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农业设施的发展现状(共6页)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51944564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内外农业设施的发展现状(共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内外农业设施的发展现状(共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内外农业设施的发展现状(共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国内外农业设施的发展现状(共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农业设施的发展现状(共6页)(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国内外农业设施的发展现状设施栽培是指在外界自然条件不适宜作物生长的季节,采用地膜覆盖、塑料中小棚、塑料大棚、温室或连栋温室等人工设施及相关联的加温保温、降温降湿、通风遮光等设备装置,为作物生育创造一个相对稳定、适宜的环境条件,达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系属设施园艺的范畴;是当今世界各国最有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是向人们提供大量无污染新鲜洁净农产品最为有效的栽培或养殖方式,能大幅度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并改进提高质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设施农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目前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有荷兰、以色列、美国、日本、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韩国

2、等。它们基本上已实现了技术配套、设备完善、生产规范化和系统化,质量的优质,可靠和保证性强,自动化、智能化等高科技的全新技术体系的设施农业。其中以色列的灌溉技术,特别是滴灌技术和设备发展很快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日本的被称为第4高技术农业的“植物工厂”,已在日本普及,其通过计算机将温度、湿度、CO:浓度和肥料控制在最适合蔬菜生长发育的水平;美国设施专用品种选育研究及其开发的高压雾化降温、加温系统和夏季降温用的湿帘降温系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荷兰的设施环境条件自动控制技术与规范化、定量化栽培技术水平均处于世界的前列;韩国这几年来,设施栽培综合环境控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暖房、换气、灌水、CO:浓度、

3、窗帘的开闭等设施发展很快,已具有较高的水平。我国设施栽培历史悠久,但现代设施栽培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塑料棚和,对解决中国北方冬、春季的蔬菜供应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我国第一栋现代化连栋加温温室是1977年在北京卤玉渊潭公社建成的。到了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初,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设施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据统计,20世纪末设施栽培面积已达133.31万hrnZ,占世界设施栽培面积的50%,居世界之首。20102011年度我国设施栽培面积将超过1“.710万腼2,20302031年度可望达到200,10万hmZ川。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设施栽培技

4、术的研究水平仍有一定的距离,存在着基础研究薄弱,应用技术和设施设备不配套等问题,尤其在温室配套品种及温室设施环境控制技术方面差距更大。2设施环境性能的研究现状温室的环境性能是衡量温室好坏的重要标志。国外对于温室小气候数值模型的研究始于加世纪60年代,在早期主要依据温室热量平衡原理对温室环境进行了模拟,建立模型,模型多为热环境静态模型,认为温室内气温是边界条件的函数。Takami等指出早期研究的一个不足之处是植物能量交换及物质交换对环境的反馈作用并末考虑进去。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确定边界条件的系统竖直结构,实现了按小时变化的温室数学模型求解。这一时期温室模型主要分别从温室结构、方位、室内温度、湿

5、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静态模型发展到了动态模型,一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意识到,单纯地研究温室内环境意义非常有限,于是适用于温室环境控制的作物模型逐渐出现。同时期,一些学者尝试着把温室物理模型和作物模型结合起来,以实现在此基础上的经济分析、适时控制和优化。IlugoChalla和GerardP.ABot为首的20多位研究者致力于开发出一种应用于温室栽培的优化控制系统。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国学者开始研究温室的温度场、流场和光照在冠层内的分布等。同时,许多学者不再把整个温室室内作为研究对象,而是把目光放在同作物直接作用的局部空间的环境,即所谓的微气候方面。1.国外状况世界发达国家

6、如荷兰、美国、以色列等大力发展集约化的温室产业,温室内温度、光照、水、气、肥实现了计算机调控,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到采收包装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规范化技术体系。美国是最早发明计算机的国家,也是将计算机应用于温室控制和管理最早、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有发达的设施栽培技术,综合环境控制技术水平非常高。环境控制计算机主要用来对温室环境(气象环境和栽培环境)进行监测和控制。以花卉温室为例,温室内监控项目包括室内气温、水温、土壤温度、锅炉温度、管道温度、相对空气湿度、保温幕状况、通窗状况、泵的工作状况、CO2浓度、Ec调节池和回流管数值、pH调节池和回流管数值;室外监控项目包括大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风向风

