学难点。另一个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孟德尔实验体现的科学研究的

7、过程和实验法的一般步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研究的过程和实验法的一般步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及科学的方法。和科学态度及科学的方法。第第1 1节节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孟德尔遗传实验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性状、性状分离、孟德尔遗传实验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性状、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杂交、测交、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等,也是合子、杂合子、杂交、测交、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等,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学生理解单个的概念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帮本节教学的重点,学生理解单个的概念并不困难

8、,关键在于帮助学生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概念图。助学生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概念图。 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应用的介绍,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应用的介绍,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分离定律的理解,更可以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为学习自由分离定律的理解,更可以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为学习自由组合定律奠定基础。组合定律奠定基础。第第1 1节节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本模块在教材编写时最大的特点就是力图体现出人类认识本模块在教材编写时最大的特点就是力图体现出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历程。即观察现象客观事物的一般历程。即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做出假设验验证证得出结论。人类对于遗传与变异现象

9、及规律的认识也经历得出结论。人类对于遗传与变异现象及规律的认识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教学中要体现出这个过程,特别是孟德尔发了这样一个过程。教学中要体现出这个过程,特别是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假说演绎的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教学中可以此现遗传规律的假说演绎的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教学中可以此研究方法为主线,引导学生去体会孟德尔从遗传实验中发现规研究方法为主线,引导学生去体会孟德尔从遗传实验中发现规律、去解释、推理验证的过程。律、去解释、推理验证的过程。第第1 1节节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导入一导入一 俗语说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仔

10、会打洞”“”“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这分别描述的是生物的什么现象呢?这分别描述的是生物的什么现象呢?( (遗传和变异遗传和变异) ) 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也遵循一定的规律。从今天开始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也遵循一定的规律。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让我们沿着孟德尔的足迹我们来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让我们沿着孟德尔的足迹去追寻他所发现的定律。去追寻他所发现的定律。新课导入新课导入第第1 1节节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导入二导入二 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两幅图片: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两幅图片:教师:教师:NBANBA球星姚

11、明和叶莉结婚了,并生下一女儿,对于她的球星姚明和叶莉结婚了,并生下一女儿,对于她的女儿长大个的可能性大吗?女儿长大个的可能性大吗?学生齐回答:大。学生齐回答:大。第第1 1节节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教师:这副图片是袖珍女孩征婚记中的一个画面,同学们想一教师:这副图片是袖珍女孩征婚记中的一个画面,同学们想一下她们在征婚中屡遭失败,人们担心的是什么问题?下她们在征婚中屡遭失败,人们担心的是什么问题?学生:怕后代也是袖珍孩。学生:怕后代也是袖珍孩。第第1 1节节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教师:通过这两幅图片同学们思考一下,高矮可能与什么有关?教师:通过这两幅图片同学们思考一下,高矮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遗传。学

12、生:遗传。教师:对于高矮的问题,遗传学的鼻祖孟德尔早在几百年前就教师:对于高矮的问题,遗传学的鼻祖孟德尔早在几百年前就做了研究,只不过他选择的实验材料是豌豆,那么他的实验是做了研究,只不过他选择的实验材料是豌豆,那么他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呢?他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遇到挫折了吗?他的实验结怎么做的呢?他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遇到挫折了吗?他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是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孟德尔的豌豆杂果和结论是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交实验( (一一) )。 第第1 1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 第第1 1课时课时 新课感知新课感知新课感知新

13、课感知花朵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两性花是指花朵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两性花是指_,单性花是指单性花是指_,图,图1 11 11 1中的花是中的花是_花。花。请写出图中花的结构名称:请写出图中花的结构名称:_,_,_,_,_,_,_。这些结构中最重要的是雄蕊。这些结构中最重要的是雄蕊和雌蕊;子房将来发育成和雌蕊;子房将来发育成_,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_,受精极核发育成,受精极核发育成_。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 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只有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的花雄蕊的花 两性两性 柱头柱头 花柱花柱 子房子房( (内有胚珠内有胚珠) ) 花

