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材)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章末综合检测(四)万有引力定律及航天科学进步无止境

上传人:tu****8 文档编号:51318109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新教材)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章末综合检测(四)万有引力定律及航天科学进步无止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新教材)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章末综合检测(四)万有引力定律及航天科学进步无止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新教材)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章末综合检测(四)万有引力定律及航天科学进步无止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2020新教材)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章末综合检测(四)万有引力定律及航天科学进步无止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新教材)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章末综合检测(四)万有引力定律及航天科学进步无止境(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1 页共 9 页 章末综合检测(四) 万有引力定律及航天 科学进步无止境 A 级一学考达标 1. (2018 苏学业水平测试)2018 年 1 月 31 日晚,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蓝月亮” 刷爆微信朋友圈。月球在如图所示的近地点、远地点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分别为 F1、F2,贝 U F1、F2的大小关系是( ) 解析:选 B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F = GMrm-,由于近地点的轨道半径小于远地点的轨道 半径,所以 F1F2, B 正确。 2航天飞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机上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指宇航员 ( ) A .不受任何力作用 B .受力平衡 C 不受重力作用 D .受到地球的重力恰好

2、提供了宇航员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解析:选 D 航天飞机中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仍受地球的吸引力,故 A 错误;宇 航员受到地球吸引力的作用做圆周运动,处于非平衡状态,故 B 错误;航天飞机中的宇航 员处于失重状态,宇航员仍受到重力作用,故 C 错误;受到地球的重力恰好提供了宇航员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 D 正确。 3.已知金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小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它们绕太阳的公转均可看 成匀速圆周运动,则可判定 ( ) A 金星的质量大于地球的质量 B 金星到太阳的距离大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C 金星到太阳的距离小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D .金星的半径大于地球的半径 解析:选 C 根据开普勒

3、第三定律黑=k,因为金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小于地球绕太阳 公转的周期,所以金星到太阳的距离小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C 正确。 A . F1m, M 减小、m 增加、M + m 固定,故 Mm 会增加,故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会 逐渐增加,直到两者质量相等为止, A 错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 m4Tnr = ma,解得 T = 2 n . 命,v = 罕,a = 雪,由于 M 减小,故月球 的运行速度减小,向心加速度减小,周期将会增大,故 B 正确,C、D 错误。 8如图所示,车厢长为 L,正以速度 v(v 很大)匀速向右运动,车 厢底面光滑。现有两只完全相同的小球

4、, 从车厢中点以相同的速度 V0 分别向前、后两个方向匀速运动 (相对于车厢)。问: _ (填“能”或“不能”)同时到达两壁。 _ (填“能”或“不能”)同时到达两壁。 L 2 L tA = =, B 球到达车厢 v0 2v0 L 壁所用时间为 tB= 土,因此两球同时到达两壁。而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来,球 A 先到 达后壁。因为地面观察者认为球 A 向后位移小,而速度相同,所以,向后运动的球 A 只需 较短的时间到达后壁。 答案:能(2)不能 9. (2019 济南高一检测)“嫦娥四号”抵达月背留下了第一个“脚 印”,“嫦娥五号”将在年底奔月, 任务是实现月球采样返回, 将带回约(1) 在车厢

5、内的观察者看来,小球 解析:在车上的观察者看来, A 球到达车厢壁所用时间为 第 6 页共 9 页 2 kg 月球表面的土壤。如图所示,若“嫦娥五号”上放有压力传感器,其从月球表面起动 后,以加速度貿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升到某一高度时,土壤对水平放置的压力传感器的 为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 解析:取土壤为研究对象,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有,在月球表面时: FNI = mg 在月球表面上某一高度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2 mgi = ma = m 17 4 根据题意 F N2= N1,得到:g1 = 9g 联立解得:h = 2。 答案:2 B 级一选考提能 10. 当人造地

