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中)doc-静宁二中生物竞赛辅导系列

上传人:dream****gning 文档编号:51906841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0.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物化学(中)doc-静宁二中生物竞赛辅导系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化学(中)doc-静宁二中生物竞赛辅导系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化学(中)doc-静宁二中生物竞赛辅导系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中)doc-静宁二中生物竞赛辅导系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中)doc-静宁二中生物竞赛辅导系列(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章 生物化学二、典型例题例1 请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核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分析 鉴别核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最简便的方法是显色法。首先在这五种糖中各加入适量碘液,只有淀粉变蓝色,其余四糖不变色。然后在除淀粉外的四糖中分别加适量的盐酸和间苯二酚,核糖呈绿色,葡萄糖呈淡红色,果糖呈红色,而蔗糖不变色。这一下可鉴别出核糖和蔗糖。再在葡萄糖和果糖中分别加入几滴清水,由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而使溴水褪色,果糖无还原性,不能使溴水褪色,从而就能达到区分这两种糖的目的。【参考答案】鉴别核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的最简便方法。例2 根据蛋白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氨基酸的极性由什么

2、决定?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具有极性的氨基酸有多少种?(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哪一种不能参与形成真正的肽键?为什么。(3)什么是蛋白质的等电点(pI)?为什么说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低?分析 (1)氨基酸的极性由其侧链基团(R)决定,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具有极性的氨基酸有11种。(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脯氨酸(Pro)不能参与形成真正的肽镇,因为Pro是亚氨基酸,没有游离的氨基。(3)蛋白质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处于等电点状态的蛋白质分子外层的净电荷被中和,分子之间相互聚集形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下来,故此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低。【参考答案】见分

3、析过程。例3 (1)下列氨基酸的混合物在pH 3.9时进行纸电泳,指出哪一些氨基酸朝正极移动,哪一些氨基酸如负极移动?氨基酸混合物的构成为丙氨酸(Ala)、丝氨酸(Ser)、苯丙氨酸(Phe)、亮氨酸(Leu)、精氨酸(Arg)、天门冬氨酸(Asp)和组氨酸(His)。 (2)具有相同电荷的氨基酸,如Gly和Leu在纸电泳时总是稍稍分离,你能作出解释吗?(3)一个含有Ala、Val、Glu、Lys和Thr的氨基酸混合物,在pH6.0时进行纸电泳,然后用茚三酮显色。请画出电泳后各氨基酸斑点的位置,并标明正极、负极、原点和不分开的氨基酸。分析 (1)因为 Ala、Ser、Phe和 Leu的等电点在

4、pH 6.0左右,将其放在pH 3.9条件下电泳时,Ala、Ser、Phe和Leu都带有电荷,因此它们均向负极移动。由于His和Arg等电点分别7.6和10.8,在 pH 3.9时虽都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但因两者带正电荷数量不同,因此两者能分开。Asp的等电点是3.0,在pH3.9条件下带负电荷,故向正极移动。(2)在电泳时,如果氨基酸带有相同的电荷,则分子量大的氨基酸比分子量小的氨基酸移动慢些,由于Leu的分子量比Gly大,所以Leu比Gly移动慢,因此能达到稍稍分离的目的。(3)在pH 6.0时,Glu带负电荷朝正极移动,Lys带正电荷负极移动。Val、Ala、Thr的等电点在 pH 6

5、.0附近,移动距离很小,故不能完全分开。电泳后谷氨基酸斑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参考答案】见分析过程。例4 有一个蛋白质分子在pH7的水溶液中可以折叠成球状,通常是带极性侧链的氨基酸位于分子外部,带非极性侧链的氨基酸位于分子内部。请回答:(1)在Val、Pro、Phe、Asp、Lys、Ile和His中,哪些位于分子内部,哪些位于分子外部?(2)为什么在球蛋白内部和外部都能发现Gly和Ala?(3)Ser、Thr、Asn和Gln都是极性氨基酸,为什么会在分子内部发现?(4)在球蛋白的分子内部和外部都能找到Gys,为什么?分析 (1)Val、Pro、Phe、Ile是带有非极性测链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

6、残基位于分子内部 ;Asp、Lys、His是带有极性侧键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残基位于分子的外部。(2)因为Ala和Gly两者的侧链都比较小,疏水性和极性都小;Gly只有一个H与碳原子相连,Ala只有CH3与碳原子相连,故它们既可以出现在分子内部,也可以出现在分子外部。(3)Ser、Thr、Asn、Gln在 pH 7.0时含有不带电荷的极性侧链,参与分子内部的氢键形成,从而减少了它们的极性,故会在分子内部发现。(4)因为Cys属于不带电荷的极性氨基酸,可位于分子外部,但又由于Cys常常参与链内和链间的二硫键形成,使其极性减弱(少),放在球蛋白分子的内部也能找到Cys。例5 (1)设一个互补成对的

7、脱氧核苷酸残基的平均分子量为618,试计算分子量为3107的双链DNA分子的长度。(2)这种DNA1分子占有的体积是多少?(3)这种DNA1分子含有多少螺圈?分析 (1)依题意,一个互补成对的脱氧核苷酸残基的平均分子量约为618,该DNA分子量为3107,则该DNA分子含有3107 / 61848544对核苷酸,又根据DNA双螺旋模型可知,每对核苷酸在双螺旋中上升的高度为0.34nm,所以该DNA的长度485440.34nm16504.9nm1.65049103厘米。(2)该分子可以看成是一个长1.65049103厘米,直径为2107厘米的圆柱体,由公式V(体积)r2l3.14(2107 /

