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1693444 上传时间:2022-0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吉林省延边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林省延边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林省延边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延边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延边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延边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60分钟2、本试卷分第卷(单项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共100分。3、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卷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否则均不得分。第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地球表面平均气温15,是生命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使地球表面气温保持15主要地理原因是日地距离适中地球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昼夜更替周期适中大气保温效应ABCD轨道倾角是其他行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分析八大行星轨道倾角(下)完成2题水星

2、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轨道倾角73.401.91.32.50.81.82该资料说明八大行星的A公转方向相同B.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C公转轨道都为椭圆轨道D.公转速度相似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14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回答3-4题。3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A太阳耀斑爆发B太阳爆炸C太阳辐射增强D太阳辐射减弱4该

3、“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A短波通讯中断B信鸽丢失C指南针失灵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下图为某日四地昼夜状况图,读图完成5-6题。5四地中地方时6:00日出的是A甲B乙C丙D丁6关于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日出早于乙地 B丁地位于北极圈C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D甲乙丁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同一半球甲、乙、丙三幅图所示的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时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读图,回答7-8题。7对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B甲地位于赤道C乙地位于南温带D丙地位于北温带8在甲图中当b代表的节气出现时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C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D此时地球公转

4、速度较慢9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侧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10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就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由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等多种水体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仅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1-15题。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和之间是古登堡界面C.在深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D.地壳的薄厚是均一的12.岩石圈是指A.的顶部B.的顶部C.和的顶部 D.的

5、外部13.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C.P波,上下颠簸D.S波,左右摇摆14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圈层B圈层C圈层D圈层C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6-17题。16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6、17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18下图是北半球近地面各种力对风的影响示意图,图中关于各箭头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b是摩擦力,摩擦力越大,风速也越大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ABCD19下面四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线)中表示的风力最弱的是下图是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回答20-21题。20.关于图示半球水平方向移动物体的偏向,说法正确的是A.东偏B.西偏C.右偏D.左偏21.风带的风向是A.西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东北风下

7、图中的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乙图表示同一海滨地区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据图回答22-24题。22由甲图可知乙图出现时间约为A618时B18时次日6时C816时D16时次日8时23.产生甲、乙两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B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C.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D受地形条件的影响24山谷风、海陆风形成的共同原因是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地表的受热状况不同存在温度差异D高低空气压差异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25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N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

8、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西南风26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示意图”,完成27-28题。27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A.甲位于30NB.乙位于30NC.甲位于90ND.无法确定28有关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冷性气流B.是暖性气流C.是西风带D.是西南风下图为三圈环流模式中某一环流圈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29有关a、b、c、d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流a、c由密度大的地方流向密度小的地方B气流b、d由高压流向低压Ca、b、c、d四气流都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d为

9、东南信风带30有关甲、乙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形成低气压,乙处形成高气压B甲处形成高气压,乙处形成低气压C甲处形成极锋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D乙处空气遇冷收缩下沉第卷(综合题)二、综合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40分)31在甲、乙两图中,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B点的地方时比A点的早,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时,据此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8分)(1)在图甲中画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并将其转绘在图乙上,再在图乙上画出夜半球的范围(用平行线表示)。(4分)(2)图中A、B、E三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处。A、B、E三处角速度的关系是 _ 。(4分)(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伦敦时

10、间是_。(6分)(4)此时A点正午太阳高度比D点正午太阳高度_(大或小),按当日昼长由长到短排列A、B、C、D四点的排列顺序是_。(4分)答案(1)甲图中自B画向A,乙图中晨昏线过135W与极圈切点,南极圈内极昼。(2)AE(3)45E,2326S9时(4)解答此题的关键之一是判断BC是晨线还是昏线。从图中可看出,45E过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且D地地方时为15时,可判断出BC为昏线,故另一部分晨线应从B画向A点。乙图所示为南半球,从甲图的判读知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因此在乙图中晨昏线通过135W与极圈切点,且南极圈内为极昼。A、B、E三点中,只有A位于赤道上,故自转线速度最大,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

11、且越向南昼越长,故E点白昼最长。从以上判断即可知直射点坐标。32读图“北半球某地区上空等压面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_。(2)C、D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A、B、C、D间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4)此时,北半球为_(白天/黑夜),判断理由是。(1) b(2)海洋;海(3)(4)夏威夷高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33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1)图中下列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A;C;(2)在气压带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和。 (填字母)。(3)写出风带的名称: F(4)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与有关。答案(1)A、极地高

12、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2)B、D(3)E:东北信风带F:中纬西风带(4)试题分析:(1)从各字母所处的位置判断气压带名称,A为极地高气压带、B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为赤道低气压带。(2)B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来自低纬度的气流上升;D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受热膨胀上升。(3)从E、F所处的位置判断,E为东北信风带,F为中纬西风带。(4)根据各环流圈所处纬度位置判断,为低纬度环流圈,为中纬度环流圈。期中考试答案二综合题:40分31.(18分)(1)甲图中自B画向A,乙图中晨昏线过135W与极圈切点,南极圈内极昼。(4分)(2)A相等(A=B=E)(4分)(3)45E,2326S9时(6分)(4)大,A=CDB(4 分)32.(10分)(1)b(2)C(3)画出来后是顺时针(4)夏陆地是低压,海洋是高压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