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整工程(共6页)

上传人:58****5 文档编号:51179864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地平整工程(共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土地平整工程(共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土地平整工程(共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土地平整工程(共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平整工程(共6页)(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基本原则和方法2 农田平整工程设计2.1 农田田面高程设计2.1.1 农田田面高程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2)确保农田旱涝保收。(3)填挖土方量最小。(4)与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相结合。2.1.2 农田田面高程设计(1)地形起伏小、土层厚的旱涝保收农田田面设计高程根据土方挖填量确定。(2)以防涝为主的农田,田面设计高程应高于常年涝水位0.2米以上。(3)地形起伏大、土层薄的坡地的田面高程设计应因地制宜。 (4)地下水位较高的农田,旱地田面设计高程应高于常年地下水位0.8米以上。2.2 梯田田坎设计2.2.1 梯田田坎设计原则(1)安全稳定。(2)占地少。(3)用工省。(

2、4)修筑田坎材料可用土料或石料,各地应因地制宜,选用最适合的田坎植物。2.2.2 梯田田面宽B,田坎外侧坡度,原地面坡度,田坎高H(见图2.2.2)。从图中可推算出各要素间关系式。B1BmBHBn/2Bn/2 图2.2.2 梯田断面要素Bm=HctgBn=HctgB=Bm - Bn=H(ctg-ctg)H=B/(ctg-ctg)B1=H/sin 式中:-原地面坡度(度);-埂坎坡度(度);H -埂坎高度(米); B -田面净宽(米);Bn -埂坎占地(米);Bm -田面毛宽(米);B1 原坡面斜宽(米)。2.2.3 梯田田坎设计土质粘着力愈小或田坎愈高,田坎外侧应愈缓。田坎高度在3米以下的外侧

3、坡,一般可选用450-800,田坎内侧坡可选用450-600。田坎稳定性要求按土力学方法进行计算。某项目区设计计算实例1.1 土地平整工程项目区土地平整工程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现代农业机械化作业要求;2、项目区内填挖方自求平衡并使填挖方量最小;3、满足灌排要求;4、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1.1.1 田块布置本次规划依地形分两种方式进行田块布置:不平整区:只规划修建灌、排、路系统。平整区:一部分按平原洋田进行格田设计,长为30-120m,宽为20-40m。另一部分按梯田设计,长为40-100m,宽为10-20m。田面高程以满足灌溉排水的需要,每个格田适当增设进水口。1.1.2 土地平整分区与方

4、法1、土地平整分区本次规划依地形分两种方式进行田块的土方平整,一为坡地梯田区,二为平原洋田区。2、土地平整方法对于对较为平整的地块采用格田,田块长度大多为100m左右,个别达130m,宽度20-40m不等。3、表土剥离设计(1)保证项目区表土剥离量最小。本次设计对于挖填方小于10cm的田块和原地形较平坦的耕地,不进行表土剥离;对于挖填方大于10cm的田块,为保证表土层不被破坏,都应进行表土剥离。(2)在平整中,务必十分珍惜和充分利用原耕地土壤熟化表层(耕作层和犁底层),对需要挖、填方的田块,必须采用“全铲法”,剥离、收集挖、填部位的熟化表层,厚度为20-22cm,确保表土回田率达90%以上。4

5、、新增耕地设计项目区可新增耕地325.70亩,大部分新增耕地来自于一些荒草地和田坎重新通过整理后减少的面积,其分布极零星分散,经过调查,这些荒地土壤较好,故不需要外运客表土。只需要因地制宜,大量增施农家肥和秸秆肥、土杂肥以及氮磷钾复混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和培肥土壤肥力。1.1.3 土方计算由于项目区大部分要平整田块地形较为平缓,故土方计算采用网格法。1、量算原始格田的面积和高程以实测地形为依据按格田的面积大小以原始田块内能封闭为标准,利用CAD圈算每一个原始格田面积,根据实测地形图对应高程。2、初定设计高程计算过程是:先计算田面平均高程计算挖填平均深度计算挖填方面积计算挖填土方量。方法如下:

