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容成氏》简六“散施”试解doc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1524007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0424《容成氏》简六“散施”试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0424《容成氏》简六“散施”试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0424《容成氏》简六“散施”试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0424《容成氏》简六“散施”试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24《容成氏》简六“散施”试解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容成氏簡六“戔”試解清華大學歷史系 孫飛燕容成氏簡6在敍述堯的善政時有如下幾句話(釋文為寬式隸定):昔堯處於丹府與藋陵之間,堯戔而旹=(賽?),不勸而民力,不刑殺而無盜賊,甚緩而民服。“旹=”,李零先生疑讀為“時時”,指順應天時。並認為可與第四十八簡“文王時故時而(教)民時”參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25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張通海先生理解為“之時”合文。張通海:上博簡(一、二)集釋78頁,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4月。指導教師:徐在國。牛新房先生讀為“待時”,認為“待時”乃典籍習語。牛新房:容成氏研究26頁,華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6月。指

2、導教師:白於藍。黃人二先生認為,若視爲重文,整理者讀“時時”甚是;若爲合文,疑當讀爲“之日”。然“時時”頗不詞,若真讀爲“時時”,第一個“時”疑以音近通假爲“之”。黃人二:孟子萬章上篇諸章與上博藏簡容成氏涉及堯舜禪讓之竹簡,儒家文化研究第一輯,第201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6月。林素清先生讀爲“時是”。林素清:讀劄記,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簡帛第二輯,247-24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李零先生懷疑是“賞”字之誤,與下“不勸而民力”連讀。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25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劉信芳先生讀為“賽”,認為指報神福,接上文“旹=”

3、連讀。劉信芳:上博藏竹書試讀,簡帛研究網站,2003年1月9日;發表於學術界,2003年第1期。徐在國先生讀為“賓”。安徽大學古文字研究室:上海楚竹書(二)研讀記,簡帛研究網站,2003年1月13日;收入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432頁,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王志平先生釋為“賨”,謂遠方貢賦。亦接上文連讀。王志平:上博簡(二)劄記,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第502頁。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林素清先生讀爲“寶”,接上文連讀爲“時是寶”。林素清:讀劄記,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簡帛第二輯247-24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鄧少平先生讀作“貢”,接上文連讀。鄧少平:說“堯

4、戔而旹=”,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年1月1日。單育辰先生懷疑爲“實”字之訛混,接上文連讀。單育辰:文本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66頁,吉林大學 2008年“985工程”研究生創新基金資助項目。可以看出,學者對簡文的斷句以及“旹=”、“”的釋讀都有很大的分歧。我們認為,李零先生所指出的“旹=”可與四十八簡“文王時故時而(教)民時”對讀的意見值得重視,但此處“旹=”的含義究竟是什麽,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四十八簡的“時故時”陳劍先生讀為“持故時”,陳劍:上博楚簡與古史傳說,中央研究院成立75周年紀念論文集中國南方文明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03年12月。另見

5、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年7月31日。因此我們暫時把“旹=”讀為“持時”。,暫從劉信芳先生隸定為“賽”,其義待考。下面主要來討論“戔”一詞。李零先生讀“戔”為“賤施”。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25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單育辰先生從之。單育辰:文本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66頁,吉林大學 2008年“985工程”研究生創新基金資助項目。鄧少平先生亦讀為“賤施”,認為其意為堯薄施諸侯。鄧少平:說“堯戔而旹=”,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年1月1日。劉信芳先生讀為“踐施”,認為猶踐履。劉信芳:上博藏竹書試讀,簡帛研究網站,2003年1

6、月9日;又,學術界,2003年第1期。王志平先生把“”讀爲“貤”。王志平:上博簡(二)劄記,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第501頁,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林素清先生認為“”字從貝,它聲,讀作“貨”。“戔”當讀作“賤貨”。林素清:讀劄記,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簡帛第二輯247-24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關於“”字,單育辰先生已經指出,“上博六”慎子曰恭儉簡4亦有此字,辭例爲:“均分而廣”,“”亦用爲“施”。單育辰:文本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吉林大學 2008年“985工程”研究生創新基金資助項目。我們認為,李零先生讀爲“施”的意

7、見是合理的,似不必再如林先生所言通假為“貨”。在傳世文獻中,“博施” “施廣”常見:論語雍也程樹德:論語集釋427-428頁,中華書局,1990年。: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荀子仲尼清王先謙:荀子集解110頁,中華書局,1988年。:富則施廣,貧則用節。荀子仲尼清王先謙:荀子集解 110-111頁,中華書局,1988年。:求善處大重,理任大事,擅寵於萬乘之國,必無後患之術:莫若好同之,援賢博施,除怨而無妨害人。容成氏此處的簡文是描述堯的善政,劉信芳先生讀為“踐施”於

8、文意難通,而鄧少平先生讀為“賤施”,認為是薄施諸侯,則亦與文意不符。一個為政“甚緩而民服”,“不勸而民力”,“不刑殺而無盜賊”,“為善興賢”的聖君,怎麼會對諸侯施薄呢?結合上引各例,我們認為“戔施”的含義應當與“廣施”、“博施”相近。但是“戔”與“廣”、“博”讀音均相隔很遠,因此不太可能相通。我們認為,容成氏的“戔”當讀為“散”。“戔” 為從母元部字,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202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散”為心母元部字,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192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二者聲母均為齒頭音,韻部相同,可以通假。郭店簡老子甲25簡“其幾也,易也”,“”字今本作“散”。白於藍:簡牘帛

9、書通假字字典310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傳世文獻中的“散施”一詞與“廣施”、“博施”所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戰國策韓策一顏率見公仲西漢劉向集錄 范祥雍箋證:戰國策箋證1519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顏率謂公仲之謁者曰:“公仲必以率為陽也,故不見率也。公仲好內,率曰好士;仲嗇於財,率曰散施;公仲無行,率曰好義。自今以來,率且正言之而已矣。”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廖名春、鄒新明校點:孔子家語 115頁,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孔子曰:“富而不好禮,殃也。敬叔以富喪矣,而又弗改,吾懼其將有後患也。”敬叔聞之,驟如孔氏,而後循禮施散焉。廣雅:“散,布也。”公仲本來是很吝嗇的,但是顏率說他“散施”。“散施”與“嗇於財”相對,可見是溥施、徧施的意思;敬叔的“循禮施散”,即“循禮散施”,應當也是廣施於民之意。由此看來,我們把容成氏的“戔”讀為“散施”,將文意理解為堯普施於民,與其善政相符,應該是可以講通的。清華簡保訓說舜“有施於上下遠邇”,李學勤:周文王遺言,光明日報,2009年4月13日。正可與容成氏說堯“散施”互相參照。結合二者來看,施惠於百姓民眾是上古聖君明王實行惠政的重要措施,也是其治政的重要表現。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5月30日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年5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