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评定

上传人:可可****22 文档编号:50980757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5.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评定(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章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康复评定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康复诊断、确定病变器官、确定康复手段、制定康复目标、判定治疗效果。没有评定就没有康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评定主要包括了运动功能的评定(主要包括肌力、肌耐力和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骨折风险和锥体骨折的评定。为了便于大家临床使用方便,本书作者特编写了骨质疏松症康复评定总表及评定填表说明(参见本书末附篇)。骨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疼痛的评定可采用VASt,此处不再赘述。第一节骨质疏松症的肌力评定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是肌肉评定的重要方面。肌力的下降不仅是构成老年

2、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功能下降的重要因素,对运动功能的评定有重要的价值,是康复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肌力检查的方法肌力检查一般可以分为徒手肌力检查法和器械检查法。徒手肌力检查法(manualmuscletest,MMT是一种简便、易行而又常用的方法,这一方法于l916年由Lovett提出,至今仍被广泛使用。1.徒手肌力检查法的分级徒手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是以六级分法为基础的。其具体的标准为:0级:没有可以感知的肌肉收缩1 级:可以触及肌肉收缩,但是没有运动2 级:免负下可以完成全范围的活动,但是不能抗自身重力3 级:可以在抗自身重力下完成全范围关节活动4 级:除了抵抗自身重力外还

3、可以抵抗部分阻力5 级:可以充分抗阻在六级肌力检查法的基础上,有人建立了13级分级标准:0级:没有可以感知的肌肉收缩1级:可以触及肌肉收缩,但是没有运动1 级+:解除重力影响,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下2 级-:解除重力影响,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上3 级:免负下可以完成全范围的活动,但是不能抗重力2 级+:抗重力完成全正常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下3 级:抗重力完成全正常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上4 级:可以在抗重力下完成全范围关节活动5 级+:与四级的区别在于阻力大小的差别6 级:三级与四级的中间水平,可抗重力及部分阻力完成全范围的活动7 级:可以抵抗部分阻力8 级+:4级与5级

4、之间9 级:可以充分抗阻力,完成全范围运动在进行肌力检查的时候,检查者需要掌握检查肌肉的起止、走行、功能;采取正确的检查体位和检查方法。2器械检查为了更客观、准确地测量肌肉的力量,可采用专门的器械进行肌力检查。常用的器械检查工具有:哑铃(或沙袋),握力器、拉力器、等速测力器等。二主要肌肉的肌力检查1.腰背肌力评定。主要检查骶棘肌、胸髂肋肌、胸最长肌、棘肌、腰髂肋肌、腰方肌。方法如下:5级与4级:患者俯卧位,固定骨盆和下肢,令其将上半身挺起,胸廓下部离开床面,检查者在胸廓下部施加阻力,能抵抗较大阻力者为5级,均能抵抗轻度阻力者为4级。3级:患者俯卧,固定骨盆和下肢,能将胸廓抬离床面者为3级2级:

5、检查同3级,但患者胸廓不能完全抬离床面。1 级与0级:均能触及肌肉收缩为1级,不能触及收缩的为0级。2 .腹肌力评定。主要检查腹直肌,腹内外斜肌。方法如下:5 级:患者仰卧位,双手置于枕后,检查者固定双侧下肢,令患者前屈,双肩可完全抬起,肩胛下角可离开床面为5级。6 级:患者仰卧位,双手置于体侧,检查者固定双侧下肢,令患者前仰,双肩可完全抬起,肩胛下角可离开床面为4级。7 级:患者仰卧位,双手置于体侧,检查者固定双侧下肢,令患者前仰,双肩可完全抬起,肩胛上缘可离开床面,但肩胛下角未能离开为3级。8 级:患者仰卧位,双手置于体侧,检查者固定双侧下肢,令患者前仰,患者可将颈椎前屈,骨盆前倾为2级1