6、田面平均高程计算: Ha=(H1+H2+.+Hn)/n 式中:Ha为田面平均高程数(m);H1、H2.Hn为实测点高程数(m); n为高程点个数。 3、每个原始格田的挖填深度计算 挖方区挖深:hwn=Ha-Hwn 填方区填高:htn= Ha- Htn 式中:Hwn为挖方高程(m);Htn为填方高程(m);n为原始格田的点号。 4、每个原始格田的挖填土方量计算 挖方量:Vw=Aanhwn 填方量:Vt=Aanhtn 式中:Aan为每个原始格田的测量面积。5、比选设计高程土方平整的原则:挖填土方尽可能平衡。因此根据挖方总量与填方总量的差值大小,不断比选设计高程,使挖填平衡最小化,当挖填平衡最小时,

7、确定的高程即为设计高程。为满足灌溉需要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对部分有特殊灌溉要求、相邻田块高差大的格田平衡高程进行调整优化。以台地标准进行田面平整,同一台地的田块上下高差基本控制在不大于0.8m。并综合考虑对部分有特殊灌溉要求、相邻高差大的格田进行调整优化。6、表土剥离量的确定表土剥离基本原则是:在挖填分界线的上下,将表层的种植土转到耕地的一端堆积。土地平整后将转运到一端的种植土还原。规划设计对于挖填深度小于10cm的田块和原地形较平坦的耕地,不进行表土剥离;对于挖填深度大于10cm的田块,为保证表土层不被破坏,都应进行表土剥离,表土剥离的厚度视该地区的土层厚度而定。每个原始格田的表土剥离量:Vb

8、=Aanhb hb:为表土剥离厚度7、汇总 分别将挖方区和填方区所有原始格田算出的土方量和面积进行汇总,即得该项目区挖方区和填方区的总土方量和格田的总面积。8、土方计算工程量计算得整个项目区土方开挖量.86m3,土方回填量为.09m3,表土剥离量91647.28 m3。附 录 A(标准的附录)项目规划附表表1 干渠及支渠占地宽度渠道流量(米3/秒)占地宽度(米)1.0以下1.0-5.05.0-10.010.0-15.015.0-20.020.0-30.0注:半挖方渠道用较小值,填方渠道用较大值。表2 田间排灌沟渠控制范围渠别控制面积(亩)长度(米)间距(米)布置说明斗3000-50003000

9、-5000以分渠或引渠长度为准800-1200。布置斗渠以自然地形为主,适当照顾行政区划,如队界等。分(农)300-700500最宜斗渠单面开分渠600-1200;斗渠双面开分渠因地而定。300-600为斗渠的辅助渠道。灌溉面积较大的斗渠,需设分渠,斗渠间距及灌溉面积较小,可不设分渠。引(毛)50-360150最宜100-600100-400为最末一级固定渠道。顺15-3020最宜100-350单面开腰渠30-50;双面开腰渠60-100一般由引渠引水,与引渠垂直,顺地埂方向布置。一条顺渠可同时开两条腰渠。 流量20-25升/秒。腰(输水沟)3-550为灌水沟或灌水畦的长度。一般垂直埂方向布置

10、。一条腰渠可同时开1-2个畦或4-8条直形灌水沟。流量10升/秒。表3 斗渠及农渠占地宽度渠别横断面特征占地宽度(米)内边坡1:1内边坡1:1.5斗渠半投方渠道5.5-6.06.5-7.0填方渠道13.0-16.014.5-19.0农渠半投方渠道3.5-4.54.5-5.0填方渠道4.5-5.04.5-5.5表4 排水渠占地宽度排水渠流量在以下内坡时的占地宽度(米)排水渠流量在以下各内坡时的占地宽(米3/秒)1:11:1.5(米3/秒)1:11:1.50.1-0.50.5-1.01.0-2.02.0-4.03.0-8.07.0-10.09.0-11.010.0-12.06.0-8.08.0-10.010.0-12.012.0-14.04.0-7.07.0-10.01011.0-13.012.0-14.016.0-20.014.0-16.016.0-18.018.0-25.0表5 道路规划指标表道路类型主要联系范围沟渠结合级别行车情况路面宽(米)路基宽(米)高出地面高度(米)干道支道田间道生产路县、乡间、规划区之间规划区之间、区内各单位之间经营中心到田块之间田块之间干支沟渠支沟渠斗农沟渠农沟渠汽车汽车拖拉机不行机动车辆6-83-63-41-210-125-83-41-20.7-1.00.5-0.70.3-0.50.3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