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操作流程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1236497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印刷机操作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印刷机操作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印刷机操作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印刷机操作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机操作流程(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整机的规范化操作实质是六大走线规范化操作的综合体现,下面以一张印品的印刷过程为例,谈一谈整机的 规范化操作。1-开机前的准备工作。开机前首先应检查一下机器,尤其是在操作长时间未开的机器或接开别人的机器时,更应注意这一点。主 要检查的地方是滚筒与滚筒中间的接合处、滚筒的缺口部位等,如果有杂物应及时清除。水斗和墨斗辑也 是检查的一个重点,一是检查中间是否有杂物,二是检查墨斗辑和墨斗刀片之间是否过紧,空转机器时需 把墨斗打开。此外再检查一下一些重要部件(如递纸牙,收纸链条等)是否有松动现象。另外也不能忘 记着油标,尤其是那些不带油压检测的设备,更应把住这一关。输纸板上、墨路两边的墙板上、收纸部位的

2、盖板上、脚踏板上等如有不安全的物品应及时清除。经过上述检查后,用手盘车,如在一周内受力不均匀,则应详细检查有关部位,然后点动机器,如有异常则 应停机检查。待这些工作做好后,则可开机运转。2.开机运转。开机之前应首先按铃,以便机器周围的人提取做好准备。如果人员比较多,铃声时间应长一些,为了确保 安全,还应周围观察一下。按运转开笑之前,另一只手应放在紧急停镇开关上,如有异常,则应紧急停车 (此判断通常是以机器的声音为依据)。通常上版、上橡皮布或清洗滚筒表面时都应先空转机器,其目的是使轴承、齿轮、凸轮、链轮等表面有足够的润滑油存在。3上水、上墨。上水、上墨量依据具体印品而定,一般应使水量和墨量比实际

3、需要略大一些(通过经验估计,也可通过近 似计算给出所需要的量)。上水时应注意不要把水倒在水箱或水斗的外面,以免水滴到机器上,造成机器 部件表面生锈。上墨时应使墨尽量靠在墨斗刀片和墨斗辑之间的最下部,不宜弄得整个墨斗上到处都是。 上水、上墨一般都应在停车时进行。如果是开机时进行操作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上墨时应将墨桶里的墨 皮及杂质清除掉。4上版、上橡皮布。橡皮布一般都应事先安装好。橡皮布安装的是否合适,可通过手弹听其声音来判断。用手指上中部弹橡皮 布,如果声音比较清脆,则表明橡皮布比较紧;声音沉闷,表明橡皮布比较松。左右都应仔细检查。 印版的安装应在合压状态下进行,这样可使印版紧靠在滚筒上。对千

4、不带上版合压的设备,可放下靠版水 辑。上版前应对印版进行详细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参前所述。5匀水、匀墨。开动机器,使水、墨进入水、墨路,并打匀。如果墨量上的不足,可采用压墨斗的办法使其 快速上墨。待水、墨全部打匀后,再把靠版水辐靠到印版上,使印版表面先上水,基本上匀后(通过表面反 光可观察上水状况),再放下靠版墨辑。这时印版表面的理想状况应是看不见水的反光,同时也无糊版现 象。如果有水的反光,表明水大,则应减小水量;如果有糊版,则表明水小,应加大水量。总之应使 水、墨处于平衡状态。6 .对规矩线。这时用的纸应是找规矩用的纸,通常的办法是在废印张里找一些白纸。注意过轮纸应和待印 的白纸基本上一致(

5、幅面、定量、类别),直到规矩对准为止。如果规矩不准,可通过拉版、借滚筒、借规 矩等措施使规矩准确。找规矩时有两点要注意:版动时,纸不动,即将版向前拉,则图文在纸张上的位置向前移动(方向一 致):纸动时(规矩动),版不动,即纸张向前运动时,图文向纸张的后面移动(方向相反)。规矩的准确指的是图文与纸张的前口及纸张的侧口 (拉规边)平行,而且整个图文在纸张表面上都能印出来,左右基本上处于居中位置。判断规矩线与前四是否平行有两种办法:一是将纸张对折, 令其规矩线重合,看纸张前口的相差程度;二是将纸张的前口对齐,看规矩线的相关程度。初学者把纸张 折好后,可用按钉将纸的两边口按在一起判断图文与纸张的前口是

