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51821833 上传时间:2022-02-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6年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工作的通知(苏教办高20168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将我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成立于2009年,是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学院机构识别码:46600275-3;主校区地址:南京市浦口区黄山岭路69号。学院校园占地面积225036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9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和行政办公用房面积102606平方米。学院坐落于钟灵毓秀、风景怡人的老山脚

2、下,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齐全,交通便捷。拥有教育网、电信、移动等多条线路,校园网出口总带宽232 M。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1000 mbps,教学用终端计算机1440台,网络信息点达6000个,数字资源总量9115 GB,上网课程(含继续教育学习项目)70余门。部分专业有专业虚拟实训软件,无线网络校园覆盖范围达80%。学校建设了校园一卡通,主要应用在校内就餐、图书借阅、校内购物、上机上网、住宿管理等方面。学校实现了部分管理信息化,主要应用在教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学生管理、网络课程及教学管理、校园门户系统、网络及其信息安全系统等。学院信息化已形成了良好的网络基础环境,积累了较为丰富的

3、数字资源,建立了部分管理信息化系统。信息化应用初见成效。校园信息化水平在同类院校中居于中等水平。学院院长:李庆荣,自2012年6月任现职,电话:,电子邮箱:1132417767 。院校联系人:薛霖辉,院办副主任,电话:025-2,电子邮箱:xuelinhui725。二、经费情况201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7247.84万元,社会捐赠收入63万元,事业收入4013.17万元(学杂费收入),其他收入1794.37万元。国家公共财政预算经费5726.16万元,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521.68万元。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中扶贫专项资金50万元,社会人员培训资金419.78万元,其他服务资金0.40

4、万元。技术服务到款额中横向科研经费50.20万元,技术交易经费144.05万元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3624.58万元。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399.40万元。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总额61.33万元.201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8517.06万元,社会捐赠收入40万元,事业收入4223.36万元(学杂费收入),其他收入11888.06万元。国家公共财政预算经费7204.52万元,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312.54万元。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中扶贫专项资金163.39万元,社会人员培训资金467.21万元,其他服务资金49.40万元。技术服务到款额中横向科研经费94.40万元,

5、横向技术服务经费12.50万元,技术交易经费104.12万元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5072.36万元。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530.22万元。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总额90.07万元。201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0851.17万元,社会捐赠收入42万元,事业收入4376.32万元(学杂费收入),其他收入1775.11万元。国家公共财政预算经费9320.72万元,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530.45万元。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中扶贫专项资金13.60万元,社会人员培训资金409.04万元,其他服务资金11.00万元。技术服务到款额中横向科研经费168.50万元,培训服务经费6.4

6、0万元,技术交易经费151.06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7216.44万元。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1903.67万元。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总额109.24万元。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院的办学收入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增加,政府购买服务的扶贫专项也随着学生人数上升而不断增加,学院培训收入逐年递增,学院仪器设备值在三年中从3902.73万元增加到5063.09万元,增加幅度达到了29.73%。三、招生就业情况学院面向全国14个省份招生,现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5670余人。学院紧密对接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依托行业资源,招生就业进出两旺,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被评为“江

7、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率高,近三年就业率平均高达99%以上;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高,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91%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高,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对我院就业工作的满意度达94.7%,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以上指标均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2013年统招计划招生数1800人,实际招生数1755人,其中第一志愿报考数1617人。当年在校生数5661人,毕业生数1288人,毕业后直接升学数13人,直接就业数1262人,当地就业数1252人,中小微及基层就业数195人,毕业生共计获得国家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908人,行业企业颁发的与专业有相关的

8、职业资格证书97人。2014年统招计划招生数1900人,实际招生数1867人,其中第一志愿报考数1762人。当年在校生数6034人,毕业生数1594人,毕业后直接升学数44人,直接就业数1532人,自主创业数1人,当地就业数1499人,中小微及基层就业数314人,毕业生共计获得国家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1050人,行业企业颁发的与专业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260人。2015年统招计划招生数1950人,实际招生数1931人,其中第一志愿报考数1931人。当年在校生数6382人,毕业生数1770人,毕业后直接升学数91人,直接就业数1664人,自主创业数1人,当地就业数1528人,中小微及基

9、层就业数355人,毕业生共计获得国家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1056人,行业企业颁发的与专业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371人。从三年情况来看,学院招生势头良好,学院录取率和报到率逐年上升。学生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适应市场需要,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的占到了大多数,与本地企业的合作不断深入。四、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66人,其中专业教师202人,双师型教师174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86%。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的25%以上,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0%以上。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名,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5人,在各级各类学术团体

