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PID控制器研究设计任务书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1481563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单片机的PID控制器研究设计任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于单片机的PID控制器研究设计任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于单片机的PID控制器研究设计任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PID控制器研究设计任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PID控制器研究设计任务书(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科生毕业设计姓名:#学号:#专业:自动化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PID 控制器设计专题:指导教师:#职 称:#2012年6月涂州# 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专业年级自动化 06 学号22061565 学生姓名#任务下达日期:2009 年 12月 15日毕业设计日期:2009 年 12月 16日至 2010年 6月 10 日毕业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PID 控制器设计毕业设计专题题目: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1) 实现基于单片机的 PID 控制器设计;(2) 针对温度控制对象,建立 PID 控制算法;(3) 完成相应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院长签字:指导教师签字: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

2、),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论文属于原创。 本毕业设计 (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签名:日期:# 学院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工作态度及工作量;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存在问题;是否同意答辩等):成 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学院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

3、阅书评阅教师评语(选题的意义;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量的大小;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写作的规范程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存在问题;是否同意答辩等):成 绩: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 学院毕业设计答辩及综合成绩答辩情况回答问题基有一有原没提出问题正本有般性则性确正回错误错误确答答辩评语及综合评定成绩(评语及成绩):答辩小组组长签字:年月日学院领导小组综合评定成绩:学院领导小组负责人:年月日摘要目前工业自动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各行各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控制理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工业控制器的适应能力增强和高度智能化正逐步成为现实。其中以单片机为核心

4、实现的数字控制器因其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简便易行而得到广泛应用。PID 控制及其控制器或智能PID 控制器已经很多,产品已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大公司均开发了具有PID 参数自整定功能的智能调节器。有利用PID 控制实现的压力、温度、流量、液位控制器。而PID 温度控制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设备,在化工、食品等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及相关的接口电路设计。并且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可靠性,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予以保证。针对控制对象的特点,设计了数字 PID 的控制算法,并在单片机系统中予以实现。关键词:单片机;温度控制;数字 PID

5、 控制AbstractAt present the industrial automation leve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ymbol on the weight various trades and occupations modernization level. With the control theory and development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ntrollers of adaptive capacity enhancement and highly intelligent is gr

6、adually becoming a reality.Which MCU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controller because of their small size, low cost and attractive, easy to implement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PID control and controller or intelligent PID controller has many products to work in practice has been widely used, with the maj

7、or companies have developed self-turning PID parameters of the intelligent regulator.PID control are achieved using pressure, temperature, flow, liquid level controller.PID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s an important control equipment, chemicals, food and many other industrial processes have been widely

8、used.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microcontroller-base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consists of hardware and its associated interface circuit design. And is based 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to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guarantee.Against the control targets, the design of digital PID contro

9、l algorithm and SCM systems to be realized.Key words: Microcontrolle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Digital PID control目录第 1 章 绪论 .(1)第 1.1节 概述 . .(1)第 1.2节 温度测控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1.2.1定值开关控温法 .(2)1.2.2PID 线性控温法 .(3)1.2.3智能温度控制法 .(3)第 1.3节 系统总体设计案 .(4)1.3.1系统性能要求及特点 .(4)1.3.2系统硬件方案分析 .(5)1.3.3系统软件方案分析 .(6)

10、第 1.4节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6)1.4.1本文主要工作 .(6)1.4.2章节安排 .(7)第 2章 硬件电路 .(8)第 2.1节 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8)第 2.2节 主控模块器件选型及设计 .(9)2.2.1单片机的选用 .(9)2.2.2单片机介绍 .(9)2.2.3主控模块设计 .(11)第 2.3节 输入通道设计 .(12)2.3.1Pt100 温度传感器 .(12)2.3.2A/D 转换 .(14)第 2.4节 输出通道设计 .(18)2.4.1温控箱的功率调节方式 .(18)2.4.2可控硅输出电路 .(18)第 2.5节 保护电路 .(19)第 2.6节 串行

11、通信接口电路 .(20)第 2.7节 电源电路 .(21)第 2.8节 硬件抗干扰措施 .(22)第 2.9节 本章小结 .(23)第 3 章 软件设计 .(24)第 3.1节 软件设计思想 .(24)第 3.2节 软件组成 .(25)第 3.3节 主程序模块 .(25)第 3.4节 数据采集模块 .(26)第 3.5节 数据处理模块 .(27)3.5.1 数字滤波 .(27)3.5.2 显示处理 .(29)第 3.6节 软件抗干扰措施 .(29)第 3.7节 本章小结 .(30)第 4 章 控制方案 .(31)第 4.1节 PID 控制 .(31)4.1.1 PID 控制的发展 .(31)4.1.2 PID 控制理论 .(31)第 4.2节 PID 控制算法 .(32)第 4.3节 本章小结 .(35)第 5 章 系统调试 .(36)第 5.1节 TKS 仿真器与集成开发环境KEIL.(36)5.1.1 TKS 仿真器 .(36)5.1.2集成开发环境 KEIL.(37)5.1.3 利用 KEIL 开发系统软件流程 .(38)第 5.2节 系统软件调试 .(38)第 5.3节 本章小结 .(39)第 6 章 结论 .(40)参考文献 .(42)附录 .(43)英文原文 .(52)中文译文 .(66)致谢 .(7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