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2146632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63.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资源描述:

《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7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二)能力训练点理解词语;运用“参加”“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三)德育渗透点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二、重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二)解决办法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观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2、课文,掌握赵州桥的特点。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文片断,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发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五、教具准备赵州桥彩色投影片,赵州桥栏板的录像带,文字投影片,生字词卡片。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3赵州桥)(二)看图议桥。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

3、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1出示生字词卡片,要求读准字音。2理解生词。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石匠:_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心绘制图样,就叫设计。冲毁:冲破。3自由读课文,把带有

4、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4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词卡让学生读。5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2小组讨论交流。3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4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州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五)学习第二自

5、然段。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1)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先读前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第句概括地写赵州桥非常雄伟。第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是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板书:雄伟桥长桥宽(2)读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板书:没有桥墩,一个大桥洞,4个小桥洞(3)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板书,既又(4)对照板书有顺序地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有

6、关赵州桥的什么?(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讲了桥的优点。)导语: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有关赵州桥的情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绍,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2深刻理解语言。(1)出示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理解“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第二自然段的句)(2)理解“创举”。字典中的解释:开始做。(3)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的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4

7、)投影片中的第二个句子除了告诉我们赵州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实际上也就告诉了我们桥怎样:(桥很坚固)(5)远在13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这样雄伟、坚固的赵州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导语:显然_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人,赞美劳动人民)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3朗读训练。4对照板书练习背诵。(六)总结、扩展。1总结:学习1、2自然段我们知道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仍然那么雄伟,那么坚固,真不愧为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古老的桥梁。2扩展。出示投影片:(1)赵州桥在_

8、省_县。赵州桥也叫_桥,它是_朝石匠_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有_多年了。(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_,既_又_。(3)赵州桥为什么会世界闻名?(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预习第3自然段。(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2)描写了龙的几种姿态?(3)“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第二课时(一)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3自然段。(二)学习第3自然段。1第3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说桥“坚固”是哪一段?

9、(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_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的第2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它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4理解“雕刻”。(一种工艺,_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象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

10、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5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6让学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7研究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1)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2)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

11、同之处画的都是龙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3)栏板上只有这3幅图案吗?为什么选择这3幅图案?(栏板上有许多幅图案。这3幅图案是最精美。)(4)作者只描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的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8朗读训练,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

12、声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9作者是怎样写桥的美观的(对照板书:先概括写桥很美观,然后具体写栏板上图案很精美,又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最后写所有的龙真像活了一样。)10按这个顺序练习背诵。(三)学习第4自然段。1齐读第4自然段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智慧:聪明。才干:才能、本领。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再引导学生面对全文思考这个问题。(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

13、,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3造句练习:参加,而且。(四)总结、扩展。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多么深远。(1)朗读全文。(2)背诵2、3自然段。(3)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4)学习生字的字形。七、布置作业预习第4课帐篷(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理解生字词。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2要求1.培养与人交往要诚实守信的好品质。2.学习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积累表示诚实守信的成语。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积累词语的好习惯。重点难点1.学习正确地运用

14、标点符号。2.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课时两课时1.学习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2.积累成语。3.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一 语海畅游1.我会连。(1)读读词语,理解意思。(2)独立连线。(3)投影,集体订正。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练习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1)读句子,自己练习加标点符号。(2)和同桌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加。(3)投影,集体读一读。圆圆摇摇头说:“明年,我该上小学啦!”林林诚心诚意地说:“那我一定托人把龙眼捎给你。”二 积少成多读读背背。积累诚实守信的成语。(1)读词语。(2)理解词语的意思。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一致。 诚心诚意:心意很真诚。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

15、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坚持不懈: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 表里如一:形容思想和言行完全一致。竭尽全力:用尽全部力量。 孜孜不倦:非常勤奋,不知疲倦。坚韧不拔: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光明磊落:形容没有私心,胸怀坦荡。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脚踏实地:形容做事踏实认真。 业精于勤:只有勤奋,学业才能精进。(3)抄写成语。三 阅读平台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默读短文,回答问题。(2)朗读短文,把读正确、读通顺。(3)带着问题,再读短文。(4)组织讨论。周处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他死呢?后来,他经过深思明白了什么,又是怎样去做的?1.进行

