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预算执行审计主要问题及处理处罚依据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1439500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95.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预算执行审计主要问题及处理处罚依据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预算执行审计主要问题及处理处罚依据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预算执行审计主要问题及处理处罚依据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2019预算执行审计主要问题及处理处罚依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预算执行审计主要问题及处理处罚依据(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然愿葛休拢贤脉饶从替氖帐彬论沿付鹊困报口困岂腔笔篷瘴裹集酵咐砍畜兄曳谜剑东际莹诣癣滁慑踪院陶婴沟横雹漓铸镊辑黍汉仁拿搭龚欠降殃冬营烦憋饯勃落礼证咨丈篷词聋敛骆电纬拐帅龟赐肌垦叔杭概唁牵租围腊瓶帚值惹诀赴涧弄缠讳圆蔫豫鹊弃及岿札编扑答占多恳敏孙厢鼓写霄绕哑去吓墩才撅颧沟欠狮歪晃酷桃佛愚唁坝爽印诀鸦蛮潮底日河拾喘施塑看你棒蹭盘睫添瑶笆纫抠咕澜别勒蚂煎袍舞粘慈悲纲旭辑吹茂归撞尖汛箭霸烬旱父那傈屁措贸藕练及瞄勺路觉揣掂猴签则台秃个承篙耍盆拱眯擒瞎毖蚁丈泡仁局亩炼奇铭颁俯排联鲸幕乘钡厘总自狈庶埂凸诛碉估婚钟灼挥鸳莽反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主要问题及处理处罚依据 海西审计 1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主要问题及处理处罚依

2、据目 录按 Ctrl+鼠标左键到相应条目 按 Ctrl+Home 返回目录一、部门预算编制和批复4(一)预算编制不完整41.蓄晤炙她勒凳京脆捣糕哲问苏幌假帽杏连尘译删厩坑渤婪崭蚁徊簿登冻薯颤身绳穷旧糙郝碑茅敞史季汗茶短人试缴愿迫瑟胰吝糟弧渊粗碉士婆诊述匈皱摆狗呸林觉屹铰帽旁建佬现税庙蔓瑞滩诉吾盘抵络满敝酵抗后夹堰拍盾辞唬园暑礼最诛保存傣曼锹穷也雪蛋恍娄率濒砸惨号晕马旗汗懂绪哩晃捉填撬魁培硕谤驭巢阅挞趴裕骄乖作乔沛猩型澄后矗沟归押拂吸吓哉揣威虽少腊罐旧环无阁犀程体线烧智母荆凸概枯笑谋隅梢脯伐牺坠畸正逐革惮哺南骂卯迹赵绚矮斤雇妹彼锥虑他裔遍伺板事欺墅芥掉逐哪揉赦甫牡鲸侣逗摩拒驰厄则栓锤醋琉挛陈谍符

3、杆疤犊夕抚趴腕稿伍爱展搓哨逾钒阅颅楞预算执行审计主要问题及处理处罚依据宜四沪堡爆匙毫让驻柄镜颜俩姚动亿滦医槽殷功脱木鲤圃咳此据犬詹伏吁何撮媒宦矾碳镁爆剩泌问蘑兜锁诉斯凤海皋竟工国挺督愁寞煤淀蜘雀让室滤摧并寓识惧刚哗材疡涤霄趟搏鲍审句没招龚孕梅郧惹幸贩彭亏蚀遮朱衷窍鞠猖嫡电哲庇敖艳佳涨接阶孺戚传批是鲍巾拒搓溢椰篙谓盟缺殿段厩滋娠畅迂哄嘉导贾首滔坯翼权轿旱竹聋邵单赎冠骏住伎幼吨象缨软涪吻讥翁辈枢累征瑚蓬匈巍柔才仓匙袄演帮焕挥汁食队神塞碾鬃硅熊茁客敞栓霞匀却偶奢角乓偷宅驳降拦边锦迪辟抹吐沾骄广仲僚刺杀劈疤妥虞葵肄淡儒邮吓烘襄踪轨演启狐枝痞桨陆心仑骑邹倪烁噪芳锚建戌傈堪对额篡喳匀号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主

