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语言学概论复习题汇总,推荐文档

上传人:shi****gbu 文档编号:51278817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完整)语言学概论复习题汇总,推荐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完整)语言学概论复习题汇总,推荐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完整)语言学概论复习题汇总,推荐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完整)语言学概论复习题汇总,推荐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语言学概论复习题汇总,推荐文档(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语言学概论一、术语解释1. 语言学 :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 言的性质、 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 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 言的理性知识。2.2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是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始的。索绪尔 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 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 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3. 布龙菲尔德 :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核心人物。他们注重语言行为的描写,而不注重语言 能

2、力的解释;眼于语言间的差异,而不重视语言的普遍性。其著作有语言论4 乔姆斯基:1957 年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 语法” 的诞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 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 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5. 普通语言学 :也叫“一般语言学” ,它的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全世界所有的语言。普通语言学探究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和一般原理。“语言学概论”课是普通语言学的入门课程。 普通语言学还可以根据研究的不同侧面再分为语

3、音学、语义学、 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风格学、修辞学等各门学科。6. 任意性 :概:符号虽然是由形式和内容构成的结合体,但形式和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它们关系是任意的,是不可论证的,完全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习惯决定 的。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 之间没有自然属性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7. 理据性 :指的是语义形成的可释性,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表示某一意义内容的原因或根据。8. 组合关系 :它是指在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符号之间所形成的横向关系。纲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

4、称为结构 1 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称为组合关系9. 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 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符号之间形成的纵向关系。纲 :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 后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10. 思维 :思维是指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特 征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11. 内部语言 :言语的形式之一, 是指没有说出来的内心的话, 不需要别人明白 ,没有交际的功12.音素 :音素是从

5、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分为辅音音位和元音音位。13.国际音标 :为了准确地把语音记录下来,便于分析研究,必须有一套标写音素的符号。 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做“音标” ,国际上目前通用的是国际音标。国际音标的英文简称“IPA”,是一组用来标示人类所能发出来的各种声音(指单音或音素)的语音符号系统。14. 音位 :音位是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词、语素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最小的语音 类型单位。15. 音位的区别特征: 是一个音位之所以区别于别的音位,是因为它有某种特殊的不同于别 的音位的语音特征,这种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16. 复辅音 :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

6、辅音的组合叫复辅音。复辅音中的几个辅音必须同 处在紧张度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不在同一阶段上的几个相连的辅音不能称为复辅音。17. 语流音变 :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 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18. 语义 :是指语音所传达的信息内容,是指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 意义,以及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19.义素 :义素是对词的义项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最小的语义特征。英国语言学家乌尔曼认为 “义素是意义的基本要素, 在职能上可以和音位学中的区别特征相比, 所以可以把义素叫 语 义的区别

7、特征 ” 。20. 语义场 :在语言学中,凡是具有共同语义特征,在词义上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 互作用中的一群词聚合在一起,在语义上就形成一个场,称之为语义场。21. 语义指向 :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子中某一个成分跟句中或句外的一个或几个成分在语 义上有直接联系, 其中包括了一般所认为的语义辖域。 运用语义指向来说明、 解释语法现象 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22. 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的单位。23. 语素 :语素也叫 “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是词的构成要素, 不能独立运用, 但必须有意义。24. 固定短语:概:固定短语,也叫固定词组。是指语言里有一些特殊的短

8、语,他们跟词一 样,不是在人们说话的时候临时组合起来的,而是以固定的形式和完整的意义存在于语言里。现:固定短语是词和词的固定结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25. 词尾 :词尾是附加在词根或后缀之后只表达语法意义的语素。词尾一般属于词的形态变 化部分, 汉语缺少形态变化, 所以一般的词都没有词尾, 只有那些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如英 语、俄语等才有词尾。26. 熟语 :熟语是定型而习用的现成用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俗语、格言 等。熟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成分,它大于词, 但造句功能与词相同,常常整体充当一个结构 成分;它是基本定型的,其构成成分不能轻易变动;它意义概括,大都具有生

9、动的表现力。27. 语法 :语法是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汇集,它包括词的构形、构词规 则和组词成句、句组合成句群的规则。28. 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是能够把语法单位组织起来并在组织过程中产生语法意义的语言形 式,即语法形式就是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29. 形态 :即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纲 :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性变化,或形态。现:形态指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性变化30.语法范畴 :把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表达出来的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和概括所 形成的意义类别叫语法范畴。 语