14、药花药 花丝花丝花瓣花瓣花托花托 果实果实 胚胚 胚乳胚乳 图图1 11 11 1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和方法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和方法1 1豌豆的特点豌豆的特点(1)(1)豌豆是豌豆是_、_植物,在自然状况下一般是植物,在自然状况下一般是_。(2)(2)豌豆的品种多,豌豆的一些品种之间具有豌豆的品种多,豌豆的一些品种之间具有_的性状。的性状。(3)(3)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自主探究自主探究自花传粉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闭花受粉 纯种纯种 易于区分易于区分 2 2人工异花传粉的一般步骤人工异花传粉的一般步骤母本母

15、本_套袋处理套袋处理采集父本花粉进行采集父本花粉进行_再再套袋处理套袋处理_本结实得到杂交种子。本结实得到杂交种子。 想一想想一想 传粉后为什么还要再套袋处理呢?传粉后为什么还要再套袋处理呢? 答案答案 保证杂交所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保证杂交所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去雄去雄 人工授粉人工授粉 母母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图图1 11 12 2高茎高茎 高茎高茎 矮茎矮茎 3 3 1 1 相关概念:相关概念:(1)(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_的不同的不同_。(2

16、)(2)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 F1 1中中_的性状。的性状。(3)(3)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 F1 1中中_的性状。的性状。(4)(4)性状分离: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性状分离: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_的现象。的现象。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同一性状同一性状 表现类型表现类型 显现出来显现出来 未显现出来未显现出来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想一想想一想 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任意一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任意一F F1 1植株的

17、植株的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分离比一定是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分离比一定是3131吗?吗? 答案答案 不一定,不一定,3131的分离比是在对的分离比是在对F F2 2中高茎与矮茎的个体进中高茎与矮茎的个体进行数量统计后分析得出的数量关系,统计的数量越多越接近于行数量统计后分析得出的数量关系,统计的数量越多越接近于3131,否则有可能偏离这一比例。,否则有可能偏离这一比例。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 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说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说(1)(1)生物的性状是由生物的性状是由_决定的。决定的。(2)(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体细

18、胞中遗传因子是_存在的。存在的。(3)(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配子时,成对的_彼此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_中。中。(4)(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遗传因子遗传因子 成对成对 遗传因子遗传因子 配子配子 随机的随机的 2 2相关概念相关概念(1)(1)显性遗传因子:决定显性遗传因子:决定_的遗传因子为显性遗传因子,的遗传因子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来表示。用大写字母来表示。(2)(2)隐性遗传因子:决定隐性遗传因子:决定_的遗传因子为隐性遗传因子,的遗传因子为隐性遗传因

19、子,用小写字母来表示。用小写字母来表示。(3)(3)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_的个体。如的个体。如DDDD、dddd。(4)(4)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_的个体。如的个体。如DdDd。第第1 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显性性状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隐性性状 相同相同 不同不同 想一想想一想 F F1 1在形成配子时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雌在形成配子时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雌( (或雄或雄) )配子,配子,F F1 1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总量比也是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总量比也是1111吗?吗? 答案答案 不是,一般雄配子远远多于雌配子。不是,一般雄配子远远多于雌配子。第第1

20、1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类型一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和杂交方法类型一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和杂交方法1 1豌豆做杂交实验的特点和优势豌豆做杂交实验的特点和优势特点优势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用其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子代个体数量多数学统计结果更可靠,偶然性小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2. 2. 人工异花传粉步骤分析人工异花传粉步骤分析人工去雄: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人工去雄: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

21、部雄蕊。 套袋隔离:套上纸袋,以免外来花粉的干扰。套袋隔离:套上纸袋,以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人工授粉: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除去人工授粉: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除去雄蕊的柱头上。雄蕊的柱头上。 再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保证杂交所得到的种子再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保证杂交所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是人工授粉后所结。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例例1 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传粉前的处理是花传粉前的处理是( () )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豌豆是闭

22、花受粉植物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用豌豆做实验材料有直接的经济价值各品种间具有一用豌豆做实验材料有直接的经济价值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的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开花期母本些稳定的、差异较大的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去雄,然后套袋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A A; B B;C C; D D;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答案答案CC 解析解析 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而且具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而且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因此豌豆可做遗传实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因此豌豆可做遗传实验材料。进