6、否一致,可通过规矩线的相差程度来观 察。通常做法是把一打纸以叼口边为基准闯起,然后将其向一侧捻开,目测其相差量。如果基本上看不出 差别,则可认为合格;如有明显差别,则需详细分析原因(这种问题多半是由规矩调节不当造成的判断侧规矩是否准确多半采用划线的办法。根据印张上图文距纸张边缘的位置,在印版上(拉规边), 用划针划出两条线(相距1mm左,使这两条线在印张上刚好能印出来,其中造边上的第一条线正好印在 纸张的边缘上。如果这条互没有印上,则说明侧规没有拉到位,且通过第二条线大概能估计出误差的大 小。如果不划线,也可采用点点的方法,但这种记号不易观察。要注意的是:划完线后应圈一下墨(即 用墨涂在划线处

7、,然后用油布将多余的墨擦去),正常印刷时应经常察看规矩线,如果规矩不准,将给后续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对于单色套印来说,可以完全按上面所述进行。对于多色套印来说,应从各色的规矩线中首先选一个基 准,使调节量最少,又不会带来其它问题。选定基准后,再拉动其它印版,使其规矩线与基准的规矩线重 合,然后通过借前规使规矩达到规定的要求。不过比较规范化的做法是首先将所有的规矩线都达到单色套 印的要求,然后通过印版滚筒整体的周向和轴向移动使各色版的规矩线重合。这种方法在实际过程中是这 样进行的:先进一个最接近单色规矩线要求的色版为基准,通过拉版使其达到规定的要求,然后拉动其它 色版与此规矩线靠近。如果规矩线中有

8、与基准规矩线平行的,则可通过滚筒的整体移动使规矩线重合。双 面套印也应按此方法找正,即以一面为基准,另一面和基准面套印。7 .套印精度分析。套印精度是评价印品质量的一个最重要套印精度受到机器精度、原材料的性能、操作人 员的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达到理想的套印是不可能的。通常以人们所能接受的套印精度为准,粗糙 的活,套印度代一些;普通的活,套印精度中等;精美产品,套印精度高一些;证卷等产品,套印精度最 高。双面套印比单面套印要低一些。整个版面的套印精度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有的地方高,如人的眼睛; 有的地方低,如背景色等。因此找规矩时应首先保证版面的重点部位套准,同样兼顾次要部位,当然如都能 套准

9、是最好的。8 .找墨色。墨色要均匀一致,调整墨色的常用办法是改变给墨量。规范化的做法是首先按照样张上的油墨分布调整墨 斗和墨斗辑之间的间隙,使印张上的油墨和样张上的油墨分布规律基本一致,然后增大墨斗辑的转角,使墨 层厚度达到规定的要求,当然通过两次调墨就满足要求,那是不可能的,通常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修修补 补。9 .正式印刷。正式印刷时应首先校对样张,并把印出的样张交给有关责任人审查,如同意则开机印刷。 印正品之前,还要放一些过轮纸,这些过轮纸的作用主要是打匀墨色。进入正品印刷时,应经常抽取样 张,观察水、墨的平衡状况。如有墨皮,应用刮板刮或停机用古布将墨皮清除掉。如发现有糊版的,应加大 水量

10、;对于花版的,应减小水量。但应防止出现“水大墨大”的恶性循环。糊版容易出现在暗高部位,花 版则容易出现在高光部位,但五成点处对糊版和花版最敏感。要勤搅墨斗,因为油墨时间长了会硬化,造成上墨量不足。如发现上墨量少时应快速压墨斗。要勤看水 斗,如局部出现水量过大,则用刮板向下刮水。如发现整个版面墨量过大,可关掉传墨辐,即使其停止上 墨;如墨量太大,则可用刮墨器刮墨或用纸张把墨路里面多余的墨去除掉。4/4如果整个版面的水量过大,则可暂停传水辑的摆,使其不传水,待水量减小到合适的程度后,再使传水辑 恢复摆动。印刷时还应经常观察水、墨辑的转动状况,如果其内外圈同时转,则应停机检查。如有异常声音,应停车

11、检查。喷粉装置的使用主要根据印品表面油墨的分布状况而定。一般是暗调部位用粉量多,高光部位用粉量少。 判断粉量用的是否合适通常采取如下做法:用手在抽出的样张上轻轻地按一下,如果手上基本无墨,则粉 量合适;如果手上墨量较大,则应加大喷粉量。如果手上都是粉子,说明喷粉量太大,应减小喷粉量。 为了促使印品快速干燥,通常是把印品分打存放。刚印完的印张不宜用手翻动,因为油墨未干,容易蹭 脏。当干燥两个小时左右时,可用手翻动,使印品内部因油墨氧化,而产生的热量扩散出去。翻面印刷 时应关闭平纸器,否则有可能使已印完的那面蹭脏。注意走正品时应打开计数器。为了避免纸张数量不够,上纸前应先数一下纸张(如果可能的话)

