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为本朴实为妙(案例)2005-2006

上传人:欢**** 文档编号:51246554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真实为本朴实为妙(案例)2005-2006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真实为本朴实为妙(案例)2005-2006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真实为本朴实为妙(案例)2005-2006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真实为本朴实为妙(案例)2005-200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实为本朴实为妙(案例)2005-2006(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真实为本 朴实为妙 武昌区候补街小学 龚 丽案例背景: 春之怀古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一篇抒情散文,选编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过渡版教材。本篇散文不乏体现出女性作家写作细腻的特点,流动着生活的元气,又充溢着艺术的才气,读之如加糖的黑咖啡,主题丰富,苦甜交织,意味久远。这篇展开在六年级学生面前的春之怀古,我们希望学生读文时,不仅是去联想春天美丽的种种画面,而更应该去深入体会作者优美的情思。“万般景语皆情语。”化入景物的情,应是美的情思意蕴;化入情思的景,应是美的景物。情思与景物融为一体,心与物共;意与境浑,景与情共同创造出优美生动、韵致精浑的意境。学生、教师、文本三为一体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带领学生

2、走入文本,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细细品位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阅读鉴赏能力,从而读懂文本,自觉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材料,最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案例描述: 从几张春景的照片入手,要求学生自由的用语言来描述他所看及所想,并挑选出最为喜欢的一张,我把它贴在黑板上,并在上面写下课题春之怀古。学生自由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读完全文,你知道作者在文中反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结果学生很快找到“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明确所在段落。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作者为何反复说这句话?作者笔下的春天必然曾经是怎样的呢?学生再次读文。提出默读要求:1、随

3、着优美的音乐,张开你灵魂的双眼,运用你各种感官联想这一幅幅春天的图画,用心去体味作者融入字里行间的情感。2、读到你特别喜欢的句子时,你也可以停下来写出自己的感受。于是学生伴着古朴悠远的音乐开始了再次的阅读。通过在小组内大声的朗读所喜欢的句子,交流自己所想、所感之后,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呈现在我的面前。在他们的发言中,着重找出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品味语言,然后进行交流,说出了自己的感受。精读课文,“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多汁,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

4、浣纱的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提出问题:这一瞬间、一刹那,他们感到了怎样的变化?他们有着怎样的心情?他们又有了怎样的举动?学生捕捉到兴奋、激动、喜悦、高兴,还有惊奇,个人赛读、小组赛读、男女生分读,师生共读进行感情朗读,情感共鸣之后,我问学生:能说说这样写让你有了那些启示?让你明白了什么?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这样的春天已离我们远去了吗?作者怎么认为?学生读到最后自然段,认为已经远去,我问:读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出:为什么要写已经远去的春天?为什么要走访踯躅在湮远年代的春天?最后学生知道作者写的是“曾经”的春天,抒发的是怀念之情,我要求再读课题“春之怀古”,低沉、缓慢的语气溢于言表,作

5、者怀念的仅仅是春天的景吗?他更多的像是在怀念谁?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最后以课后小练笔:“你理想的春天是:“ ”结束本课。案例反思:犹如美人,有的人初看貌若天仙,然而却不经看,越看越乏味;而有的人,初看不怎的,然而却越看越有味,真实、朴实才是美丽之源,在细细品味之后,给人以启迪。这一堂课充分地体现了阅读教学思想:民主、科学、个性,过程中教师、文本、学生在进行真诚的对话。一开始,想方设法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出示一组充满春意的照片入手,让学生选出最喜欢的一张,在那一张照片上写出课题春知怀古。此举看似毫不经意,实则别具匠心,缩短了与学生的距离,也体现了教学民主。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的过

6、程。音乐的熏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伴随古朴悠远的乐曲读文能把学生带入文本的空间,走入作者的写作氛围。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课文的平等对话,进而让读者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在精读部分,进行充分的情感朗读后,明确作者是怎样写的呢?让学生从作品中读到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找出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再读课题,把握感情基调,明确文旨。谈话式的引导提问:作者怀念的仅仅是春天的景吗?他更多的像是在怀念谁?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 在读出自己之后,进行仿写训练,读写结合,把春天形象化,细节化。案例延伸:我要说的是,课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从教态度、为学态度,是一种心态的外现。语文教育说到底是一种艺术,艺术的高境界就是朴实,是无法之法,无艺之艺,随心所欲,真心处之,浑然天成。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确立民主、科学、个性的教学观念,实现教师、文本、学生的和谐统一,更应该广泛地学习。我们读一本真正有思想含蕴、文化积淀的书,就是在同历史对话,同思想巨人对话,进而使我们能站在人文精神的文化制高点俯瞰语文教育,及时捕捉各种教育信息,掌握先进、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并能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看来要走向“真实为本,朴实为妙”的至境,唯有永远地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