23、行杂交前,必须保证雌花没有受粉,因此要在花验材料。进行杂交前,必须保证雌花没有受粉,因此要在花蕾期去雄。蕾期去雄。 点评点评 本题考查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和杂交过程,解本题考查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和杂交过程,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题的关键是明确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对母本不去雄蕊,并授以父本花粉,会有自花受粉和异花受对母本不去雄蕊,并授以父本花粉,会有自花受粉和异花受粉两种情况,影响实验结果。粉两种情况,影响实验结果。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类型二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类型二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1 1杂

24、交实验过程杂交实验过程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做亲本,杂交得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做亲本,杂交得F F1 1,再让,再让F F1 1自交自交得到得到F F2 2。(1)(1)遗传图解遗传图解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2)(2)说明说明用来做杂交的两个植株就是亲本用来做杂交的两个植株就是亲本( (用用P P表示表示) )。提供花粉的植株是父本提供花粉的植株是父本( (用表示用表示) ),接受花粉的植株就是,接受花粉的植株就是母本母本( (用表示用表示) )。杂交实验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杂交实验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a aF F1 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25、b bF F2 2出现了性状分离。即出现了两个亲本性状,且两种性状出现了性状分离。即出现了两个亲本性状,且两种性状的比例接近的比例接近3131。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2 2对相对性状的理解对相对性状的理解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注意强调三个要点: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注意强调三个要点: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例例2 2高粱有红茎和绿茎这一相对性状,用纯种的红茎和纯种高粱有红茎和绿茎这一相对性状,用纯种的红茎和纯种的绿茎杂交,的绿茎杂交,F F1 1全为红茎,则

26、全为红茎,则F F2 2植株是植株是_,绿茎高粱,绿茎高粱相互受粉,后代植株是相互受粉,后代植株是_。 A A1/21/2红茎,红茎,1/21/2绿茎绿茎 B B1/41/4红茎,红茎,1/41/4绿茎绿茎C C3/43/4红茎,红茎,1/41/4绿茎绿茎 D D全部绿茎全部绿茎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答案答案CCD D 解析解析 F F1 1全为红茎,说明高粱的红茎对绿茎是显性,全为红茎,说明高粱的红茎对绿茎是显性,F F1 1自交自交的后代的后代F F2 2中应出现性状分离,且显性性状中应出现性状分离,且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接近隐性性状接近3131,所以预期所以预期F F2 2中

27、中3/43/4红茎,红茎,1/41/4绿茎。绿茎高粱只可能是隐性纯种绿茎。绿茎高粱只可能是隐性纯种高粱,绿茎高粱相互受粉,没有外来花粉的干扰,后代植株高粱,绿茎高粱相互受粉,没有外来花粉的干扰,后代植株仍保持绿茎的性状。仍保持绿茎的性状。 点评点评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揭示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揭示了F F1 1只表现显性性状,只表现显性性状,F F2 2出现性状分离,显性性状的个体与隐性性状的个体接近出现性状分离,显性性状的个体与隐性性状的个体接近3131。根据杂种子一代的表现确定显隐性是关键。根据杂种子一代的表现确定显隐性是关键。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变式变式下列属于相对

28、性状的是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A兔的褐毛与长毛兔的褐毛与长毛B B人的身高与体重人的身高与体重C C小麦的高秆与大麦的矮秆小麦的高秆与大麦的矮秆D D鸡的毛腿与光腿鸡的毛腿与光腿 答案答案DD 解析解析 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A A、B B不是同一性状;不是同一性状;C C不是同种生物。不是同种生物。D D项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项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类型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类型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要点分析要点分析(1)(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

29、子决定的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的特点:互不融合,在传递中不会消失,每个遗传遗传因子的特点:互不融合,在传递中不会消失,每个遗传因子决定着对应的性状。因子决定着对应的性状。遗传因子的类型:遗传因子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遗传因遗传因子的类型:遗传因子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遗传因子控制隐性子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遗传因子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2)(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例如,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例如,纯种高茎豌

