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试题(化学)四川卷解析版讲解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51007812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5.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年高考试题(化学)四川卷解析版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年高考试题(化学)四川卷解析版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年高考试题(化学)四川卷解析版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2016年高考试题(化学)四川卷解析版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试题(化学)四川卷解析版讲解(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化学1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答案】B1解析】试题分析;A、氯气不怵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攵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发生化学变化,错误)B,硅月酢干燥剂是利用其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正确曰C,二氧化疏和有色物质化合使之生成无色物质,错误5D、肥皂水显碱性,与蚊虫叮咬处释放的酸发生中和反应,错误.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考点定位】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质的用途【名师点睛】本

2、题以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用途为载体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改变、个数不增减,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二者缺一不可。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多从化学的视角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题目较易。2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B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铁片不溶解常温下,铁与浓硫酸钠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C向某食盐溶液中

3、滴加淀粉溶液溶液颜色不变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碘酸钾D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溶液变浑浊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f比晒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亚硫酸根、亚硫酸氢根等离子,错误;B、铁在常温下在浓硫酸中钝化,发生了化学反应,错误;C、碘酸钾和淀粉不反应,碘单质遇到淀粉显蓝色,错误;D、苯酚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说明碳酸酸性比苯酚强,故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离子检验,元素化合物知识。【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

4、点。该题型是选择题中化学实验考查的常见题型。解答此类题目注意逐项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案的科学性、简约性和环保性;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科学性;还要注意分析实验操作、现象和实验结论是否存在逻辑关系。平时学习中要注意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要分析、理解到位,包括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题目难度中等。3 .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JB. 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SiO32C. 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D.稀硫酸和氢氧化钢溶液反应:H+SO42-+Ba2+OH-

5、=BaSO4J+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水溶液中呈紫色,H和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三酸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武酸沉淀,不能电离共存,错误汗C、满足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正确$D、氯离子和硫酸根、氮氧根和钢离子的离子比例应为21,错误口【考点定位】考查离子反应,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名师点睛】解离子共存问题要注意:审清题目的隐含信息:颜色、酸碱性、特殊反应和题目的要求,如“一定能”、“可能”、“一定不能”等,理清哪种离子和哪种离子间发生何种反应,如复分解、氧化还原反、络合和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结合要求作出正确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一一注意七查”。1.工查

6、”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二查反应条件“连接符号是得使用恰当,3.兰查”拆分是否正确,4.四查”是否漏写离子反应,5.五查”是否符合三个守恒(1)质量守恒(2)电荷守恒(3)得失电子守恒,6.六查”是否符合离子配比,7.七查.反应物的量”一一过量、少量、足量等。4.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C,氢原子数为0.4Na的甲醇分子中含有的b键数为0.4NaD.0.1L0.5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05N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2.

7、4g镁的物质的量为2.4/24=0.1mol,反应中失去0.2mol电子,故错误;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5.6/22.4=0.25mol,含有的氧原子为0.5mol,故正确;C、甲醇的结构为CH3OH,氢原子数为0.4Na的甲醇分子为0.1mol,含有5mol键,故错误;D、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故错误。【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相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名师点睛】本题型为新课标高考的常见题型。解答本类题目要审清选项中涉及的以下几个方面:要审清所求粒子的种类,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涉及物质的体积时要审清物质的状态和温度、压强

8、,涉及中子数和化学键的计算,要审清相关物质的结构和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涉及化学反应要明确相关反应的特点和电子转移;涉及溶液中的微粒要关注电离和水解;要注意审清运算公式。5.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i-xCoO2+LixC6=LiCoO2+C6(x0B.图中Z的大小为a3b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n(H2O)=3n(CH4)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中(CH4)减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从图分析,随着温度升高甲烷的体积分数逐渐激小,说明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唳热反应,故正确孑B,a9的比值越大,则甲烷的体枳分数越小

9、,故浜3b,故错误:3起始加入量必也)的比值为3,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甲烷和水是按等物质的量反应,昵、到平衡时比值不是3敌错误孑D、温度不变时,加压,平衡逆向移动,甲烷的体积分数增大,故错误*【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图像分析【名师点睛】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思路:一、看懂图:横纵坐标的物理意义,图像的变化趋势,曲线的特殊点,如起点、交点、折点、终点;二、想规律: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三、作出正确的判断。注意“先拐先平”和“定一议二”方法的运用。7 .向1L含0.01molNaAlO2和0.02mol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随n(CO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

10、0.01molc(AlO2)+c(OH-)B0.01c(Na+)c(AlO2-)c(OH-)c(CO32-)C0.015c(Na+)c(HCO3-)c(CO32-)c(OH-)D0.03c(Na+)c(HCO3-)c(OH-)c(H+)【答案】D第4页共12页第12页共12页E解析】试题分析;向1L含O.OlmolNaAlO;和0.02molNaOH的溶渣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苜先进行的反应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0.02mQl氢氧化钠消耗OOlmul二氧化碳,生成001m加碳酸钠;然后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钠,0。1m3偏铝酸钠消耗0.005mM二氧化碳,生成

