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打印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1530300 上传时间:2022-01-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打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打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打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打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打印版)(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现象汇总附:物质名称及化学式20 / 20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 点燃 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点燃 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2 加热 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 4Al + 3O2 点燃 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H2 + O2 点燃 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 点燃 2P2O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

2、烧: C + O2 点燃 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 点燃 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2 点燃 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二、几个分解反应: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 通电 2H2+ O2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MnO2 2KCl + 3O2 16.

3、 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 = H2O + CO218.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 高温 CaO + CO218-1.双氧水(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MnO22H2O + O2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 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加热 Cu + H2O20. 木炭还原氧化铜: C + 2CuO 高温 2Cu + CO221. 焦炭还原氧化铁: 3C + 2Fe2O3 高温 4Fe + 3CO2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2C + Fe3O4 高温 3Fe + 2CO223. 一氧化碳还原

4、氧化铜: CO + CuO 加热 Cu + CO2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 + Fe2O3 高温 2Fe + 3CO2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4CO + Fe3O4 高温 3Fe + 4CO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26. 锌和稀硫酸 Zn + H2SO4 = ZnSO4 + H227. 铁和稀硫酸 Fe + H2SO4 = FeSO4 + H228. 镁和稀硫酸 Mg + H2SO4 = MgSO4 + H229. 铝和稀硫酸 2Al +3H2SO4 = Al2(SO4)3 +3H230. 锌和稀盐酸 Zn

5、 + 2HCl = ZnCl2 + H231. 铁和稀盐酸 Fe + 2HCl = FeCl2 + H232. 镁和稀盐酸 Mg+ 2HCl = MgCl2 + H233. 铝和稀盐酸 2Al + 6HCl = 2AlCl3 + 3H2(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Zn + CuSO4 = ZnSO4 + Cu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 Cu + Hg(NO3)2 = Cu(NO3)2 + Hg(3)碱性氧化物 +酸 盐 + 水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Fe

6、2O3 + 6HCl = 2FeCl3 + 3H2O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CuO + 2HCl = CuCl2 + H2O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 CuSO4 + H2O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 MgO + H2SO4 = MgSO4 + H2O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CaO + 2HCl = CaCl2 + H2O(4)酸性氧化物 +碱 盐 + 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

7、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Ca(OH)2 + CO2 = CaCO3 + H2O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 Ca(OH)2 + SO2 = CaSO3 + H2O(5)酸 + 碱 盐 + 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 HCl + NaOH = NaCl +H2O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HCl + KOH = KCl +H2O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2HCl +

8、Ca(OH)2 = CaCl2 + 2H2O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3HCl + Fe(OH)3 = FeCl3 + 3H2O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54.硫酸和烧碱反应: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H2SO4 + 2KOH = K2SO4 + 2H2O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58. 硝酸和烧碱反应:

9、HNO3+ NaOH = NaNO3 +H2O(6)酸 + 盐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H2SO4 + BaCl2 = BaS

10、O4 + 2HCl(7)碱 + 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8)盐 + 盐 两种新盐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71

11、硫酸钠和氯化钡: 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76. 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不同温度下分解产物不同。(1)45左右时失去两分子结晶水:CuSO45H2O = CuSO43H2O + 2H2O(2)110以上失去四分子结晶水:CuSO45H2O = CuSO4H2O + 4H2O(3)258以上将失去全部水结晶成为白色粉末状无水硫酸铜

12、:CuSO45H2O = CuSO4 + 5H2O(4)650则分解成氧化铜和三氧化硫:CuSO45H2O = CuO + SO3 + 5H2O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初三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这个总结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你应对初三化学的推断题,也就是所谓的框图题的。当你在做框图题的时候应该看到某一物质时能立刻联想到跟它相关的所有反应,以及反应现象来,从中挑选出符合题目的反应,进而一步步解题。 一、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2MgO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点燃=SO2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

13、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O2点燃=CO2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4P+5O2点燃=2P2O5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点燃=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2H2O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2Hg+O2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2KCl+3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K2MnO4+MnO2+O2现象:同上, 二、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

14、+O2点燃=2H2O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 Fe+H2SO4=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l+3H2SO4=Al2(SO4)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H2+CuO=Cu+H2O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 2Fe2O3+3H2=高温=2F

