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普查数据再看金融危机过后的浙江企业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51624050 上传时间:2022-01-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从经济普查数据再看金融危机过后的浙江企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从经济普查数据再看金融危机过后的浙江企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从经济普查数据再看金融危机过后的浙江企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从经济普查数据再看金融危机过后的浙江企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经济普查数据再看金融危机过后的浙江企业(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从经济普查数据再看金融危机过后的浙江企业字体: 大 中 小 日期:2011-01-20 14:31:18访问次数: 28 信息来源:内容摘要:本文考察国际金融危机对浙江企业造成的冲击以及冲击的路径,利用普查数据比较浙江各种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研究不同企业抵抗金融危机的能力,冷静判断此次金融危机给浙江企业带来的困境与机遇,树立收复失地的强大信心;通过审视各国政府应对危机所采取政策的实际效果,分析政府力量在危机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寻找适合浙江省情的政府政策供应,为浙江企业今后的健康发展选择一条合适的道路。关键词:金融危机 浙江企业 机遇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让整个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泥沼,

2、中国经济虽然不是此次灾难的“源发地”和“重灾区”,但也饱受其害,尤其是浙江省,作为经济外向度极高的沿海省份,在此次风暴袭来之时,必然是首当其冲,损失严重。第二次经济普查恰逢金融危机,其数据对分析浙江企业在危机中的表现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本文从考察金融危机对浙江企业的冲击路径着手,借助普查数据对浙江各类企业的生存状况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浙江企业抵抗金融危机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一、金融危机冲击浙江企业的路径考察此次的金融危机根源于美国金融市场。美国房贷市场长期存在的流动性过剩、金融衍生品滥用、监管缺失以及国民消费至上的文化,导致美国次级房贷市场的泡沫到了2007年走向破灭,以几大房贷公司相继破产

3、为导火索,并由此引发了华尔街“巨变”:贝尔斯登猝死、“两房”国有化、雷曼破产、美林被收购、美国国际集团(AIG)被接管、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转型。此后,这场波及整个美国金融领域的大风暴又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 2008年内,美国破产企业大幅攀升,其中资产规模在10亿美元以上的重磅型企业倒闭7家,在2008年财富榜单上,美国上榜公司数目相比2007年明显下滑,为10年来表现最差。美国经济下滑和次贷危机产生的“溢出效应”,通过贸易、金融等渠道,将危机从美国扩散到全球,对整个世界经济都造成了巨大冲击:2008年全球GDP增长率、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均较2007年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甚至出现衰退,以“

4、金砖四国”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增长速度也显示出较大幅度下降。可以说,此次金融危机影响范围之广,破坏威力之大,化解难度之高,均为近数十年来所未见的。此次危机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对象是中国的金融机构,由于中国对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的管制比较严格,因而中国金融机构的直接损失在可承受范围内,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危机带来的消费者信心下降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造成国际汇率风险加大,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2008年以来,中国国内以外贸为主的出口类型制造业出现倒闭潮;钢铁、食品、航空、地产等多个行业出现企业巨亏、破产等现象;经济增长放缓,GD

5、P增速跌至个位数,出口出现下降等。而我省具有经济外向度和民营经济占比“两个70%”的特征,不可避免地成为全国受国际金融危机波及最早、影响最深的省份之一。经济增幅明显回落(2009年1季度3.4%),出口面临严峻考验,大量民营企业出现停产歇业甚至关闭破产。(一)金融系统和外商投资饱受冲击从影响机制来看,由于危机是在金融领域爆发,其首先影响的必然是金融领域。就浙江省而言,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金融机构1的现金收入近7年来出现了首次负增长,从2007年的94491.16亿元减少为2008年的89150.79亿元。此外,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我省利用外资比2007年明显减少,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从

