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课件1 苏教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1853303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课件1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课件1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课件1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课件1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课件1 苏教版(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情境导入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研读课文课文小结课文小结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情境导入情境导入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体味论语的语言风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整体感知整体感知u 作者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

2、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其教育代表思想着重有 “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启发诱导”、 “温故知新”等等。u 论语简介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主要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对话体;叙事体。其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

3、、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u 疏通文意1. 听课文音频朗读,齐读课文。2. 第一遍 读准字音 ; 3. 第二遍 读出节奏 ; 4. 第三遍 抑扬顿挫。2.小组合作解决字词意义和语句翻译。研读课文研读课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 子曰:“学 而 时 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名词作状语)按时复习同“悦”顺接转折生气也是了解分析文义 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课文探究LOREM1LOREM2LOREM3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个人修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二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温 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复习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语气助词,表肯定

5、。指学过的知识,旧知识分析文义 孔子说:“温习已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课文探究LOREM本章讲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三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曰:“吾 日 三 省吾身:为人 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 传 不习乎?”我(名词作状语)每天多次反省替出主意诚实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分析文义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课文探究

6、LOREM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四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同“又”顺接顺接迷惑独立自然规律超过 规范分析文义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独立做事,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课文探究LOREM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LOREMLOREMLOREM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LOREMLOREM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课文小结课文小结 这几章强调了学习态度要谦虚,学习方法上要独立思考和复习。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前四章。2.熟读课文五至十二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