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凝成的作品 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1577479 上传时间:2022-0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血凝成的作品 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血凝成的作品 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血凝成的作品 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心血凝成的作品 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凝成的作品 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美文档 心血凝成的作品 教学设计(北师大九年级上册) 1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风”的内涵。 2、比较本文与留学巴黎在写法上的异同。 3、感受主人公忍辱负重,执着追求的精神。 2学情分析 通过留学巴黎的学习,学生对冼星海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身世和经历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其精神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情感体验。但是学生对艺术创作和人生苦难、社会苦难之间的关系难于理解,学生对马可用文学描写音乐形象及其过程理解有一定的障碍,因为学生本身的音乐素养较低,加之生活积淀少,理解较为困难。 3重点难点 理解“风”的内涵。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留学巴黎让我们了解了音乐家冼星海在巴黎的生活,作家以叙

2、述的形式,给读者介绍了他的生活。当代音乐家马可从另外的角度,对冼星海在巴黎的生活做了细致的描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心血凝成的作品 二、作者简介。借助多媒体展示作者资料及图片。 马可(1918-1976)江苏徐州人。曾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后在冼星海的感召和引导下,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第三队。1939年抵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工作团工作、学习,得到冼星海、吕骥等人的指导,记录、整理过大量民族资料。后在东北解放区从事音乐活动,解放后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一生写了二百多首(部)音乐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周子山(与张鲁、刘炽

3、合作)、白毛女(与瞿维、张鲁、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流传最为广泛。 三.检测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多媒体投影) 凛冽(lnli)霎(sh)时间皓(ho)月清寥(lio) 悲天悯(mn)人颤栗(zhnl)吞噬(sh)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写了冼星海在巴黎求学的哪几件事?重点写的是哪一件? 明确:文章主要写了三件事:洗星海创作风的过程;风在巴黎上演并取得成功;洗星海投考巴黎音乐学院的情形。 (教师点拨:朗读课文,标出文中能表示时间的词语,如“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考试的时间到了”。提示学生:每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紧跟着一件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重点写了风的创

4、作过程。 教师追问:为什么重点写这件事呢? 因为这是冼星海在巴黎命运转折的关键。风这个奏鸣曲,得到了权威的赏识,他才获得投考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的资格。 (学法指导:请大家通览全文,看看文章的三件事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从而引导学生认识风的创作对于冼星海的重要性,意在把握本文的写作重点) 五、重点研读,理解“风”的内涵 如此说来,“风”是冼星海命运的核心意象。在马可这里,仅是风的写作过程,就用了两千多字。马可抓住了“风”,把它作为全文的核心意象的同时,又把风的内涵加以扩展,在本文中,“风”具有三重含义,你能具体说说吗?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1-9自然段,画出描写“风”的句子,然后概括总结

5、) 明确:首先,是冼星海住处的“风”;其次,是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风”。这二者凝集起来,成为第三种“风”,就是冼星海作品中的“风”。 (以学生自读感悟为主,教师只做适当地引导、总结。) 六、品读课文,比较探究 1、同样写创作风的过程,留学巴黎和心血凝成的作品两篇文章的写法却不同?请从内容、体裁、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它们的异同。 相同点:内容相同,都是写冼星海留学巴黎时创作风的经历;都运用了叙事、描写等表达方式,注重了细节描写。 不同点:(1)内容上:冼星海留学巴黎以描写自身生活的真实体会为主;马可的描写更注重用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来突出风的创作内容。 (2)体裁上:冼星海留学巴黎是自己的

6、传记,是以真实叙事来打动读者的。马可的心血凝成的作品是传记文学,允许有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成分。 (3)表达方式上:冼星海留学巴黎以记叙、描写为主;马可心血凝成的作品选段以描写为主。 (学生再读留学巴黎中写创作风的过程的段落。启发学生细读文本,读懂文本,以备进行深层比较) 问题延伸:你更喜欢哪一篇的写法? 明确:更喜欢马可的写法。原因是: (1)文章对于凛冽的东风、酷冷以及无法抵御风寒的居所,增加了许多富有感性的细节。 (请同学们朗读文中对“冼星海住处的风”的描写。感受马可笔下“风”的特点) 风的特点:严酷、寒冷、猛烈。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富有感性的细节描写,如“寒气从大衣的破洞侵入,像是一些刁滑

