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馆卫生管理制度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51323088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宾馆卫生管理制度(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宾馆卫生管理制度宾馆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一、 岗位卫生责任制度一) 总则1、酒店场所内、外环境整洁,经常开窗换气。不乱放、挂或晾晒衣物等。从业人员的日常生活和用具不与顾客用品混用、混放。工作间的摆放要合理、整洁,每层客房应设专用消毒及顾客用品保洁柜。使用的抹布一定要清洁卫生,专布专用,定期消毒。窗台式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积尘。2、卧具要一客一换、长住客每周一换,卫生洁具及餐具应一客一消毒,并有保洁措施。3、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滋生条件的措施,彻底消减室内的蚊、蝇、蟑螂和老鼠。4、认真执行“法定传染病报”;及“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2、清洁剂:去污粉、洗衣粉3、消

2、毒工具:消毒柜、消毒桶、百洁布4、存放工具:茶杯储存柜5、 程序1)从客房撤出的茶杯、口杯放到消毒间倒尽茶水;2)把茶杯放到清洗池内,用清洁剂洗净,然后放到冲洗池内用清水冲净;3)用消毒剂配上一定量例水装到消毒桶内,按药剂说明为准,一桶水放一片“一片净”;消毒片;4)将洗过的茶杯、口杯浸泡在消毒水内,时间至少10分钟以上(化学消毒法);5)或将清洗好的茶杯、口杯擦干连同铁框一并放到消毒柜内消毒(物理消毒法);6)打开消毒电源(自动消毒),消毒至少45分钟后将茶杯取出;7)取出已消毒茶杯、口杯储存到封闭的保洁柜里以便备用;8)在消毒记录上做到登记,记录消毒的时间和姓名。三) 餐饮部卫生管理制度卫

3、生工作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经营,又关系到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更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和习惯,不但是每个服务人员工作的优良表现,也是一个人良好修养与习惯的表现。一、个人卫生1、 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和被褥;勤换工作服。2、 上班前和大小便后要洗手。3、 要有健康意识,定期作体格检查,预防疾病,当发现有感冒、咽喉炎、肝炎、皮肤病时应主报上司,休假疗养好再上班。4、管理人员应十分重视服务人员的个人卫生与健康,要为他们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并经常进行检查督促,使个人卫生形成制度。1、 当班时避免触摸头发或面孔,不能对着食品顾客咳嗽、打喷嚏;不准

4、随地吐痰;不准吸烟。2、 手指不可接触到食物,亦不可碰触杯口、刀尖、筷子前端及汤匙盛汤部分。3、 服务员使用的抹布、垫布等天天要清洗干净,用开水浸烫,以减少或消灭细菌。托盘等工具必须保持清洁。4、 凡腐烂变质和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果断不出售。5、 从碟上掉落下来的食物不可给客人食用。6、 不可使用掉落地上的餐具及席巾。7、 对不干净的餐具和台布要及时送回洗洁处清洗,不可摆用。8、 严禁随地丢弃废纸、倒水、乱放茶水杯。9、 不同的食物不要随便混淆,以免有损味道。10、在服务过程中要留心就餐者,发现病态者及带菌者,对其所用餐具要单独收拾,重点消毒。11、收市时注意卫生,牙签、纸巾等杂料当尽力避免掉

5、在地上,以免不雅和增加清洁困难(正确的方法是:先拿开碗碟等餐具,用台布包住倒杂料或用 扫把清扫)。12、在适当情况下,要经常使用托盘,训练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服务员。三、环境卫生餐厅里的环境卫生主要包括餐厅、通道、厕所、休息室、工作间(厨房)、绿化带、停车场等场所的卫生。要搞好环境卫生,必须做到“四定”;,即:定人、定时间、定物、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做好处处有人清洁,勤检查、保证时时清洁。要做到市前整理,市后清理,平日小扫,每周大扫,以保证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环境卫生包括的工作,经常性的工作是:3、 厕所要勤冲洗、勤打扫,做到无积尘、无异味。4、 要采取有效措施,消灭苍蝇、老鼠和蟑螂

