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1417933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七年级语文单元复习资料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音(1)ch( )想 (2)隐秘( )(3)hun( )想(4)凝成( )(5)诱hu( ) (6)xun( )tng( )(7)一shn( )间(8)yn( )含 (9)闷热( )(10)训ji( ) (11)sng( )立(12)png( )乱 (13)瘦骨ln xn ( )( )(14)y( )回(15)cho( )笑(16)头yn( )目xun( )(17)chu( )泣(18)纳罕( )(19)小心yy( )( )(20)l( )次( )(21)应付(22)d( )达(23)mn(

2、 )长(24)gu( )zo( )(25)颤动( )(26)lng( )落(27)收lin( )(28)宽sh( )(29)贝壳( )(30)bi( )微(31)一丝不gu( )(32)宗璞( )(33)tng( )萝(34)bng( )溅(35)fng( )围蝶阵(36)挑逗( )(37)一穗花( )(38)沉din( )(39)zhn( )开(40)忍俊不禁( )(41)zh( )立(42)仙露( )qing( )浆(43)沉浸( )(44)lng zho( )( )(45)枯槐( )(46)伶仃( )( )(47)拆掉( )(48)遗hn( )(49)震hn( )(50)盘qi( )卧龙

3、(51)酒酿( )(52)稀lng( )(53)明察秋ho(54)mio( )小之物(55)项为之强( )(56)土l( )(57)鹤l( )云端(58)y( )然称快(59)凹凸( )( )(60)童稚(61)凹者为h( )(62)png( )然大物( )(63)tng( )蛇乘雾(64)老j( )伏l( )(65)鸡sh( )(66)场p( )(66)chn房( )(67)万li( )(68)钟qng( )二、熟悉下列词语的意思。(1)瘦骨嶙峋:形容人瘦削。 (2)头晕目眩:头脑晕眩,眼睛昏花。(3)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4)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4、(5)灰心丧气:因遭到困难、失败而意志消沉,情绪低落。(6)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7)浮想联翩:头脑里涌现的感想连续不断。(8)蜂围蝶阵:形容蜜蜂蝴蝶很多。 (9)忍俊不禁:忍不住笑。(10)仙露琼浆:神仙所喝的美酒,后比喻酒非常鲜美。(11)盘虬卧龙:形容树枝弯曲。(12)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形容视力极佳。比喻为人精明,任何细小问题都能看清楚。(14)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15)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16)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17)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 三、了解课文重要内容。1.在山的那边(1

5、)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作者不停的“爬山”又蕴含着什么意思?明确:“海”是指理想境界;“山”是指重重艰难险阻;“爬山”指艰苦奋斗。(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明确: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只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2.走一步,再走一步(1)标题有哪些含义?答:既指“我”小时候从悬崖上一步一步走下来的经历(表层含义),也蕴含了要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一个小困难来解决,从而赢得最后胜利的人生哲理。(2)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父亲是一个能引导孩子自己战胜恐惧,很懂得教育和训练孩子的人。(3)最后一段中的“经验”指什

6、么?用原文语句回答。并说说它包含了什么样的生活哲理。答:“经验”指“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4)第16节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答:点明了时间,渲染了紧张气氛,烘托出人物紧张、害怕的心理。3.短文两篇(1)蝉一文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先抑后扬:写蝉的聒噪声使人心烦,是一抑;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听了朋友的话后,作者被这蝉的生命意义

7、感动了,宽恕了蝉,甚至对蝉产生了敬意,这是扬。感情(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2)贝壳一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借贝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答: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的思想。4.紫藤萝瀑布(1)第8节写到“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的内容,作用是什么?答:运用插叙,写紫藤萝也曾遭遇不幸,与人的不幸类比映衬,为点明文章主旨作铺垫。(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答: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

8、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中航行。(3)赏析句子。方法: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或叠词,或找关键词),写出了景或物的什么特点(内容),表达效果或情感(表达效果:生动形象,表达的情感:作者对景或物的喜爱赞美之情)例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树花开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表达了作者的惊叹和喜爱之情。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答:运用比喻的

9、修辞手法,将花比作帆和船舱,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将花比作笑容,形象地写出了花的美好可爱,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答:运用通感的写法,化无形为有形,把香气带给人的那种飘渺轻柔的感觉表现得具体、形象。四、文言文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1.翻译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 )察( )秋毫( ),见藐小之( )物必( )细察( )其( )纹理,故( )时有物外之( )趣( )。夏蚊成雷,私( )拟作( )群鹤舞于( )空中,心之( )所向,则或( )千或百,果然鹤也;昂( )首观( )之( ),项( )为