15、e+3H2O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三、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 =点燃=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 =点燃=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现象:不明显 C+2CuO(高温)=2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3C+2Fe2O3(高温)=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O2+C(高温)=2CO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3C+2H2O=CH4+2CO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 四

16、、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OH)2+CO2=CaCO3+H2O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aCO3+CO2+H2O=Ca(HCO3)2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CaCO3+CO2+H2O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2NaOH+CO2=Na2CO3+H2O(也可为KOH)现象:不明显 CaCO3(高温)=CaO+CO2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

17、气体生成 ,跟一氧化碳有关的,但同时也跟二氧化碳有关: Fe3O4+4CO=3Fe+4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FeO+CO(高温)=Fe+CO2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uO+CO(高温)=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五、跟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也可为KOH)+HCl=NaCl+H2O现象:不明显 HCl+AgNO3=AgCl+H

18、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反应用于检验氯离子 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百色固体溶解,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2CO3+2HCl=2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NaHCO3+HCl=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形成黄色的溶液 Fe(OH)3+3HCl=FeCl3+3H2O 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了黄色的溶液Cu(OH)2+2HCl=CuCl2+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 CuO+2HCl=C

19、uCl2+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以上四个反应,盐酸、硫酸都相似,后面两类就不赘述了,读者只需写出配平即可;硝酸一般具有氧化性,所以产物一般不为H2 六、跟硫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NaOH(或KOH)+H2SO4=Na2SO4+2H2O现象:不明显 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H2SO4=CuSO

20、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H2SO4=CuSO4+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H2SO4+BaCl2=BaSO4+2HCl现象: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O3+H2SO4=CaSO4+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现象:这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七、跟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2HNO3=Cu(NO3)2+H2O现象:黑

21、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2HNO3=Cu(NO3)2+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NaOH(或KOH)+HNO3=NaNO3+H2O现象:不明显 Mg(OH)2+2HNO3=Mg(NO3)2+2H2O现象:白色沉淀溶解 CaCO3+2HNO3=Ca(NO3)2+H2O+CO2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NaHCO3+HNO3=NaNO3+H2O+CO2现象:以上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八、跟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或HNO3、H2SO4)=NaCl+H2O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 CaO+H2O=Ca

22、(OH)2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NaOH(KOH)FeCl3(Fe(NO3)3、Fe2(SO4)3)=Fe(OH)3+NaCl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FeCl2(Fe(NO3)2、FeSO4)=Fe(OH)2+2NaCl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括号 里面的反映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CuCl2(Cu(NO3)2、CuSO4)=Cu(OH)2+2NaCl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H4Cl(NH4NO3、(NH4)2SO4)+NaOH(KOH)=NH3+H2O+NaC

23、l现象:有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MgCl2(Mg(NO3)2、MgSO4)+NaOH(KOH)=Mg(OH)2+NaCl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aHCO3+NaOH=Na2CO3+H2O现象:不明显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 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此反应把Na换成K是一样的 2NaOH+CO2=Na2CO3+H2O现象:无明显现象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 Ca(OH)2+CO2=CaCO3+H2O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此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NaHSO4+NaOH=Na2SO4+H2

24、O现象:无明显现象 2NaOH+SO2=Na2SO3+H2O现象:无明显现象 九、跟钡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现象:有白色的不溶于强酸的沉淀生成 BaCl2+Na2CO3=BaCO3+2NaCl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可溶于盐酸和硝酸,其实也溶于硫酸,但生成硫酸钡沉淀,不容易看出来 十、跟钙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CaCO3+CO2+H2O=Ca(HCO3)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2+Ca(OH)2=2CaCO3+2H2O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十一、跟几种金属及其盐有关的化

25、学方程式: 铜:CuSO45H2O=CuSO4+5H2O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CuO+CO(高温)=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H2+CuO =Cu+H2O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 Cu+2AgNO3=Cu(NO3)2+2Ag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属 CuCl2+2NaOH=Cu(OH)2+2NaCl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 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H2SO4=CuSO4+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Fe(Zn)+CuSO4=FeS