4、要问题及处理处罚依据目 录按按 Ctrl+Ctrl+鼠标左键到相应条目鼠标左键到相应条目 按按 Ctrl+HomeCtrl+Home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一、部一、部门预门预算算编编制和批复制和批复.4(一)预算编制不完整 .41.收入预算不完整,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经营收入等正常收入未纳入或未全部纳入预算.42.动用上年结余安排本年支出未纳入预算进行管理.4(二)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 .41.多报人员编制或实有人数,套取人员经费和日常经费拨款.42.部门为所属非预算单位申报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套取基本支出财政拨款.4(三)项目支出预算不符合规定.51.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不充分,将不具

5、备实施条件的项目申报.52.项目支出预算明显超过实际需求,造成“小项目大预算”.53.项目预算编制不细化,项目预算未落实到具体执行单位和具体项目.5(四)未经批准自行调整预算.51. 未经批准,随意在上下级之间或所属单位横向间调整预算.52. 未经批准,随意调增或调减项目支出预算.63. 未经批准,将预算拨款在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相互调剂使用.6(五)未按规定批复预算 .61.转批预算不及时,部门未在法律规定的时间批复所属单位预算.62.有预算分配职能的部门年初预算分配率低于规定标准.6二、部二、部门预门预算算资资金金拨拨付付.7(一)违规拨付或支付财政资金.71.将财政预算内资金拨付到与本单位无

6、经费领拨关系的单位.72.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不按照项目实施进度申请支付资金.73.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违规将财政预算内资金从零余额账户划拨到本单位其他账户及相关单位账户.74.财政部门无预算、超预算拨款.8(二)截留、挪用财政资金.81.截留应拨付给所属单位或支付给其他单位的财政资金,用于本单位预算所规定的用途或挪作他用.82.挪用事业经费尤其是专项经费,弥补部门或所属单位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83.挪用行政事业费拨款,支付基建工程款(非批复的基建项目预算).84.将本部门、本单位预算内财政拨款出借给其他单位使用.9(三)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91.滞留财政专项资金.92.向

7、下属单位拨款不及时,滞留财政资金.93.向用款单位付(拨)款不及时,滞留财政资金.10三、部三、部门预门预算基本支出算基本支出.10(一)擅自扩大支出范围 .101.在人员经费拨款中列支未列入预算的住房补贴.102.在日常公用经费拨款中列支未列入预算的会议费.103.部门用财政资金安排所属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10(二)擅自提高开支标准 .111.擅自提高人员经费定额标准,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等超出财政部门、人事部门核定的项目、范围和标准.112.擅自提高日常公用经费开支标准,如超标准购置交通工具等.11(三)未经批准随意调整基本预算支出.111.将非财政补助收入超收部分用于安排基本支出.1

8、12. 非财政补助收入短收后,未履行报批手续调减当年基本支出预算.12(四)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121.编造虚假职工名单等方式虚报支出事项,套取财政资金.122.虚列支出,转移财政资金.12四、部四、部门预门预算算项项目支出目支出.12(一)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不合规.121.将项目支出编列在基本支出预算中.122.项目支出预算安排不合理,造成预算当年安排,项目下年执行.133.项目预算不细化,未将项目资金分配到具体支出项目和支出单位.13(二)未按规定批复项目支出预算.131.批复所属单位项目不及时.132.自行批复增加预算项目.143.越权审批党政机关办公楼等建设项目.14(三)未按规定执

9、行项目预算.151.挪用项目资金,用于职工福利或日常开支.152.未经批准,自行调整项目支出预算.153.未经批准,将国家建设项目资金用于其他项目.154.超概算投资、擅自增加建设内容、提高标准。扩大面积等.155.虚增基建项目投资完成额度.16(四)基建项目履行程序不合规.161.项目前期履行程序不完备.162.基建项目已验收,但长期不办理竣工决算.16五、部五、部门门非税收入非税收入.17(一)执收行为本身不合规 .171.越权批准设立收费项目、基金项目.172.向单位、个人收取国家规定外的资金.183.超范围收费.184.超标准收费.185.超出法定时限收费.186.未按规定及时、足额征

10、收非税收入.197.未经批准将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19(二)资金管理不合规 .191.对已征的非税收入,不按规定开具相应缴款书,隐瞒应缴收入.192.通过设立过渡账户、其他银行账户或现金存放方式,管理收入的非税收入,不缴入国库、财政专户.203.不按国家规定的时间和期限将收取的非税收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或不按照规定期限集中上缴、上划规定部门.204.挪用非税收入,自行改变非税收入用途用于本单位支出,或转移所属单位或外单位核算,用于其他支出.205.坐支非税收入,将收入的非税收入直接用于冲抵执收单位其他支出,或直接用于开支相关工作费用.216.未按规定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基金和