30、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DD,纯种,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dd。F F1 1的遗传因子组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为DdDd,由于,由于D D对对d d有显性作用,故有显性作用,故F F1 1表现为高茎。表现为高茎。(3)(3)遗传因子在生殖细胞遗传因子在生殖细胞( (配子配子) )中是单独存在的中是单独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所以,生殖细胞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同的配子中。所以,生殖细胞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如个。如F F1 1的

31、遗传因子组成为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Dd,在,在F F1 1产生配子时,产生配子时,D D与与d d遗传因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F F1 1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D D和和d d,且比例为,且比例为1111。注意:豌豆产生的配子中,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注意:豌豆产生的配子中,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4)(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这样F F1 1产生的产生的D D和和d d雌配子与雌配子与D D和和d d雄配子结合机

32、会相等,因此,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因此,在在F F2 2体细胞中出现了三种类型的遗传因子的组合。即:体细胞中出现了三种类型的遗传因子的组合。即:DDDD、DdDd、dddd,它们的比值是,它们的比值是121121。性状表现出。性状表现出3131的性状分离比。的性状分离比。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2 2孟德尔遗传实验需要满足的条件孟德尔遗传实验需要满足的条件(1)(1)子一代个体形成的不同类型的雌或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子一代个体形成的不同类型的雌或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力相同。(2)(2)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3)(3)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

33、率相等。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4)(4)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完全相同。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完全相同。(5)(5)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例例3 3用纯种高茎豌豆用纯种高茎豌豆(DD)(DD)与纯种矮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 (dddd) )杂交得到的杂交得到的F F1 1全为高茎全为高茎( (DdDd) ),种下,种下F F1 1让其自交得到让其自交得到F F2 2,种下,种下F F2 2豌豆种子,发豌豆种子,发现现F F2 2豌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植株,且高茎豌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植株,且高茎矮茎矮茎3131

34、。关于实现关于实现F F2 2中高茎中高茎矮茎矮茎3131的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的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在在F F1 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配子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配子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含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含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只需要项条件,而不需要项条件只需要项条件,而不需要项条件A A B BC C D D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答案答案CC 解析解析 若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不能随机结合,或者一若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不能随机

35、结合,或者一些种子由于条件不适宜不能萌发或正常生长,也会影响到最些种子由于条件不适宜不能萌发或正常生长,也会影响到最后的统计结果,使得实验很难出现后的统计结果,使得实验很难出现3131的比例。的比例。 点评点评 性状分离比的出现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这些条件都性状分离比的出现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这些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满足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3131的比例。环境条件也会影响的比例。环境条件也会影响生物的性状表现,所以只有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才会出生物的性状表现,所以只有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孟德尔的性状分离比。现孟德尔的性状分离比。第第1 1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变式变式

36、下列是对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解下列是对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释,其中错误的是( () )A A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B 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C C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 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答案答案DD 解析解析 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雌配子。第第1 1课时课时 正误立

37、判正误立判1 1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 ) 答案答案 解析解析 性状分离指的是杂种自交的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性状分离指的是杂种自交的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和隐性性状的现象。2 2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 ) 答案答案 正误立判正误立判第第1 1课时课时 正误立判正误立判3 3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 ) 答案答案 解析解析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而杂合子自

38、交后代既有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而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纯合子又有杂合子。4 4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在。( () ) 答案答案 第第2 2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 ) 第第2 2课时课时 新课感知新课感知新课感知新课感知 如图如图1 11 13 3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你能说出图中作为父本和母本的分别是谁吗?孟德尔实验你能说出图中作为父本和母本的分别是谁吗?孟德尔实验中对用作亲本的两株豌豆的要求是

39、什么?实验中操作是中对用作亲本的两株豌豆的要求是什么?实验中操作是什么,需要在什么时间进行,操作什么,需要在什么时间进行,操作是什么,此后还需要对雌蕊进行怎样的操是什么,此后还需要对雌蕊进行怎样的操作,为什么?将实验中获得的豌豆种子种作,为什么?将实验中获得的豌豆种子种下去,长成的豌豆植株是高茎的还是矮茎下去,长成的豌豆植株是高茎的还是矮茎的?的?图图1 11 13 3第第2 2课时课时 新课感知新课感知提示:作为父本的是矮茎豌豆,母本是高茎豌豆,孟德尔提示:作为父本的是矮茎豌豆,母本是高茎豌豆,孟德尔所用的两亲本都必须是纯种。实验操作是去雄,应在花所用的两亲本都必须是纯种。实验操作是去雄,应