10、法范畴的具体归纳只有在特定语言中才能进行。 也就是说每 种语言都有它特有的语法范畴, 而且每种语言的语法范畴所概括的语法意义的内容和数量都 是不等的, 在最大或最小的限度上彼此区别开来。 语法范畴可以分为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两 大类。31.词类 :词类是依据词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划分出来的词的语法类别。词类是语法规则 的集合点,它反映着语法体系的特征, 各民族语言的语法体系的差异, 往往可以从词类中窥 见。32.IC 分析法 :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结构组合形式层次性进行分析的方法,简称IC 分析。直接成分是在同一个层次上关系最密切的成分,由于句子的直接成分与句子的层 次性一致, 所以这种

11、分析法也叫层次分析法。 又由于通常的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子结构不 断地一分为二,所以又叫二分法。33.文字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34.自源文字 :自源文字是指独自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文字体系。 这种文字从它的产生开始到发展 都没有参照其它文字, 其文字的形体和体系都是独创的。 现在世界上发现的几种最古老的文字, 如汉字、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都是自源文字。35.字母 :字母是表音文字的书写符号。现在一般的看法是,最早的字母是在公元前一千多 年以前,由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北方闪美特人(塞姆人)创造的。36.共同语 : 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叫做共同语。37.地域

12、方言 :地域方言也叫“地区方言” ,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 言的分支。 它是最为常见的语言分化现象。凡是使用人口较多,分布地域较广,历史比较悠 久的语言,一般都有方言的差异。汉语的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 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是汉语的地方变体,每个方言下又有次方言,次方言之下还有 土语。38.社会方言 :由于社会中的人们所处社会地位、职业、年龄、性别、文化高低等方面存在 着许多差异, 这些差异必然使人们在运用语言方面形成某些个性化或类型化的特点, 从而形 成了社会方言,各种行业语、阶级方言、黑话等,都属于社会方言。社会方言也是全民语言 的社会变体,

13、是语言分化的结果。39.亲属语言 :凡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若干种独立的语言,它们就是亲属语言,亲属 语言也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凡是亲属语言都同出一源。原始共同语称为“母语”或“祖语” , 由原始共同语分化出来的语言为“子语” , 人们用这种说法来比喻亲属语言和其来源语的关 系, 在“子语”形成之后,“母语”或“祖语”就不存在了。40.洋泾浜语 :“洋泾浜”是混杂语言的中国名词,它是解放以前某些与外族人接触较多的口 岸地区或边境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41.世界语 :为了打破随着世界各民族日益交往而产生的语言隔阂,人们希望能有一种大家 都接受的国际辅助语, 于是从 17 世纪开始, 就不断有

14、人设计各国人民共同使用的人工语言。 这样的方案设计了多达几百种 ,但都没有获得成功。这其中,比较成功的是波兰医生柴门霍 夫在 1887 年创造的“世界语”( Esperanto)。41.语言的谱系分类 :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共同来源)进行的分类。又 因为这种分类方法是从语言发生的角度来进行的分类, 所以也叫做语言的发生学分类。 这种 方法最早是在德国语言学家施莱赫尔的 “谱系树 ”中得以体现的。42.孤立语 :又叫词根语,这种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用词根构词,词形很少有形态变化。语言中的词在句中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现。43.粘着语 :黏着语指将具有一定语法意义的附加成

15、分接在词根或词干上来形成语法形式或 派生词的语言。 这种语言的特点主要是: 一个词可以有好几个词缀, 每个词缀只表示一个语 法意义。44.语系 :亲属语言共同的来源语就叫原始基础语或是母语。各语言间亲疏关系是不同的, 按照亲属关系远近的不同,又分为语支、 语族、 语系。把关系最亲近的若干语言合起来称为 一个语支,若干语支合起来称为一个语族,若干语族合起来称为一个语系。45.历史比较语言学1786 年,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W.Jones)在印度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年会上宣读了论文三周年演说拉开了 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的序幕。一般认为,琼斯和史勒格尔是比较语言学的先驱者。丹麦的拉斯克(R.R

16、ask)、德国的葆朴(F.Bopp)、德国的格里木(J.Grimm) 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二、简答题1. 普通语言学课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由索绪尔的两位弟子兼同事根据学生们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语言属于全社会,是抽象的; 言语属于个人, 是具体的。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 “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 。 每个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符号之间存在 着线性的句段关系和联想的聚合关系。 索绪尔把语言现象分为 “共时”和“历时” 两种,“共 时”是指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上的语言