6、143.2亿美元减少为124.5亿美元。利用外资中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2008年的协议项目和金额,分别从2007年的2919个项目,204.0亿美元减少为1858个项目,178.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从103.6亿美元减少为100.7亿美元,从分行业情况看,制造业利用外资额占总额的比重较大,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在2008年出现减少,从2007年的71.7亿美元减少为68.3亿美元,降幅4.7%;金融业利用外资总额不大,但减少幅度最大,达到90.6%;房地产业降幅也较为明显,从15.1亿降为11.5亿,降幅23.8%。(二)实体经济伤亡惨重“春江水暖鸭先知”,浙江省企业数量庞大,其中近80%是

7、工业企业和批发零售企业,这些企业本身就具有较大外向性,与国外市场联系紧密,因而对于国外经济气候的变化向来具有敏感特质,在国际经济形势好的年份,能够敏锐的抓住商机,接轨全球产业链,在全球化分工中分得一杯羹;而在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不友好时,如人民币升值、反倾销诉讼、非关税壁垒等,这部分企业也最先受到冲击。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要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更为猛烈,在这次危机中,浙江企业的“受灾面”更广,“受灾程度”更深,许多企业几乎是遭到了灭顶之灾,具体表现就是,浙江企业的数量出现明显波动。图1: 浙江省近5年正常营业状态企业数量变化图(单位:万)从图1可以清楚的看到,近五年来,浙江省正常营业企业总数,

8、工业、批发零售企业数量总体都处于上升的趋势,但3者在2008年都出现了明显波动:正常营业企业总数从2007年的40.09万下降为39.3万,降幅2.0%;工业企业从22.44万下降到21.83万,降幅2.7%;而批发零售企业数量虽未减少,但增速明显放缓,从10.6%降为2.8%。与此同时,2008年关闭破产、停歇业企业数量显著增加,从2007年的1.29万家增加到2.77万家。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008年出现亏损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达到了8918家,而在2005-2007年的三年中,这一数字分别只有4229,4460和4929家。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也出现了近几年来的首次下

9、降,从2007年的1775.47亿元降为1634.2亿元。(三)企业家信心严重不足企业景气指数是反映企业决策者对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及未来景气动向的综合评价和判断,企业家信心指数则反映企业决策者对当前宏观经济状况及未来走势的感受,这两个指数的波动均与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2008年的金融危机直接体现为企业景气指数的下降。从2007年-2008年各个季度来看,企业景气指数呈现逐季下降的趋势,在2008年4季度达到最低值,基本也体现出金融危机对企业逐步影响的过程,详细数据见表1。表1:浙江省20072008年各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年份20072008季度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

10、度企业景气指数148.8154.8150.9148.4133.2131.5124.3108工业147.3157.3149.1143.1126.3127.7120.398.4批发和零售业153149.3152.7142.9144.9125.4119.4107.4房地产业131.7132.1140.4139.3119.5120.3110.291.5虽然浙江省企业景气指数总体还处于临界值的上方(景气),但从各行业的情况来看,工业和房地产业已经降到临界值下方(不景气),如果说景气指数则更多的是对当前经营状况的体验的话,那么信心指数更多的是反映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期,这二者实际上是紧密联系的。图2:浙江省2

11、007年2008年各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变化图从图2可以看出,与2007年相比,2008年各季度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同比出现明显下降,特别是2008年各季度环比下降也非常明显,从1季度的135.3逐季降为4季度的88.8,突破了100的临界值,也就是说,从“景气”变为“不景气”。各行业中,工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下降比较厉害,其中房地产业在2008年4季度甚至下降到66.1。相比景气指数而言,信心指数的不景气程度更高(见图2),这说明当实体经济出现挫折时,金融危机对企业家心理产生的影响更大,他们担心未来的情况要比当前现实更糟,这种忧虑对企业的影响要比当前的不景气更加严重,也有可能

