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又呈吴郎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52143012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杜甫:又呈吴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杜甫:又呈吴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杜甫:又呈吴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杜甫:又呈吴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又呈吴郎(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杜甫:又呈吴郎又呈吴郎作者:杜甫原文: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 戎马泪盈巾。注释:1、呈:呈送,尊敬的说法。这是用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 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作者用了小辈 给老辈的“呈”让吴郎更易接收。2、吴郎:作者的一个亲戚,辈分 比作者小,郎则是对人的爱称。3、扌卜:打。4、任:放任,不拘束。5、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 。6、不为:要不是因为。7、宁有 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此:代词,代贫 妇人打枣这件事。8、只缘:正因为。10、恐惧:害怕。1

2、1、转须亲: 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亲:亲善。12、即:就。13、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14、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15、便:就。16、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篱笆。17、甚: 太。18、征求:指赋税征敛。19、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20、 戎róng、马:兵马,指战争。翻译:草堂前的枣树任由西邻打枣,她是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一位妇 人。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只因为不让她变恐惧所以需 要转变你的态度,变得可亲。那妇人防着你虽然是多心,但你在枣树 周围插上稀疏的篱笆就显得太较真了。 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 的征求而一贫如洗,我不由想到现在

3、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 了衣巾。赏析: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 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 是放任。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 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 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穷得 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

4、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 使她安心扑枣。”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 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说的正是杜甫。以 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是提防,心存戒备,其主语是寡妇。“远客”,指吴郎。“多事”, 就是多心,或者说过虑。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是说:“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 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 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

5、,却也很像真的要禁止她打枣 呢!”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 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 插上篱笆。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 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 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 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 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 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 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

6、进一步的解脱。 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 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 这就是“安史之乱” 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 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 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 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 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 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 ”最后一句诗,好像扯得太 远,好像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

7、大有作用 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 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读者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 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 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 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 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诗人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 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 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像“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 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 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 表。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 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音,所谓仁义之人其音蔼如也”(读杜私言)。全诗正是在这种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 质的。诗作表达了杜甫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杜甫的诗全集 杜甫:题张氏隐居;之子时相见 杜甫:同诸公登 慈恩寺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