16、口语交际的训练。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按一定的顺序描述自己。一 能说会道1.读题目: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我2.明确要求。(1)说说不同年龄段的自己。(2)注意观察照片,说说现在和小时候的你有什么不同。(3)展开想象,说说十年后你又会变成什么样子。3.分小组交流。4.指名说,师生共同评价。二 笔下生辉1.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1)认真观察照片或镜子中的你,重点观察外貌、姿态和表情。(2)按顺序描述自己。(3)展开想象:十年后的你又是什么样子,在做什么?2.选择其中一个年龄段的你,写下来。3.读读自己的习作,征求老师、同学的意见,再进行修改。例文:照 片我有一张骑在马上的照片。那是去年国庆节时,

17、我们一家人去康西草原玩儿时照的。照片上的我穿着白色的夹克,深蓝色的裤子,骑在一匹高大的棕色的马上,正兴高采烈地欣赏着美丽的大草原。你看,我多神气呀!照片上,草原绿绿的,一望无际,在我的周围还有一些模模糊糊的骑马人。当时照相的人很多,我摆好了姿势,等了好长时间,才算照了这张照片。看着照片,草原上欢乐的景象又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喜欢康西大草原,也十分喜欢我的这张照片。你看,照片上的我是不是很帅?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3教学要求:1、认读10个生字。2、默读课文,能说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3、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教学重点: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教学难点:感受

18、长城的雄伟壮观。教学准备:建议学生亲自去长城游览一次进行亲身感受收集有关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录像片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导言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历有一位伟大的皇帝秦始皇修建了抵御外族侵略的攻势城墙是长城。长城被称为世界上伟大的历史遗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更多的了解司马台城城和八达岭长城。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小组交流汇报。课上请同学介绍自己去长城时看到的景象和感受,没去过的同学把收集的长城相关资料进行组内交流。(课内外资源相结合)三、自学课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1、默读思考: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并在书上画出相关语句。生:司马

19、台长城:险、密、全、巧、奇的五大特点。(中国长城之最)八达岭长城:地势险峻,2、选择你喜欢的句或段读一读,并试着说说感受。同时指导朗读。3、练习说话:选择喜欢的长城介绍介绍,看看你能不能把长城的景象介绍清楚注意要抓住特点来介绍。全班交流汇报4、生生之间互相评议理解积累优美、生动、形象的词句标画优美、生动、形象的词句。如:堪称:可以称得上。悬崖绝壁:绝壁,陡直的山崖。形容山势险峻。不寒而栗:并不冷而身体发抖。形容非常害怕。精湛:精神,高超的意思。:极其少有。作业布置:配合本课学习,建议同学办一期有关长城的小报。板书设计:北京的长城司马台长城:险、密、全、巧、奇(中国长城之最)八达岭长城:地势险峻

20、,_以自学为主,通过朗读和提问学习了课文。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4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字,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爱护、四、教学时间: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学习“帽”和“窝”:1、板书:帽子学习“帽”:怎样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2、板书:鸟窝学习“窝”:引导学生

21、思考:“窝”是什么偏旁(是穴宝盖,不是宝盖头。)二、出示课题、质疑:1、板书: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2、齐读课题:帽子和鸟窝。3、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带着问题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会。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他的字音是否读准,一边思考: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3、纠正字音:4、指名回答问题: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5、解答问题:现在知道为什么题目叫做“帽子和鸟窝了吗”?四、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卡片。2、强调易错字:慌:右边容易加点。耍:与“要”区分。挠

22、:右上边不要加点。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帽子和鸟窝这篇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题中的帽子是谁的?他把自己的帽子送给小鸟做窝,是不是他不想要了?二、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翔翔非常想要自己的帽子?把这些语句画出来。三、分组讨论交流。四、小组汇报讨论情况,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1、感悟一:课件出示: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指名对比读句子,感受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启发想象:翔翔心里怎样?他在想什么?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问:在这之前他们什么心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发现帽子丢了前后

23、不同的心情。练习朗读。2、感悟二:(1)大家又爬上了山坡,帮翔翔去找帽子。(2)结合第一自然段,理解“又”:此时他们一定觉得怎样?(累、渴)(3)联想自己玩累时的感觉,说说如果你的帽子不见了你会怎样?(4)练习读三自然段。3、感悟三:(1)对比朗读,感悟孩子们追的时间长,路途远,始终没有停下歇息。从而体会追回帽子的急切心情。孩子们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树林里。孩子们追到松树林里。(2)指名朗读、评议。4、感悟四:(1)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了。(2)理解“挠挠脑袋”:为什么挠脑袋?心里怎么想?(3)理解“无可奈何”:想像一下翔翔走的样子,表演体会。5、感悟五:

24、朗读6、7自然段。以读代讲,评议理解翔翔和小朋友着急的心情。重点体会:“几根”、“又细又长”、“举起、”“挑哇,挑哇,”等词所表达的心情。6、归纳:翔翔和小朋友太想找回这顶帽子了。他们不仅当天不顾劳累不顾饥渴,爬山、追松鼠,而且第二天还做了充分的准备去够帽子。眼看就要够着了,结果却怎样呢?第三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二、理解翔翔和小朋友对小鸟的爱心。1、出示文字: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听翔翔的,我们听听翔翔的!2、合作朗读,感受心情。3、总结:虽然翔翔和小朋友极想要自己的帽子,但是面对小鸟,他们放弃了。由此看出他们更爱什么?4、你们喜欢翔翔和小朋友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5

25、、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如果拿回帽子,会出现怎样的情况?三、布置作业:1、必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选做:(1)自己也为小动物做一件事。(2)收集关于爱护、保护动物的故事。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5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学会本课“曾、郁、葱”等生字。2通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对比小山村被毁的结局,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从而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大自然。3指导朗读、背诵第一自然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感受小山村的美丽。2、通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对比小山村被毁的结局,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从而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要求:1、大声自由读课文,

26、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画出生字词,同桌互读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生字卡片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3分钟)1、展示以前美丽的小山村(课件)同学们,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幸福的生活着。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问:你都看到了些什么?生1:我看见了小鸟在歌唱。(你真会观察)师:你还看到了什么?你说。生2:我看到了有许多小鱼。(把话说完整)(2)那你能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个小山村吗?生:漂亮、美丽(对,这个有山、有水的小山村真是美丽!)2、展示现在的小山村(课件)然而,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一场灾难降临了,请看!问:你又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呢?生:小山村被洪水冲走了,

27、我很难过。(是的,老师跟你们一样,为着小山村的消失而难过。)3、出示课题小山村它到底有过什么样的经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27课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来,齐读一次课题)(用响亮的声音读课题)二、检查课文字词,初读感知课文1、出示阅读要求。(5分钟)好,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23页,大声自由地读课文。利用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画出来的字词跟你的同桌读一读。开始吧。(出示全屏)生自读,师巡视。(不少同学都划好了,别忘了读给你的同桌听。)2、检查自学情况都读好了吗?(生:好了)请坐好来。(大家的坐姿真美!/老师喜欢你,因为你的坐姿真美!/老师是喜欢你的,但不喜欢现在的你。)(1)读词语(个别读行,

28、全班读行,全班再读全词(6分钟)刚才,我发现大家读得都很认真,那现在就来考考你,谁会认这些词语。你来/我想请一个上课最认真的(此时针对学生的反馈给予纠音)个别带拼音读全班读小组开火车读全班读去掉拼音全班读(2)出示例句,读句子,(2分钟)真了不起!词语会读了,那我们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去,你还会读吗。(请你。)(读得可真好!)纠音:请再读一遍。)三、随文识字、以读入境1品第1段。同学们,我们现在词语也会读了、句子也能读通顺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这小山村。现在请你拿起课本,读第一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美丽)(1)理解第一句山脚下,曾经有过

29、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出示)来,请你美美地来读一读这一句。(还不够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小山村美丽,你能向他那样读一读吗?来,全班一起来读。(你们读得真好!我发现原来你们是着重读了“美丽”这个词)小山村是美丽的,那小山村一直都这么美丽的吗?(不是!)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曾经)出示“曾经”。师:跟老师读ceng曾(出示“曾”)上下结构“日”字底。组词“曾经”“曾经”有“以前、过去”的意思。小山村曾经是美丽的,那我们要着重读哪个词?(曾经)谁能读出小山村曾经是美丽的?(个别、想读的同学来读一读,):所以,同样一句话,抓住的关键词不一样,读出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全班一起读,读出小山村曾经是美