6、球卫星已进入预定轨道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卫星及卫星内的任何物体均不受重力作用 B.卫星及卫星内的任何物体仍受重力作用, 并可用弹簧测力计直接称出物体所受重力 的大小 C 如果卫星自然破裂成质量不相等的两块,则这两块仍按原来的轨道和周期运行 D.如果在卫星内将一个物体自由释放, 则卫星内观察者将可以看到物体做自由落体运 动 解析:选 C 卫星在预定轨道上运行时, 卫星及卫星内的物体仍然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 作用,但处于失重状态,故 A、B、D 错误。若卫星自然破裂,任一部分受到地球的引力恰 好提供该部分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它依旧按原来的轨道和周期运行,故 11. 多选(2019烟

7、台高一检测)中国将于 2020 年左右建成空间 站,它将成为中国空间科学和新技术研究实验的重要基地,在轨运 营 10 年以上。设某个空间站绕地球压力为起动前压力的 17 花。已知月球半径为 R,求“嫦娥五号”此时离月球表面的高度 h(g 而且 mg = G Mm R2 mg1 = R+ h C 正确。 第 7 页共 9 页 做匀速圆周运动, 其运动周期为 T,轨道半径为 r,引力常量为 G,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第 8 页共 9 页 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间站的线速度大小为 v = , rg B 地球的质量为M=4nT2 C 空间站的向心加速度为 a = 4Tnr D 空间站质量

8、为M空=4nT2 解析:选 BC 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竽,在地球表面,根据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得 mg= GRRT , R为地球的半径, 2 n 4 n 空间站的向心加速度 a= 3 r =r =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只能求出中心体质量,空间站质量无法求解,故 D 错误。 12. (2018 苏高考)我国高分系列卫星的高分辨对地观察能力不断提高。今年 5 月 9 日发射的“高分五号”轨道高度约为 705 km ,之前已运行的“高分四号”轨道高度约为 36 000 km,它们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与“高分四号”相比,下列物理量中“高分五号”较 小的是( ) A周期

9、 B 角速度 C .线速度 D .向心加速度 解析:选 A “高分五号”的运动半径小于 “高分四号”的运动半径,即 r五vr四。由 C 错误。a= GM鼻,a五a四,故 D 错误。 其中 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 R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 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 R2,此过程 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 ) 1 1 1 1 2 Mm v =m , r, 所以 ,A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得 Mm 4# GpF = B 正确; pr, C 正确;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GMm 4

10、n 2 v2 2 = mr 2 = mr 3= m = ma。 r T r T五v T四, 13.质量为 m 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 r 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 Ep= GMm v = 故 A 正确。 3五 3四,故 B 错误。 第 9 页共 9 页 A . GMm R2 R1 B. GMm R1_ R2第 10 页共 9 页 2 n m2r 得,卫星的公转周期 T = 2 n D 错误。 15土星和地球均可近似看作球体,土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9.5 倍,土星的质量约 为地球质量的 95 倍,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0= 10 m/s2,地球密度约为 p= 5.5 X 103 kg

11、/m3,试计算: (1) 土星的密度; (2) 土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丄 R2 1 R1 GMm 1 D. 2 R1 1 R2 解析:选 C 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有 2 Gr2m = m*,变形得 mv2 GMm 2r ,即卫星的动 能 Ek=GMrm,结合题意,卫星的机械能 E = Ek+ EP= GMm 2r 。题述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 热量等于卫星损失的机械能,即 Q = Ei E2= GMm 2Ri GMm GMm 1 1 一 1RT =厂 RT R1。故 C 正确。 14.多选P1、P2为相距遥远的两颗行星,距各自表面相同高度处 各有一颗卫星 S1、S2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纵坐标表示行

