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87078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 同步练习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1. 词汇理解(1) 鱼,我所欲也(2) 故不为苟得也(3)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4) 贤者能勿丧.耳(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7) 妻妾之奉(8) 此之谓失其本心.(9) 故患有所不辟.也(10)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11)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2) 乡为身死而不受(2. 一词多义今为宫室之美为之C(1) 为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动词,做故不为苟得.也(2)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动词,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语气助词,通“欤3与呼尔而与.之呼尔而与之.代词,他之为宫室之美此之谓失其本心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V蹴尔而与之连词,

2、表修饰(5) 而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欲有甚于.生者(6) 于万钟于我何加焉 介词,对3古今异义(1) 一豆羹 古义:今义:豆子。(2)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义:今义:计时的器具。(3)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古义:今义:能够。(4) 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4句子翻译(1)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5理解型默写(1) 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2) 孟子在文中阐明“生”与“义”关系的句子是: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3、6内容理解(1) 本文所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2) 课文中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3)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 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就删掉了“见义勇 为,敢于斗争”的内容。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4)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孟子认为,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同时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B.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课文的主旨在本 质上是一致的,他抗元兵败被俘,宁死不屈,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C.

4、课文开头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取义”,引出 中心论点,自然贴切。D. 在孟子看来,不仅贤人,就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舍生取义之心,在生死考验的关 键时刻,都会作出合乎义的选择。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寡人之于国也(节选)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 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 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

5、之多于邻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 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 (2)王好战好: 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 ”标出来。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 后 止。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4孟子说:“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用自 己的话简要回答。全文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 我就 ) 放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 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如果) 两者不能同时得到, (我就 ) 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

6、。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 但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 所以不做苟且偷 生的事。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 但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不躲避。 如果人 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 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为什么不用呢?如果人 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 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灾祸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采用某 种手段就能够活命, 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 可是有的人也 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 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 (就是义 ) ,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 的东西 (就是不义 )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每个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一碗饭,

7、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饿死。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 吃,连过路的饥民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连乞丐也不肯接受。不管是否符合礼与 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 这高位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美, 得到妻妾的侍奉,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如今却为了住宅 的华美而接受了; 从前为了道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如今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 而接受了; 从前为了道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如今却为了让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 的人感激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性。鱼我所欲也 同步练习课内精读1(1) 想要

8、的东西 (2) 苟且取得,文中是“苟且偷生”的意思(3) 假如,假使 (4) 丢掉 (5) 用脚踢(6)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7) 侍奉(8) 天性,天良(9) 通“避”,躲避 (10) 通“辨”,辨别(11) “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 (12) 通“向”,从前2.介词,we i,为了;动词,we i :做(2) 动词,得到 (3) 动词,给(4) 助词,的(5) 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6) 介词,比3(1) 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2) 古代的一种量器(3) 能够用来(4) 益处4(1)( 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 ( 我就 )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

9、2)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每个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3)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连过路的饥民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连乞 丐也不肯接受。5(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2)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6. (1)比喻论证。如:以鱼和熊掌来比喻生与义。作用是论证中心论点一一舍生取 义。对比论证。如: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对比,“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对比,“乡”和“今”对比。举例论证。如:以“一箪食,一豆羹”,“行道之人弗受”,“乞 人不屑”来论证以嗟来之食为羞;以不辨礼义而受万钟来从反面论证丧失其本心。(2) 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

10、, 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 人们会选 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3) 示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不 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 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 要量力而行, 尽量避免对自己的伤害和对 生命的威胁。(4) D 解析:课文没有此项内容。延伸阅读1 (1) 更加。(2) 喜欢,爱好。2 填然鼓之 | 兵刃既接 | 弃甲曳兵而走 | 或百步而后止 | 或五十步而后止。3只不过他们逃跑不到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啊。 4告诫梁惠王放弃称霸的野心,施行仁政,真正关心人民的疾苦。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 “我治理国家, 可以说是尽心尽力

11、的了。 河内( 今河南省黄河北岸 ) 遇到 饥荒,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 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 部分粮食运到河内来。 有时河东遇上灾年, 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做的。我也看到邻国当政 者的做法,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然而,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加少,而我的百姓也 没有更加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 (那么 )请让我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 (战场上,两 军对垒 ) 战鼓擂得咚咚地响,交战双方短兵相接。有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 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 (如果 )凭着自己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 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梁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逃跑不到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啊。”孟子说: “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 那么就不要再希望您国家的老百姓比邻 国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