30、丽。)(2)理解第二句,并指导朗读。书上是怎么介绍这个美丽的小山村的?请你用波浪线划出来。(都划好了吗?)划的是哪一句?你很会读书!大家都很会读书,都找对了。来,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句话:1、2、你认为哪句写得好?(第二句)来,说说你的看法。对比句子:课件对比句子山上是树林,村边是小河。山上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村边是清澈见底的小河。生1:因为用了郁郁葱葱、清澈见底。(那你从郁郁葱葱,清澈见底的读懂了什么?)生2:因为写得具体详细、生动。(那你从哪些词看出来的?郁郁葱葱,清澈见底的读懂了什么?)生3:郁郁葱葱写出了树木很茂密。(那你见过茂密的树吗?你见过的茂密的树都是什么样?(枝多、叶多,树长得很茂密

31、)枝多、叶多那就是茂密。郁郁葱葱就是茂密的意思。出示生字“郁”“葱”。“郁郁葱葱”这个词是我们今天需要掌握的生字词,跟老师念:郁郁葱葱。(开小火车读)那形容树木长得很茂密就叫郁郁葱葱。你发现了“郁郁葱葱”这个词有什么特点?(AABB)像这样的四字词语你还知道哪些?(你积累的词语真多!)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词语,平时呀多多积累。见过清澈见底的小河吗?(见过)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干净、透亮,澄清)(清得可以小鱼,沙石)说明这河水很干净,透亮,这就叫清澈见底。谁能好好地读一读这一句。读出这是一个郁郁葱葱的树林,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个别,很好,你是抓住郁郁葱葱、清澈见底这两个词来读的)(来,全

32、班一起读)(3)理解第三句真的太美了,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体会到了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然而,此刻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够马上飞到这小山村去,看看这里的人们过得怎么样。漂亮的女孩读一读。帅气的男孩也来读一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怎么样了?(快乐)说说看。(因为人们每天都能)书上是怎么说的?(人们每天)婉转在这里就是动听的意思。你真棒。(人们每天都能听见鸟儿优美、动听的歌声,看到小鱼自由自的游玩,心里自然舒畅。)你能用“快乐”的心情去读一读吗?全班读,起。感悟假如你就是生活在这郁郁葱葱的林子里的一只小鸟,或者是这小河中的一只鱼儿,你的心情怎样?(开心、幸福)(现在让我们带着开心、幸福

33、的心情全班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四、指导背诵、词语练习。方法作者只用了三句话就把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你知道这段话主要围绕哪句话写的吗?(第一句)对,作者围绕第一句话在具体的写了(课件)先写山上是再写村边是,接着写听见的最后写看到的像这样的写法就是先概括地说,后具体地写,以后我们在中也要这种方法。现在请你试着按照作者的这个思路,赶紧去背背第一自然段。看谁背得最快。(检查结果你们都很棒)五、指导书写课文学到这,我们刚刚学过的这三个生字你还认识它们吗?来,读给我听听。(真棒!)那这三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或者这些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生说)那今天我们就重点写一写这个“葱”字(范写:这个

34、字由三部分组成,“草字头”写在“匆”写在,特别是这一点要落在最后写“心”部,则要写得扁一些。)现在,请同学们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田字格写一写这三个字,要看准了它们在田字格的位置。(大家把笔暂时先停下来)(反馈:你们要向他们学习)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曾经的小山村很美丽,然而却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消失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6一、教学目标:1.能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2.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倾听别人发言时态度认真,不随意打断他人。3.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二、教学

35、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桂林山水风光,激励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三、教学难点双向互动的语言环境的营造,达到交际的训练目的。课前准备上网或去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如:旅游线路、著名景点、相关传说及各种图片等。四、课堂教学(一)出示信件,激发“说”的欲望1、出示一封信件,激发学生的说兴趣今天老师收到远方外甥贝贝的一封信,信的内容和大家有关,想不想听?那请大家认真听-(读信的内容)。2、师述:“桂林山水甲天下”,山青、水秀、洞奇,有漓江,有象鼻山,有伏波山,有,(引导学生说景点)桂林有这么多旅游景点,你最想带贝贝到哪里游

36、玩呢?为什么?大家快想想,自己先独立思考,要求:(1)讲清楚景点的名称、地点,然后用一两句话说说你推荐的理由。(2)其他的同学认真听,可以加以补充。3、请同学发言(二)示范指导1、师:老师昨天也准备了一个景点的资料,大家想听听吗?今天我先带大家到穿山公园游一游。要求:边听边想,导游介绍景点的时候,有什么要求。(从态度和内容两个方面思考。)2、教师介绍景点-穿山公园3、小结“说”法:介绍风景、名胜时,一定要抓住特点,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这样才能让人听得明白。板书:内容:抓特点按顺序展开想象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耐心4、大家都知道了作为一个小导游的要求,那么谁来说说作为小游客有什么要求呢?小结:倾听