26、O4+Cu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铁:Fe+2HCl=FeCl2+H2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 FeCl2+2NaOH=Fe(OH)2+NaCl现象: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4Fe(OH)2+O2+2H2O=4Fe(OH)3现象:氢氧化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红棕色 Fe(OH)3+3HCl=FeCl3+3H2O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Fe(OH)2+2HCl=FeCl2+2H2O现象:白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浅绿色 Fe+CuSO4=Fe

27、SO4+Cu现象:铁溶解生成红色金属 Fe+AgNO3=Fe(NO3)2+Ag现象:铁溶解生成银白色的金属 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的溶液 3Fe + 2O2 =点燃= 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现象: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Zn+FeCl2=ZnCl2+Fe现象:锌粉慢慢溶解,生成铁 银:AgNO3+HCl=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 AgNO3+NaCl=AgCl+NaNO3现象:有白

28、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 Cu+2AgNO3=Cu(NO3)2+2Ag现象:红色的铜逐渐溶解,同时有银白色的金属生成2AgNO3+Na2SO4=Ag2SO4+2Na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补充化学方程式: 3Ag+4HNO3(稀)=3AgNO3+NO+2H2O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气体遇空气变棕色Ag+2HNO3(浓)=AgNO3+NO2+H2O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棕色气体 Cu+2H2SO4(浓)=CuSO4+SO2+2H2O现象:铜逐渐溶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FeCl3+Fe=3FeCl2现象: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 2Na2O2(过氧化钠)+2H2O=4NaOH

29、+O2现象: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生成物质名称及化学式酸:盐酸HCl 硫酸H2SO4 亚硫酸H2SO3 硝酸HNO3 碳酸H2CO3 草酸H2C2O4 醋酸CH3COOH 氢硫酸H2S 氢氟酸HF氯酸HClO3 高氯酸HClO4 次氯酸HClO 亚氯酸HClO2 硅酸H2SiO3 磷酸H3PO4 铝酸H3AlO3 碘酸HIO3 高碘酸HIO4硫代硫酸H2S2O3 硼酸H3BO3 氢硒酸H2Se 氢溴酸HBr 氢碘酸HI 溴酸HBrO3 高溴酸HBrO4 次溴酸HBrO 碱: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铜:Cu(OH)2 氢氧化锂:LiOH 氢氧化

30、钡:Ba(OH)2 氢氧化铝:Al(OH)3 氢氧化锰:Mn(OH)2 氢氧化锌:Zn(OH)2 氢氧化铬:Cr(OH)3 氢氧化亚铁Fe(OH)2 氢氧化铁Fe(OH)3 氢氧化亚锡Sn(OH)2氢氧化锡Sn(OH)4 氢氧化铅:Pb(OH)2 氢氧化汞:Hg(OH)2 氢氧化镁:Mg(OH)2 氢氧化银:AgOH氧化物:水H2O 过氧化氢H2O2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O2氧化钠NaO 过氧化钠Na2O2 超氧化钠NaO2 一氧化钾K2O 二氧化钾KO2 过氧化钾K2O2 氧化镁MgO 氧化钙CaO 氧化锌ZnO 氧化银Ag2O 一氧化锰MnO 二氧化锰MnO2 三氧化二锰Mn2O3 氧

31、化铁Fe2O3 氧化亚铁FeO 四氧化三铁Fe3O4 (FeOFe2O3) 氧化铜CuO 氧化亚铜Cu2O 氧化铝(三氧化二铝)Al2O3 一氧化氮NO 二氧化氮NO2 一氧化二氮(笑气)N2O三氧化二氮N2O3 四氧化二氮N2O4 五氧化二氮N2O5一氧化硫SO 二氧化硫SO2 三氧化硫SO3 四氧化硫SO4一氧化铅PbO 二氧化铅PbO2 四氧化三铅Pb3O4三氧化二硼B2O3 五氧化二磷P2O5 三氧化二磷P2O3 氧化氯Cl2O 七氧化二氯Cl2O7 三氧化铬CrO3 氧化汞HgO三氧化二铬Cr2O3 二氧化钛TiO2 二氧化锡SnO2三氧化二砷As2O3 二氧化锂LiO2 氧化锶Sr