17、状态, “历时”是指以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到以后的 语言现象。 索绪尔认为, 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由于语言有它的内部要素, 也有它的外部要 素,所以语言学也可以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总之,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语言学思想是极其丰富的。2. 莱昂斯概括的现代语言学的六个特征是什么?口语占优先地位, 语言学是一门描写性而不是规定性的科学, 语言学家对所有的语言 都感兴趣,共时描写占优先地位,重视语言的结构分析,区分语言”和 言语”3. 美国结构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其后有哈里斯、威尔斯、霍凯特、布洛克、特雷 格、格里森等人。美国结构主义注重结构形式的描写,有以

18、下几个特点:1. 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2. 注重形式分析,避开意义因素;3. 在结构分析中,主要是研究分布情况和运用替代的方法;4. 采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结构的层次;5. 建立“语素音位” 。总之,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注重语言行为的描写,而不注重语言能力的 解释; 着眼于语言间的差异,而不重视语言的普遍性。它只是研究语言本身,而不重视与语 言有关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4. 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社会现象具有以下特点:1. 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现象,是自然界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2. 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既依附于社会,又作用于社会;3. 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它不受自然界发展规律制

19、约。语言正是这样一种现象。一、语言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人类的祖先是通过集体劳动的方式, 共同创造和生产工具, 共同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 这种 共同的社会劳动是运用语言来调协的, 所以语言是为了调协人与人之间迫切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二、语言同社会是互相依存的。语言的存在依赖于社会的存在, 某一具体语言的存在依赖于某一具体社会的存在。 由于社会 集团的聚合或离散, 语言也会随着统一和分化。反过来讲,社会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社会 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总之,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存在。语 言已经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

20、部分了。三、从语音和语义结合的任意性上也可以说明语言是社会现象。 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任意的, 是社会环境决定的, 是约定俗成的。 不但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 约定俗成的, 一种语言的词汇和语法也都是约定俗成的, 都是不同的社会集团各自约定俗成 的结果。世界语言的多样性,足以说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5. 谈谈语言符号独有的特点 。1. 线条性我们平时说话的时候, 总是一个声音接着一个声音地说, 不能同时说出两个声音, 这一个一 个的声音组成一个声音线条, 随着时间地推移逐渐延伸下去。 语言的这种声音线条不能长久 地存在于一个地方, 它不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 即使可以用录音机把说过的话录下来, 用笔 把

21、说过的话记录下来, 但这也决不是语言线条本身。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其他非语言符号所 不具有的。2. 约定俗成性语言中的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 语言的这种约定俗成性是在语言的运用中自然而言地建 立起来的, 它是不允许人们随意去改变的。语言符号是这样, 其他非语言符号则不然。 因为 非语言符号是在语言符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是人们经过一定的程序创制的, 有极强的人 为规定性。 人们可以按照需要创制、 修改甚至废除任何一种具有人为规定性的符号, 而语言 却不是这样。3. 生成性语言则是具有巨大潜能的开放性体系, 具有极强的生成性。 尽管就某种语言来讲, 在它的某 一历史阶段,它的音位、 音节、语

22、素、词以及语法规则都是固定的、 有限的, 但是总的来看, 它的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 它的词汇和语法始终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而且运用这些有限的 词语和语法规则却可以造出无限的句子来。 也就是说, 按照数量有限的语法规则和这些数量 有限的词语材料可以造出无数的、 适合于交际需要的任何句子。 语言的生成性的实质是词的 构成、变化和组词成句规则的重复使用和交替进行, 它免除了人们不必要的过重的记忆负担,用有限的词语和数目不多的语法规则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进而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6. 谈谈语言和思维有什么区别?语言和思维是互相依赖而存在的 :思维的存在依赖语言的存在。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都表现在概念

23、、判断和推理之 中,而概念、判断和推理必须依赖语言中的词和句子来形成。 同时,思维活动的成果 (即 思想)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供人们交流和传承。语言的存在依赖思维的存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了思维活动的过程、没有了 思想,那么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当然也就没必要存在了。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着发展的 :语言的发展依赖于思维的发展。 语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意义的发展上。 承载意义的 基本单位是词,而在任何一种语言里许多词义的发展、新词的产生都是在思维的发展、新概念的产生下促成的,比如“下海、炒股、上网”等新词汇都是在社会的迅速发展过 程中,为反映新的客观现实、承载新的概念才生成的。这种创造新词,用