37、礼貌提问(三)模拟交际过度:你们能导游那样,抓住各个景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顺序介绍自己熟悉的风景、名胜吗?1、小组合作练说现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收集景点的资料,如果你有合适的图片,还可以展示一下,大家讨论补充:怎样才能能把桂林的美景介绍清楚,给贝贝和更多的游客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小组内交流2、模拟演练咱们请一个同学来当小导游,其他同学一起扮演小贝贝。我们要评选“最佳小导游”(四)、拓展“说”的空间小结:听了大家的介绍,难怪大家都说“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到这些地方参观、游览,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愉悦我们的身心。平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到景区当义务小导游!202

38、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7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被洪水卷去的原因,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小山村被洪水卷去的原因。难点:懂得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人类破坏环境带来危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以画导入:很早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幸福的生活着。想去那看看吗?(课件出示画面)看到这么美丽的小山村你想说点什么?在这个小山村里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二、以读入境1、自

39、读课文了解大意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读不懂,请做上记号,再往下读。读完后,同桌可以互相交流。2、品第一段这个小山村曾经是美丽的,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小山村的美?(第一自然段)A、听课文配乐读(第一段)是的,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通过这些文字同学们看到了怎么样的景色?B、指导读谁愿意也来试着读这段(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后评)还有哪些同学也想读这一段的一起读(感悟小山村的美)C、入情入境,再读如果你就是当时的居民,能允许我来采访一下吗?在这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小山村中,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感悟小山村带给人们的快乐)我们一起读读这些文字,把你对小上村的喜爱,把小山村带给我们的快乐读出来(齐读)3

40、、质疑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里,永远的消失了。A、学生自由读5、6自然段(课件播放狂风、雨水、喊叫声)同学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自己小声读读5、6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你读了这些句子以后心情怎么样?B、齐读这两段是啊,我们都为这个小山村感到担心、难过。让我们一起来读。C、质疑听了你们朗读,我好象听到小山村在难过地哭泣。看到小山村由美丽变成富裕,最后变成一无所有,亲爱的同学们,这个时候你最想问的是什么?(小山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小山村是如何变富裕的?)4、再读课文,解疑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把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再细细读一读,想一想,看从中能感受到什么?(生默读课文

41、)你找到了哪个句子?(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倒,运下来。把这个句子改成这样,哪个句子好?好在什么地方?课件对比句子:想盖房,想造犁,就拿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砍下来。(很多树木被砍了)(2)树木变成了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烟窗冒出的浓烟,消失在天空了。还有一个句子也写了许多树木被砍了,是哪一句?生读你从哪儿看出很多很多树木被砍?(一栋栋、各式各样、大量)找到这个句子的一起读一读。(3)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在这片裸露的土地上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色?(体

42、会裸露)(动物越来越少;生:空气越来越差;生:到处都光秃秃的)齐读!(4)小结无数的树木被村民砍掉了,就连小树苗也不放过,这种砍伐是多么可怕啊。郁郁葱葱的树木消失、小山坡裸露,村民们靠什么富起来,小山村为何最终却消失了?同学们小组讨论讨论。指名说把树木变成生活所需品,让日子富起来的是谁?把树木都砍掉,最终导致小山坡裸露,让小山村消失的又是谁?(板书:人类)三、延伸扩展(感悟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资源)人类!是啊,人们在把树木变成自己的所需品时,确实是让自己过上富裕的好日子。但如果这种砍伐是无节制的砍伐那么人类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变得一无所有。(课件展示破坏环境给人类带来危害的画面)你还收集到了

43、哪些有关的资料,讲给大家听听。看着、听着这些,你除了难过、担心,此时你的心情更多的是什么呢?这时候你最想对小山村的人们说的话是什么?总结:感谢你们,老师代表这美丽的小山村感谢你们!你们倒出了许许多多小山村的心声,你们是它们的知己,是它们朋友!就让我们把这篇课文齐读一遍吧,告诉人们要合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告诉所有的人都来爱护树木,都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8教学目标: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己的感受和想法。3、养成认真倾听,乐于表达