40、在花未成熟前去雄。操作叫人工授粉,授粉后需要进行套袋未成熟前去雄。操作叫人工授粉,授粉后需要进行套袋处理,以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纯合高茎与矮茎豌豆杂交,处理,以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纯合高茎与矮茎豌豆杂交,得到的得到的F F1 1表现为高茎。表现为高茎。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 1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生物体的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生物体的_;标记为标记为D D小球和小球和d d小球分别代表含有小球分别代表含有_和和_的配子。的配子。2 2每个小桶内的每个小桶内的d d小球和小球和D D小球数目都是小球数目都是1010个,确保个,确保_相等。相等。3 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

41、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模拟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雌、雄配子的_。第第2 2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自主探究自主探究雌雄生殖器官雌雄生殖器官 显性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 隐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 雌、雄配子中两种类型的配子数目雌、雄配子中两种类型的配子数目随机结合随机结合 4 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 3重复做重复做5050100100次,是为了确保观察样本次,是为了确保观察样本_。保证雌、。保证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想一想想一想 在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性状分离比的

42、模拟”实验中,小明连续抓取三次实验中,小明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小球的组合都是DdDd,则他第四次抓取,则他第四次抓取DdDd的概率是多少?的概率是多少? 答案答案 1/2 1/2。第第2 2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数目足够多数目足够多 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测交实验1 1测交是将测交是将F F1 1与与_杂交,用以测定杂交,用以测定F F1 1遗传因子的组成。遗传因子的组成。2 2预测测交实验结果:预测测交实验结果:F F1 1(Dd)(Dd)能产生能产生_类型的生殖细胞。类型的生殖细胞。即含有遗传因子即含有遗传因子_和含有和含有_。而隐。而隐性亲本性

43、亲本( (dddd) )只产生含有只产生含有d d的生殖细胞。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测的生殖细胞。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测交后代是交后代是DdDd( (高茎高茎)dddd( (矮茎矮茎) )为为_。3 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F(F1 1)Dd()Dd(高茎高茎) )dddd( (矮茎矮茎)DdDd( (高茎高茎)dddd( (矮茎矮茎) )3034_3034_。4 4结论: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结论: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即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即孟德尔提出的假说) )是完是完全正确的。全正确的。第第2 2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隐性亲本隐性亲本 两种两种 D D的生殖细胞的生殖细胞 d d的

44、生殖细胞的生殖细胞 11 11 11 11 想一想想一想 通过测交实验能不能确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呢?通过测交实验能不能确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呢? 答案答案 不能。不能。第第2 2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三、分离定律三、分离定律1 1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不相融合。不相融合。2 2在形成配子时,在形成配子时,_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因子分别进入_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第第2 2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成对存在成对存在 成对的遗传因子成对的遗传因子 不同的配子不同的配子 第第

45、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类型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类型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过程操作要点分析取两小桶编号为甲桶、乙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分装小球在甲乙两小桶内放入两种彩色球各10个两种色彩模拟两种配子各10个模拟两种配子数量相等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混合小球分别摇动两小桶,使小桶中的彩色球充分混合小球的质地、形状和重量应相同盛放小球的容器最好是圆柱形而不是方形随机取球用左手、右手分别从甲桶、乙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并记录随机抓取模拟不同配子间结合机会均等双手同时进行,且闭眼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重复实验将小球放回原桶,摇匀,重复抓