24、原来的词表达 新的概念的语言现象今后会越来越多。思维的发展依赖于语言的发展。思维只有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才能巩固,思 维发展产生新概念时,也要依赖于语言的发展。7. 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两者有什么关系?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同人的思维有密切的 联系,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是人们 为了某种目的, 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这里的“说话行为”是指 说话的动作和过程,“说出来的话”是指一连串有意义的声音。 语言和言语是对立统一 的关系 , 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言语=言语活动。区别:语言

25、具有社会性 , 言语是属于个人的。不同的人说的话可能是一样的,但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说话方式和声音等都是每个人特有的 , 这就是说言语是属于个人的。 而语言则是具有社会性的 ,语言中的语音、词汇、 语法都是属于全社会的 , 如果某一个人 在说话的过程中违反了这些规则的话 , 那么就会叫人不知所云。语言结构要素的各单位 及其规则有限的 ,而言语却不然 ,按照语法规则 , 利用有限的语言材料可以造出数不清的 句子。语言没有阶级性 , 而言语却是有阶级性的。联系:言语是第一性的 ,语言是第二性的。哪里有言语 , 哪里就有语言 ,哪里没有言 语, 哪里就没有语言。语言是存在于言语之中的。言语是个

26、人对语言模式的具体运用, 它是语言存在的形式。任何一个能说话、写作的人都必须遵照语言的规则进行活动。总的来说 , 语言和言语是一般和个别 ,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语言在言语中起着规范的 作用,言语以语言的共同规则为活动基础,语言在言语运用中概括和丰富自己的规则。8.如何理解音位是某种语言或者方言里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最小的语音类型单 位? 音素和音素之间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差别。 一种差别是能区别词、 语素的语音形式和意义, 叫对立性差别; 另一种差别是不能区别词、语素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叫非对立性差别。我们 可以根据这样两种差别把繁多的音素归纳成为数目不多的语音类型单位,这就是音位。凡是

27、 具有对立性差别的音素都划分为不同的音位, 凡是具有非对立性差别的音素都归并为同一个 音位。 音位是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语音单位,但是不能反过来说, 凡是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语音单位都是音位, 只有最小的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语音单位才 是音位。而所谓“最小的”是指不能再切分的单位,由此可见,音位是由好几个发音特点相 类似而又不完全相同的音素组成的一个语音类型。9. 音位和音素有什么区别? 1、两者的划分根据不同。音素是根据语音的自然属性音色划分的,而音位则是从社会属性 辨义功能的角度来划分的。音素就像人类特有的制造语音外壳的原材料, 说不同语言或方言的人从中取走不同的音素组

28、成自己语言或方言的音位系统。不仅有什么音位没什么音位的情况不同,就是音位的数目、 分类以及各音位之间的关系也不同。2、两者的作用不同。音位的主要作用就是区别意义,而音素没有这个功能,它们只有记录 语音的功能。3、从数量上看,一个音位可以包含好几个音素,但作为一个独立的音位,本身不能再加以 切分,所以说音位是最小的语音类型的单位。4、从语言和言语的角度看,音位属于语言层面,音素属于言语层面,音位是模式,是从众 多的音素中抽取出来的典型代表。10.谈谈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 。 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

29、现象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1)同化: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这种现 象叫同化。同化可分为顺同化和逆同化,它们一般都是为了顺口而产生的。2)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这种现象叫异化。 这种现象都是为了避免发音上发生拗口。 因为异化明显地改变了词的发音, 所以在标准语里异化比较少见,然而在俗语或方言里,为了避免发音的拗口,却是常见的。3)弱化: 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近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这种现象叫弱化。 汉语中的轻声音节就是弱化音节。 辅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阻力的变小

30、。 一般来 讲,清辅音的发音阻力要大于浊辅音,塞音、 塞擦音大于擦音,所以辅音的弱化常常是清辅 音弱化为浊辅音,塞音、塞擦音弱化为擦音。4)脱落:语流中有些较弱的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者为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这种现象叫脱落。脱落常出现在语速较快的话语里,而且往往是进一步弱化的结果。5)增音:在语流里连续发音时,有时加进原来没有的音素,这种现象叫增音11.常见的义素分析方法是什么?义素分析的方法简单说就是对比法。把一群词集合在一起,对它们的义项进行分析和 对比,看看这些词有哪些共同的语义特征,又有哪些不同的语义特征,这样便能分析出一 个词的义项是由哪些语义特征集合而成的,对此加以描写