44、的习惯,逐步达到善于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散思维出示配图和课本上的一段话,引导学生观察和朗读。注意:在教学中,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帮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设计小区的绿化工程。二、适时引导,诱发思考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学生有话可说。更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针对该话题,先让孩子们想一想怎样才算是对“空地”的合理利用?要尽可能把问题考虑得全面些,再让同学在纸上画一画,然后再和同学合作商量。在此环节中,教师一是要提出明确的说话要求,二是要巡视其间,进行适时引导。三、创意发言,尝试交流首先,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倾听,不仅要听老师说的,而且

45、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从中借鉴、学习、提高。可以在两位同学汇报之后,请其他同学复述,其次,围绕“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和能“具体生动地讲述,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的要求,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去说即当你想说的内容很多时,要先确定好要讲的主要事情,然后围绕这件事把话说清楚。不能什么都想说,什么都说一点。这样,大家反而不知道你要说什么了。二是可以借助合适的动作、表情。四、展示成果,拓展延伸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根据学生的画一画、讲一讲,最后集体评出“最佳设计”。当交际过程完成之后,可以全班出一个图文并茂的集子,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也可以向社区提己合理化建议,这样也就更好地落实了“交际是为了更好地

46、生活”的编排。教学反思: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9教学目标:1、品读有关语句感悟男孩的无私、纯真。体会人世间的真善美。2、有感情地朗读部分句子。3、根据课题推想_内容。教学重点:品读句子感悟。教学过程:一、揭题。师:同学们,在这茫茫的人海中,令我们感动的事很多很多,里面包含的有浓浓的亲情,有温馨的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欧阳宗的平分生命,(板书)感受其浓浓的亲情。面对课题,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谁和谁平分生命?为什么平分?怎样平分?)二、初读。1、师: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读后交流: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3、根据交流出示: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

47、,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师:这是孩子无心的承诺吗?(不,这是)出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师:你知道什么是诺言,你能帮它换个词语吗?(承诺、誓言)自己试着读读,该怎样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师:听着大家深情的朗读,我心中不由产生了一个疑问(可由学生提出)为什么这诺言是最无私最纯真的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用心地读一读,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处。三、精读。师:好,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一下。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深思熟虑神情。当医生征求男孩的意见时,男孩犹豫了,你就是那个男孩,你心中在犹豫什么呢?把你的忧郁,把你的思考说出来,好吗?(谁先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是啊,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48、,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更何况他只是一个10岁的男孩,所以一开始,他(犹豫了)可这又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呀,他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为了妹妹,他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了死亡的决心,当我们有了这些感悟时,再来读读这句话。男孩安静地不发出微笑。望着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地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时男孩在想些什么呢?(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这是最幸福的微笑,这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微笑,感受到这一点,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这句话。)他在地上转了几圈胳膊。第一次抽血时,男孩是犹豫的,而现在男孩却(勇敢的,毫不犹豫的慷慨的)勇敢的男孩们,站起来,挽起你们的手臂,挺起你们的胸膛,说:“那就把我的血50年。面对这一切,医生震撼了,(

49、出示:这就是人类最)面对这一切,我们震撼了,(出示:这就是人类最)面对这一切,所有的人震惊了,(出示:这就是人类最)四、写话。生命是如此短暂,如此宝贵,同别人平分生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又有几人能如此快乐如此坦诚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并作到呢?然而这个10岁的男孩作到了。此时此刻,如果这个孩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交流五、结语。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0教学目标:1、认读13个字。2、默读课文,能说出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3、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4、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5、联系龙感受祖国的壮丽河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0、。6、培养学生搜集课外资料的能力。7、学习写景_抓住景物特点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文本分析:课文介绍两处长城,分别用了小标题的形式。都写长城,但是介绍的方式不同:写司马台长城的时候是用介绍、说明性的文字,比较直观。而在写八达岭长城时,是由写旅游路线引出的。在介绍司马台长城时,课文的整体结构要让学生把握,即“总分总”。全文围绕着第一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话“险、密、全、巧、奇”来写的,每个自然段介绍一个特点,但是详略得当。详细介绍的是“险”“全”,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等方法,比较准确地介绍了其特点。教学预设:1.学生生活经验少,可以给学生补充丰富的长城图片和视频