11、口,005m&碳酸钠3再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消耗0-015mol二氧化碳,生成0.03m山碳酸氮钠。A、未通入二氧化碳时,根据海流中的电荷守恒有c(Na-)+c(H*)=c(A10rH(0H、c(Na-)c(HCO=Ac(OHAcH-)j故正确#【考点定位】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钠、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名师点睛】本题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综合在一起考查,熟练掌握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理清反应过程,结合相关物质的用量正确判断相关选项中溶液的成分是解题的关键。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要抓住两个平衡:电离平衡和盐类的水解平衡,抓两个微弱:弱

12、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是微弱的,正确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比较。涉及等式关系要注意电荷守恒式、物料守恒式和质子守恒式的灵活运用。8 .(13分)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电子的2倍,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1) 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X和Y中电负性较大的是(填元素符号)。(2) X的氢化物的沸点低于与其组成相似的M的氢化物,其原因是。(3) X与M形成的XM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4) M和R所形成的一种离

13、子化合物R2M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则图中黑球代表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5)在稀硫酸中,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橙色)氧化M的一种氢化物,Z被还原为+3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答案】(1)1s22s22p63s1或Ne3s1Cl(2)H2s分子间不存在氢键,H2O分子间存在氢键(4) Na(5) K2Cr2O7+3H2O2+4H2SO4=K2SO4+Cr2(SO4)3+3O2T+7。【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序子L层p轨道数是s轨道电子数的2倍:则M是。元素j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R是Na元素5X

14、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则X是3元素,Y为Q元素,Z睡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即价电子排布式为3W3,Z是Cr元素,据此作答。(1) R是Na元素,原子序数为11,根据构造原理确定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或Ne3s1;S和Cl比较电负性较大的是Cl元素,答案为:1s22s22p63s1;Cl。(2) H2s的沸点低于H2O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子间形成氢键,使水的沸点升高,答案为:H2s分子间不存在氢键,H2。分子间存在氢键。(3) SO3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为3+(6-3X2)/2=3,没有孤电子对,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

15、面三角形,答案为:平面三角形。(4)根据晶胞结构可以算出白球的个数为8x:+6x二二4,黑球的个数为8个,由于这种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92为Na?。,黑球代表的是Na+,答案为:Na+。(5)根据题意知重铭酸钾被还原为Cr3+,则过氧化氢被氧化生成氧气,利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r2O7+3H2O2+4H2SO4=K2SO4+Cr2(SO4)3+3O2T+7H2。,答案为:K2Cr2O7+3H2O2+4H2SO4=K2SO4+Cr2(SO4)3+3O2T+7H2。【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涉及元素推断、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胞计算,氧化还原方程式

16、的书写。【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以填空或简答方式考查,常涉及如下高频考查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基态微粒的电子排布式、电离能及电负性的比较)、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与性质(化学键类型、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子空间构型的分析与判断);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类型、性质及与粒子间作用的关系、以晶胞为单位的密度、微粒间距与微粒质量的关系计算及化学式分析等)。对于此类题要掌握以下几点:(1)叭族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ns2、VA族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ns2np3,分别属于全满或半满状态,属于稳定结构,因此nA族,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2)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较小

17、,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较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递增,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电负性递减。(3)化学键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范德华力和氢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4)均摊法在有关晶胞计算中的规律。根据题给信息准确推断相关元素、结合相关知识进行作答是得分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9.(13分)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122H2。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资料查阅】CuOODB气体入口 1【实验探究】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2)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a-c(填操作的编号)a.检查

18、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b.熄灭酒精灯,冷却c.在气体入口”处干燥HCld.点燃酒精灯,加热e.停止通入HCl,然后通入N2(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4)装置D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2或CuO杂质,根据资料信息分析:若杂质是CuCl2,则产生的原因是。若杂质是CuO,则产生的原因是。【答案】(1)干燥管(2)cdb(3)先变红,后褪色(4)Cl2+2OH-=Cl-+ClO-+H2O(5)加热时间不足或温度偏低通入HCl的量不足【解析】试题分析:(I)根据仪器X的构造

19、特点知其名称为干燥管,答案为:干燥管。(2)加热Cua:24。制备Cud,为防止生成的CuCl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和C1T水解,必须要先通人干燥的HC1气体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再加热,且要在HC1气流中加热制备,反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氮气直至装置冷却,所以操作顺序为:aed-b-e,答案为:cdbo(3) E中有白邑变为蓝色j说明有水生成,产物中还有C%所以C中石蕊试纸先逐渐变为红色,后褪邑,答案为:先变红,后褪色(4) D中是C12和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I2+2OH-=Cl-+ClO-+H2O,答案为:CI2+2OH-=Cl-+ClO-+H2O。(