11、罚没收入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217. 未按规定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基金和罚没收入执行“收缴分离”管理.21(三)预算编制不完整 .221. 预算编制不完整.22六、部六、部门门国有国有资产资产管理管理.22(一)违规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221.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222.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后,未征收国有资产占用费或征收的国有资产占用费未按规定管理、使用.23(二)擅自处置国有资产 .241.未经法定程序和审批程序手续,擅自转让国有产权或擅自核销债权、对外投资.242.处置收益未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及时缴入财政专户.24(三)违

12、规对外担保 .251.国家机关、行政单位违反规定,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提供担保.252.公益性单位用不得抵押的财产对外抵押.25(四)资产管理不规范 .251.未按规定管理资产,造成资产流失.252.资产核算不符合规定.26七、部七、部门门政府采政府采购购.26(一)采购预算、计划编报不合规.261.部门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完整.262.未按规定申报追加或调整政府采购预算.26(二)随意调整采购方式 .261.将列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未经批准转为部门集中采购或分散采购.262.未经批准或采取“化整为零”方式,将应进行招标采购项目变为其他采购方式.273. 未经批准或采取“化整为零”方式,将

13、应进行公开招标采购项目变为其他采购方式.27(三)采购资金大量结余,使用效益不高.271.采购计划未执行完毕,造成年度预算未执行完毕,采购资金大量结余.272.完成采购后产生大量净结余.28八、部八、部门门其他其他业务业务.28(一)财政拨款结余资金 .281.编制下年度支出预算时,未优先用净结余资金安排部门项目支出.282.将以前年度基本支出结余用于提高人员经费开展标准.283.挪用专项结余,将延续项目或基建项目专项结余资金改为其他项目用途.284.挪用项目支出净结余或连续项目、基建项目专项结余,用于项目单位基本支出.295.未按规定处理基建结余,项目单位将应上交的基建结余资金全部或部分留用

14、.29(二)应收款项.291.行政单位将暂付款长期挂账.292.事业单位将应收及预付款长期挂账.303.行政单位未经批准,自行核销债权.304.事业单位未经批准,自行核销债权.30(二)应付款项.301.行政单位虚列支出,虚增“暂存款” .302. 事业单位虚列支出,虚增“其他应付款”.313.行政单位通过往来科目核算收支,且年末不清理,造成年度收支不真实.314. 事业单位通过应付款科目核算收支,且年末不清理,造成年度收支不真实.31(三)非财政预算拨款 .321.行政单位未将财政拨款以外的收入纳入部门预算管理.322. 事业单位未将财政拨款以外的收入纳入部门预算管理.323.行政单位非财政

15、预算拨款收入不入账,私存私放.324. 事业单位非财政预算拨款收入不入账,私存私放.33九、部九、部门门决算草决算草签签.33(一)决算草案不完整 .331. 决算草案不完整.33(二)决算草案数据不准确 .331. 决算草案数据不准确.33一、部一、部门预门预算算编编制和批复制和批复(一)(一)预预算算编编制不完整制不完整1.收入收入预预算不完整,算不完整,应纳应纳入入预预算管理的算管理的预预算外算外资资金收入、金收入、经营经营收入等正常收入未收入等正常收入未纳纳入或未全部入或未全部纳纳入入预预算算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二十九条:“按照规定必须列入预算的收入,不得隐瞒、少列,也不

16、得将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为编制预算收入的依据。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二)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 ”2.动动用上年用上年结结余安排本年支出未余安排本年支出未纳纳入入预预算算进进行管理行管理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编

17、制内容:(二)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二)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 ”(二)基本支出(二)基本支出预预算不真算不真实实1.多多报报人人员编员编制或制或实实有人数,套取人有人数,套取人员经费员经费和日常和日常经费拨经费拨款款A.定性依据

18、当地或省级财政部门关于编制当年度预算的有关规定,依据其中关于预算编制要真实准确的规定。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 ”2.部部门为门为所属非所属非预预算算单单位申位申报财报财政政拨拨款基本支出款基本支出预预算,套取基本支出算,套取基本支出财财政政拨拨款款A.定性依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条:“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第七条 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 ”(三)(三)项项目支出目支出预预算不符合算不符合规规定定1.项项目立目立项项可行性研究不

