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上传人:ail****e3 文档编号:51110848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终身学习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终身学习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身学习的重要性(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一项永恒的职业,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但时代在变,社会 家长对现有培训班培训教师的观念已经在不断改变, 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培训班遍地开花, 家长的可选择性更强,这对培训班教师的各方面要求就更苛刻。这样的压力最终会落到培训教师身上, 因此,教师学习就成为了个人谋生的当务之急,他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学习已经是我们 培训班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这一培训职业的必经之路。想要在培训教师岗位上立足,就必须学会终身学 习。那么,什么是终身学习呢?终身学习的实质又是什么呢?197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 学会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中

2、作过精辟论述, 强调人必 须“在一生的一切时间和空间中学习”。是的,在一生中不断学习。可能很多人会疑惑,专业知识和教 师必备的相应知识是有限的,为什么还要一辈子学习呢?我认为,学习的本质就在于创新。创新是教师 的第一生产力。从大的角度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从个人角度来说,创新是个人的最宝贵财富。 很简单的例子,大家对于沙县小吃肯定不会陌生。但是他的生意为什么还是做遍大江南北呢? 口味好是 一方面的原因,实惠也是另一方面的原因。我依然记得五六年前的沙县小吃不仅有拌面馄饨补汤这些多 种花样,不过现在已经与时俱进地加上了营养套餐。这其实也是重要的原因。试想一下,如果让你每天 都吃同一种菜同一个

3、花样,再好吃的东西也会变得不好吃。纵观当今社会,不论哪一行哪一业,会创新 的行业总会得到大家的青睐。手机平板电脑行业,苹果公司的优质产品众人皆知,殊不知,在优质产品 的背后,精髓是乔布斯式的创新理念贯穿产品始终。反观国产企业,总是拼硬件拼价格拼性价比,这样 的产品也许能得到某些消费者的青睐, 但最终只会造成整个产业的畸形发展。 诺基亚,曾经的手机王者, 人人都以有一部机皇为荣为谈资对象,而现在呢?早已悄然跌下神坛。可见,创新有多么重要。那么,教师的学习和普通学习又有什么不同呢?我认为,与普通人相比,教师的终身学习更具 目的性、系统性和紧迫性。教师的学习都有哪些作用呢(重要性)?1 提高辅导、教

4、学效率。社会在发展,知识领域的扩展和更新,教材也在更新改革,学生的认识 水平也具有了更高的起点,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和教学方法,对自己 所教的科目有十足的信心,才能提高辅导、教学的效率。2 辅导、教学发展的需要。 尽管教师在辅导、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积极地获取新知识,但由于受年龄、时间、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再加上新知识的产生速度大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它的速度,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原有的学科知识特别是所教学科以外的知识,因不常用被逐渐遗忘。这些客观因素导致教师在知识和能力上逐渐欠缺。因此,终身学习是教师补偿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教师专业 发展的需要。3 带动学生树立

5、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这个“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代,教师不仅要转变传统 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观念,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协助者,而且其自身的学习不应该是一次性的学习, 而是持续的学习来提高知识领域,学习要贯穿于自己整个教育生涯。因为对自己的教学生涯来说,仅靠 最初的专业知识无论如何都是不够的。教师务必与知识和辅导、教学的方法的提高保持同步。“活到老, 学到老”,是我国的一句古训。这句话说明了提高和累积专业知识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需要以自身的行为和态度来感化学生成为学习的示范者。那么身为一个培训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进行学习呢?1 教师学习的内容。一是学会学习。在当今社会,学会获取

6、知识的方法比获取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是每一个人未来生活幸福和愉快的 保证。二是通晓自己所教的学科,成为学科专家。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只有接受严格的、高 层次的学科教育,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应付自如、得心应手。仅仅接受中等教育和最低层次的高等教 育是不可能全面掌握一门学科的。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全面学习一门学科, 包括学科历史、学科结构体系、 学科基础理论、学科知识应用以及跨学科知识等。三是学习有关教育的学问。未来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教 育专家,必须在学习专业学科的同时掌握其它有关教育的学问,如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技术、管理 学等。四

7、是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主要强调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转化与现代教学手段。如今的二中学 生寒假作业已经用平板来代替纸质作业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多媒体将会是未来培训班辅导教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2 教师终身学习的途径。 终身学习可通过两条途径来进行,一是教学反馈,二是自学。教师可以 从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各方面不足, 然后进行提高。而自学相比教学而言更加重要,每一次备课, 设计试卷,综合题型,都是自学的过程,它占据了教师大部分的教学时间。因此,只有教师把教学反馈 与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起来,并在其一生中交替进行,终身学习才能最终实现。3 教师终身学习的方法。如今的网络社会大大提高了教师获取信

8、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 用网络来寻找自己所需的素材。通过一些视频网站我们可以分享交流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通过一些教 育资料网站我们可以从它提供的试卷中找到优秀命题教师的出题思路并加以运用。但是正如之前所提到的,一个教师的学习方法不可能是照搬的过程,他必须要进行创新。所以,在通过吸收各方面的经验与 知识之后,教师更应该把这些知识进行创新,形成一套自己特有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师的个人特色。教学离不开专业知识。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学生的认知水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 有了更高的起点。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教师只有连贯的、持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辅导、教 学方法,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足够的

9、把握,才能提高教师教学的业务水平 。我们在终身学习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方面呢?1 累积专业知识。教育以学生为本,教师的责任已不仅仅是“教书”,完成辅导、教学任务,更是“用教材教学生”,达到学生心智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育生标准的提升要求教师必须从单一 的学科教学能力向多元知识储备、多种教育手段运用能力方向发展,成为“复合型”教师:一是较丰富 的教育心理学知识。除了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认知学生的年 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研究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性气质,加强对学生的个案研究以 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心智构建。二是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没有

10、对专业学科知识的全 面学习和深刻理解,就不可能在学科教学中取得理想的绩效。一方面,教师要全面而掌握本专业的理论 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了解本学科的教学发展动态及最新理论成果。教师对学科知识理解的越深 刻,在日常辅导教学中越能有效驾驭,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理想,额外负担就越轻。三是广博的知识视 野。完善的专业学科知识结构可以帮助教师胜任本学科辅导教学工作,而多元知识储备又可为教师的辅 导教学和自身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对自己本专业之外的其他学科的适当学习可以拓宽教师的文化 思维,可以使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更加自信。2提高在教学中的探究创新精神。教师的终身发展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较低层次

11、,教师能胜任教学,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第二层次是合格层次,能驾驭教学,能够较好地因材施教,成为 教学中的骨干;第三层次是较高层次,能研究教学,追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学生 的成长中求得自我发展;第四层次是最高层次,追求自我超越,致力终身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创造自 己的教学实绩和构建理论研究特色,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胜任辅导教学是基本功夫,驾驭教学是自 我提高,研究教学是发展能力,终身学习创造特色则应当是教师矢志以求的最终成长目标。3 适应实验新教材的教学在教材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现在所有知识,那是行不通的,迟早会被社会淘汰,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加

12、强对教材的驾御能力,才能因 材施教。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和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 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以往,一个人只要在学校学好一门专 业,就可以一辈子当专家;学会一种技术和手艺,就可以受用。可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行 业已不再是代代相承、永远不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产生着重 要的影响,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坚持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储备,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小结作为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 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 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教师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丧失人的本质,会觉 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多么令人厌恶。因此,学习本身还在 拯救教师自己。学习可能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她使学生亲和你,使教师永葆活力,更有魅力。因此教师 不再是一次性的学习,而是持续的学习来扩展知识领域,从而来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取得更高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