12、直接影响未来的经济走势。此外,金融危机对消费者心理预期也产生了强烈暗示,从而改变其消费习惯与消费行为。消费者对自身未来经济状况难以乐观,势必会抑制当前的消费需求,宏观上造成内需减少,企业营业额下降,从而引发经济衰退。二、从经济普查数据比较浙江各类型企业的生存能力面对金融危机,浙江省内有的企业遭遇灭顶之灾,有的却可不为所动,甚至反而是迎来发展的良机。通过对各种类型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生存状况的比较,可以找到那部分在危机中受冲击相对较小甚至基本不受影响的企业,研究其内在因素,也许就可找到抵御金融危机的良策。(一)不同规模的企业一般认为,大企业由于实力雄厚,无论是资金、市场份额以及品牌影响力等各方面都在

13、同行业中占据优势。因此,在金融危机中,其抵御冲击的能力更强。而小企业由于财力物力都很有限,往往难以熬过金融危机的漫漫严冬。表2:2007-2008年按规模分组的企业景气指数比较2007年1季度2008年1季度2007年2季度2008年2季度大型企业159.2160.7162.1150.8中型企业141.2124.4139.8124小型企业133.8120.51331202007年3季度2008年3季度2007年4季度2008年4季度大型企业159.9147.1149.1121.4中型企业140.2115.9127101.6小型企业131.1113.417598.5从表2可以看到,2008年各季

14、度,各类型企业的景气指数均在下降,但不同规模企业,其下降的幅度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大型企业下降的幅度最小,中型次之,小型企业下降最多。由此可以证明企业规模与其抵抗金融危机的能力正相关。根据浙江省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2008年各种不同规模的企业,其亏损情况也不尽相同。由于各个行业门类间指标设置和评价标准都不一样,规模以上工业作为占浙江经济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其企业的相关数据最为详细,最具可比性,因此下面选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作为对象进行考察。表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情况表按规模分企业数(个)亏损企业数(个)亏损面12(%)亏损率23(%)大型企业194189.320.4中型企业43195221

15、2.110.6小型企业54303837815.419.5资料来源:浙江经济普查年鉴2008从表3可以看到,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企业的亏损面基本上与规模成反比,即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这说明企业规模越大,亏损的可能性越小。从亏损率来看,按照规模大小呈现一个奇怪的两头高、中间低的波型分布,即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亏损率明显比中型企业高。大型企业尽管抵御冲击能力强,但由于个体较为庞大,应变速度不够快,一旦出现亏损,很可能亏损额会比较大,这是导致其亏损率较大的原因;小型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稳定性不足,在冲击面前波动会比较剧烈,导致其亏损率也很大;而中型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机制更为灵活,相对于小型企业

16、则更为稳定,因而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其亏损率是最低的。这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谓“适度规模”规律的反映。(二)不同行业门类的企业国民经济各行业门类由于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相互无法替代,因而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来评价其优劣。从各行业的企业景气指数看(见表4),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所有行业的景气指数相比2007年均出现明显下滑,但各行业门类中,与出口相关的工业及与其配套的交通运输、仓储,与金融相关的房地产等几个行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程度位于前几位,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等几个行业位居中游,而主要面向内需以及刚性需求的住宿餐饮、建筑以及社会服务业则位于最末。更细分行业

17、的情况基本与门类情况类似,景气指数下降幅度最靠前的几个行业为工业的造纸及纸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纺织业等,批发业、住宿业、零售业等几个行业位居中游,而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餐饮业景气指数下降很少,尤其是食品制造业几乎没有下降。表4:2008年各行业门类企业景气指数同比平均下降幅度排名排名行业门类景气指数下降幅度(%)1工业3420.792交运、仓储、邮政业19.643房地产业18.774批发和零售业16.865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10.786住宿和餐饮业10.377建筑业9.258社会服务业459.07从企业盈利状况看(见表5),在各个行业门类中,2008年的主营业务毛利润率66也存在较