46、取50100次保证两桶内两种小球数量相同,应将小球放回原桶,模拟配子结合前,两种雌或雄配子数量相等重复次数越多,所得结果越接近理论比值统计结果小组和全班分别统计DD、Dd、dd出现的次数,并计算出现的概率全班总的实验结果因为统计数目更大,因而不同组合DD Dd dd的比值更接近1 2 1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特别提醒:从小桶中随机抓取并组合,表示不同配子的产特别提醒:从小桶中随机抓取并组合,表示不同配子的产生机会和不同雌雄配子的组合机会相等。重复多次的原因生机会和不同雌雄配子的组合机会相等。重复多次的原因是性状分离比是建立在统计大量后代个体基础上的,重复次是性状分离比是建立在统计

47、大量后代个体基础上的,重复次数越多,结果越接近于理论比值。数越多,结果越接近于理论比值。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例例1 120122012四川雅安中学四川雅安中学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中,某同学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中,某同学在在2 2个小桶内各装入个小桶内各装入20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个等大的方形积木( (红色、蓝色各红色、蓝色各1010个,个,分别代表分别代表“配子配子”D D、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各抓取。分别从两桶内随机各抓取1 1个积木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DDDddd10551055,该同学感到失望。你应该给他的

48、建议和理由是该同学感到失望。你应该给他的建议和理由是( () )A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避免人为误差B B抓取抓取1010次后,再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次后,再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抓取的概率相等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C C改变桶内配子的比例,继续重复抓取;保证基因的随机分改变桶内配子的比例,继续重复抓取;保证基因的随机分配和足够大的样本数配和足够大的样本数D D将某桶内的将某桶内的2 2种配子各减少到种配子各减少到1 1个;因为卵细胞的数量

49、比精个;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子少得多 答案答案AA 解析解析 实验中模拟雌雄配子最好用圆形的小球,质地和大小实验中模拟雌雄配子最好用圆形的小球,质地和大小要相同,以便于混合充分;每次抓取后要将抓取的小球放回要相同,以便于混合充分;每次抓取后要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桶,保证概率的准确;桶内配子的比例为原桶,保证概率的准确;桶内配子的比例为1111,不需要改,不需要改变,配子各减少到变,配子各减少到1 1个不妥,同时要保证比例相等。个不妥,同时要保证比例相等。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点评点评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对豌豆杂交过程的以下现象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对豌豆杂交过程的以下现象

50、进行了模拟:确保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相等模拟了子一代个体形了模拟:确保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相等模拟了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选择形状、大小、质量等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选择形状、大小、质量等同的彩球,其意义是保证学生抓取彩球的随机性,模拟的是同的彩球,其意义是保证学生抓取彩球的随机性,模拟的是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重复一定次数地抓取彩球,进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重复一定次数地抓取彩球,进行组合,记录结果,即满足了实验样本数目足够大的条件。行组合,记录结果,即满足了实验样本数目足够大的条件。因此模拟实验的条件与实际的实验条件越接近,其结果越能因此模拟实验的条件与实际

51、的实验条件越接近,其结果越能准确地体现实际实验的结果。准确地体现实际实验的结果。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变式变式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从甲小桶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从甲小桶( (桶内小球为桶内小球为D D、d d代表雌配子代表雌配子) )和乙小桶和乙小桶( (桶内小球为桶内小球为D D、d d代表雄配子代表雄配子) )抓取抓取5050100100次,统计组合次,统计组合DDDdddDDDddd之间的数量比约为之间的数量比约为( () )A A313313 B B111111C C121 D121 D212212 答案答案CC 解析解析 样本越大,实验结果就越接近一对相对性状

52、的分离比样本越大,实验结果就越接近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例。从每个桶内抓取例。从每个桶内抓取D D或或d d的可能性均为的可能性均为1/21/2,从一个桶内抓取,从一个桶内抓取的的D D、d d与另一桶内抓取的与另一桶内抓取的D D、d d的组合方式有的组合方式有4 4种。因而最后得种。因而最后得到到DDDD、DdDd、dddd的组合比例为的组合比例为1/42/41/41/42/41/4121121。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类型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与分离定律类型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与分离定律1 1验证方法验证方法测交:让测交:让F F1 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与隐性纯合子杂交。2