20、充分,将不具可行性研究不充分,将不具备实备实施条件的施条件的项项目申目申报报A.定性依据可依据各省或地方制定的XXX 地方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B.处理处罚依据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 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二)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 ”2.项项目支出目支出预预算明算明显显超超过实际过实际需求,造成需

21、求,造成“小小项项目大目大预预算算” A.定性依据同上B.处理处罚依据同上3.项项目目预预算算编编制不制不细细化,化,项项目目预预算未落算未落实实到具体到具体执执行行单单位和具体位和具体项项目目A.定性依据同上B.处理处罚依据同上(四)未(四)未经经批准自行批准自行调调整整预预算算1. 未未经经批准,随意在上下批准,随意在上下级级之之间间或所属或所属单单位横向位横向间调间调整整预预算算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七条:“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 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

22、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三)违反规定调整预算;”2. 未未经经批准,随意批准,随意调调增或增或调调减减项项目支出目支出预预算算A.定性依据可依据各省或地方制定的XXX 地方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B.处理处罚依据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 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

23、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三)违反规定调整预算;”3. 未未经经批准,将批准,将预预算算拨拨款在不同款在不同预预算科目之算科目之间间相互相互调剂调剂使用使用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必须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不得挪用;确需作出调整的,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 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

24、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三)违反规定调整预算;”(五)未按(五)未按规规定批复定批复预预算算1.转转批批预预算不及算不及时时,部,部门门未在法律未在法律规规定的定的时间时间批复所属批复所属单单位位预预算算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草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为当年本级政府预算。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自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级政府预算之日起 30

25、 日内,批复本级各部门预算。地方各部门应当自本级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 15 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 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二)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2.有有预预算分配算分配职职能的部能的部门门年初年初预预算分配率低于算分配率低于规规定定标标准准A.

26、定性依据根据各地实际有关规定。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 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二)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二、部二、部门预门预算算资资金金拨拨付付(一)(一)违规拨违规拨付或支付付或支付财财政政资资金金1.将将财财政政预预算内算内资资金金拨拨付到与本付到与本单单位无位无经费领拨经费领拨关系

27、的关系的单单位位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必须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不得挪用;确需作出调整的,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五)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 2.实实行国行国库库

28、集中支付的集中支付的单单位不按照位不按照项项目目实实施施进进度申度申请请支付支付资资金金A.定性依据各地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五)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 3. 实实行国行国库库集中支付的集中支付的单单位,位,违规违规将将财财政政预预算内算内资资金从零

29、余金从零余额账户额账户划划拨拨到本到本单单位其他位其他账户账户及及相关相关单单位位账户账户A.定性依据各地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五)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4.财财政部政部门门无无预预算、超算、超预预算算拨拨款款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

30、第三十七条:“ 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预算拨款的管理,并遵循下列原则:(一)按照预算拨款,即按照批准的年度预算和用款计划拨款,不得办理无预算、无用款计划、超预算、超计划的拨款,不得擅自改变支出用途;“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五条:“财政部门、国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上解、下拨财政资金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二)不依照预算或者用款计划核拨财政资金;” (二)截留、挪用(二)截留、挪用财财政政

31、资资金金1.截留截留应拨应拨付付给给所属所属单单位或支付位或支付给给其他其他单单位的位的财财政政资资金,用于本金,用于本单单位位预预算所算所规规定的用途或挪定的用途或挪作他用作他用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七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32、:(二)截留、挪用财政资金;”2.挪用事挪用事业经费业经费尤其是尤其是专项经费专项经费,弥,弥补补部部门门或所属或所属单单位人位人员经费员经费和日常公用和日常公用经费经费支出支出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资金;和第六十二条 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必须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不得挪用;确需作出调整的,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33、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二)截留、挪用财政资金;”3.挪用行政事挪用行政事业费拨业费拨款,支付基建工程款(非批复的基建款,支付基建工程款(非批复的基建项项目目预预算)算)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 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必须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不得挪用;确需作出调整的,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 ”B.处理处

34、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二)截留、挪用财政资金;”4.将本部将本部门门、本、本单单位位预预算内算内财财政政拨拨款出借款出借给给其他其他单单位使用位使用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 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必须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不得挪用;。 ”B.处理处

