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

上传人:油** 文档编号:51163856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诗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诗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诗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诗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两首》(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总课时: 7 、8 第 1、2 课 时 主备人:陈士涛 课题诗两首课型新授课个 性 化修 改、教与学目标知识目标:背诵诗文。能力目标: 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领悟诗句蕴涵的哲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教与学重难点1、熟读背诵全诗。 2、感悟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3、体会此诗和婉亲切、热诚坦率、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的语言特点。教与学方法 指导,点拨、导读 ,自我探究、合作学习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苏东坡在屡遭贬谪之际

2、唱出的人生哲理。同学们,你们又曾有过什么 “阴与缺”?比如学习上、跟同学交往中、与家长沟通时曾经历过什么困难、挫折?面对这些困难与挫折我们该怎么办?世界著名大诗人普希金为此写了一首诗,给了我们一番特别的叮咛和嘱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交流作者情况提示:普希金(7998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歌,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恐慌与仇恨,先后两次遭反动政府的流放,但他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别人决

3、斗而死,年仅8岁。他的文学创作不仅为他自己,而且也为整个俄罗斯文学赢得世界声誉。特别是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9世纪的文坛。他的著名诗篇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他还写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剧本。别尔金小说集是俄国短篇小说的典范,其中,驿站长是俄国文学中描写小公务员或其他城市底层人们的“小人物”形象的第一篇杰作;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的形象,开创了俄国文学歌颂农民起义英雄的先例;其他作品还有叙事诗青铜骑士、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和小说黑桃皇后。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最著名的作品。2、整体感知让学生带这两个问题先自由吟读诗文 这首诗主要

4、写了什么?它在哪方面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是伟人毛泽东沁园春中评论古今、指点江山的那般激情?是徐志摩再别康桥中“河畔金柳”的那种优美意境?还是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深刻哲理?) 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朗读这首诗?3、教师介绍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1、教师设疑,让学生通过讨论试着解答问题 题目“假

5、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什么意思? 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这句诗的含义? 你能用一句话把此诗的哲理表达出来吗? 提示:(适当插入写作背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指在生活中遭遇到了艰难困苦等不幸(这是特指在生活中因遇到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诗人写这首诗时正遭流放,正处在不幸的逆境之中。首先诗人在这里是要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坚信这一切一定会过去的,而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其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者要表达的看法是,人生的经历与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每一种经历与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尤其是在逆境中磨砺,更是一种宝贵而亲切的精神财富,更能锻炼

6、生活的勇士,更能铸造精彩的人生。 面临挫折要正确、乐观地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美好的。 2、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提出尚未疑问的地方,教师帮助解决) 3、了解作者(注释、通过网络或课外资料书等了解作者) 4、小结领悟方法: 善于抓住关键词 结合作者写作的背景(知人论世) 调动现实生活经验(三)品读升华 1、品味此诗的语言特点 有丰富的哲理意味 劝告口吻、促膝谈心式:亲切和婉、热情坦率 2、形成有感情品读 3、延伸:与人交际的语气语调 4、明确学习目标四、迁移拓展引导学生拿起手中的笔,试着写一写:假如 ,不要 ,不要 ! 需要 。相信吧, 。例:假如生活中遇到了困苦,不要惊慌,不要沮丧!

7、阴暗的日子里需要信心,相信吧,开心的日子定会到来。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体会了作者身处困境时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再次领略了诗美的艺术魅力。对我们今后在人生道路上经历风雨,经受磨练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和巨大的教育意义。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次来齐声朗读(背诵)这位伟大诗人的不朽之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播放音乐,让学生和着音乐吟诵这首诗,以加强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和诗歌艺术美的品味。)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七、板书设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哲理诗生活“欺骗”不要悲伤、心急积极 (困境、挫折)镇静、永远向往乐观第二课时一条未走的路教与学目标1、通过品味诗歌,

8、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学习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识。 教与学重难点1、 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诗人为什么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2、 对于象征的理解。 教与学方法 指导,点拨、导读 ,自我探究、合作学习教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指名背诵或集体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上节课,我们跟大家一起学习了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诗一条未走的路。(板书课题、作者)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交流作者情况罗伯特弗罗斯特(87496),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岁时去世。母亲把他带到祖籍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

9、。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他又被认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2整体感知()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播放轻音乐,让学生自己试着和乐而诵,进一步激发情趣。()指名某同学在全班朗读后,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初步的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教师启发:说到路,人们自然会很容易地联想到生活之路。

10、这首诗就是写人生之路的。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哲理思辨;人们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于是,人生的选择,也就是2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 1、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坚强。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 2、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3、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路”的选择了。美国诗