20、5)根据题给信息知若杂质是CuCl2,说明CuCl2没有反应完全,原因为加热时间不足或温度偏低,答案为:加热时间不足或温度偏低;若杂质是氧化铜,说明CuCl2水解生成CU2(OH)2c12,进一步分解生成CuO,原因是通入HC1的量不足,答案为:通入HC1的量不足。【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探究,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名师点睛】本题以热分解CuC122H20制备CuCl为载体考查化学实验探究、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给资料明确实验的原理,理清题给装置图中每一个装置的作用和相关反应,结合CuC122H20、CuCl易水解,CuCl易被

21、氧化的性质知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空气的干扰,确定装置的连接顺序;(5)小题要根据杂质的成分结合题给资料分析杂质产生的原因。10. (16分)高血脂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化合物E是一种临床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E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试剂略):-ZCOOH期八工现(ErCHQH均即)COOCHj COOCH,CQOH-iakAHQ)(C(,HaO,)口-鱼蠡件历CQOHCOOH已知*RhZ-r1-、a+COJ(R*和R火量熄COCHh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I的名称是a,试剂II中官能团的名称是b,第步的反应类型是c(2)第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第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第步反应中

22、,试剂出为单碘代烷烧,其结构简式是。(5)C的同分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X、Y和CH3(CH2)4OH。若X含有竣基和苯环,且X和Y的核磁共振氢谱都只有两种类型的吸收峰,则X与Y发生缩聚反应所得缩聚物的结构简式是【答案】(1)甲醇;滨原子;取代反应。(2)8OC珥为+就 + 2HiOCOOCH)(3)CH3ICOOffHjC-t-H +C0ORcooh -cooir(4)rto(5)C- OCHCBjO 土 H【解析】试题分析:试剂I的结构简式为CH2H,名称为甲防;试剂II的结构简式为BrCH:CH:C氏Er,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溟原子根据的结构及试剂II判断第步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口(

23、2)根据题给转化关系知第步反应为CHCH(COOH)2和CH2H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00H椎,轮CQOCH,口一2 + JCEjOH -1+ 叫0生成CHmCHKOOCH水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根据题给转化关系推断C为COOHCQOFf,结合题给信息反应知CCWHCOOH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OK丫,化学方程式为Q ncoon+ CQj)(4)试剂出为单碘代烷烧,根据构简式是CH 3I oCOOH的结构推断,试剂ID的结(5) C的分子式为Cl5H20。5,其同分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含有酯基,生成X、Y 和 CH3(CH2)4OH,生成X为对二苯甲酸,Y为物X含有竣基和

24、苯环,且X和丫的核磁共振氢谱均只有两种类型的吸收峰,则o0-OCHjCHjOHCH2OHCH2OH,则X与Y发生缩聚反应所得缩聚物的结构简式是【考点定位】考查有机合成和有机推断,涉及有机物的命名,官能团的识别,反应类型的判断,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选彳5有机化学基础相关知识,以简答或填空形式考查。常涉及如下高频考点:有机物的命名;官能团的识别、检验方法和官能团转化的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判断;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分析;有机物结构简式推断及书写;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同分异构数目判断及书写;有机物合成路线设计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官能

25、团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然后阅读题给信息(转化关系和题给信息反应),与教材信息整合形成新的知识网络。有机推断的关键点是寻找突破口,抓住突破口进行合理假设和推断。常见突破口有: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等物理性质;特殊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特殊反应现象和官能团所特有的性质,特殊制法和特殊用途等。有机合成首先判断目标有机物属于哪类有机物,其次分析目标有机物中碳原子的个数、碳链组成与原料、中间物质的组成关系。根据给定原料,结合信息,利用反应规律合理地把目标有机物分解成若干个片段,找出官能团引入、转换的途径及保护方法。找出关键点、突破点后,要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相结合,选择最佳合成途

26、径。(5)小题是本题的难点,首先根据C的分子式和题给信息确定其同分异构属于酯类,结合水解产物的结构和性质确定X为对二苯甲酸,Y为CHOHCHOH进一步写出缩聚产物的结构简式。审清题目的要求,规范书写学科用语是得分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11. (16分)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保护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磷尾矿主要含Ca5(PO4)3F和CaCO3MgCO3。某研究小组提出了磷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方案,制备具有重要工业用途的CaCO3、Mg(OH)2、P4和H2,其简化流程如下:已知:Ca5(PO4)3F在950c不分解;躺4Ca5(PO4)3F+18SiO2+30C2CaF2+30CO+