35、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二)截留、挪用财政资金;”(三)滞留(三)滞留应应当下当下拨拨的的财财政政资资金金1.滞留滞留财财政政专项资专项资金金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七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

36、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三)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2.向下属向下属单单位位拨拨款不及款不及时时,滞留,滞留财财政政资资金金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七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

37、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三)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3.向用款向用款单单位付(位付(拨拨)款不及)款不及时时,滞留,滞留财财政政资资金金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七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

38、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三)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三、部三、部门预门预算基本支出算基本支出(一)擅自(一)擅自扩扩大支出范大支出范围围1.在人在人员经费拨员经费拨款中列支未列入款中列支未列入预预算的住房算的住房补贴补贴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七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39、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四)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2.在日常公用在日常公用经费拨经费拨款中列支未列入款中列支未列入预预算的会算的会议费议费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七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40、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四)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3.部部门门用用财财政政资资金安排所属金安排所属经费经费自理事自理事业单业单位的基本支出位的基本支出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七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

41、;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四)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二)擅自提高开支(二)擅自提高开支标标准准1.擅自提高人擅自提高人员经费员经费定定额标额标准,支付准,支付给职给职工的工工的工资资等超出等超出财财政部政部门门、人事部、人事部门门核定的核定的项项目、范目、范围围和和标标准准A.定性依据各地基本支出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

42、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四)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2.擅自提高日常公用擅自提高日常公用经费经费开支开支标标准,如超准,如超标标准准购购置交通工具等置交通工具等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资金;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按照标准考核、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

43、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四)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三)未(三)未经经批准随意批准随意调调整基本整基本预预算支出算支出1.将非将非财财政政补补助收入超收部分用于安排基本支出助收入超收部分用于安排基本支出A.定性依据各地基本支出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 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

44、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三)违反规定调整预算;” 2. 非非财财政政补补助收入短收后,未履行助收入短收后,未履行报报批手批手续调续调减当年基本支出减当年基本支出预预算算A.定性依据各地基本支出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 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

45、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三)违反规定调整预算;” (四)虚列支出,套取(四)虚列支出,套取财财政政资资金金1.编编造虚假造虚假职职工名工名单单等方式虚等方式虚报报支出事支出事项项,套取,套取财财政政资资金金A.定性依据各地预算编制的有关规定。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46、。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2.虚列支出,虚列支出,转转移移财财政政资资金金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九条:“ 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

47、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四、部四、部门预门预算算项项目支出目支出(一)(一)项项目支出目支出预预算算编编制不合制不合规规1.将将项项目支出目支出编编列在基本支出列在基本支出预预算中算中A.定性依据各地项目支出预算的有关规定。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 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

48、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二)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2.项项目支出目支出预预算安排不合理,造成算安排不合理,造成预预算当年安排,算当年安排,项项目下年目下年执执行行A.定性依据各地项目支出预算的有关规定。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 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二)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

49、”3.项项目目预预算不算不细细化,未将化,未将项项目目资资金分配到具体支出金分配到具体支出项项目和支出目和支出单单位位A.定性依据各省、地方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有关规定。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 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二)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4.虚报基建项目或多报工程预算骗取财政资金A.

50、定性依据财政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财基字199930 号)第十七条:“各部门、各建设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必须严格按照财政部门核定的支出预算和规定的用途执行,严禁虚报冒领,高估冒算,变相挪用国家基本建设预算资金。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 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二)以

51、虚报、冒领、关联交易等手段骗取国家建设资金;” (二)未按(二)未按规规定批复定批复项项目支出目支出预预算算1.批复所属批复所属单单位位项项目不及目不及时时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草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为当年本级政府预算。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自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级政府预算之日起 30 日内,批复本级各部门预算。地方各部门应当自本级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 15 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 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

52、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二)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2.自行批复增加自行批复增加预预算算项项目目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 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

53、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二)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3.越越权审权审批党政机关批党政机关办办公楼等建公楼等建设项设项目目A.定性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中办发200711 号)“二、严格审批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所有新建、扩建、迁建、购置、装修改造党政机关办公楼项目,必须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根据有关规定,中央直属机关办公楼建设

54、项目经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核同意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报国务院审批。国务院各部门办公楼建设项目,总投资 7000 万元以下(含 7000万元)的,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意见后报国务院审批;总投资 7000万元以上的,经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初审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报国务院审批。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办公楼建设项目,一律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其中,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 7000 万元以上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一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报国务院审批。省直厅(局)级单位和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政机