12、星对周围空间 各处物体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 a,横坐标表示物体到行星中心的距离 的平方,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P1、P2周围的 a 与 r2的反比关系,它们左 端点横坐标相同。贝U ( ) A . P1的平均密度比 P2的大 B. P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 P2的小 C . S1的向心加速度比 S2的大 D . S1的公转周期比 S2的大 解析:选 AC 由图像左端点横坐标相同可知, P1、P2两行星的半径 R 相等,对于两行 星的近地卫Mm R2 = ma, 得行星的质量 M= 曽,由 a-r2图像可知 P1的近地卫星的向心 加速度大,所以 P1的质量大, 平均密度大,选项 ” Mm mv A 正

13、确;根据 G-RT =下 2 -得,行星的第 P1的质量大,所以 P1的第一宇宙速度大,选项 B 错误; S1、S2的轨道半径相等,由 a-r2图像可知 S1的向心加速度大,选项 C 正确; 根据 Gr? GM,由于 P1的质量大,故 S1的公转周期小,选项 GMm 第 11 页共 9 页 M M p M R3 95 解析:(1)星体的密度p= V=厂,p=MR3= 9?= o.11, 3 淑 故土星的密度约为 p= 0.11 p= 0.61 x 103 kg/m3。 根据星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 g M R02 95 = 2= 2 = 1.05。 g0 M0R2 9.

14、52 所以土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 1.O5go= 10.5 m/s2。 答案:(1)0.61 x 103 kg/m3 (2)10.5 m/s2 16. 假设在半径为 R 的某天体上发射一颗该天体的卫星,若这颗卫星在距该天体表面 高度为 h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 T,已知引力常量为 G,求: (1) 该天体的质量是多少? (2) 该天体的密度是多少? (3) 该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少? (4) 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 解析:(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m 2 n 2 m 2(R +h) mg= GMR? , g = GRr,贝 U

15、4 n R + h 解得:M = GT 3 一。 第 12 页共 9 页 天体的密度: 4n R+h 3 M GT2 尸 V = 4 nR3 3nR 3n R+ h 3 GT2R3 。 (3) 在天体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 4 , R + h 3 联立解得: g = R2T2 。 (4) 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vf mg= mR 联立解得: 第 13 页共 9 页 4 n R+ h 3 ,、 ” 4 n R + h 3 一RT2 () RT1 17. 神奇的黑洞是近代引力理论所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 探寻黑洞 . r* 、 的方案之一是观测双星系统的

16、运动规律。天文学家观测河外星系大麦 厂f 哲伦云时,发现了 LMCX- 3 双星系统,它由可见星 A 和不可见的暗 占夕 星 B 构成,两星均可视为质点,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 A、B 围绕 / 二者连线上的 0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如图所示。弓 I 力常量为 G, 由观测能够得到可见星 A 的速率 v 和运行周期 T。 (1) 可见星 A 所受暗星 B 的引力 FA可等效为位于 0 点处质量为 m的星体(视为质点) 对它的引力,设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m、m2,试求 m的表达式(用 m1、m2表示)。 (2) 求暗星 B 的质量 m2与可见星 A 的速率 v、运行

17、周期 T 及质量 m1之间的关系式。 (3)恒星演化到末期,如果其质量大于太阳质量 ms的 2 倍,它将有可能成为黑洞。若可 见星 A 的速率 v = 2.7X 105 m/s,运行周期 T = 4.7 nX41S)质量 m1= 6ms,试通过估算来判 断暗星 B 有可能是黑洞吗? (G = 6.67 1011 N m2/kg2, ms= 2.0 x 1030 kg) 设 A、B 之间的距离为 r,有 r = n + r2 m1 + m2 由上述各式得r =飞厂门 m1m2 由万有引力疋律,有 FA= G2 3 心一一、口 m1m23 将式代入得 FA= G 厂2 m1 + m2 2门2 口 m1m 又 FA= G f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Gm 答案: 4 nR + h GT2 解析:(1)设 A、B 的圆轨道半径分别为 1、 r2,速度相同,设为 W0,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 FA = m1 w(?r1, F B= m2 wQ2r2, FA= FB 可得。 m1+ m2 v =、 : .: : gR =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