18、大差异。表5: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中各门类企业利润状况表排名行业门类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主营业务成本(亿元)主营业务毛利润率(%)1住宿和餐饮业430.79195.99119.82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878.33410.18114.1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110.71757.7546.64房地产业2347.651688.6139.05交运、仓储、邮政业1448.761073.6534.96工业43990.4438603.7414.07建筑业7210.016519.7310.68批发和零售业21346.9419957.227.0资料来源:浙江经济普查年鉴2008与表4对各行业企业景气指数的考

19、察结果类似,工业、批发和零售业在金融危机中的处境不太乐观,而住宿餐饮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的毛利润率都达到100%以上,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各行业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生存状况。(三)不同注册类型的企业企业不同的注册类型,代表了企业资产不同的所有者。不同注册类型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也代表了属于不同所有者的资产在危机中的抵抗力和生命力。从20072008年按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景气指数变化情况(见表6)看,在2007年1季度到2008年3季度的1年多时间里,各注册类型企业除股份合作企业外,景气指数均未出现波动,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到了2008年4季度,则纷纷出现明显下降,其中私营企业、集体

20、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下降幅度最大,分布比去年同期下降46.3%,34.4%和33.2%,并且都跌落至100以下,也就是从“景气”变为“不景气”,而国有企业、联营企业以及上市公司下降幅度最小。表6:20072008年按注册类型分组企业景气指数变化表2007年2008年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国有企业151.6159.4155.9161.2144.2150.8138.2124.1集体企业147.4124.8149.7131.1132118.7108.986股份合作企业128122.1140.4114.6119.391.9103.476.6联营企业15015

21、0150158.9125150125150有限责任公司141.1149.6147.7148.6133.3129.3123.1107.3股份有限公司163.5172160.3148.5131.6127.7125.9115.9私营企业145.1151134.6156133.2126.6121.383.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43.7151.9146.1140.3133.7138.5129.8104.3附:上市公司159.8170.9172.2177.1157.1152.9149.6134.3运用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对2008年各登记注册类型企业的利润状况进行考察的结果与前面大致相同,除了集体企

22、业利润率较高与景气指数有所背离,国有企业、联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均要比私营企业利润率高(见表7)。表7: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中各登记注册类型企业利润状况表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主营业务成本(亿元)主营业务毛利润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5134.14641.23562.98100.0118031.766001.1136558.6712257.234393.02527.40489.0687.7516006.995397.7932312.9910273.8516.921.615.114.012.611.213

23、.119.3资料来源:浙江经济普查年鉴2008我们认为,各注册类型企业在危机中的不同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融资难易程度有关系,具体表现为:融资难的企业在危机面前受到的冲击较大,如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融资容易的企业则收到冲击较小,如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此外,由于一般而言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规模平均要比私营企业要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企业生命力与其规模成正比的关系。(四)不同技术含量的企业由于各行业门类之间差异巨大,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相差悬殊,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的特点,此处仅选取工业中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大的几个代表性行业大类,并根据其技术含量高低分为两组进行比较。

24、表8:20072008年工业中几大主要行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变化表2007年2008年行业大类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纺织业140.2158.8133.5154126.4124.7114.689.1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54.8164.4164.6174.1130.3134.8149.3137.4化学纤维制造业152.5148.2155.6156.3132.1132.5111.132.4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136.7156114.7126.4129.8128.4115.9103.9食品制造业134.3131138.1141.6152.4142.3125.512

25、4.3造纸及纸制品业132.3133136.5132.398.1115.7100.38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66.3176159.7170163.6165.4157.6139.8金属制品业162189.8164.3173.1154.6153.9164.6117通用设备制造业167.2170.9167.7168.4140.6130135.486.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5.5112.9130.1117.8123.3106.9111.389.4表8中,以中间的双实线为界,上方的纺织、服装、化纤、皮革、食品制造和造纸6个行业作为浙江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在浙江经济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其