51、资料。2.引导学生交流体会两处长城的特点,学生交流不起来。所以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结合感受深刻的地方带领学生一起想象、分析。共1课时预计第6周教学目标:1.能读懂课文,认读生字。2.自读课文,能够依据提示自学课文。3.了解长城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长城及特点。教学难点:对比长城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看屏幕“长城”,交流资料,说说见过的长城是什么样的?2.我国的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呢?让我们通过学习长城这一课,具体了解一下。二、初读课文1、快速的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2、自由再读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写长城的?(出示幻

52、灯片)3、指名说一说。(哪段讲长?高大坚固?联想?地位?)三、全班交流1、远看长城,图文对照,理解长城的雄伟气势长而壮观。从那里可以看出长城的长?(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介绍了长城的总貌。“崇山峻岭”说明了长城修筑的地理环境,“蜿蜒盘旋”写出了长城随山势而走向的雄伟气势。)(可以出示图片,加强朗读)(2)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山海关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是长城的终点,“一万三千多里”这一具体数字突出了长城的长。)(3)指导朗读试着读出长城的“长”和“壮观”?2、近看长城,图文对照,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1)以北京八达岭长

53、城为例,具体介绍了长城的结构建筑材料是巨大的条石和城砖,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像很宽的马路,平整而宽阔;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上面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行的城台,用于屯兵和传递消息。(2)画出示意图说一说长城的结构。3、小结过渡长城以它雄伟壮观的气势,高大坚固的结构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都会为它的存在而惊叹,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都会为它的不朽而沉思。作者是怎样写出自己的感受的呢?4、产生的联想(1)作者亲眼见到了长城亲身接触到了长城,所以产生的联想是“很自然的”,是心中的真实感情。(2)从哪里看出修长城的艰难?以条石为例,说明了修筑长城的艰辛“

54、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说明当时设备的简陋,“陡峭的山岭”说明工程的艰巨“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步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说明条件的艰苦,更突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创造!(3)创设情境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4)指导朗读读出劳动的艰辛和由衷的赞叹4、欣赏长城的影片,说说看到后的体会?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为什么长城是世界历的“伟大的奇迹”?长城之长,这在世界建筑是没有的,长城修建时间之久,这在世界建筑是没有的,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令世人无不赞叹,长城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力量,长城是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飞行员用肉眼能看到的地球上的

55、的建筑物长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四、总结全篇1、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一种爱国主义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谈谈学习感受和收获2、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内容,领会_中心。四、布置作业:积累课后拓展:积累:刀削斧劈蜿蜒曲折惊险无比不寒而栗技艺精湛步步为营山峦重叠苍松翠柏高低起伏极目远眺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1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2.学习“因果”句式,积累有关生肖的成语,进行说话练习,学写观察日记。3.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重点难点:1.学习“因果”关系的句式。2.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3.学写

56、观察日记。教学过程:一、语海畅游1.读读绕口令,看谁读得好。(1)练习读绕口令。(2)齐读。(3)开展比赛,看谁读得又快又对。(4)说说自己积累的绕口令。两只小白鸽,一只大天鹅,它们口很渴,喝水很快乐。张婶种黄瓜,一根四两八。乐坏了小花花,脱下花褂褂。包起大黄瓜,抱着当娃娃。2.把句子补充完整。(1)读书中的句子,明确要求。(2)自己练习完成。(3)读自己补充完整的句子,检查前后内容是否恰当。(4)投影出示同学的句子,共同订正。“因为”是原因,“所以”是结果。因为下雨了,所以我今天没有到公园去游玩。因为丁丁生病了,所以他今天没有来上学。二、积少成多1.读读背背。(1)朗读古诗蜂。(2)说说你对

57、古诗的理解。同学互相补充。老师小结:这首诗借蜜蜂采百花酿蜜后,自己却享用得很少的现象,反映了农民一年辛苦劳动,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却得不到温饱,全被统治者剥夺去了的现实。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剥削人的不平等现象。该诗言简意赅,含意深刻,引人深思。(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4)练习背诵。2.我的采集本。(1)认读成语。投影出示成语鼠目寸光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画龙点睛 打草惊蛇 马到成功 亡羊补牢 呆若木鸡 狗急跳墙(2)理解意思。(3)抄写成语。(4)交流自己搜集的与生肖有关的成语。三、作业布置1.阅读短文,理解内容。2.口语交际练习。3.学写观察日记。2022年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2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