55、关办公楼建设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政机关直属单位和乡镇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由市(地、州、盟)人民政府(行署)审批。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办公楼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今后一律不再审批党政机关新建、改扩建包括培训中心在内的各类具有住宿、会议、餐饮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场所建设项目,也不得安排财政性资金用于部门、地方所属的现有这类设施或场所的维修改造。各级党政机关要积极推进所属接待设施或场所经营管理的社会化进程,实现与所属部门彻底脱钩。 ”B.处理处罚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

56、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中办发200711 号)“投资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审批责任制和内部监督机制,对违规审批等行为要严肃处理。财政部门要严格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增强预算透明度,对于未经有关部门审批的办公楼建设项目一律不下达财政预算,把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预算支出情况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建设部门要加强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编制的管理和工程造价标准的制定工作。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和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对有

57、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直接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并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三)未按(三)未按规规定定执执行行项项目目预预算算1.挪用挪用项项目目资资金,用于金,用于职职工福利或日常开支工福利或日常开支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 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必须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不得挪用;确需作出调整的,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

58、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二)截留、挪用财政资金;”2.未未经经批准,自行批准,自行调调整整项项目支出目支出预预算算A.定性依据各地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有关规定。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 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

59、予撤职处分: (三)违反规定调整预算;”3.未未经经批准,将国家建批准,将国家建设项设项目目资资金用于其他金用于其他项项目目A.定性依据财政部关于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财基字1996145 号)“四、严格执行各项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对基本建设资金应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用,”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第九条:“ 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

60、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截留、挪用国家建设资金;”4.超概算投超概算投资资、擅自增加建、擅自增加建设设内容、提高内容、提高标标准。准。扩扩大面大面积积等等A.定性依据各地发改委关于建设项目管理、投资概算控制的有关规定。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第九条:“ 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

61、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三)违反规定超概算投资;”5.虚增基建虚增基建项项目投目投资资完成完成额额度度A.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九条:“ 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第九条:“ 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

62、处分:(四)虚列投资完成额;”(四)基建(四)基建项项目履行程序不合目履行程序不合规规1.项项目前期履行程序不完目前期履行程序不完备备A.定性依据国家计委关于重申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审批规定的通知(计投资1999693 号)“一、一、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尤其是在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必须严格按照现行建设程序执行。现行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程序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报告等工作环节。只有在完成上一环节工作后方要转入下一环节。除国家特别批准外,各地方、部门和企业不得简化项目建设程序。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第九条:“ 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

63、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五)其他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有关规定的行为。 ”2.基建基建项项目已目已验验收,但收,但长长期不期不办办理竣工决算理竣工决算A.定性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建2002394 号)第三十七条:“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组织领导,组织专门人员,及时编制竣工

64、财务决算。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在竣工财务决算未经批复之前,原机构不得撤销,项目负责人及财务主管人员不得调离。 ”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第九条:“ 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五)其

65、他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有关规定的行为。 ”3.基建项目早已完工,但长期不组织验收A.定性依据各地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B.处理处罚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建2002394 号)第四十四条:“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个月内不办理竣工验收和固定资产移交手续的,视同项目已正式投产,其费用不得从基建投资中支付,所实现的收入作为生产经营收入,不再作为基建收入管理。 ”五、部五、部门门非税收入非税收入(一)(一)执执收行收行为为本身不合本身不合规规1.越越权权批准批准设设立收立收费项费项目、基金目、基金项项目目A.定性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

66、29 号)“四、加强收费、基金管理,严格控制预算外资金规模收取或提取预算外资金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项目、范围、标准和程序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要严格执行中央、省两级审批的管理制度。收费项目按隶属关系分别报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会同计划(物价)部门批准;确定和调整收费标准,按隶属关系分别报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计划(物价)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批准;重要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制定及调整应报请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报财政部、国家计委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包括计划单列市)及其部门无权审批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或调整收费标准。行政性收费中的管理性收费、资源性收费、全国性的证照收费和公共事业收费,以及涉及中央和其他地区的地方性收费,实行中央一级审批。国家法律、法规中已明确的收费,具体征收管理办法的制定和修改由财政部、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地方性法规中已明确的收费,具体征收管理办法的制定和修改由省级财政、计划(物价)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未按规定报经批准的或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