26、特点或者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或者是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普遍认为属于低技术行业,双实线下方的设备制造、金属制品、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体而言则属于高技术行业。纵观两类行业,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低技术行业的景气指数平均要比高技术行业低,其中纺织、化纤和造纸等几个行业在2008年4季度景气指数下降较为严重,特别是化纤制造业在2008年4季度的景气指数跌落到32.4;而服装、皮革和食品制造等几个行业则下降不多,这与以上几个行业产品主要面向居民日常刚性消费需求有很大关系,除交通运输设备和金属制品外,各高技术行业的景气指数在2008年4季度也纷纷跌落到100以下。通过仔细比较,可以意外的

27、发现,高技术行业中只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金融危机中表现稳定,其他各行业的景气指数变化程度十分剧烈,其变化量相对于低技术行业更大,变动百分比可以达到50%甚至更高(低技术行业平均只有20%-30%),因此,尽管各高技术行业2008年4季度的平均景气指数高于低技术行业,但其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却不如低技术行业稳定,这说明高技术行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心理层面受到的冲击更强,对经营信心的影响更大。表9:按技术含量分组的工业几大主要行业企业亏损情况按规模分企业数(个)亏损面(%)亏损率(%)纺织业861316.611.4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322820.28.0化学纤维制造业46626.434.

28、1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217310.65.7食品制造业44318.711.1造纸及纸制品业152219.515.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19612.26.8金属制品业370913.58.8通用设备制造业675410.44.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58417.915.2资料来源:浙江经济普查年鉴2008从亏损情况来看,不同行业表现大相径庭,从其与技术含量高低的关联度来看,技术含量高的行业总体上比技术含量低的行业亏损少一些,大部分亏损率在10%以下,而技术含量低的行业中亏损率高于10%的较多。技术含量低的行业中化学纤维制造业亏损情况比较严重,而污染较为严重的皮革、毛皮、羽毛

29、(绒)及其制造业却亏损不多;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的亏损情况都要比大部分技术含量低行业要好。究其原因,企业亏损情况主要由销售状况决定,而技术含量主要通过影响产品的类型和品质对销售间接产生影响,所以关联度并不是很高,其他诸如企业的外向度等因素对亏损率的影响可能更加明显。三、浙江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境遇再透析由于美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地位,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全世界各个经济体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也不能例外。从第一部分的分析中,基本可以看到此次危机对我国经济从金融领域到实体领域,再对民众心理以及企业家心理等一步一步的影响过

30、程。哲学上讲凡事皆有两面,不可一概论之。客观上,金融危机对经济虽然冲击很大,但其影响总体上还是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不利方面和有利方面,对于浙江企业来说,如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趋利避害,通过自身转型升级摆脱困境乃是当务之急。(一)金融危机中浙江企业遭遇的危机金融危机对浙江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危机带来金融领域风险加大。资本市场是一个信心市场、心理市场和预期市场,市场的负面预期会通过资本市场的“羊群效应”被进一步放大。首先,国外的金融危机造成我国金融机构的在境外的投资受到一定损失,从而使金融机构的盈利下降。例如国内几家银行持有的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债券及对其发放的贷款等,

31、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其次,金融领域持续动荡导致的不确定性,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形成实质性压力,使得中国A股的跌幅位居全球股市跌幅的前列。再次,金融危机造成各地招商引资困难,利用外资减少。最后,金融危机对与企业融资产生巨大负面作用,许多企业无法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导致经营困难,而民间借贷则存在成本较高且信用风险大的特点,难以帮助企业摆脱危机。2.危机造成国外市场萎缩。浙江省是制造业大省,也是经济外向度很高的省份,过去十几年里,浙江省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外贸出口。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西方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深陷泥潭,而美国正是我省工业产品的最大进口商,由此导致出口订单锐减,出现大量违约订单

