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赵之谦的温州踪迹

上传人:非****1 文档编号:51290185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1.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追寻赵之谦的温州踪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追寻赵之谦的温州踪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追寻赵之谦的温州踪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追寻赵之谦的温州踪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追寻赵之谦的温州踪迹(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追寻赵之谦的温州踪迹追寻赵之谦的温州踪迹温州日报记者李艺通讯员陈晨近日,厚厚的四大本赵之谦集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经温籍新生代书法家、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理论教研室主任戴家妙多方搜集、整理而成,凝结了他近八年的心血。赵之谦是清代有着开创之功的书画家、篆刻家,对后世影响至为深远。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学者,一生致力著述,并有突出成就。在赵之谦集出版之前,还从没有人尝试过把赵之谦的众多著述集结成书。这也是赵之谦集的整理辑校计划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资助项目”的主要原因。“我研究赵之谦的初衷,是想弄清楚赵之谦与温州的关系。结果有很多没想到!没想到他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画

2、、篆刻作品,都是在温州创作的。”“有着天才印人之称的赵之谦虽然是绍兴人,却与温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在创作的盛年(32岁到40岁之间),曾三次避难、游宦温州。”上周,戴家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多年的研究让他惊讶地发现:赵之谦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画、篆刻作品,都是在温州创作,现传唯一一部赵之谦诗集悲盦居士诗腾,其中近百首诗,也几乎都和温州有关。这无疑为温州近代文化史增加了新的亮点。生于永嘉农家的戴家妙,初二那年开始跟着张索老师学习书法,从此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2001年3月,戴家妙调入中国美术学院,协助祝遂之教授筹建当时国内唯一的书法系,实现了其艺术人生的转折。之后又考取了祝老师的书法硕士

3、、博士,实现了人生的一次大飞跃。近几年来,他的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发表出版的赵之谦温州、福州、黄岩史迹考篆刻学篆刻批评原理海派代表书家系列丛书沈曾植卷等著作,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其导师祝遂之教授所评:“近年来,戴家妙精力集中,不为外部纷杂困扰,坚持自己的理想,很淳朴,很难得。”而这些年来戴家妙对于赵之谦的追寻和研究,也正是“精力集中”的集中表现。“2021年的一个夜晚,我随手翻阅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赵之谦印谱。猛然间,发现赫赫有名的“鉴古堂”原来是赵之谦在同治壬戌年(1862)九月刻于温州的!这次惊讶的发现之后,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戴家妙在浙江图书馆古籍部查阅悲盦居士文存(注:赵之谦号悲盦

4、)时,发现有书坛泰斗沙孟海先生于1964年5月6日借阅此书的记录。回家检书,戴家妙在沙孟海论书文集中看到了1966年沙孟海撰写的跋。“在跋文中,沙先生就他心目中的悲盦文集做了初步的梳理,列举了25篇未见于悲盦居士文存的文章目录。循着这些线索,我萌发了搜集赵之谦资料的念头。”戴家妙坦言,因为自己是温州人,所以最初他搜集资料是想弄清楚赵之谦与温州的关系。结果有很多“没想到!”“没想到之后发现了许多赵之谦作于温州的杰作。”比如赵之谦创作的一批开创了海派画风的画作,都是他在温州客居时所作。最为著名的是瓯中三图瓯中草木图异鱼图与瓯中物产图,描绘的都是赵之谦此前从未见过的花木和奇形怪状的海中物产,共计32

5、种,这种题材的绘画在画史上属于仅见。“温州是沿海城市,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与赵之谦之前所生活游学过的地方有很大不同,甚至很陌生。正是这一奇异的感受,激发了他的内心。”戴家妙感叹,或许赵之谦当时是出于记录考证的目的而动笔状写,没想到却留下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杰作:“前几年,异鱼图在西泠印社被高价拍卖;瓯中物产图目前则在荣宝斋库房中收藏。”“在温州期间,赵之谦创作了大量的书画印精品。这些作品在其一生艺术历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此外,戴家妙还发现,不少赵之谦留存于世的诗文,也是作于温州或与温州有关。“除了赵之谦诗集悲畲居士诗SI,其著名的札记章安杂说,经考证大部分内容都是写于赵之谦在瑞安客居期间。这也真

6、是没想到!”“赵之谦在温州时,结交了不少患难知己,他们在生活上相互帮助,艺术上共同切磋,往来密切。”经过长期梳理,戴家妙理清了赵之谦在温州客居的三段具体时间。分别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赵之谦32岁),第一次客居温州,时间约为十个月左右,在永嘉、瑞安各五个月;同治元年(1862年,赵之谦33岁),第二次客居温州,时间约为七个月;同治八年(1869年,赵之谦40岁),十月抵温,十一月初一离开温州返杭城。赵之谦常年离家远游,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交游颇广。然而戴家妙发现,纵观其一生,虽然交往了大批当时的名士与官僚,但数得上是性情之交的,却是早期患难期间的那些朋友,尤其是在温州避难时期。如陈宝善、江