6、 级与0级:仰卧位,令其前屈躯干,如能触及腹肌收缩为1级,无则为0级。3.三角肌肌力评定(三角肌前部纤维),检查肩关节屈曲肌力。方法如下:5级、4级和3级检查:患者取坐位,上肢自然垂于体侧,检查者注意固定其肩胛,令患者前屈肩关节。如果只能抗自身重力完成全范围运动为3级,可抵抗重力和部分阻力为4级,可充分抵抗阻力为5级。2级:取侧卧位,检查侧在上。上肢置于光滑木板上,令其水平滑动,完成全范围屈曲。1级和0级:患者仰卧位,令其前屈肩关节,检查者触摸三头肌前部,检查是否有收缩。有为1级,无收缩为0级。4 .股四头肌肌力评定,方法如下:5 级、4级和3级:坐位,双小腿自然下垂。令其伸膝至水平。检查者在

7、踝关节附近施加阻力。如能抵抗正常大小阻力为5级,仅能抵抗部分阻力为4级,只能抵抗自身重力为3级。6 级:侧卧位,检测侧在下。检查者帮助其支撑上方下肢,令其屈曲膝关节。如能全范围运动为2级1 级与0级:坐位或者仰卧位,膝关节屈曲。令其屈曲膝关节,检查者触摸股四头肌或者胫骨粗隆与髌骨之间的肌腱,如有收缩为1级,无则为0级。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肌力检查的时候,阻力的施加一定要柔和,不要粗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第二节骨质疏松症的肌耐力评定无论生活自理、工作或休闲活动,随着活动时间的延长,肌耐力变得愈加重要。例如,洗澡、做饭、上楼梯、走路、爬山、慢跑、划船等均需要以良好的肌耐力为基础。此外,良好的

8、肌耐力能够维持正确的平衡与姿势体态,预防伤害的发生如跌倒、骨折等。由此可见,保持良好的肌耐力是提高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及时发现和预防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肌耐力下降是骨质疏松康复的重要内容。一、概述1定义肌力是指某一部位的肌肉或肌群一次最大收缩的力量,而肌耐力(muscularendurance)指肌或肌群能够持续长时间收缩或重复收缩的能力,即肌肉在运动时的持久能力。耐力下降时表现为疲劳,因此肌耐力也被视为衡量抗疲劳能力的重要指标。2 肌耐力与肌纤维种类按照形态或功能分类,骨骼肌纤维可分为白肌纤维(快肌纤维)、红肌纤维(慢肌纤维)和中间肌纤维。人体骨骼肌中,无论男、女、老、少

9、均含有白肌纤维和红肌纤维,只是两者的比例不同而已。其中,肌力的大小主要由肌肉中白肌纤维数量多少决定,而耐力的高低与红肌纤维比例高低密切相关。白肌纤维比例高者最适于做短距离、高强度的运动项目,而红肌纤维比例高者适合于强度小、工作时间长的耐力性运动项目。耐力性运动以有氧代谢作为主要的供能方式。3 肌耐力分类根据肌肉的工作方式,肌肉耐力可分为静态耐力和动态耐力。( 1)静态耐力(staticendurance)指局部肌肉或肌群通过较长时间的等长收缩以保持一固定用力状态或姿势的能力,如手中持物、坐、站、举重等。因此,静态耐力以等长收缩为基础,并在等长收缩状态下进行静态耐力的评定。( 2)动态耐力(dy

10、namicendurance)则指局部肌肉或肌群通过重复的等张收缩完成各种特定活动或任务的能力,如行走、登山、游泳等。动态耐力的评定在等张收缩状态下进行。4评定目的( 1)了解骨质疏松症患者有无肌耐力下降;( 2)了解骨质疏松症患者肌耐力下降的程度;( 3)为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判断疗效提供依据。二、评定方法耐力性活动以强度低、持续时间长为特点。因此,无论评定肌肉的静态耐力还是动态耐力,均应将强度和时间两个参数作为评定的重要指标。肌耐力的评定主要是对上肢、下肢、腹肌、腰背肌的耐力进行测试,临床常用的一些方法介绍如下。1静态耐力的评定通过记录被试者在一定负荷量(即阻力)下进行等长收缩所能持续的时间