32、以及许多应收货款无法兑现,使得省内大量民营企业纷纷出现资金链的紧张甚至断裂,许多企业出现暂时性的停歇业,一些企业濒临破产,具体反应在统计数据上,就是2008年正常营业单位数量出现减少,而一些继续经营的企业也出现了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此外,美元的持续贬值也造成商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并使企业面临更大的汇率风险。3.危机对一些行业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首先是在房地产市场蔓延,受风险传递影响,此次危机对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也产生了巨大冲击。房地产行业是我国也是我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投资拉动型的宏观经济增长模式下,房地产投资对我省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房贷风险被

33、金融机构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进行审视,各地对住房贷款的限制条款也纷纷出台,造成房地产市场延续了高位调整态势,部分热点城市楼盘交易量出现萎缩,房价涨幅趋缓甚至下跌。4.危机对大众心理预期产生影响。由于我国民众消费观念与西方国家存在的差异,一直以来,我国都保持了高储蓄率低消费率,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经济内需的不足,面对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也面临严峻考验,许多人会为了预防未来可能出现更大危机的风险而将收入更加倾向于储蓄,从而在宏观上使国内市场进一步萎缩,这也将是浙江企业在面临国外市场萎缩之外的又一个困境。危机造成的社会性恐慌情绪还可能造成经济陷入“民众忧虑减少消费企业利润下降工人工资减少

34、更加忧虑”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恐慌情绪要比单纯的经济损失更加值得关注。5.危机使政府政策供应面临两难。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一方面为了帮助企业摆脱困境,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引导消费者提高消费热情,扩大内需,此时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为了规避房地产市场存在的泡沫风险,防止重蹈美国次贷危机的覆辙,又要求政府的货币政策必须适度从紧。这两者之间的松紧度拿捏,成为政府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政府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尽管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市”政策,但效果并不明显,许多政策在事后看来也仅仅是治标不治本。我省经济又存在鲜明的民营经济特点,民间资本雄厚,如何正确引导,成为政府政

35、策必须考虑的问题。(二)金融危机给浙江企业带来的机遇金融危机虽然我省企业造成严重损失,但在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仍然也给浙企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1.迫使浙江企业的转型升级,摆脱资源约束。在美国家庭可支配收入下降的同时,对廉价商品的需求将会增加。由于长期以来我省出口产品呈现低附加值、廉价等特点,相比其他国家,短期内我省制造业仍然具有整体成本优势,因此,出口虽然会受美国经济拖累而下降,但也没有预想中的严重,除了一部分落后产能将会被淘汰,一大批管理科学,成本控制良好的现代企业将在危机中存活,只要抓住国外竞争对手受困于金融危机这一有利时机,处于成长期的浙江制造业企业通过行业整合,加快转型升级,从全球价

36、值链低附加值端努力向高价值端攀升,也是完全可能的。同时,危机使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下降,可以改变以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的局面,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于浙江省是土地、资源都十分匮乏的省份,而以往浙江企业所依仗的成本优势,主要来源于资源要素价格低廉、资金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以及对节能、资源和环境的漠视带来的极低的能源成本、资源成本和环保成本,因此,这种优势显然无法长期维持。近年来,省内各地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要素制约,如地价飞涨,出现“水荒”等等,这些都是长期采取粗放型发展方式带来的副作用。一直以来,各地政府都承受着保持GDP增长,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的社会压力,在明知靠

37、资源要素投入带来的增长并非长久之计的情况下,仍然难以痛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而企业在出口形势良好的情况下,自身也没有转型升级动力。危机的爆发,外需的萎缩,可以缓解浙江企业的要素制约,并且更加坚定的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促使浙江企业“走出去”。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一大批世界老牌企业破产或濒临破产,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而年轻的浙江企业,虽然“草根”,但经济实力不可小觑,正好可以在全球经济萧条的背景下通过兼并、收购或控股等方式,走出国门,入主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国外技术研发类企业,争取行业话语权、定价权和主导权,上演“老鼠吃大象”的好戏,吉利收购沃尔沃就是一个鲜