53、 2作用作用(1)(1)测定测定F F1 1的遗传因子组成。的遗传因子组成。(2)(2)测定测定F F1 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配子的种类和比例。(3)(3)预测预测F F1 1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 (根本目的根本目的) )。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3 3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结论:结论:F F1 1是杂合子,遗传因子是是杂合子,遗传因子是DdDd;F F1 1产生产生D D和和d d两种类型的配两种类型的配子比值相等;子比值相等;F F1 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第第2 2课时课时

54、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4 4应用:应用:(1)(1)鉴定一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后代若出现性鉴定一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后代若出现性状分离,则该显性个体为杂合子,否则为纯合子。状分离,则该显性个体为杂合子,否则为纯合子。(2)(2)运用分离比和测交,可探究某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分离定运用分离比和测交,可探究某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分离定律。律。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例例2 2下列关于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F F1 1隐性类型隐性类型测定测定F F1 1遗传因子组成遗传因子组成B B通过测定通过测定F F1 1的遗传因子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

55、理论解的遗传因子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释的科学性C C测定测定F F1 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根据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根据F F1 1隐性类型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现型反向推知的D D测交时,与测交时,与F F1 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要求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要求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答案答案DD 解析解析 测交必须是利用隐性纯合子与被检验对象杂交,目的测交必须是利用隐性纯合子与被检验对象杂交,目的是分析其后代以推知其遗传因子组成。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是分析其后代以推知其遗传因子组成。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对象是实验中测交的对象是F1F1,其

56、遗传因子组成决定了分离定律的,其遗传因子组成决定了分离定律的正确与否。正确与否。 点评点评 本题考查对测交的理解,明确测交是指本题考查对测交的理解,明确测交是指F F1 1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的交配,目的是测定与隐性纯合子的交配,目的是测定F F1 1的遗传因子组成。的遗传因子组成。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变式变式用黄色公鼠用黄色公鼠a a分别与黑色母鼠分别与黑色母鼠b b和和c c交配,在几次产仔中,交配,在几次产仔中,母鼠母鼠b b产仔为产仔为9 9黑黑6 6黄,母鼠黄,母鼠c c产的仔全为黑色。那么亲本产的仔全为黑色。那么亲本a a、b b、c c中为纯合子的是中

57、为纯合子的是( () )A Ab b和和c c B Ba a和和c cC Ca a和和b Db D只有只有a a 答案答案BB 解析解析 据黄色公鼠据黄色公鼠a a黑色母鼠黑色母鼠cc后代全为黑色得知黄色为后代全为黑色得知黄色为隐性性状,黑色为显性性状,黄色公鼠为隐性纯合子,黑色隐性性状,黑色为显性性状,黄色公鼠为隐性纯合子,黑色母鼠母鼠c c为显性纯合子。又据黑色母鼠为显性纯合子。又据黑色母鼠b b与黄色公鼠与黄色公鼠a a交配,后代交配,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可知黑色母鼠中出现性状分离可知黑色母鼠b b为杂合子。为杂合子。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类型三分离定律的内容和适用范围类型

58、三分离定律的内容和适用范围1 1对分离定律的理解对分离定律的理解(1)(1)独立性独立性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对存在,不相融合。(2)(2)分离性分离性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在配子中成单存在。两个配子中,在配子中成单存在。(3)(3)随机性随机性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可产生三种遗传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可产生三种遗传因子组合的类型。因子组合的类型。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2 2分离定律适用范围分离定律适用范围(1)(1)进行有性生

59、殖生物的性状遗传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2)(2)细胞核遗传细胞核遗传真核生物细胞核内有染色体规律性的变化。真核生物细胞核内有染色体规律性的变化。(3)(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其中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仍遵循分离定律。状的遗传,其中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仍遵循分离定律。提示:原核生物和非细胞

60、生物病毒不进行有性生殖,它们性提示:原核生物和非细胞生物病毒不进行有性生殖,它们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状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例例3 3孟德尔遗传定律不适于原核生物,是因为原核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不适于原核生物,是因为原核生物( () )A A没有遗传物质没有遗传物质 B B没有细胞核没有细胞核C C没有完善的细胞器没有完善的细胞器 D D主要进行无性生殖主要进行无性生殖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答案答案DD 解析解析 孟德尔遗传定律不适用于原核生物,是因为原核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不适用于原核生物,是因为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生殖,而孟德尔的遗传定