10、中担任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秘书长、委员等职务100余人。学院还有300余人的兼职教师队伍,主要由来自于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及能工巧匠所组成,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采取“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人才队伍的层次培养和职业化培养,学院已基本形成从青年教师青蓝工程培养对象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阶梯式”培养路径和专、兼职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的“交互式”培养路径。近年来,学院加大了对教师培养经费的投入力度,三年已投入800余万元进行专兼职师资队伍培养,除安排教师参加国培

11、、省培等项目外,还自行选送30多名教师出访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进行学习、访问研修,培养国际视野宽阔、职业化素质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师资骨干。五、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在专业设置方面,学院紧密贴近“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力求深耕细作,目前开设有医药卫生大类相关专业共计19个,涵盖了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康复治疗类、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健康管理与促进类等8大门类,所培养的人才均为医药卫生行业急需人才。在专业建设方面,各专业在学院整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引领下,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尝试建立了“一体二融三嵌入”的人才培养模式,护理专业深化了“一个目标

12、、两个融入、四个注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药学专业建立了“校企共育,三位一体,全面评价,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耕耘,药学专业群、护理专业获得了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立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获得了江苏省品牌专业立项。上述专业及卫生信息管理(病案管理)专业还获得了江苏省示范校重点专业立项。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各专业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基于“平台+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各专业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建构,丰富课程类型,适度增加通识课程,融入中医药课程,注重专业课程的整合,增设能力培养类系列专题研讨,引导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针对已有的“3+

13、3”中高职、“3+2”高职本科对接项目,优化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体现分段培养过程的差异性,实现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的课程有效衔接;集合学院资源、医院(企业)资源、行业资源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校企共同合作开发建设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及特色教材;校企、校际合作开发建设覆盖主干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在线数字课程,逐步形成满足“互联网+”时代要求的多功能共享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在课程开设结构方面,各专业高度重视实践类课程的开设,B类课程和C类课程所占课时比例达到52%。同时所有专业学生均接受近1年的顶岗实习,学生在实际岗位上提升了技能,锻炼了能力。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学院目前建有国家级药学实训基地、省级医学护理

14、实训基地、省级品牌专业康复实训基地等50个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工位数17500个,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时总量62658人天。学院与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等省内知名医院及先声再康医药有限公司等知名药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近200家。六、社会服务情况学院坚持“立足江苏,服务区域经济;依托行业,面向健康事业”的办学定位,紧紧围绕服务卫生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从强基层、中西医并重、发展健康产业等方面积极开展各项社会服务工作。近年来,学院逐步形成了“行业区域并举、中西医并举、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并举,全面覆盖医药卫生行业、教育教学研究、人才培养管理等领域”的社会服务新格局

15、,有力推动了学院产学研协调发展,高效提升了学院服务区域经济水平。科技服务方面,科研项目逐年增加,层次逐渐提高,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都有斩获,在各类科研项目中,中医药特色项目占比22%以上,与南京市浦口区经济建设相融合的项目占比14%。资源服务方面,学院现有:一是江苏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查新咨询室,为全省卫生行业科研立项、成果鉴定、奖励申报提供权威性的查新咨询服务,查新内容涉及6大类学科、80多个专业;二是两本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肿瘤外科杂志,是我国目前6000多种期刊中唯一一本肿瘤外科学学术期刊,是中国抗癌协会系列期刊;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该刊创办31年来一直致力服务于我国卫生经济事业发展

16、,为国内卫生经济改革与创新起决策参考与借鉴作用。社会人员培训方面,学院通过江苏省-维多利亚州卫生管理培训中心、江苏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江苏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江苏省基层卫生机构管理干部培训基地、江苏省农村卫生人员药学培训基地、江苏建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重点面向社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卫生管理干部和业务人员开展各类培训,为基层培养大量卫生及管理人才。学院发挥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康复、卫生事业管理等重点建设专业的辐射作用,同行业密切联动,利用科研、教学、实践等优势资源,多方位为社会服务。与浦口区红十字会合作成立浦口区急救培训站,年培训初级急救员千人;与省红十字会合作成立江苏省红十字急救

17、护理师资培训中心;与美国心脏协会(AHA)合作培训生命支持导师。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技术交易到款额等各项社会服务收入,2013年收入614.43万元,2014年收入727.63万元,2015年收入746万元,收入在逐年递升,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勤 慎 诚 爱”的校训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战略,不断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获得了社会、行业企业和家长学生的认可。2012年,顺利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4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列为江苏省示范高职院建设单位。在多年办学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归纳为两点:一是行业企业(医疗单位)参与高职教育的热情不够高,产教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入。学院应探索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建立相应的机制体制,促使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二是在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健康江苏的能力上要进一步加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人民健康以及养老问题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学院在发挥行业优势,在健康教育以及养老产业等人才培养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2016年10月28日10 / 10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