38、明的例子。此外,浙江企业还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生产线,缩短技术创新周期,提高自身实力,打造浙企的自主品牌,为今后在全球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做好准备。3.促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对美国的出口一直是我省出口贸易的大头,危机爆发后,向美国出口的比重下降,而向欧盟国家出口的比重上升,这一方面可以降低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降低人民币兑换美元持续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兑换欧元的持续贬值,则有助于浙江企业出口。金融危机在客观上促进了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使出口贸易的对象多元化,有利于分散风险,对浙江外贸企业今后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生存与发展都有帮助。4.为浙江政府提供经验借鉴。危机的爆

39、发源于市场调节的失灵,此时政府调控的作用就十分关键,调控的方向正确,力度合适,则可以帮助经济复苏,走出危机,调控不得当则会加剧危机。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来临时,全世界各国政府都对经济采取了政府干预手段,出发点当然是帮助本国经济、本国企业走出困境,但各国情况不同,采取的手段不同,得到的效果更是各不相同。浙江省政府长期以来对企业发展都采取了创造良好环境,做好配套服务,并较少干预企业运作的政策,在危机冲击中各类企业的表现,以及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产生的效果,对于后危机时代浙江政府对经济政策的修正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利于政府找到合适的应对危机的办法。四、对国外政府应对危机政策的审视金融危机

40、爆发后,随着萧条的蔓延,全世界各个国家纷纷出台各种“救市”政策,美国出台了7000亿救市方案,以国家信用稳定投资者信心,欧洲各国也纷纷推出银行拯救计划,并且由单独治理走向联合行动,力求遏制金融危机的蔓延,使损失最小化,但一些政策没有考虑到形势的变化,只停留在危机的表层,没有触及更深层次的病根,这样的政策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甚至反而推波助澜,使危机愈演愈烈。(一)直接注资政策美国国际集团(AIG)作为美国首屈一指的退休金管理服务机构,由于自身经营不善,出现融资困难,由于涉及民生根本,美国政府采取直接注资政策,对其直接注资850亿美元。对金融机构直接注资,短期内看来是解决流动性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

41、,彻底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有政府的担保也解决了信用危机,但这就像一味西药,虽然表面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却难以真正治愈根本病源,将身体调理到最佳状态,而且长期使用很容易引发其他病症。直接注资首先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市场经济的规则是优胜劣汰,金融机构由于自身经营问题出现危机,理应自己承担后果,但政府直接注资却是动用纳税人的钱去挽救自己犯下错误的企业,这对纳税人是及其不公平的。同时,这样做也给其他企业一个信号,即政府不会见死不救,从而增加企业的道德风险,使企业在权衡风险和收益时更加偏重收益,而不顾风险大小。其次,直接注资要耗费大量财政收入,造成的财政赤字也很难弥补。金融危机时许多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不足

42、的问题,而赤字的扩大又会引起通货膨胀。由于经济运行中的流动性不足大部分是结构性的,也就是局部性的,而盲目的扩大财政赤字只会引起价格的上升,而不会对产出有任何影响,造成“滞胀”。(二)国有化政策美国政府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是国有化政策的一个代表,而这一政策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首先,国有化成本太大。接管之后,两家企业的不良资产与坏账都由政府买单,政府却得不到任何收益,而政府买单的钱本质上是来自于纳税人。其次,政府不一定有能力管理。政府接管能保证其不会倒闭,但无法保证能管理的更好,政府往往对两家企业进行改组后最终还要折价出售给私有部门,这部分损失又要由纳税人来,这显然是

43、不合理的。最后,国有化可能导致市场的扭曲。企业习惯于政府的庇护,容易导致经营效率底下,同时还会引发道德风险,大家默认政府为最后贷款人,即使出现亏损也不怕,使企业偏好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三)直接投资政策直接投资是指政府使用财政政策直接对实体经济进行投资,从而增加产出,刺激经济增长,这一方法在凯恩斯理论占据主导地位以后,被奉为保持经济增长的良策。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直接投资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减少失业率,然而当产能过剩时采用这一政策,会催生市场的泡沫,带来虚假繁荣,一旦泡沫破灭,将使经济走向恶性循环,经济衰退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加剧产能过剩。五、对于后危机时代我省政府政策供应的思考自从金融危