31、,从而确定词义。对比法是进行 义素分析的有效方法。12.述谓结构有哪些类型? 述谓结构可分为简单述谓结构、复合述谓结构、从属述谓结构、降级述谓结构四类。1)简单述谓结构: 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构成的述谓结构。其中所有变元都只是名词性成分而不是述谓结构。2)复合述谓结构: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述谓结构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复合而成的述 谓结构。这里所谓的“相对独立” ,是指复合述谓结构中的若干述谓结构之间不存在谓词和 变元的关系。3)从属述谓结构: 有的述谓结构中的变元本身也是一个述谓结构,这种充当其他谓词变元的述谓结构就是从属述谓结构。以从属述谓结构作为变元的述谓结构是“主要述谓结构” ,

32、从 属述谓结构受主要述谓结构谓词的支配。 从句法上看, 充当主语或宾语的述谓结构都是从属 述谓结构。4)降级述谓结构: 述谓结构中的变元可以带有修饰限定性的成分,以表示变元某方面的特征,充当这类成分的述谓结构就是降级述谓结构。 从句法结构上看, 充当定语的述谓结构都是降 级述谓结构。13.举例说明固定短语的特点。一、结构的定型性。1)固定短语的构成成分的次序不能随意颠倒,即便是并列结构的成分也是这样。如“南征北 战”不能说成“北战南征” 。2)惯用语在结构上具有定型性, 但使用时可有一定的灵活性。 例如“碰钉子”,可以说成 “碰 了个大钉子” 、“碰了个软钉子” 。3)各个构成成分也不能随意用

33、别的成分去替换,即便是同义或近义的也不行。例如“半斤八 两”不能说成“半斤五两” 。4)不能随意增减构成成分。例如“胸无点墨”不能说成“胸中无有一点墨”、“惊弓之鸟”不能说成“惊弓鸟” 。5)这里所说的结构定型性也不能作绝对化的理解,有时为了某种目的, 对固定短语的构成成分做些变动是可以的,如“揠苗助长”现在多说“拔苗助长” 。6)由于某种需要,也可以改变构成成分的次序,如“厉兵秣马”有时也写作“秣马厉兵”。二、意义的完整性。有些固定短语的意义是经过约定俗成而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意义,有时甚至与字面意义无关。如“汗牛充栋”则是指书很多,而不是说出汗的牛很多。14.简述基本词汇的特点 词汇的任意性和

34、理据性:任何语言的词语,特别是意义单一的词,发什么音表示什么意义 在初始阶段大多是任意的,不同民族约定的结果不同,没有什么道理可讲。词汇的任意性和 理据性是统一的,任意性是词汇得以产生的途径,理据性是词汇不断丰富的手段。词汇的任 意性是绝对的,理据性是相对的。词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概念和词语本质上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可以说,只要客 观事物中有某个概念,就一定会有某个相应的词语来表达它,这方面所有民族的语言都一样, 这就是词汇的普遍性。不同语言中词语对客观事物的表达与概念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有许多不同, 其中最明显的 就是词语往往反映某个民族对事物的独特认识,在这方面不同语言就可能有明显差异

35、,这就 是词汇的民族性。词汇的民族特点是语言的民族特点的主要体现,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音义结合的差异,用不同单位标示同一事物,代表的事物的范围不同。词汇的活跃性与稳定性:同语音、语法比较起来,词汇对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的反映是最 快最直接的。社会生活中有新的事物出现,就需要用新的词语来表示;旧的事物消亡了,表 示那种事物的和相关的词语就会逐渐退出人们的交际。而新旧词汇就在这中间不断的变化着, 这就是词汇的活跃性。词汇的变化又不是随心所欲的, 它要受到社会约定和词汇系统的严格制约, 也有极强的稳定 性。所谓社会约定的制约指的是很多词语的声音、 意义和结构形式一旦形成就基本固定下来, 不能随意