11、人弗罗斯特的这首一条未走的路有着深刻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的。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吗?(表面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我们学过的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等都采用了这种写法。)2、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第一节, 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第二节, 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荒草萋萋,十分幽静。显得更诱人,更美丽。第三节, 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经选择的路,

12、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第四节, 写诗人对未来的遥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路更好些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3、 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有很多,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诸多不竟人意的地方。于是就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表达的意思。他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选择,更要慎重对待。)小结:从全诗的结构看,诗人写自己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另一条未选择的路上。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就意味着放弃,放弃也蕴含着选择。所以这首诗中诗人恋恋不忘的是那一

13、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这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情,写得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哲理丰富,读来意味深长。教师:刚才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理解来读这首诗,希望大家能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提问: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一条未走的路”?请大家展开讨论,谈谈你们的看法。(同桌或前后左右互相讨论,然后请同学发言。教师针对不同意见适当加以评述,但要鼓励发表自己的意见,表扬有创新精神。结果不必求统一。)明确: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作答:从诗歌内容与结构看,诗中虽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是那条

14、“未走的路”;从诗歌的感情基调来看,诗人并不是要抒发为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而欢欣或庆幸,而是对未走的那条路的留恋;从诗歌的主旨上来说,诗人的写作意图是要引起人们对未选择的路加以思索,从而也是对最初的选择的反思,进而告诫人们人生道路的选择要慎之又慎。所以,诗歌以“一条未走的路”为题。提问:2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与一条未走的路有什么不同?先讨论,后作答(方法同前)。明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积极乐观;一条未走的路则表现出些许的忧郁。提问:3这两首诗可能会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先讨论,后作答(方法同前)。明确: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透露出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

15、度更多的是给人以鼓舞;而一条未走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考,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或许更能容易读者的共鸣。三、课堂练习1、诗人笔下的路显然不是指行走的路,而是指 : 2、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诗人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是因为这条路: 3、面的理解不合诗意的一项是:( ) A、选择什么路反映什么样的思想性格,看得出来,诗人是位好于探索、勇于探索的智者。 B、林间分出的两条路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诗人对它们都是向往的,只是“不能同时去涉足”,让他“久久仁立”,因为一旦选定了其中一条路,就失去了再走另一条路的机会。这里面透出了一丝淡淡的惆怅。 C、诗人依自己的判断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但他并不因为不能行走另一条路而

16、后悔自责。他领悟到这是人生的必然性,甚至是某种不可摆脱的局限性,因此只能以从容平静的心态去接受它。D、诗人告诉我们,他要从荒芜的土地上踏出一条路来,他坚信: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四、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学习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认识与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困境,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尤其在我们初涉世事的年纪,这两首诗教给我们的道理,会使我们受益无穷。所以说,读诗,使人增长智慧,使人陶冶情操。希望同学们多读好诗,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更理智,更坚强,更乐观;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圆满,更精彩!五、布置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2、试

17、着写一篇随笔,评论一下这首诗。300字左右。(四)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 一条未走的路 弗罗斯特哲理诗 自然之路无奈选择慎重 人生之路留恋 (象征)教学反思:长久以来,语文课堂充斥着浅薄,低级,呆板,滥情。给人的感觉是语文课堂就是思想品德课,说到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语文老师犹如豆腐娘、犹如疱丁大劫八块,作文教学就是样板戏;语文课改,如同”脑筋急转弯“;语文要审美性,那就朗读一下,最好再来点眼泪,到处是滥情1组织学生交流所找的资料,重点介绍普希金和他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2自由朗读,读出笑对生活的乐观心态。3、了解主题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试着解答问题。4、列举同样风格的诗歌,以扩大

18、学生的知识面。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也有一首在语言上直白易懂,没有什么鲜明形象可言的诗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很多年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同样道理,也是诗中那种伟大无私的情怀和战斗追求的精神在感染读者,荡涤了狭隘自私的人生价值观,它以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打动读者。5、教师发学生回忆一些学过的诗歌,古今中外的都行,只要是有鲜明形象的,如关雎饮酒天净沙秋思。这些诗歌,或是人物生动,6、了解一点关于象征的知识。 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菊”的意义具有确定性。 4、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托物言志重在言志,表现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路”的选择了。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一条未走的路有着深刻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7、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很多,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于是就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表达的意思。他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重要,人生的选择又很无奈。既要敢于选择,又要慎重对待,切莫“一着不慎,一生皆输”。以思索,从而也是对最初的8、 请大家展开讨论,谈谈你们的看法。(同桌或前后左右互相讨论,然后请同学发言。教师针对不同意见适当加以评述,但要鼓励发表自己的意见,表扬有创新精神。结果不必求统一。)【精品文档】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