11、来测定。例如受试者能持续抓握物体的时间,抗阻力保持膝关节伸直的时间等。一个正常人可以保持25%MVC5-10分钟,50%MVC12分钟,100%MVC&一瞬间。应注意,等长收缩的结果不能用来替代等张收缩和有氧运动能力的测定。( 1)手指屈肌的耐力检查采用握力计进行测试。被试者首先完成最大努力的抓握即指屈肌的最大随意收缩(MVC并记录。然后保持25%MVC握握力计,记录抓握持续的时间。( 2)测力计检查采用手持测力计进行测试。将测力计的压力传感器装置置于所测肢体部位并施加压力,要求被试者抵抗测力计的压力并使关节保持不动。测力计通过测量施加在肌肉上的机械压力来反映肌肉抗阻力等长收缩的力量。记录持续

12、收缩的时间。被测肢体不能抵抗测力计所产生的阻力而发生关节角度的变化时终止测试。2动态耐力的评定通过设计被测肌群以低负荷(20秒;2分:无需辅助具在检视下能够完成4次;1分:需要少量帮助能够完成2次;0分:需要帮助以防止摔倒或完全不能做13两脚一前一后站立4分:能够两脚一前一后站立(无间距)并保持30秒;3分:能够两脚一前一后站立(有间距)并保持30秒;2分:能够独立地迈一小步并保持30秒;1分:向前迈步需要帮助,但能够保持15秒;0分:迈步或站立时失去平衡14单腿站立4分:能够独立抬腿并保持时间10秒;3分:能够独立抬腿并保持510秒;2分:能够独立抬腿并保持时间)3秒;1分:试图抬腿不能保持

13、3秒,但可维持独立站立;0分:不能抬腿或需要帮助以防摔倒总分(2)时间限制的站起和行走测验(TheTimedUp&GoTest,TUG:TUG是基本的功能性移动的测量方法。测试内容包括被试者从坐位站起,行走3米,转身回来再走到椅子前方,然后坐下。记录全程所用时间,计时单位为秒。测验时被试者穿平常所用的鞋子,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助行器如手杖。正常人710秒即可以完成测验,不能在此时间范围内完成,尤其大于20秒完成者提示存在移动障碍。14秒为预测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跌倒风险的临界值。大于14秒,提示跌倒风险的存在。由于TUGM验结果显示与静态平衡功能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TUG可作为筛查工具使用

14、。3.关于跌倒恐惧的问卷调查个体对自己能够维持平衡的信心和其实际的平衡能力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尤其是老年人,其平衡功能状况是建立平衡信心的决定性因素。平衡功能受限与平衡信心之间又互为因果:平衡功能受限可导致平衡信心下降,而平衡信心不足者又有可能由于平衡功能受限和害怕摔倒而减少活动,其结果将导致平衡系统的功能进一步的退行性变化,最终不可避免地跌倒并发生骨折。了解患者对维持平衡的自信或对跌倒的恐惧程度有助于制定预防措施和康复治疗计划。跌倒效应量表(FES和活动相关的平衡信心量表(ABC均属于心理学问卷调查,它是通过让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判断并回答在完成与跌倒有关的具体活动或任务时对于自己能够维

15、持平衡能力的信心水平来评定患者有无跌倒恐惧感以及恐惧的程度。FES着重于室内起居活动,ABC则即包括室内活动,也包括室外社区活动,活动的难度具有一定挑战性。(1)跌倒效应量表(TheFallsEfficacyScale,FES):FES由Tinetti等人于1990年发表。FES由10个问题组成,被调查者自己完成或通过访谈填写问卷均可(表7-2)。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对在进行日常活动(如洗盆浴或淋浴、穿衣)时不会摔倒的信心水平做出选择。每一项分为10分,1分表示非常有信心,10分则表示完全没有信心。FES广泛应用于评估老年人跌倒的恐惧心理对躯体功能的影响。它的局限性表现在对社区中生活的老年人进行调