6、等害虫。5、 公共场所、大门口、停车场、绿化带等的清洁亦不可忽视,这往往是留给客人的“第一印象”;。6、 服务人员也是环境清洁的风景线,仪表仪容举止都应符合卫生规范。在进行上述的清洁工作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时机如擦玻璃要注意选择天时,阴天或早晨、黄昏无阳光照射时,窗?*圩找卓辞澹?遣链暗淖罴咽奔洹h绻?谇苛业难艄庀虏链埃?圩辗山峥椋?贾虏灰撞辆唬?僮魅酥幸睬嵋籽劬ψ?跋旃餍?屎椭柿俊u?芳虻牟链胺椒茄≡窈鲜实奶焓保?靡豢楦删晃?煌衙?目?迹?谇逅?薪?矢珊螅?冉?a安烈槐椋?涓珊螅?儆们褰嗟母刹伎?濉亮粒?缬醒现匚圩盏目捎貌a?褰嗉粱蛉鄯劭?佳辖?杏汀;蛴米?诺牟a敛料匆

7、嗍呛芎冒旆?四、餐具卫生餐具的卫生要求是“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保证餐具无油腻、无污渍、无水迹、无细菌。刮:餐具洗涤前,先刮去盘、碗中的剩菜,并将大件餐具与小件餐具分开,分别清洗,以免损坏。洗:因盘碗一般都有油腻,要用热水清洗或于水中放适量洗洁精以去油腻。过:洗涤后要用清水冲干净。消毒:常用的消毒法如:蒸气消毒、开水消毒、药物消毒、电子消毒等。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一些餐厅则配备有机械自动洗碗机或超声波洗餐具机,那清洁就更为科学和简单了。五、食品卫生食物的存放实行“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厨房人员在出品过程中,要注意清洗、

8、存放、拿取的卫生,尽量戴工作帽,避免头发掉落在食物上。从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人员(厨师)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营业员(服务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零售单位不收购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出售腐烂变质食品,不用手拿食品,不用废纸、污纸包装食品。宾馆卫生管理制度发方案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一)住宿场所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上岗前须取得“健康合格证”;。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继续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健康合格证”;不得涂改、转让、倒卖、伪造。(二)从业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及其它有

9、碍公共卫生的疾病,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可疑传染病患者须随时进行健康检查,明确诊断。二、卫生知识培训管理(一)从业人员应当完成规定学时的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等。(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三)从业人员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三、个人卫生管理(一)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二)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1.按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和卫生要求,开展卫生检查工作。2.由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对宾馆各个环节进行卫生检查工作。3

10、.每次检查均应将发现问题与当事人确认,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4.应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及处理意见,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应及时制止。5.健全卫生管理奖惩制度,每次检查结果均应纳入单位工作考核。6.应建立卫生管理档案备查。宾馆卫生管理制度一、证照管理1、卫生许可证原件按卫生局的要求悬挂在宾馆显著位置,由总经办负责定期年检;2、 如需使用证照必须经主管领导或办公室主任同意批准,说明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办理外出携带手续后,方可携带外出。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复印、外借。3、证照不得丢失、损坏。如出现损坏或丢失,除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外,要立即与发证机关联系,及时办理证照的挂失和补办手续。

11、4、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真实有效。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个人卫生制度(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1、定期组织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卫生知识培训时间要大于18小时,掌握有关卫生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基本卫生操作技能等。2、对体检中发现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胧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必须及时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岗位,治愈前不能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3、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工作服整洁,做到“五勤”;即勤理发、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4、培训公共用品的