36、改变。 一些表示自然现象的词汇, 古今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一样的, 所以这些词从 古传到今一直没变,新造的词也是在这些词的基础上产生的。15.词类划分的标准有哪些?词类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1)可以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 就是形态标准。 应该说这个标准对形态丰富的语言来说是 最简单实用的。就拿英语来说,英语动词也有时、体、态的词形变化。如可加“-ed”来表示过去式等;名词可加“ -s”表现单复数的变化。但这种方法却不适用于汉语,汉语几乎没 有形态变化,“子、儿、头”等词缀、并不是所有的词都有或都能加上,缺乏普遍性。“着、了、过”也不是词形变化,而是动词以外的另外的词。2)可以根据词的意义确

37、定词类,就是意义标准。例如“面包”是一个实物,是名词;“吃,喝”是一个动作, 是动词。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语言学家们早期所确定的八大词类就是依据概 念和意义建立的。 但这种方法不是十分可靠的。 根据词汇意义确定词类肯定行不通,比如英语“ develop”、“development”都是“发展”,但分别是动词和名词;汉语的“聪明、智慧” 的理性意义差不多, 但一个是形容词, 一个是名词。 用意义标准确定汉语的词类还是有很多 无法克服的困难的。3)根据词的聚合位置确定词类, 就是分布标准。 如“木头、 房子、 道路” 它们都可以作主语,宾语,能放在介词后面,能作定语,能放在数量词后面。它们不受“不、

38、很”的修饰,不能 带“了、着、过”,不能作状语和补语等。 把所有这些可能出现的位置和不可能出现的位置加起来,就得到了汉语名词的一组聚合位置, 这就叫做名词的分布。 名词就可以根据这种分布来确定。 按照这 条标准的意思, 词类就是根据一类词的所有聚合位置的总和即分布来确定的。不仅名词, 汉 语的其他词类都可以根据某种分布来划分。 从整体上说, 汉语的词类划分似乎只能用这种标 准。这三种方法,看起来前两种较适合于印欧语言,只有第三种才适合汉语,其实这是不对 的。从词类的内在属性来看, 这三条标准中只有分布才是反映词类聚合关系本质的特征, 而 前两种只不过是对这种聚合关系的一种体现而已。 不仅汉语一

39、定要靠分布来确定词类, 就是 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也一样。词形变化是词的语法功能的外在表现。英语名词,除词形变化, 也有作主语、宾语, 受数词修饰,受形容词修饰和不受副词修饰的限制。英语中的连词和介 词还没有词形变化呢,也要靠功能(分布)来划分。反过来讲,汉语虽要靠分布,但有时直 接根据意义能判断的, 我们也没必要非要找个麻烦的方法用。 因此, 虽然分布是词类的本质 属性,但在具体区别词类时,形态和意义也可以作为参考。16.试说明句法结构的显性意义和隐形意义。 显性意义也叫做“句法关系意义”。 它是通过词形变化、辅助词和语序等所反映出来的各种 句法关系意义,通常分为陈述关系、支配关系、修饰关系、平

40、行关系、补充关系等。隐性意 义,也叫“语义关系意义”。 即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句法语义关系, 通常表现为“施 事+动作”、 “动作 +受事”等关系。 这种关系意义并不直接表现在句法形式上, 而是通过显 性意义间接地由词与词的组合形式体现出来。如:汉语:我们学习语言学显性意义:主语 + 谓语(述语 +宾语)隐性意义:施事 +动作 +受事17.语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抽象性: 所谓抽象性是指建立一条规则对具体东西进行类的概括。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人们说的话中的单位、 结构和关系的某种类的概括。 正因为语法规则有这种高度的抽象性, 它 才成为一种概括的规则, 语法不必去处理一个一个具体的句子,

41、而是要处理一类一类的现象。2)生成性:也就是“递归性” 。所谓“递归”是从数学里借来的一个术语,是相同的规则可 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和被一个同功能的结构去替换, 进而造出无限多具体的句子。 语法 规则实际上就是一种有限手段可以反复使用的规则。 如“唱歌” 就可以通过递归把其中的宾 语不断地扩展成为“唱一支歌。”7“唱一支优美的歌。”7“唱一支非常优美的歌。”7, 可以说,语法正是因为有了递归性,才能使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多的句子。3)稳定性:所谓稳定性是指语法规则与语音、词汇等语言要素比起来,变化现象较少,变化 过程也十分缓慢。 从语法变化的现象看, 很多语法规则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 多少年来