61、律都是针对有性生殖主要进行无性生殖,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都是针对有性生殖的。的。 点评点评 遗传因子的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只有进行有遗传因子的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会形成配子,原核生物或病毒不进行有性生性生殖的生物才会形成配子,原核生物或病毒不进行有性生殖,它们的性状遗传也就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殖,它们的性状遗传也就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变式变式杂合体高茎豌豆杂合体高茎豌豆( (DdDd) )自花传粉,后代中已有自花传粉,后代中已有1616株表现株表现为高茎,第为高茎,第1717株仍然表现为高茎的可能性是株仍然表现为高茎的可

62、能性是( () )A A0 0B B25%25%C C75%75%D D100%100% 答案答案CC 解析解析 杂合体杂合体DdDd个体在产生配子时,个体在产生配子时,D D和和d d分离,分别进入不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样同的配子中,这样DdDd的雌雄个体各自产生两个类型的数量相的雌雄个体各自产生两个类型的数量相等的配子,然后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即形成等的配子,然后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即形成DDDD、DdDd、dddd三种三种基因型的后代,比例为基因型的后代,比例为121121,其中高茎后代出现的概率为,其中高茎后代出现的概率为75%75%。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 类型四

63、分离定律的应用类型四分离定律的应用1 1个体遗传因子组成的确定个体遗传因子组成的确定性状表现为隐性,肯定由两个隐性遗传因子组成性状表现为隐性,肯定由两个隐性遗传因子组成aaaa。性状表。性状表现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遗传因子,另一个不能确定,因现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遗传因子,另一个不能确定,因此可能为此可能为AaAa或或AAAA。 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被测者为纯合体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被测者为纯合体AAAA,测交后代性状分,测交后代性状分离,被测者为杂合体离,被测者为杂合体AaAa。 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亲本是纯合体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亲本是纯合体(AA(AA或或aaaa) ),自交后代性,

64、自交后代性状分离,亲本是杂合体状分离,亲本是杂合体( (AaAa) )。 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亲本之一是显性纯合体,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亲本之一是显性纯合体,另一方是另一方是AAAA或或AaAa;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体分;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体分离出来,双亲一定是离出来,双亲一定是AaAa。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2 2指导杂交育种指导杂交育种第一步:按照育种的目标,选择亲本进行杂交;第一步:按照育种的目标,选择亲本进行杂交;第二步:根据性状的表现选择符合需要的杂种类型;第二步:根据性状的表现选择符合需要的杂种类型;第三步:有目的地选

65、育,培育出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基因分第三步:有目的地选育,培育出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基因分离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优良性状是隐性的,可直接在离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优良性状是隐性的,可直接在F F2 2中选中选种培育;如果优良性状是显性的,则必须从种培育;如果优良性状是显性的,则必须从F F2 2起连续自交,起连续自交,选择若干代选择若干代( (一般一般5 56 6代代) ),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3 3计算后代的性状比率或后代中患病的概率计算后代的性状比率或后代中患病的概率(1)(1)概率计算的基本运算法则。概率计算的基本运算法则。加法

66、原理: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加法原理: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样两个事件互为排斥或交互事件,这种互斥事件的概率就是样两个事件互为排斥或交互事件,这种互斥事件的概率就是它们各自概率之和。例:人体肤色正常它们各自概率之和。例:人体肤色正常(A)(A)对白化对白化(a)(a)是显性。是显性。一对夫妇遗传因子都是一对夫妇遗传因子都是AaAa,他们所生的孩子中,表现型正常,他们所生的孩子中,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多少?这对夫妇生的孩子中,表现型正常的有两种的概率是多少?这对夫妇生的孩子中,表现型正常的有两种遗传因子:遗传因子:AAAA或或AaAa,出现的概率分别是,出现的概率分别是1/41/4和和1/21/2,那么表现,那么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型正常的概率是1/41/41/21/23/43/4。第第2 2课时课时 典例类析典例类析乘法原理: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乘法原理: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这样的两个独立事件同时或相继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这样的两个独立事件同时或相继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例:人类的双眼皮的乘积。例: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