7、速、相对湿度等。温室专家系统的应用给种植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决策水平,减轻了技术管理工作量,同时也为种植带来了很大方便。以园艺业著称的荷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全面开发温室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并不断地开发模拟控制软件。目前,荷兰自动化智能玻璃温室制造水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拥有玻璃温室1.2万多平方米,占世界1/4以上,有85的温室用户使用计算机控制温室环境。荷兰开发的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参数设置和必要的信息显示,可绘制出设定参数曲线、修正值曲线以及测量的数据曲线,可以从数据库内调出设定的时间段内参数以便于必要的数据查询,并能直接对计算机串行口进行操作,完成上

8、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上位机软件集参数设置、信息显示、控制等功能于一体,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完成温室灌溉和气候的控制和管理。此外,国外温室业正致力于向高科技方向发展。遥测技术、网络技术、控制局域网已逐渐应用于温室的管理与控制中。控制要求能在远离温室的计算机控制室就能完成,即远程控制。另外该网络还连接有几个通讯平台,用户可以在遥远的地方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形化界面与这种分布式的控制系统对话,就像在现场操作一样,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2 国内状况我国农业计算机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开始应用于温室控制与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和作物花卉研究所,研制开发了

9、温室控制与管理系统,并开发了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控制软件;90年代中后期,江苏理工大学毛罕平等人研制开发了温室软硬件控制系统,能对营养液系统、温度、光照、CO2 、施肥等进行综合控制,是目前国产化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较为典型的研究成果。在此期间,中国科学院石家庄现代化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单位也都侧重不同领域,研究温室设施的计算机控制与管理技术。“九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均首次增设了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研究项目,并且在项目中加大了计算机应用研究的力度,其中“九五”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中,直接设置了“智能型连栋

10、塑料温室结构及调控设施的优化设计及实施”的专题。20世纪90年代末,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闫忠文研制了作物大棚温湿度测量系统,能对大棚内的温湿度进行实时测量与控制。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研制了“农业专家系统开发环境DET系列软件”和智能温室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缩短生长期、减小人工操作的盲目性。北京农业大学研制成功“WJG-1”温室环境监控计算机管理系统,采用了分布式控制系统。河南省农科院自动化控制中心研制了“GCSI型智能化温室自动控制系统”,采用上位机加PLC的集散式控制方法,软件采用智能化模糊算法。中国农业大学设计研制的“山东省济宁大型育苗温室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实

11、现了计算机分布式控制。3 我国温室存在的主要问题1)科技含量和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我国设施栽培起步晚、基础差,没有将其作为整体工程问题研究。从设施装备到栽培技术的生产管理不配套,生产不规范,难以形成大规模商品生产。2) 我国现有的温室控制系统仍以控制一个温室为主,没有基于温室群的控制系统。这样降低了生产管理的效率。3)温室测控系统的通信仍然采用有线方式。我国温室测控系统的通信主要有485总线以及CAN总线等有线方式。这些有线通信方式不仅使得温室内的信号线和动力线错综复杂,而且导致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安装维护工作量变大,同时也不利于农业机器人等移动设备的作业,难以达到温室生产的“工厂化农业”水平。4) 缺少基于农业专家知识的上位机管理系统。我国目前的温室控制系统中,一些上位机只限于存储采集的历史数据,没有根据农业专家知识的实时控制管理系统。5) 设施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我国目前部分温室的建筑材料主要是钢材和玻璃。但没有形成国家统一的标准和工厂系列的产品,且应用率仅占设施栽培面积的10,而绝大部分由农民自行建造的塑料日光温室也只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根本不能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调控。6) 机械化水平低,调控能力差,作业主要依靠人力。生产管理主要靠经验和单因子定性调控。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