42、一直 保持了下来。 语法是语言结构中最为稳定的要素。 汉语中不少基本的语法结构从古到今并没 有太大的变化,如 诗经小雅中“南有佳鱼,我有佳宾”,其结构形式和现代汉语的 “我 吃饭”是一样的。18.举例说明造成歧义的原因句法平面因素引起的歧义:1词的功能不同而引起的歧义。I锤不破。n车子没锁。2结构层次不同引起的歧义。a.动词的支配范围不定:关心孩子的 /母亲。 关心 /孩子的母亲。b.定语的修饰范围不定:三个函授班的 /学生。 三个 /函授班的学生。c.连词的连接范围不定:贵州和四川的 /部分地区。 贵州 /和四川的部分地区。d.介词的管辖范围不定:对售货员的 /意见 对/售货员的意见。e.“

43、和”的语法性质不定:老王和小张 /在一起下棋。 (连词)老王/和小张在一起下棋。(介 词)3层次相同,结构关系不同而引起的歧义。词与词组合在一起,必定有种结构关系。有 时这种结构关系不止一种,如 “炒鸡蛋 ”可以分析为动宾关系,也可以分析为偏正关系, “宾 馆餐厅 ”可以分析为联合关系,也可以分析为偏正关系。语义平面因素引起的歧义:1施受关系不明确而引起的歧义:老师应该照顾。鱼不吃了。施受关系不定,句子的主 语“老师”和“鱼”既可看作实施者,又可看作是受事者。2语义指向不明引起的歧义:这里的语义指向,是指处在句子的同样句法位置上的具有同样语法性质的词语可以同句子的不同成分发生语义联系的现象。

44、例: “老王在火车上看 见了小张”中,“在火车上 ”可以表示动作发生的场所,也可以表示动作终止的处所,还可 以兼而有之。3指代不明而引起的歧义:例:“他的故事讲不完”中,“他的故事”可以指“他编写 的故事或收集的故事”,也可以指“有关他的故事”。语用平面因素引起的歧义。19. 文字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性质: 1)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字形、字音、字义是文字的三要素。 3) 文字依附于语言。 4)文字具有全民性。作用: 1)文字是人们积累知识、传播信息的工具和 媒介。 2)文字克服了语言交际的局限性,完善了语言的交际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扩大的 辅助性交际工具。 3)文字的产生标

45、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20. 文字有哪些类型?一、 根据书写符号的记录功能:1)表词语文字: 是指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词语的文字体系。 表词语文字有的一个字代表一 个词,有的代表一句话。2)表语素文字:是指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语素的文字体系。表语素文字记录的是语素。3)表音节文字: 是指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音节的文字体系。 表音节文字的一个书写符号代 表一个音节。4)表音素文字: 是指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音素的文字体系。 表音素文字的一个或几个书写 符号代表一个音素。二、 根据书写符号和语言音义之间的关系:1)表音文字: 是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语音的文字系统。 表音文字利用一套字母来拼写语言

46、 中的语词,因此又称拼音文字。表音文字以语言的音节或者音位为书写单位,又分为: 音节文字:是以音节为书写单位的表音文字。音位文字: 是以音位为书写单位的表音文字。 通常情况下, 音位文字的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音 位。音位文字又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2)表意文字:是用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三、 根据书写符号形体上的特点:1)象形文字: 是一种用简化了的图形来描摹事物的表意文字。 象形文字是在图画记事的基础 上产生的,因此带有明显的图形性质和特征。2)楔形文字: 是在公元前 3000 600 年间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古文 字。每个字是由数个楔形符号组成。 楔

47、形文字最早出现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苏美尔, 它脱胎 于象形文字, 在使用过程中经过形体演变, 由表意到表音, 在公元前 2 世纪演变为线形文字。3)线形文字: 是由简单而抽象的线条组成的文字。 绝大多数表音文字的字母是由线条组成的, 这样的文字都属于线形文字。四、 根据文字的发生方式:1)自源文字: 是指独自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文字体系。 这种文字从它的产生开始到发展都没有 参照其它文字,其文字的形体和体系都是独创的。2)借源文字: 是指借用参照其它文字的形体或者文字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体系。现在世界上的多数文字属于借源文字。21.谈一谈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语言发展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一、外因:

48、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1)社会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以及社会生活的变 化,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出现, 这就要求语言要不断地产生各种各样的词语以适应交际的需 要。2)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是全社会的交际工具,当社会走向分化的时候, 其语言便会随着交际的减少而逐渐出现分化。 同样的, 当社会走向统一的时候, 其语言便会 随着焦急的增加而逐渐出现同一。3)民族之间的接触推动语言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日益频繁,彼此 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这必然引起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 民族之间的接触, 可以吸收 新的成分,丰富本族语言,