27、18CaSiO3+3P4请回答下列问题:(1)950C煨烧磷尾矿生成气体的主要成分是。(2)实验室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3)NH4NO3溶液能从磷矿I中浸取出Ca2+的原因是。(4)在浸取液II中通入NH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工业上常用磷精矿Ca5(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已知25C,101kPa时:CaO(s)+H2SO4(l)=CaSO4(s)+H2O。)H=-271kJ/mol5CaO(s)+H3PO4(l)+HF(g尸Ca5(PO4)3F(s)+5H2O(l)H=-937kJ/mol则Ca5(PO4)3F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是。(6)在一定条件下CO(

28、g)+H2O(g)kCO2(g)+H2(g),当CO与H2O(g)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5,达平衡时,CO转化了5/6.若akg含Ca5(PO4)3F(相对分子质量为504)的质量分数为10%的磷尾矿,在上述过程中有b%的Ca5(PO4)3F转化为P4,将产生的CO与H20(g)按起始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则相同条件下达平衡时能产生H2kg。【答案】(1)C02(2)漏斗、烧杯、玻璃棒。(3) NH4水解使溶液呈酸性,与CaO、Ca(0H)2反应生成Ca(4) MgSO4+2NH3+2H2O=Mg(OH)2(NH4)2SO4。(5) Ca5(PO4)3F(s)+5H2SO4(l)=5CaS

29、O4(s)+H3PO4(l)+HF(g)H=-418kJ/mol。Tmo【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给化学工艺,相呈和信息知磷尾矿主要含Ca5(PO4)3F和CaCOiMgCO?在950七下憎烧,其中碳酸钙和碳酸镁分解,生成气体的成分为二氧化碳(C5)口(2)实险室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和玻璃棒。C3)溶,液中接离子水解呈酸性,与CaO、6(01反应生成C箝(4)根据化学工艺瀛程判断浸取液II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镁溶液,通入N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SO4+2NH2H;O=小+(NH0:$O40(5)已知25C,101kPa时:CaO(s)+H2SO4(l)=CaSO4(s)+H2

30、O(l)H=-271kJ/mol5CaO(s)+H3PO4(l)+HF(g尸Ca5(PO4)3F(s)+5H2O。)H=-937kJ/mol根据盖斯定律:x5得Ca5(PO4)3F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a5(PO4)3F(s)+5H2SO4(l)=5CaSO4(s)+H3PO4(l)+HF(g)H=-418kJ/mol。根据题给数据利用三行式分析。设CO的起始浓度为ImolL,则水蒸气的起始浓度为5mML8(gWO(g)=m(gHKg),起始浓度(molL1500转化浓度(moLL)5.65.65/65.6平衡浓度(mML)1625165.65.6则尸屋相同条件下当CO与HtOf

31、g)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平衡常数不变,设转化的CO为心8(gWO(g)082+出棺),起始浓度(mclD1300转化浓度(molL)xxxx则x2/(l-x)(3-x)=1,解得x=3/4,即达平衡时,平衡浓度(molL)(1-x)(3-x)xxCO转化了3/4。转化为P4的Ca5(PO4)3F质量为ax10%xb%kg,根据反应4Ca5(PO4)3F+18SiO2+30C=2=2CaF2+30CO+18CaSiO3+3P4知生成CO的质量为(30X28XaX10%b%)/(4X504)kg,则转化的CO的质量为3(30X28XSIX10%b%)/4(4X504)kg,根据反应:CO(

32、g)+H20(g)他_CO2(g)+H2(g)知相同条件下达平衡时能产生H23(30X28MX10%Xb%)/56(4X504)kg=5如1kg。【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工艺流程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方程式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和化学计算。【名师点睛】本题以磷尾矿的综合利用的化学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方程式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和化学计算。工艺流程题联系生产实际,考查面广,形式灵活,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题型。它集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于一体,考查面广、综合性强。它们的主要考查点有:(1)从原料到产品元素不同形式的转化。(2)

33、反应中的原理考查及反应条件控制。(3)物质的除杂、分离与检验。(4)化工生产中的环保、节能、循环利用等生产成本控制。(5)原料投料比及产率计算等。工艺流程题就是将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是无机框图题的创新。解题时首先要明确原料和产品(包括副产品),即箭头进出方向;其次依据流程图分析反应原理,紧扣信息,搞清流程中每一步发生了什么反应,弄清有关反应原理,明确目的(如沉淀反应、除杂、分离);最后联系储存的知识,有效进行信息的利用,准确表述和工整书写。由于工艺流程常与溶液的配制、物质的分离及定量测定等基本操作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复习时牢固掌握实验基础知识,才能有效结合题中的信息,准确答题。(5)小题要注意盖斯定律的应用,(6)小题将平衡计算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相结合,题目的思考容量大,计算较繁琐,是本题的失分点。题目较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