10、之强( )。又留蚊于( )素帐中,徐( )喷以( )烟,使之( )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果( )如鹤唳( )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 )常于( )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自己的)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 )丛草为( )林( ),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 ),兴( )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 )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 )为( )所吞。余年幼,方( )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 )数十,驱( )之( )别院。2.“物外之趣”指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答:“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的

11、自然景色,在头脑中创造出来的超出原来特征的新的形象,从而得到的乐趣。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3.文章写了哪三件趣事?请简要概括。答:观察蚊飞帐中;观察花台草木;观虫斗并驱赶虾蟆。4.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或:作者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请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要热爱生活,要学会观察和想象,还要有童心童趣。五、记叙文阅读讲解【知识点回顾】1表达方式:记叙(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2记叙“六要素”:一般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记叙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1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4描写的方式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正面描写一般指直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等进行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性等;侧面描写一般指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描写方法:外貌(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及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典型题例】(一)概括文章

13、或段落内容重点训练同学们会概括整篇文章或某段文字的内容,这是记叙类阅读理解必考的内容。方法:概括内容一定要体现“时、地、人、事”等要素,可以用公式: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事。 (二)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中人物的情感、心理变化过程或梳理文章的情节。提示提示形式:(1) (2)自己归纳,但要体现出顺序,答题要用“ ”形式。方法:1、切割文章,找出一一对应,明确要填的内容在哪节;2、根据提示的形式、内容,确定要填的形式和内容;3、找原文词句或在原文词句的基础上修改,与提示内容保持一致。4、要确定中心,整个过程保持连贯,前后衔接得当。 (三)景物描写的作用(1)格式: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起到了什么

14、作用。(2)作用: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交代背景或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象征意义。另外处在结尾还要答特殊作用,即作为句子的作用,如:揭示中心;照应;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等。(四)分析人物方法:1找概括介绍的句子或语段,往往可以找到人物的性格、兴趣爱好及生活态度等;分析典型事例,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等方面入手,往往可以概括出人物职业上的水平、工作态度、性格及精神品质等。2多角度分析。要从人物的职业(水平、态度、精神)、身份(父亲、母亲、老师、医生等)、生活、性格及品性等不同方面分析,找出侧重点,全面概括。(五)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题型:句子赏析。方法:赏析语

15、句要结合该句子的上下文,准确理解意思;表达要规范,准确。1写景写物的句子赏析格式: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或叠词,或找关键词),写出了景或物的什么特点(内容,表达效果或情感(表达的情感:或是作者对景或物的喜爱赞美之情,或借写这景或物,赞美了人物的劳动成果,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2写人的句子赏析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或找关键词),写出了人物当时怎样的情状或心理(或人物某个方面的特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我”对这个人物的态度)。题型:加点词语的赏析。方法:常见的解答思路:词的意思(或修辞手法) + 用在这里写了什么内容 + 收到的表达效果或表达的情感。分析词语的含义,可以分析词语的表层含义

16、和深层含义,也可以分析词语的原意和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有的找出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内容(在词语的之前或之后找)。(六)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1理解含义。方法:(1)如果是一语双关的句子,可以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深层含义往往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2)如果是使用了修辞的句子或有象征手法的句子,往往要还原“真相”分析其比喻义、象征义。(3)普通的句子,可以结合上下文解释句子的意思,再回答句子包含的情感(或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或分析其与中心的关系)。2分析句子(或语段)的作用。方法: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1)内容上,从形式(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语句意思和效果方面(或情感方面)方

17、面分析。(2)结构上,可以从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为下文作铺垫、点明题意、前后照应、总结上文、点明主旨(揭示中心)、深化中心等方面去分析。(七)分析标题的含义。(一)题型:标题在文中有哪几层含义?(二)解题思路:一般从两方面分析:(1)表层含义,一般指实物或实物的意义,要紧扣题目的中心语答;(2)深层含义,由实物生发的比喻义、象征义等。从文中找与实物相关联的句子、与实物相联系的比喻句以及包含象征意义的句子。(往往在结尾部分找)(八)标题的作用。(一)题型:说说文章以某某为题有什么作用(或问有什么好处);文章以某某为题,可否换成某某为题?试给文章拟一个标题。这些都是考标题的作用。(二)方