49、推动本族语言的发展。4)社会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社会发展可以推动思维的发展,思维的 发展也会促进语言的发展,使语言日益精密化。思维的发展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反过来, 语言发展以后, 又能为思维提供更加严密、 准确、形象的表达工具, 更好地表现思维的成果。 二、内因:语言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引起语言的发展变化1)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但它对于语言的发展影响不是直接的。因此,还应该 从语言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矛盾来探求引起语言发展的原因。2)语言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及其成分都处在一种对立统一的平衡状态中。使语言交际能力和际职能达到一种平衡, 即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

50、能够很好地完成交际职能。 如果语言系统 内部的某个要素或成分发生了变化, 原来的平衡被打破, 那么系统内部的相关要素或成分就 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达到新的平衡。语言发展的特点具有:一、语言发展的渐变性1)语言的发展渐变的, 是在人们使用过程中不知不觉发生的。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 具,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语言又必须满足交际的需要,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慢慢改变。2)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这二者决定了语言的基本面貌,即使是大变动时期所形成的词汇产生与消亡也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因此,这种一般词汇的急剧变化并不能否定语言发 展的渐变性特点。二、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1)语言的发展还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

51、。这是因为语言结构的各个要素与社会的联系并不相 同。其中一般词汇的发展速度最快, 因为一般词汇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直接, 它对社会发展 的反应最为灵敏,社会上一旦出现了新的事物、新的概念,都要有“新词儿”来指称它。2)与词汇相比, 语音的发展就慢得多。 一般词汇的急剧变化不会立即对语音系统产生太大的 影响,语音也不会随着词汇的变化而发生系统的变化。3)语法和基本词汇的发展速度最慢, 因为它们最具稳定性。 新词的产生一般要利用已有的构 词材料和构词规则来构词,而旧词的消失自然也不会对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发生什么影响。 因此,词的变化规则和组词造句的规则不会因语言中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失而发生急剧的

52、变化。22.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有什么异同?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都是全民语言的分支,全民语言的变体,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但它们是 不同角度的全民语言的变体,二者差别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从划分依据上看。地域方言是以地域上的分布来定范围的,在同一个区域内,一般只有一 种地域方言,这种地域方言在这一区域内是全民的。 社会方言则是按社会阶层来划分的, 这 些不同的社会方言,只为自己的阶级、阶层、社团、行业服务,不具有全民性。 2)从结构上看。地域方言的特点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而社会方言的特点则基 本表现在一般词汇方面, 即在词汇方面有些特殊的词语, 虽然有的在语音、 语法方面也有某

53、些特点,但不是主要的。3)地区方言在结构方面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独立民族语言。 至于社会方言, 只在一般词汇方面具有某些特点, 没有自己的语法构造和 基本词汇。因此,社会方言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地域方言可以被社会共同语所替代, 而社会方言只要存在社会分工,是会长期存在的。23.谈一谈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词义的扩大也就是词义演变之后概括客观事物的范围要比原来要大,如“江、河” ,过 去指长江和黄河,今天则泛指所有的河流,词义的范围扩大了。英语中的platea (大街市场)”,现在词义范围扩大,泛指一切地方。词义的缩小指的是词义演变后概括事物的范

54、围变小了。如“臭”原来泛指一切气味, 既可指香味,也可指臭味, 易经中有“其臭如兰” ,而现在词义范围缩小了,仅指臭味了。词义的扩大和缩小是词义概括同类事物范围方面的变化,而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本来概括的是甲类事物,演变后变成概括乙类事物,也就是指称对象发生了变化。例如:“涕”本来指眼泪,如诗经 .陈风 .泽破:“寤寐无为,涕泗滂沱。”汉代以后,就专指鼻涕了。 再如:“闻”本来指用耳朵听,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后来,用耳朵听不说“闻” 而说“听”,而用鼻子分辨气味却叫“闻” ,可见,“闻”的词义已经转移。24 世界上有多少个语系?都是什么? 按照谱系分类的方法, 现在一般将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九大语系, 分别是汉藏语系、 印欧语系、 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马来 玻利尼西亚语系和南亚语系。每个语系下又分出若干个语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