7、、顽强的小动物,很快爬满全身”“冷不防一扇窗页被吹落地上,窗页上的玻璃哗啦啦啦摔成碎块”“桌上的谱纸被吹得满屋飞舞”“灯火在这凛冽的冷风威胁下也不断熄灭”等。) 问题引导:马可没有到过巴黎,他却把风写得那样富有感性色彩。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借助自己的想象力。 (通过这个问题,再次让学生体会传记文学的特点:允许有大胆合理的想象。) (2)增加了显现社会苦难、祖国苦难的各种风的描写。把苦难和风的创作联系在一起,扩展了“风”的内涵。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冼星海在忍受巴黎的寒风的同时所联想到的内容。即:“他想起了许多往事-”“珠江上的风雨声”“寒风传来远处的枪声和犬吠”“影片上那些大水灾

8、中的场面,作浪兴波,吹裂肌肤的烈风”“就是这些暴烈的、凛冽的、冷酷的风,它带给人们多少灾难,多少痛苦!”这些都是显现社会苦难、祖国苦难的各种“风”的描写。) (3)细写了音乐形象的创作过程,且作为主要内容展开描写,成为凝结上述各种“风”的核心。 问题引导:作者在细写音乐形象的创作过程时,为什么要插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有什么效果? (教师补充介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古诗,诗歌叙述了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至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境界。) (学生自读本文所节选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思考、交流后得出结论)

9、 明确:冼星海所处的境遇与杜甫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的境遇相近,引用诗句,很好地衬托了冼星海创作条件的艰苦和创作心境的悲苦,表达了作者对冼星海伟大人格力量和坚强意志品质的崇敬和赞美。 我更喜欢冼星海的写法。原因是: (1)这是文中唯一一处描写,在一片直白的叙述中显得很突出,给人深刻的印象。 (2)它的侧重点放在了苦难及其感受上,对读者的情感触动更大,尤其是最后一句“一切人生的苦、辣、辛、酸、不幸,都汹涌起来。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于是借风述怀,写成了这个作品”浓缩了主人公许多情感、痛苦和当时的情景,引人触动、遐想。 (3)这是主人公自身经历的第一手资料,因而具有独特的价值。 (学生对创作风的写法

10、,哪篇更好有不同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2、考场事件也是冼星海留学巴黎经历里最感人的故事之一。本文和留学巴黎中都写到了这件事。试用以上方法,比较两文在写法上的异同。 学习成果展示: 写法不同:留学巴黎对这件事只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心血凝成的作品展开了较大篇幅的文学性的描写。 心血凝成的作品的描写比留学巴黎的简单叙述效果更好。至少有三点好处: (1)对门警阻止其入考场展开了细致的描写。此处描写越充分,越能反衬出后面戏剧性变化的重要价值。此巨大反差,包括门警后来的惊愕反应,鲜明展现了主人公求学条件的艰难和取得成就的可贵。 (2)对要饭票一事描写生动,极富感染力。尤其“饭票-”这脱口而出之状和再也不知道说什么为好的情态,使主人公三年来挣扎于生存线的艰难历程跃然纸上。 (3)从头到尾采取了小说的情节手法。故事本身就是极富情节性、戏剧性的,这样写不仅更为引人入胜,而且觉得真实可信。 (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比较阅读,侧重写法的探究和比较,找出两篇文章的侧重点,进而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 五、教师小结,拓展练习 1、积累至少10个描绘音乐的成语。 2、自主完成配套练习 3、阅读冼星海传一书。 【板书设计】 心血凝成的作品 马可 创作风的过程 留学巴黎心血凝成的作品 自身生活的真实体会大胆合理的想象 记叙、描写描写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