44、机发生以来,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基本思路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途径是通过加强金融领域监管,保证流动性供应,以稳定金融市场,规避国际金融风险;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内需,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证国民经济仍能以一定速度增长;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就浙江省而言,政府在后危机时代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必须从浙江的实际出发,对症下药,才能保证政策供应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一)努力培养地区产业链竞争力浙江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之中大多处于利润率最低的加工制造环节,而缺乏对关键的、价值量高的上游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品牌运营,以及下游渠道、销售及终端客户环节的把控。这种结构

45、性问题使得我们的企业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很容易成为牺牲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逐渐建立对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控制力,控制关键环节,并通过产业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等措施提高话语权。培养产业链竞争力基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快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开发新技术、转变管理模式、拓展销售渠道、整合上下游资源等手段,打造自主名牌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加大对新兴低碳、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概念行业的扶持力度,争取在新的领域做全球范围内的行业领跑者。(二)积极引导企业合理投资浙江民营企业数量众多,经济规模庞大。很多企业盲目的走多元化道路,涉足多个不相关领域和行业,这虽然是集团公司的派头,但从核心竞争力和竞争

46、优势上来看,由于涉足面广,投资不集中,在每个领域都无法形成具有绝对优势的竞争力,致使这些企业在经济低迷时期均无法获得“确保企业顺利过冬并战胜对手的杀手锏”。摊子铺的太大,也造成企业跌倒之后难以东山再起。(三)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高效率的融资渠道浙江省的经济外向度高,存在大量“两头在外”的加工型中小企业,小企业尽管具有机制灵活,应变迅速的特点,但其局限性在于产品质量水平一般,技术的创新能力偏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在金融危机中普遍受困于资金链的紧张甚至断裂,从前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到浙江中小型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害最为严重。因此,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高效率的融资渠道是今后浙江政府

47、政策供应的一个重点。(四)加大对民间游资的监管由于浙江政府一直以来奉行富民政策,浙江民间资本的规模比较庞大,但资本具有逐利的本性,因此大量民间资本的流动在客观上可能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近年来各地过度“炒房”、“炒楼”、“炒大蒜”等现象的出现,对经济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危害,也正是民间资本为追逐利益无序流动所造成的。浙江一部分民间资本进入“地下钱庄”,进行民间私人借贷,带来了巨大的金融安全隐患,有一段时间内各地出现了非法集资案件,也造成民间资本的大量流失。一方面是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缺乏,另一方面,却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民间借贷尽管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毕竟成本偏高且资金安全无保障

48、。如何通过有效的监管与政策引导,使民间资本无序逐利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一对矛盾能够有效化解,将是浙江政府面临的新课题。六、结束语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下,浙江省的GDP增速明显放缓,从2007年的14.7%分别降为2008年的10.1%和2009年的8.9%,然而,在经历了短暂的挫折与阵痛之后,浙江经济出现企稳回升,整体经济形势逐渐向好,2010年1-9月份,浙江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达到12.5%,基本恢复到2008年之前的水平,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浙江企业正在上演一出现实版的不死鸟传奇。参考文献:1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浙江经济普查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8月2 2005年2010年浙江

49、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3常巍、薛誉华,金融危机再思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6月4李凤云,金融危机深度解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2月1 金融机构包括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邮政储蓄机构、其他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22 亏损面指亏损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比例。33 亏损率指企业亏损额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4 4 此处工业包含了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门类,下同。55 此处社会服务业包含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多个行业门类,但不包含交运、仓储、邮政业。66 此处利润率由公式“(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100%”计算而得,不考虑税金、三项费用等因素对企业实际利润率的影响,故称为“毛利润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