7、弢叔、丁文蔚等人,都是与赵之谦过从很密,相互帮助的人物。根据戴家妙的研究:32岁那年,赵之谦第一次来温州,既是为了避难太平军,同时也是为养家谋职。初到当时温州府治所在地永嘉县后,他先在时任温州府同知兼署永嘉知县的陈宝善署中停留。当时,丁文蔚已先赵之谦一步到温州府学任职,赵之谦一到温州便向丁文蔚借钱解困。两人在乱世之中,相聚于东海之滨,一起探讨书画文字,其情趣之相投,可以想见。他们曾合制有“三生石上赠答之墨”。陈宝善本人也擅长书法,工行草,诗词亦佳,是晚清一位很有文人情致的官僚。他非常欣赏赵之谦的才华,多次在赵之谦困难之际,援手相济。赵之谦在温州期间,为陈宝善作诗两章、书画印多件。现存赵之谦赠陈

8、宝善书法作品2件、画作3件(其中1件非在温州期间所作,待考)、印1件,从中可窥两人情谊。在陈宝善署中,赵之谦还遇见久已闻名的文人江湜。“新知遇江总,词章斗璀璨。”(赵之谦诗)江混字强叔,比赵之谦大11岁。丁文蔚号蓝叔,比赵之谦大2岁,加上赵之谦号搞叔,三人都以金石书画擅名江浙,同聚温州,诗文唱酬,交往密切,以兄弟相称,时称“东瓯三叔”,传为佳话。赵之谦还因与江湜之间的议论文字往还,开始撰写章安杂说。同时,他还在温州结识了王金庚等人。王金庚是瑞安人。擅画山水人物,隶书写得也好,他的书画作品现在在瑞安民间也有传世。但最初,王金庚在瑞安当地寂寂无名。后来,因为赵之谦、丁文蔚客居温州,见到了他的作品,

9、极力赞许,“名始渐震。”因对赵之谦深怀知音之感,王金庚与赵之谦特别亲近,常常向赵之谦介绍瑞安当地掌故,关于这些往事,赵之谦在章安杂说里八次提及。赵之谦到温州后,本打算游览东瓯名胜,但由于战乱,未得如愿游雁荡是其心中大憾。他在瑞安杂诗中有记到:“雁荡自干净,兹行未可卜。信如王生言,子无游山福。”诗中自注“王生”即是王金庚。“赵之谦生前写下许多文稿,也梦想着出一套像样的文集,赵之谦集搜罗了他散落各处的大部分文稿,也算是我帮朋友、前辈圆梦吧。”赵之谦虽然被尊为一代艺宗,但他生前还是一位著名学者,一生致力于著述,在经学、史学、词章、金石学等领域,也都有突出的成就。“赵之谦是艺术家,但他并不想只做一个艺

10、术家,他还有做学问的雄心,制定了很多写大部头书的计划,留下了许多文稿。”然而让戴家妙感到惋惜的是,赵之谦50多岁就过早去世了,“按照古人惯例,文人去世前一般会把自己的文集汇总整理,但是赵之谦死在异地做官的任上,很多事情没来得及做。而且,因为赵之谦字写得太好,他去世后,文稿被人抢得七零八落,散落各地。后来,因为被日本人推崇,赵之谦存世的大部分作品流散在日本,二战时期,不少作品又毁于关西大火。”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现实中有关赵之谦的资料、文稿不仅少,而且散乱,汇集成稿很不容易;此外,因为年代已久,赵之谦手稿极难辨认,“常常一两天一个字也辨认不出来”克服这些障碍,戴家妙用了近8年时间。这期间,他还跑遍

11、了全国各地与赵之谦有关的博物馆、图书馆,想办法从国内外各大拍卖会寻找赵之谦信札、手迹,最后,整理出一套相对完整的赵之谦集。赵之谦集收入了赵之谦现存的所有著作,除此之外,戴家妙对赵之谦散见的诗文、题跋、尺牍也尽力收罗,纳入书中。“关于赵之谦的文字资料,不敢说搜罗殆尽,至少可以说要件大部分都在这套书里了。”虽然编书颇费周折,但是研究一个人的过程中,因为了解增多,慢慢地就和他变成了朋友。戴家妙说,这种感受,在赵之谦集终于面世时尤为强烈:“赵之谦生前梦想着能出一套像样的文集,可惜去世得仓促。如今这套书出版,也算是作为后辈的我帮朋友、前辈圆了个梦。而这个圆梦的过程中,我个人做学问的基本功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传统文化需要不断整理才能传之久远,作为一个学者,能够在这个传承过程中出一份力,心中感到无比欣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