12、清洗消毒程序。5、建立完善的公共场所做作业人员健康状况及培训情况档案记录。(二)卫生知识培训1、从业人员应当完成规定学时的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等。2、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年进行一次。3、从业人员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三)个人卫生1、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2、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三、公共用品用具购买验收、储存及清洗消毒保洁制度(一) 公共用品用具采购1、采购的物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要求。采购物品应做好记录,便于溯源。

13、2、采购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物品中文标识应规范,并附有必要的证明文件。3、采购的物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登记。(二) 公共用品用具储藏1、公共用品用具储藏间应保持通风和清洁,无鼠害,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2、不同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物品距墙壁,地面均应在10厘米以上。棉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3、物品的储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过期物品。4、有毒有害物品应有专间或专柜存放,上锁,专人管理,并有物品使用登记。(三)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1、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2、供顾

14、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3、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4、清洗饮具,盆桶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5、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6、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杂物。四、卫生检查制度1、各场所服务员上班时是否统一着装,衣着整洁,个人卫生是否“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2、客房卫生是否做到“十二洁一整齐”;即门窗

15、、四壁、顶棚、地面、灯具、茶具、桌、椅、床、被褥、箱、柜等干净清洁,行李物品摆放整齐。3、客房床单、被套、枕巾等卧具是否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人三天一换或见脏就换。病人用过的卧具是否送洗衣房单独消毒。4、各场所茶具和口杯是否每日清洗消毒,清洁的茶具和口杯是否表面光洁,无茶垢、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5、各场所卫生操作时,使用洁具是否有“三桶”; 、“四帕”; ,并按类分开配套使用,标志是否清楚。6、各场所卫生间的“面盆、浴缸、坐便器”;是否每日清洗和用多功能消毒液。7各场所消毒间是否畅通,无积水,面盆、浴缸、墙壁瓷砖是否无污渍、无积水、无毛发、清洁光亮。五、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1、凡在公

16、共场所发生以下传染病及危害顾客健康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当地卫生执法监督所和疾病预防中心。1) 因微小气候不符合卫生标准造成顾客虚脱休克;2) 因空气质量恶化造成顾客呼吸道染病暴发;3) 因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4) 因公共用具、用品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5) 因意外事故所造成顾客一氧化碳、氨气、氮气、消毒杀虫剂等中毒;6) 因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7) 因强烈噪声噪声造成顾客短暂性听力损害;事故报告责任人为经营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其他人员也有义务报告。单位或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2、严格隔离现场,并会同卫生

17、部门及时赴现场处理。3、处理外国旅游者重大事故时,要立即通过外事管理部门,通知有关国家驻华使馆和组团单位。4、事故处理后,立即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其内容包括:事故经过及处理、事故原因及责任、事故教训、今后防范措施,并送至当地卫生执法监督所和痢疾预防控制中心。5、若发现疫情,首先及时报成都市卫生执法监督所:X市疾控中心疫情电话:X市监查局电话:X区疾控中心电话:X区监督所电话:6、如果在现场发生病情应及时送医院处理求治。7、保护现场,等待医生提取残迹进行化验,防止病毒蔓延。六、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及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1、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的传染病传播的危害,保障宾馆客人及工作

18、人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制定本条例。2、突然发生可能造成宾馆客人及工作人员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事件后,宾馆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小组,由宾馆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宾馆领导担任组长,负责对宾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区域内疏散客人、维护秩序等应急处理工作。3、 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向市疾控中心报告 ;不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4、严格隔离传染源,并积极协助卫生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继发。;5、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

19、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七、卫生档案管理卫生档案档案包括以下内容:1、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或备案文件(复印件)等;2、卫生管理制度;3、卫生管理组织机构或卫生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岗位职责;4、发生传染病传播或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5、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记录;6、设备设施维护与卫生检查记录;7、每年度检测报告;8、客用化妆品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产品检验报告单等相关资料复印件;管理要求:1、各项档案中应有相关人员的工作记录并签名;2、档案应有专人管理,各类档案记录应进行分类;有关记录至少应保存三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