18、法:可以从结构、内容、写法(形式)等方面考虑,内容方面往往是分析含义。(1)线索,开头、中间、结尾都写了它,贯穿全文。(2)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或对表现主要人物起到什么作用。(3)揭示了全文的中心,要指出中心是什么。(4)从形式上看,考虑是否有形象性、新颖性等特点。如,使用了修辞(生动形象)、数字(新颖有趣)、问句(引起读者思考),或引用古诗文的句子为题(增强文学性)等等。(5)可以从分析含义入手,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九)文章中反复出现某一具体物、人物某一形象特征或某一场景的作用。解析:要视具体情况分析,一般可以从以下几类考虑: 1着力刻画人物某一形象特征,该特征在文中反复出现

19、,其作用是:(1)作为全文叙事线索。(2)突出主要人物这一形象特征或特点,是为了表现主要人物的情感、品质或精神。(3)借写人物这一形象特征或某突出特点,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对这一人物的情感。2某一景或物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1)作为线索。(2)写景或物,往往是为了引出所写的人或描写的中心物。(3)景或物的品性往往象征了人物的品性。(4)景或物往往为了衬托人,起到衬托作用。(5)作者往往借写景或物来表达对人的情感。3某一场景或情节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1)分析结构上的作用,可以使文章结构层次分明。(2)分析内容上的作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3)深化文章的主题,突出表现人物的某种心理

20、、品性或其他(或渲染某种气氛、突出环境的某方面特点。(十)散文或记叙文中写作手法的作用。1欲扬先抑手法的作用。先写某人物的“不好”,后写其“好”。先写其“不好”,是为下文写他的“好”作铺垫;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1)抑笔部分的作用。这样写有欲扬先抑的作用,为下文赞美某种精神、品质作铺垫(即为写“扬”的部分作铺垫)。【示例】 父亲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 题目:文章第段作者就写“父亲不是特别地喜欢我”“不懂得什么叫爱”,

21、这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 ?(2分)答:作者这样写有欲扬先抑的作用,为下文写父亲深深的爱作了铺垫。(2)找出欲扬先抑的写法,分析作用。先找例子,然后指出手法,再分析作用(叙事类文章: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示例】题目:选文运用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答题示例: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络腮胡子”的粗俗,后写他的善举。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2衬托手法的作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散文或叙事散文,在描写中心物或中心人时,往往也写到其它物或其他人,它们或他们的作用是起衬托作用。回答步骤:运用衬托手法,以谁衬托谁,突出表现

22、了中心物或中心人的什么特点。3对比的作用。解析:某人与某人形成对比,某人对某事或某物前后态度形成对比。对比可以突出其中一个人物形象或其某个方面的特点,可以更深刻地揭示文章主题。分三步解答:指出手法,找出例句说明作用。【示例】题目:对比是小说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本文多出运用了对比手法,请选取一例,并加以分析。(3分)答:班主任老师对少年失望而不关心的态度与刘老师尊重少年的态度形成对比,突出了刘老师教育方法的高超和对学生的关爱。4伏笔照应。解析:“伏笔”是小说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上文对下文的一种铺垫和暗示。可以找前后出现的相同的词句、相同的事物等。一般分为三步答题:指出例句,说明情况,回

23、答作用。【示例】问题:小说构思精巧,多处运用了伏笔手法,前后照应,请从文中任举一例。答案:前面“十四岁的迈克曾经疯狂地喜欢诗歌”与后面“他成了一位有名的诗人”相呼应,对情节的发展起铺垫作用。(十一)叙述人称(一)知识储备。叙述的人称最常用的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也有使用第二人称的。第一人称叙述,即以当事人口吻来进行叙述,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文学作品中的“我”往往不是作者本人。第三人称叙述,即叙述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叙述事件的发展变化,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第二人称叙述,就是作者称读者或文中的主要人物为“你”“你们”来进行叙述,直接交流或直抒胸臆。(二)题型:文章使用第一人称的好处。解析:使用第一人称,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具体阅读中,要根据具体内容而定,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分析:(1)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2)让读者感到很亲切。(3)根据文中第一人称的身份和内容来谈。如我的叔叔于勒以“我”小孩子对叔叔的态度与父母对叔叔的态度形成对比,突出菲利普夫妇的冷漠无情。【示例】 提 琴问题:请概括“我”(小玛丽)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答案:主要性格特点:能体贴理解他人。(答“善解人意”、“成熟懂事”也可)(2分)作用:“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的线索);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通过“我”侧面烘托“父亲”的形象。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