16、查时,功能水平较高的老人的调查结果往往趋向于满分即100分,显示出“天花板效应”。为此,Powell和Myers设计和发表了ABC!表。表7-2跌倒效应量表(FES你对自己能够_的信心有多大?在选择上画圈1洗盆浴或淋浴123456789102将手伸进橱柜里123456789103准备一顿热餐(不需要提重物或热的容器)123456789104在住宅内走动123456789105上、下床123456789106应声开门或接听电话123456789107坐到椅子上,再从椅子上站起123456789108穿、脱衣123456789109做轻体力家务劳动1234567891010简单购物12345678

17、910(2)活动相关的平衡信心量表(TheActivity-specificBalanceConfidenceScale,ABC:ABC量表由Powell和Myers于1995年首次发表。ABC量表共包含16个问题(表7-3),它们在活动的范围和难度上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要求被调查者对自己在进行特定活动(如踮起脚尖伸手取物)时的信心水平打分。每一项得分为0%-100%0分为无信心,100%U对完成该动作或活动时不会丧失平衡完全有信心。ABC总分为各单项得分的代数和的平均值。研究结果显示,采用ABC量表测得的平衡信心与静态平衡功能测试结果高度相关:平衡信心得分高者,站立时姿势晃动较小;平衡信

18、心得分较低者,站立时身体晃动较大。研究还显示,根据Berg平衡量表评定结果提示没有跌倒危险的被试者的ABC量表得分要高于有跌倒危险的被试者的ABC*表得分。止匕外,ABC与TUG身分亦具有高度相关性,显示出平衡信心与功能性移动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表7-3活动相关的平衡信心量表(ABC项目编号你对自己在时,能够保持平衡和稳定有多少信心?得分1在住宅内走动%2上、下楼梯%3弯腰从鞋柜最底层取出拖鞋%4从与眼高的架子上取一瓶罐头%5踮起脚尖伸手够取位于头上方的物品%6站在椅子上伸手够取位于高处的物品%7扫地%8自己走出住宅到停车位%9进出小汽车%10步行穿过停车场到商店去%11上、下坡道%12走进

19、拥挤、顾客行色匆匆的购物中心%13在商场里被他人碰撞%14借助扶手能够上、下自动扶梯%15在手提包裹而不能扶扶手时能够上下自动扶梯%16行走在光滑的人行道上%平衡功能评定、跌倒风险预测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及时掌握平衡功能状况,才可能采取措施防范于未然,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参考文献目录:6. 悻晓平主编:康复评定学.华夏出版社,2004.7. BogleThorbahnLD,NewtonRA.UseoftheBergBalanceTesttopredictfallsinelderlypersons.PhysTher.1996;76:576-584.Medli

20、ne.8. HatchJ,Gill-BodyKM,PortneyLG.Determinantsofbalanceconfidenceincommunity-dwellingelderlypeople.PhysTher.2003;83:1072-1079.9. HowlandJ,LachmanME,PetersonEW,etal.Covariatesoffearoffallingandassociatedactivitycurtailment.Gerontologist.1998;38:549-555.Medline.10. LordSR,WardJA,WilliamsP,etal.Theeff

21、ectof12-monthexercisetrialonbalance,strength,andfallsinolderwomen:arandomizedcontrolledstudy.JAmGeriatrSoc.1995,43:1198-206.11. MyersAM,PowellLE,MakiBE,etal.Psychologicalindicatorsofbalanceconfidence:relationshiptoactualandperceivedabilities.JGerontolABiolSciMedSci.1996;51:M37-M43.Medline.12. Nguyen

22、T,SambrookP,KellyPetal.Predictionofosteoporoticfracturesbyposturalinstabilityandbonedensity.BMJ1993;307:111-5.13. PodsiadloD,RichardsonS.ThetimedUpandGo:atestofbasicfunctionalmobilityforfrailelderlypersons.JAmGeriatrSoc.1991;9:142-148.14. PowellLE,MyersAM.TheActivities-SpecificBalanceConfidence(ABC)