12、,不够应 及时补上。印废的纸也应整理好,印完后可以核对印张的数目。中途走过轮纸时应停止计数,待过轮纸走完 后,再重新计数。每次印新产品前,应将计数器清零。如印品数量比较大,则每班应把计数器开始的数和最 终的数计当下来。10 .配墨。配墨是操作人员经常要做的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配墨技术,但相当一部分人还是靠经验 配墨。因而有经验的人就干得快、干得好,无经验的人就干得慢、干得差。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快速通用的 配墨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掌握配墨的规讹操作工艺。首先看一下墨色的叠加规律: 黄+品红=红 品红+青=蓝青+黄=绿黄+品红+青=黑(灰)墨色越混合,颜色就越深,所以深色墨各种成分都多

13、,而浅色墨各种成分 都少。由于墨色存在着色偏,所以等量的三原色墨混合后并不能得到理想的中性灰。通常是黄墨和品红墨 差不多,而青墨要大一些。一般来说应按中性发曲线配墨,但实际过程中难以实现,因而通用的标准做法是按色谱配墨。色谱上每一色块都是按网点面积的百分比给定但由于油墨的比这给投 的,重基本上一致,所以可把每种油墨网点的百分比划成油墨重量的百分比,来 色谱配墨带均匀搅拌, 了极大的方便。实际上可用天平称量每一份油墨,然后将其混合到一起,得到所需 即能通过比例可以看假 要的墨色。如金红墨为百分之百的黄和百分之百的品红混合而成,出黄墨和品红如配置一种由20 %墨的比例为1 : 1,即1kg黄墨+1

14、kg品红墨=2kg金红墨。的黄墨,40%的红墨,40%的青墨组成的专色墨10kg,可以看出其墨量的比例为2 : 4 : 4, 则每份墨量应为:黄墨 20% X 10= 2kg品红墨 40% X 10= 4kg青墨 40% X 10= 4kg配墨时有几点要注意的是:(1) 所选用的色谱应和油墨的型号一致,一般都直选用油墨厂家提供的色谱。(2)不同厂家的墨不宜混用,因为每一厂家的墨都有其自己的特色。(3)选色块时,应把待印色块放在一起,这样便于比较观察。(4)取少许配完的墨放在和色谱(或样张)接近的纸张上。用刀片轻轻利一下,然后和色谱(或样张)上 的色块进行比较,如果不一致,看和那个色块相近,通过

15、色块下面的标注可看出哪种墨不足。5)把混合在一起的墨分开是不可能的,所以配墨时墨量不宜过大,只要略有节余即可,墨的用量可通过经验或近似计算估计出来。每次配的墨应把其比例记住,以防墨量不够时,重新补墨用。(6)注意纸张对墨色的影响。(7)浅色墨的配置可使用添加撤淡剂的方法对原墨进行稀释。(8)要控制燥油,调墨油,亮油等辅助材料的用量。(9)配墨应在光滑的平板上进行,如PS版等。11 .晾纸。晾纸是消除纸张上机遇水产生的纸张变形,减小因纸张所造成的套印不准。铜版纸一般无需晾,通常需要 晾的都是1009以下的胶版纸。晾纸时每一打纸不要夹得太多,以免风吹不开。晾纸机应装在印刷车间 内,这样可与环境的温

16、、湿度基本上一致。12 .补墨色。有时印品会出现某些色印得不足,如果不补印的话,印品的质量将受到影响。出现这种现象 应再印刷一次,即把所缺的墨补上。缺一色,补一色;缺两色,补两色。补墨时,墨斗应重新调节。13 .印实地。印刷机上要印出高质量的实地是比较困难的,通常的做法是印两次,这样可使实地密度有较大的提高。这 时实地应是单独的,如果实地和图文连在一起,则不宜这样做。上面几节详叙了机器规范化操作的一般方法,但是对不同的机器来说,其操作方法是有所差别的,尽管如 此,它们操作的指导思想则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只要掌握了上述这些规范化操作的基本思想,经过短期的 培训,对绝大多数印刷机都能够直接进行操作。要掌握印刷设备的规范化操作,必须详细阅读随机带来的说明书。随机说明书一般都能够较详细阐述日常 操作的必备知识。所以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应尽量把说明书吃透。当然,单靠机器说明书不能够完全掌 握机器的规范化操作,如有可能的话,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操作人员的身边也应备有印刷 方面的有关资料,以便业余时间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