32、O 氧化钡BaO氧化铷Rb2O 氧化铯Cs2O 氧化铍BeO 二氧化硅SiO2氢化物:磷化氢PH3 甲烷CH4 硅烷SiH4 氨气NH3 氢化钠NaH 氢化钙CaH2 氢化钾KH 氢化锂LiH盐酸盐:氯化铵NH4Cl 氯化锂LiCl 氯化钠NaCl 氯化钾KCl 氯化铍BeCl2 氯化镁MgCl2 氯化钡BaCl2 氯化铝AlCl3氯化锰MnCl2 氯化锌ZnCl2 氯化亚铁FeCl2 氯化铁FeCl3氯化铜CuCl2 氯化亚铜CuCl 氯化银AgCl 氯化汞HgCl2 氯化亚汞Hg2Cl2 氯化铅PbCl2 氯化锡SnCl4 氯化磷:PCl5氯化亚锡SnCl2 氯化铬CrCl3 氯化钴:Co

33、Cl2 硫酸盐:硫酸锂Li2SO4 硫酸钠Na2SO4 硫酸钾K2SO4 硫酸铍BeSO4硫酸钙CaSO4 硫酸钡BaSO4 硫酸锰MnSO4 硫酸锌ZnSO4硫酸亚铁FeSO4 硫酸银Ag2SO4 硫酸铜CuSO4 硫酸铅PbSO4硫酸铵 (NH4)2SO4 硫酸铝Al2(SO4)3 硫酸铁Fe2(SO4)3 硫酸镍NiSO4 硫酸铬Cr2(SO4)3 硫酸镉CdSO4 硫酸汞HgSO4亚硫酸盐:亚硫酸锂Li2SO3 亚硫酸钠Na2SO3 亚硫酸钠K2SO3 亚硫酸钡BeSO3 亚硫酸镁MgSO3 亚硫酸钙CaSO3 亚硫酸钡BaSO3 亚硫酸锰MnSO3 亚硫酸锌ZnSO3 亚硫酸亚铁Fe

34、SO3 亚硫酸铜CuSO3 亚硫酸银Ag2SO3 亚硫酸铵 (NH4)2SO3 亚硫酸铝Al2(SO3)3 亚硫酸铁Fe2(SO3)3氯酸盐: 氯酸铵NH4ClO3 氯酸锂LiClO3 氯酸钠NaClO3 氯酸钾KClO3 氯酸锰Mn(ClO3)2 氯酸锌Zn(ClO3)2 氯酸钡Ba(ClO3)2 氯酸镁Mg(ClO3)2 氯酸钙Ca(ClO3)2次氯酸盐:氯酸钾KClO 次氯酸钠NaClO 次氯酸铵NH4ClO 次氯酸锂LiClO 次氯酸铍Be(ClO)2 次氯酸镁Mg(ClO)2次氯酸钙:Ca(ClO)2 次氯酸钡:Ba(ClO)2高氯酸盐:高氯酸钾KClO4 高氯酸钠NaClO4 高氯

35、酸锂LiClO4 高氯酸铍Be(ClO4)2 高氯酸镁Mg(ClO4)2 高氯酸钙Ca(ClO4)2 高氯酸钡Ba(ClO4)2硝酸盐:硝酸铵NH4NO3 硝酸钾KNO3 硝酸钠NaNO3 硝酸银AgNO3硝酸铁Fe(NO3)3 硝酸亚铁Fe(NO3)2 硝酸镁Mg(NO3)2硝酸铝Al(NO3)3 硝酸锰Mn(NO3)2 硝酸锌Zn(NO3)2 硝酸铜Cu(NO3)2 硝酸钙Ca(NO3)2 硝酸锡Sn(NO3)2 硝酸镉Cd(NO3)3 硝酸铅Pb(NO3)2 硝酸镍Ni(NO3)2 硝酸钴Co(NO3)2 硝酸锂LiNO3 硝酸钡Ba(NO3)2 硝酸铍Be(NO3)2 硝酸铋Bi(NO

36、3)3碳酸盐:碳酸钠Na2CO3 碳酸钾K2CO3 碳酸镁MgCO3 碳酸钙CaCO3 碳酸锰MnCO3 碳酸铵(NH4)2CO3 碳酸锌ZnCO3 碳酸亚铁FeCO3 碳酸铜CuCO3 碳酸银Ag2CO3 碳酸铅PbCO3 碳酸钡BaCO3 碳酸锂Li2CO3 碳酸铍BeCO3磷酸盐:磷酸锂Li3PO4 磷酸钠Na3PO4 磷酸钾K3PO4 磷酸银Ag3PO4 磷酸铵 (NH4)3PO4 磷酸铍Be3(PO4)2 磷酸镁Mg3(PO4)2 磷酸钙Ca3(PO4)2 磷酸锰Mn3(PO4)2 磷酸锌Zn3(PO4)2 磷酸铁FePO4 磷酸铜Cu2(PO4)3 磷酸亚铁Fe3(PO4)2 溴盐