8、2)21.650491045.181017(厘米3)。(3)已知DNA的双螺旋结构中,每一螺圈有10对核苷酸,所以48544对核苷酸约等于4854个螺圈。【参考答案】见分析过程。例6 称取25mg蛋白酶粉配制成25ml酶溶液,从中取出0.1ml酶液,以酪蛋白为底物用Folin一酶比色法测定酶活力,结果表明每小时产出1500mg酪氨酸。另取2ml酶液,用凯氏定氮法测得蛋白氮为0.02mg,若以每分钟产生1mg酪氨酸的酸量为一个活力单位计算,试根据上述数据求出:(1)1ml酶液中所含的蛋白质量及酶的活力单位;(2)酶的比活力;(3)1g酶制剂的总蛋白含量及酶的总活力。分析 (1)由题意可知,2ml

9、酶液中含氮0.2毫克,则1ml酶液中含氮0.1g。因为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所以0.1氮相当于蛋白质的量为0.1 / 16%0.625(毫克),即1毫升酶液中所含的蛋白质量为0.625g。又知0.1ml酶液每小时产生1500mg酪氨酸。根据定义:每分钟产生1mg酪氨酸的酶量为1个活力单位(或一个酶单位u)。因此,1毫升酶液所含的酶单位为150010 / 60250(u)。(2)酶比活力是指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一般用单位毫克蛋白表示。 0.625毫克酶蛋白含有250酶单位,那么,1毫克酶蛋白含有的酶单位数为:2501 / 0.625400(酶单位毫克酶蛋白)(3)由题意可知每毫升醇含

10、1毫克蛋白酶粉(酶制剂)。由(1)得到每毫升酶制剂含0.625毫克酶蛋白,所以每克酶制剂含0.625克酶蛋白。又因为总活力比活力酶蛋白总量,即总活力4006252.5105(酶单位)【参考答案】见分析过程。例7 已知一条DNA编码链的顺序是:5AGGCAAGACAAAGAAAGGCAAGACAAAG*AA3。试问:(1)该编码链转录的mRNA顺序应当是什么?(2)根据这条mRNA链翻译出的蛋白质含有几种氨基酸残基?(3)如果编码链中带*号的碱基缺失,翻译的多肽分子中有几种氨基酸残基发生变化?(4)如果编码链中带*号的碱基突变为C,翻译的多肽分子中有几种氨基酸残基发生变化?分析 本题涉及基因控制

11、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及基因突变的有关基础知识。解答本题首先应通过DNA的编码链,求出mRNA链,然后再根据mRNA上每相邻的三个碱基为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借助氨基酸密码表查出与之相对应的氨基酸种类,从而进一步确定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1)由DNA编码链(模板链)转录的mRNA为:UUCUUUGUCUUGCCUUUCUUUGUCUUGCCU。(2)借助密码表,上述mRNA能翻译成由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条多肽链,该多肽链只含有3种氨基酸残基即Phe、Val和Leu。故该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为 PhePheValLeuLeuPhePheValLeu一Leu。(2)缺失后的DNA片段转录成的mR

12、NA为:UUUUUGUCUUGCCUUUCUUUGUCUUGCCU。该mRNA能翻译成4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9肽。因为UUU(Phe)、UUG(Leu)、UCU(Ser)、UGC(Cys),则该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为:PheLeuSerCysLeuSerLeuSerCys。(4)突变后,多肽分子中除N端的Phe变为Leu外,其他的氨基酸残基不发生变化。【参考答案】见分析过程。例8 三羧酸循环(TCA)发生在 A 线粒体 B 叶绿体 C 细胞质 D 细胞核分析 三羧酸循环是葡萄糖的有氧分解过程,是糖酵解的继续。糖酵解过程是在细胞质的基质(或胞液)中进行的,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在有氧的条件下进入线粒体内转

13、变为乙酸CoA参与三羧酸循环,因此三羧酸循环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参考答案】A。例9 对于变性过程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使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破坏,一级结构也遭破坏B 它使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破坏,而一级结构不被破坏C 只使四级结构破坏D 使聚合物的化学反应性(生物活性)减小分析 变性是指活性生物大分子的二、三级结构的破坏,如果有四级结构的,也包括四级结构的破坏,但其一级结构仍保持完好。蛋白质、核酸这些生物聚合物的化学反应性(生物活性)丧失或减小不一定都是由于变性作用造成的,降解作用也能引起。【参考答案】B。例10 双链DNA分子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含量增多时会致该DNA的解链温度(Tm值)增大? A CT B AG C AT D CG分析 DNA的解链温度或“熔点”(Tm)是指DNA加热变性时的温度。该温度的大小与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含量多少有关,G、C含量愈多的DNA,其Tm值愈高,反之则愈低。这是因为GC碱基对中含有三个氢键,而AT碱基对中只有两个氢键,因而这两类碱基对稳定DNA结构的作用有差异,GC对相对较强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