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二)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上传人:Wo****B 文档编号:51488623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二)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二)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二)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2022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二)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二)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二)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二)一 、基础夯实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棹船(zho)龟裂(u)袖手旁观(xi)B.抉择(j)寒噤(jn)挑拨离间(jin)C.拙劣(zhu)卑劣(l)大彻大悟(ch)D.缄默(jin)俯瞰(kn)纷至沓来(t)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油馍 大彻大悟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B.凫水 人情事故 草长莺飞 天衣无缝 C.晦暗 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 花香鸟语 D.羁绊 目空一切 海枯石烂 天衣无缝 下列标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教育改革的号角刚刚吹

2、响,贵港市教育局一马当先,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排。 B.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每当日薄西山,林中的鸟儿便销声匿迹;旭日东升时,密林中又嘈嘈杂杂。 D.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部小说采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 在意大利,爱的教育一直是孩子们的必读书。 小说还记录了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启示。 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 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

3、家德亚米契斯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A. B. C. D. 二 、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眠。 牧童 唐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1.两首诗歌的牧童都有着_的特点。 2.两首诗歌分别运用间接描写、直接描写的方法来表现主旨,请作简要分析p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殣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

4、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

5、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注钱塘:地名,今杭州。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 1.下列语句中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道殣者相望 殣:饿死 B.自度无所得食 度:考虑、揣测 C.具酒炙乐 具:备办、准备 D.母不知在亡 亡:逃走 2.翻译下列句子。 (1)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 (2)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3.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p 。 三 、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痴心石 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

6、站在路边呆呆地看。 树太大了,不好整棵地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向人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 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于是,我又拖又拉又扛又停,当街穿过众人的注视,把那个树根弄到家里去。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之间,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

7、书籍里。我以为,父母是不了解我的,他们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怪癖,只是他们包涵,不干涉我。 前一个星期,小弟邀请我第二天跟父母和他们全家去海边玩。听说是海边,我就高兴地答应了。结果那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jin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就不理人翻身再睡。醒来发觉,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中午起床,我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

8、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先不给看。 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爸爸说:“你看,我给你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丢丢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你不是以前喜欢画石头吗?我们知道你没有时间去捡,就代你去了,你看看可不可以画?”妈妈说着。 我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

9、色可以配得上、世间最最朴素的石头,发呆又发呆。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这是父母在今生送给我最深最广的礼物,我相信,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父母和女儿之间,终于在这一霎间,在性灵上,实现了一次最完整的结合。 1.根据第段中的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jin_难 2.概括文中讲述的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讲第一个故事。 (1)概括故事内容: 第一个故事:_ 第一个故事:_ (2)讲第一个故事的目的:_ 3.紧扣加点词,说说下列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

10、 4.对选文标题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石头”是文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的物品。 B.“痴心石”是父母在海边捡到的石头的名称。 C.反映了“我”对父母之爱的情感认知过程。 D.表达了父母对“我”的无声、永恒的挚爱。 5.有人认为第段画线句子应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暑期强化训练营(十二)答案解析 一 、基础夯实 D B B B 二 、古诗文阅读(一)1.轻松闲适、随性自在、无羁无绊、洒脱不羁、天然随意。 2.吕诗通过描写牧童悠闲恬静的生活图景,间接地表达了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的向往。卢诗则用“谁人得似牧童心”“何愁南北不知音”直接表达了对

11、于牧童天然洒脱性情的肯定与赞美。 (二)1 D 2.(1)同样是死,为什么不用我强壮的身体,稍稍延长母亲的寿命让她活下去呢? (重点字词:等死、少、延、旦夕、何若.乎)(2)我会到钱塘去做几个月的雇工,赚钱买米使家人活下去,请母亲不要担忧。 (重点字词:当佣、数、得、活)3.潘生是一个有担当、深明大义而又孝顺的人。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潘生在家人因食物缺乏面临死亡威胁时,主动外出赚钱养活家人;穷困潦倒的潘生帮助女子与远在南方的家人团聚,又不图回报;潘生毅然放弃做家境较好人家女婿的机会,执意回家侍奉母亲,照顾弟弟。【解析】1.试题分析p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

12、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D.“母不知在亡”中的“亡”是“死亡”,不是“逃走”的意思。 2.试题分析p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等(同样,同等)、何若(为什么)、少(同稍,稍微)延(延长)”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当(做)、活(使活)、勿(不要)”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3.试

13、题分析p :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p 。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作答。潘生因食物缺乏面临死亡威胁时,主动外出赚钱养活家人;穷困的潘生帮助女子与家人团聚,却不图回报;潘生执意回家侍奉母亲,照顾弟弟。从这些叙写的内容来看,潘生是一个有担当、深明大义而又孝顺的人。据此理解作答。 三、阅读理解 1.艰 2.(1)第一个故事:少年时,“我”向人讨来树根并拖回家。第二个故事:前一个星期,父母在海边翻捡石头并清洗干净后送给“我”。(2)引出“我”后来的种种怪癖,表现了父母对“我”的

14、包涵和理解,也为下文父母在海边为“我”翻捡“我”喜欢的石头作铺垫。3.“我”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痴心”,他们想把“我”想得到的一切都给“我”,加点词“骂”是反语,与后面的“只怕”“哽住”组合在一起,细腻地写出了“我”因父母付出太多而愧疚、感动之情。 4.B 5.示例一:不同意刪去。这几句话明显与后文构成情感上的矛盾冲突:先说“我”与父母各有天地,各不了解。后说父母对女儿“太痴心”,“一生一世的爱”,还进一步强调“父母和女儿之间,在性灵上,实现了一次最完整的结合”。这其实作者是故意为之,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强调了“我”对父母之爱从“不了解”到醒悟、内疚、感动的情感认知和发展过程。因此这几句话重在抒情,为后文作铺垫。 示例二:同意删去。文章叙写父母包涵“我”的种种怪癖,非但不嫌烦“我”捡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而且还帮“我”去捡,最后“我”终于理解了父母的“痴心之爱”。删去这句话,不影响故事的陈述和作者情感的抒发。 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