23、Scale.JGerontolAfor fallsinBiolSciMedSci.1995;50:M28-M34.15. Shumway-CookA,BrauerS,WoollacottM.Predictingtheprobabilitycommunity-dwellingolderadultsusingtheTimedUp&GoTest.PhysTher.2000;80:896-903.Medline.16. TinettiME,RichmanD,PowellLE.Fallsefficacyasameasureoffearoffalling.JGerontol.1990;45:P239-P2

24、43.Medline.17. TinettiME,MendesdeLeonCF,DoucetteJT,BakerDI.Fearoffallingandfall-relatedefficacyinrelationshiptofunctioningamongcommunity-livingelders.JGerontol.1994;49:M140-M147.Medline.18. VellasBJ,CaylaF,BocquetH,etal.Prospectivestudyofrestrictionofactivitiesinoldpeopleafterfalls.AgeAgeing.1987;16

25、:189-193.Medline.19. VellasBJ,WayneSJ,RomeroLJ,etal.Fearoffallingandrestrictionofmobilityinelderlyfallers.AgeAgeing.1997;26:189-193.Medline.第五节日常功能与生活质量评定骨质疏松给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评定患者日常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日常功能水平评定日常功能评定所用的量表很多,例如Bathel指数等。现另外介绍一种评定量表,该量表由国外学者提出。经临床使用,其效度和信度者B很好,特予介绍,见表74。(弓I自:

26、FairbankJCT,DaviesJB,CouperJ,OBrienJP,TheOswestryLowBackPainDisabilityQuestionaire.Physiotherapy1980;66:271-3)。表74:日常功能水平评定量表1.日常功能6.走路独立没有困难20我能走一段长距离20独立有一定困难15我因为痛不能走1000米以上15有时需要帮助10我因为痛不能走200-300米以上10经常需要帮助5我只能用拐杖走5依赖帮助0我多半躺在床上02.花在床上的时间7.坐每天至少10小时20我能长时间坐在任何椅子上20每天10-12小时15我能长时间坐在最好的椅子上15每天12-

27、16小时5我因为痛坐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10每天超过16小时0我因未痛坐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53服用镇痛药我因为痛根本不能坐0无208.站立每天仅用轻度镇痛药我想站多久就站多久20有时用鸦片我想站多久就站多久,但会痛15每天用鸦片我因为痛站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104.背痛我因为痛站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5不痛,不要镇痛药20我因为痛根本不能坐0痛,但不要镇痛药159.睡觉用镇痛药则不痛10疼痛不影响睡眠20镇痛药起部分作用5用镇痛药就能睡15镇痛药几乎无作用0尽管用镇痛药也只能睡6小时以下105.个人护理尽管用镇痛药也只能睡2小时以下5我能照顾自己,不会增加疼痛20因为疼痛不能入睡0能缓慢照顾自己,

28、但疼痛增加1510.社会生活我需要一点帮助照顾自己10我的社会生活正常,不受疾病影响20我每天需要帮助进行个人护理5我的社会生活正常,但受疾病影响15我只能呆在床上,不能进行个人护理0疾病不改变我的社会生活,除了跳舞或运动10疾病把我的社会生活限制在家中5我因为疾病影响而没有社会生活02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和试验开始时相比)。骨质疏松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介绍一种简单的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问卷量表,见表7-5。表75:生活质量量表1.你的疲劳改变了么?7.你在家中如何处理日常家务?2.你走的路更长了吗?8.你如何进行每天的个人护理?3.你走的更快了吗?9.你怎样睡眠?4.你能坐得更