37、:溴化钾:KBr 溴化锂LiBr 溴化钠:NaBr 溴化镁:MgBr2 溴化银AgBr 溴化铅:PbBr2 碘盐、氟盐:碘化钾KI 碘化锂LiI 碘化钠NaI 碘化镁MgI2 碘化银AgI 碘化铅PbI2氟化银AgF 氟化钙CaF2 氟化钠NaF 氟化钾KF 重铬酸钾:K2Cr2O7铬酸钾:K2CrO4 硫化盐: 硫化锂Li2S 硫化钠Na2S 硫化钾K2S 硫化铍BeS硫化镁MgS 硫化钙CaS 硫化钡BaS 硫化锰MnS 硫化锌ZnS 硫化亚铁FeS 硫化铜CuS 二硫化亚铁FeS2 二硫化铜CuS2 硫化银Ag2S 硫化铅PbS 硫化铵 (NH4)2S 硫化镉CdS 硫化亚铜Cu2S 硫

38、化锡SnS 硫氰铵NH4SCN 硫酸酸式盐:硫酸氢钠NaHSO4 硫酸氢钾KHSO4 硫酸氢铵NH4HSO4 硫酸氢镁Mg(HSO4)2 硫酸氢铜Cu(HSO4)2 硫代硫酸钠Na2S2O3联硫代硫酸钠Na2S2O4 亚硫酸酸式盐:亚硫酸氢钠NaHSO3 亚硫酸氢钾KHSO3 亚硫酸氢铵NH4HSO3 亚硫酸氢镁Mg(HSO3)2 亚硫酸氢钙Ca(HSO3)2 硫氢盐:硫氢钠NaHS 硫氢钾 KHS 硫氢铵NH4HS 硫氢镁Mg(HS)2 硫氢铜Cu(HS)2碳酸氢盐: 碳酸氢钙Ca(HCO3)2 碳酸氢钡Ba(HCO3)2 碳酸氢铵NH4HCO3 碳酸氢锂LiHCO3 碳酸氢钠NaHCO3碳

39、酸氢钾KHCO3 碳酸氢铍Be(HCO3)2 碳酸氢镁Mg(HCO3)2 磷酸酸式盐:磷酸一氢锂Li2HPO4 磷酸一氢钠Na2HPO4 磷酸一氢钾K2HPO4 磷酸一氢铍BeHPO4 磷酸一氢镁MgHPO4 磷酸一氢钙CaHPO4 磷酸一氢钡BaHPO4 磷酸一氢银Ag2HPO4 磷酸一氢铵(NH4)2HPO4 磷酸二氢铵NH4H2PO4 磷酸二氢锂LiH2PO4 磷酸二氢钠NaH2PO4 磷酸二氢钾KH2PO4 磷酸二氢银AgH2PO4 磷酸二氢铍Be(H2PO4)2磷酸二氢镁Mg(H2PO4)2 磷酸二氢钙Ca(H2PO4)2 磷酸二氢钡Ba(H2PO4)2 高锰酸盐: 高锰酸钾KMnO4 锰酸钾K2MnO4 偏铝酸盐:偏铝酸钠NaAlO2 偏铝酸钾KAlO2 硅酸盐:硅酸钾K2SiO3 硅酸钠Na2SiO3 硅酸锂Li2SiO3 硅酸铍BeSiO3 硅酸镁MgSiO3 硅酸钙CaSiO3 硅酸钡BaSiO3 硅酸锰MnSiO3 硅酸锌ZnSiO3 硅酸铜CuSiO3碱式盐:碱式硫酸铜Cu4(OH)6SO4 CuSO43Cu(OH)2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CuCO3Cu(OH)2碳化物: 二碳化钙CaC2 碳化硅SiC 氟化物: 四氟化硅SiF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