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1469793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习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6课北宋的政治同步测试含答案、选择题1. “杯酒释兵权”的事反映了北宋建()B.与辽长时间保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与西夏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关系A.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C.加强了皇帝和中央的权力如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它主要反映了(第 # 页,共 9 页第 # 页,共 9 页第 # 页,共 9 页第 # 页,共 9 页A. 大臣决策权的变化官员管理日益规范化第 # 页,共 9 页第 # 页,共 9 页C.内阁制度完全成熟D.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第 # 页,共 9 页第 # 页,共 9 页2. 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A.知州B.通判C.转运使D.宰相第 #

2、页,共 9 页3. 公元964年,赵匡胤下令,将各地每年所收的民租和专卖收入,除地方支用外,- 律运往京师,地方不得占留。为了把地方税收权力转移到中央,宋代在地方设立的 机构是()A.禁军B.节度使C.通判D.转运使4.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A. 休养生息政策B.重文轻武政策C.重武轻文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5. 下列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B.分化事权,削弱相权B. 派文人出任地方官D.实行行省制度6.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

3、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A. B. C. D. 7.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 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 下列哪一 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D. 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8. 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 的办法,削弱相权( )A. 分化事权 B. 减少数量 C. 限制自由 D. 使用亲信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B. 设

4、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C. 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D. 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10. 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 事权的分割 B. 科举制的完善 C. 理学的兴起 D. 租佃制的发展11. 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 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 )A. 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C. 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B. 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D. 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3. 为了解决五代十国以来的割据分裂问题,北宋初期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第 3 页

5、,共 9 页第 # 页,共 9 页施。这些措施的积极作用有()第 # 页,共 9 页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A.B.C.D.二、材料解析题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所谓宋代的中央集权,是军权集中,财权集中,而地方则日趋贫弱。地方贫 弱,所以金兵内侵,只中央首都(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唐代安史之 舌L,其军力并不比金人弱,唐两京俱失,可是州郡财富厚,每一城池,都存有几年 的米,军装武器都有储积,所以到处可以各自为战,还是有办法。宋代则把财富兵 力都集中到中央,不留一点在地方上,所以中央一失败,全国土崩瓦解,再也没办 法。(1

6、) 材料中“所谓宋代的中央集权,是军权集中”,宋太祖为解决“武将专权”之弊采取了哪些措施?后来形成了一种怎样的国策?(2) 材料中“所谓宋代的中央集权”也是“财权集中”,为此,宋太祖又是如何 做的?(3) 依据材料分析,为何宋代“只中央首都(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 而唐代则不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赵区胤称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节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材料二:宋代科举考试图第3页,共9页材料三:宋朝时期,民间流行的俗话是“做人莫做军,做铁莫作针”宋朝儿童念的种童诗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

7、高”1)从材料一中找出赵普建议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的语句。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是怎样发展科举制的?3)结合所学知识, 说出材料三中的现象与末朝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并分析其利弊。4)结合北宋的治国策略,谈谈我们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第 5 页,共 9 页答案和解析1. 【答案】 C【解析】宋朝初期,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了皇帝和中央的力, 同避别领“黄加身”, 篡夺自己的政权,以匡胤通过一次酒宴胁利诱的,要求高阶们交出兵权故选 C2. 【答案】 D【解析】 从第一幅图片(汉)坐而论道到第二幅图片(宋)站议时政再到第三幅图片 跪受笔录,反映了古代君主权力的

8、加强,相权的不断削弱。故选: D。3. 【答案】 C【解析】 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了转运使。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 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 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故选: C。4. 【答案】 D【解析】略5. 【答案】 B【解析】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重文 轻武的政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 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 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 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故选: B6. 【答案】 D【解析】

9、 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削弱大将兵权,将调兵权统兵权分离,将相权分解为行 政军事和财政,派文臣出任地方官。实行行省制度是元朝的措施。故选: D。7. 【答案】 D【解析】从题目中的“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 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可知,这体现了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这项政策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但不利于军队作战能 力的增强。故选: D。8. 【答案】 D【解析】960 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北宋建立后, 为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又通过“杯酒释兵权”,剥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 D 符合题意故选 D9. 【答案】 A【解析】

10、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 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 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宋太祖首 先在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并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 不专兵;在中央,宋太祖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 权。故选: A。10. 【答案】 D【解析】 注意题干时间“北宋”,结合所学可知,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军事 大权是唐朝在地方的措施,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均属于

1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不符合题意故选 D11. 【答案】 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 要思想就是采取分化事权的方式加强集权,这造成了机构臃肿庞杂,效率很 低故选 A12. 【答案】 A【解析】 据题干“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 罚刑政,一切收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宋代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使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故选: A。13. 【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北宋化中央集权的措施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 识可知,宋太祖利用“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

12、的兵权,并将地方的政权、 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地方设置转运使分割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 造成了官僚队伍庞大,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是消极的作用。所以ABC不对,故选 D。14. 【答案】 (1)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重文轻武。( 2)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宋代把财富兵力都集中到中央,不留一点在地方上,所以中央一失败,全国土崩 瓦解,再也没办法。而唐在安史之乱中虽两京俱失,可是州郡财富厚,每一城池,都存 有几年的米,军装武器都有储积,所以到

13、处可以各自为战,还是有办法。【解析】(1)本题考查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相关史实。宋太祖在进行统一大业的同 时,强化中央集权。他本是后周大将,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他深知唐 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为此决定军权集中,强化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 具体措施有: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 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 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使兵不识将, 将不专兵。 后来这在宋王朝逐渐形成了一项基本的国策:重文轻武。(2)本题考查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相关史实。为强化中央集权,宋代在军 权集中的同时,还实现了财权集中。

14、为此,宋太祖采取了如下措施:取消节 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 中央掌控;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由材料“所谓宋代的中央集权,是军 权集中,财权集中,而地方则日趋贫弱。地方贫弱,所以金兵内侵,只中央 首都(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可知,宋代把国家的财富、兵 力都集中到中央,不留一点在地方上,这样中央一失败,全国就土崩瓦解, 再也没有办法。根据材料“唐代安史之乱,其军力并不比金人弱,唐两京俱 失,可是州郡财富厚,每一城池,都存有几年的米,军装武器都有储积,所 以到处可以各自为战,还是有办法。”可

15、知,因为唐代州郡财富厚实,武器 装备都有积存,所以唐在安史之乱中两京俱失后,仍然可以到处各自为战, 还是有办法。15. 【答案】【小题 1】( 1)材料中“针对节镇太重,君弱臣强状况”“提出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可知,赵普建议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 节镇太重,君弱臣强;措施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2)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 迅速。( 3)由“做人莫做军,做铁莫作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知,材料三反映 的是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重文轻武政策利是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 有利于政权的稳 定和社会安定;弊是造

16、成了军队战斗力下降、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也增加了财政支出, 导致人民负担的加重。( 4)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制定国家政策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政策制定要 科学合理,不能偏颇;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故答案为:( 1)原因:节镇太重,君弱臣强;措施: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2)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 迅速。( 3)重文轻武的政策;利: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安定; 弊:同时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下降、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也增加了财政支出,导致人民负 担的加重。( 4)制定国家政策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政策制定要科学合理,不能偏颇;要积极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 10 页,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