29、久了吗?10.你的社会生活改变了吗?5.当你爬楼梯更自信了吗?11.你发现你的姿势改变了吗?6.你能坐得更久了吗?12.你总体上的幸福改变了吗?注:以上11项评定标准:20分:巨大改善;15分:轻微改善;10分:无变化;5分:轻微加重;0分:严重恶化。3.其他评定。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常使用镇痛药,对使用镇痛药的情况进行评定有助于判定临床治疗效果。评定采用提问方式进行:问题“上周你有多少天使用了镇痛药?”20分:未用;15分:轻度镇痛药(阿斯匹林、NSAID)1-4天;10分:轻度镇痛药(阿斯匹林、NSAID)5-7天;5分:鸦片1-4天;0分:鸦片等中枢性止痛剂5-7天。何成奇)第六节骨质疏松性

30、椎体骨折评定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椎体骨折在临床很常见,掌握其评估方法十分重要。临床常常对骨折风险、椎体变形进行评估。1. 骨折风险评估为评价椎体骨折发生的可能性,Hayes等提出风险因子(factorofrisk)的概念。风险因子是指在某一特定活动中椎体承受的实际负荷与可耐受的最大负荷(failureforce)的比值。风险因子大于1表明椎体负荷过重,可能诱发骨折。实验研究发现椎体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与椎体表面密度及其几何结构密切相关。BMD反映椎体表面密度的重要因素。随着衰老和骨质疏松的发生,小梁骨的表面密度逐步下降。有报告在20岁和80岁年龄组中直接测量小梁骨的密度,高龄组减少约50%利用DXAA

31、M量显示65岁以上女性的BM内年下降1流右。伴随骨质疏松和表面密度的下降,小梁骨的形态结构也受到影响。研究发现老年女性椎体小梁骨变细,数量减少。一些已建立的腰椎模型是评价椎体在压缩力作用下负荷状态的有用工具。Wilson和Myers将这些腰椎模型应用于胸段,结合老年人胸椎的几何形状,预测在可控制活动中胸椎承受的负荷。研究以65岁以上平均身高体重的女性为标准,估算在各种可控制活动中作用于T8、T11及L2的负荷,其范围在400N-2100N之间。在不同BM陈件下对风险因子的分析显示BMDte于较低水平时,进行可控制活动的风险因子可以大于1。由于建立的椎体模型周围肌肉的承重状况是假设理想的,并且在

32、静态状态评价椎体负荷,因此可以认为风险因子接近于1,就存在椎体骨折的危险。有趣的是BMD氐于平均水平时,日常生活中许多活动的风险因子已接近于1。对于BMHE常低下的老年人,甚至象系鞋带这样的简单活动也有椎体骨折的危险。有关坠落过程椎体的负荷情况尚在研究之中,尽管坠落引起的骨盆骨折已有大量的研究报告,但冲击模型及冲击力在脊柱传导的观察方法有待进步一探讨。2. 椎体变形评估法(1)Meunier方法:作者提出RVI(Radiologicalvertebralindex)正常椎体为1,双凹型改变椎体为2,终版折断或楔形骨折或爆裂形骨折为4,其分数的总和即为指数,它反映从T3L4椎体变形的总和,它可反

33、映变形的范围,并不能反映每个椎体变形的严重程度,而且反复性差,没有得到推广使用。(2)VDSf旨数评定:Kleerekoper等在Meunier方法上进行了修改,提出VDS指数(Vertebraldeformityscore),即对每一椎体(T4-L5)的变形进行评估,根据变形的程度分为0-3级,即每一椎体前中后高度的改变进行测量。正常椎体为0级,终板变形1级(高度减少15%以上);楔形骨折2级(高度减少15%以上);平行压缩骨折3级。(3)Genant方法:椎体变形并非均由骨折所致,而椎体骨折后则一定存在不同程度的椎体变形。可通过直视肉眼观察得出半定量的分析,根据椎体高度的减少及椎体形态的改变可以判断和其他非骨折椎体变形的鉴别。方法:从T4L4通过肉眼观察而不需测量其高度;正常椎体为0,轻度变形为1级,即椎体前、中或后方高度减少20-25。中度变形为2级,即椎体前、中或后方高度减少2540。严重变形为3级,称为Genant半定量方法,方法简捷,但必须多年经过训练的医生进行其总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