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0979748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8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专业: 姓名: 豆林杰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2017 年3 月6 日论文评语:论文建议成绩:评审教师签名:年 月 日论文综合成绩:答辩组长签名: 院系盖章: 年 月 日学校自考办意见:目 录内容摘要1关键词1一、 导言2(一)选题背景及目的2(二)相关研究现状2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及发展现状3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表现5(一)市场风险5(二)信用风险7(三)法律风险7(四)操作风险8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成因8(一)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全8(二)理财产品的信息未全部公开8(三)风险控制制度的建立不完善9

2、(四)人才培养不够10五、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的对策探讨10(一)进行理财产品创新10(二)增强理财产品风险披露11(三)健全风险控制制度11六、结束语12参考文献13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萌芽,银行之间的竞争愈趋激烈。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最为重要的就是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在短短几年中,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已经小有成绩。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及防范问题进行了总结;随后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所面临的四方面的风险,即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及法律风险;接下来根

3、据各方面的资料对个人理财产品所面临的风险成因进行了探究,为后文的进一步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文章的最后,本文根据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针对以上四个方面风险控制的可行的对策建议,希望能给予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防范上一些理论支持。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分析;风险防范 1一、导言(一)选题背景及目的随着全球经济趋向市场化和国际化,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也成为企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有一个现实问题银行必须面对,风险具有客观性,所以只能采取有效方法来改善风险,而不能使风险完全消除。个人理财业务是金融创新推进下的一面旗帜,其快速发展影响着每

4、一个家庭。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其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本文以各大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风险分析及对风险的对策探讨,对商业银行认识到自身风险从而进行有效管控有所帮助。商业银行需认识到理财产品贯穿企业整个经营活动始终,需对这种特殊的风险有一些本质上的认识,这关系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命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其特殊性,故需要有效的认识到风险,才能在银行进行决策时有有效合理的策略。 (二)相关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风险管理在国内外有不同的观点,西方在风险管理研究方面,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观点。马科维茨早在1952年就提出了如何管理风险来收益最大化【1】。威廉夏普在马克

5、维茨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1976年,美国学者斯蒂芬罗斯提出套利定价理论。 3。现代最早的资本结构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提出的MM理论,开始的MM理论没有考虑所得税的影响,后来对该理论做出了修正,加入了所得税的因素,该理论为研究资本结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4】【5】。爱德华阿特曼建立了Z值模型,Z值模型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计算出一组反映公司财务危机程度的财务比率,计算得到一个公司的综合风险分,将其与临界值对比就知道了公司财务危机的严重程度【6】。总体上看,国外开始研究风险管理控制较早,理论体系也比较完善。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关于个人理财产品风险的研究起步

6、较晚。李姝婉发表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 一文。该文章分析了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由于整个市场的发展比较不全面,从而给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带来很多风险,作者提出了应对措施,并对银行的管理方式作出了详尽阐述【8】。刘凯、周艳认为指出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面临法律风险、投资产品风险、透支银行信誉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等,对这几种风险分别阐述并提出对策【9】。陈兆松对认为在个人理财产品面对的诸多风险中,如何管控风险是重中之重的,完善各种制度对于风险管控是非常重要的【10】。刘倩倩、杨立社在其论文中提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个人理财产品无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投资渠道,

7、所以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作者认为个人理财产品急需创新,这对其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1】。叶妍在在其文中说明了个人理财产品的特质。说明了投资者必须正确的看待个人理财产品,对其风险要进行选择与规避【11】。周丽华写道商业银行和投资者面对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不对称。作者认为要注重监督【12】。朱恺认为应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风险必须从风险管理控制方面入手【13】。郑丽莎阐述了各国的经验并从中提出了控制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的方式【14】。张倩界定了与股票有关的理财产品的风险分析,利用Monte Carlo Simulation方法来证明价值【16】。赵金霞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风险控制的

8、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判断并从监管等方面研究出对策【17】。张栋提出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存在各种各样的制约因素,应建立机构间合作及竞争机制【18】。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及发展现状 1970年以后世界商业银行的金融改革浪潮影响了个人理财业务并使其得到了快速发展。2004年9月,银监会正式批准进行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发展。在2005年年初,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获得银行监督委员会的批准,开始开展人民币理财业务的理财产品创新。 风险相对较低的产品个人理财产品讨得投资者的欢心。2010年发行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为10215种,增长速度也达到30%。在2012年,银行发行的产品数量迅速增加到28239种

9、,较上年增长了45.44% 2011年增长。到2013年,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已经以每年25亿进展。大部分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占银行存款的15%更有甚者超过了20%。 图1 2004年-2012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及规模情况资料来源:普益财富个人理财产品的品种开始日益多样化。银行开始在金融产品创新,注重产品的分化,使其走向成熟,使不同的金融产品以不同货币出现。在金融产品的商业银行进行投资,投资对象可分为类股票,债券,利率,汇率,商品。近年来,对于快速增长发行金融产品的银行来说,同业资产的规模不断扩大。正常情况下,融资期限较长,利率越高。根据数据,在2014发行理财产品中,3个月期限以内的理财产

10、品占绝大多数。出现了的罕见的收益反转现象:3个月以下的金融产品利率超过半年的金融产品。 对金融产品的风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购买的客户,应该是要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实现“买者自负”。但在这一阶段,金融产品的操作方法为刚性兑付。图 2我国商业银行各种个人理财产品的分配比例资料来源:普益财富银行对销售人员的激励机制使得不同的金融产品销售奖会有所不同。因此,销售人员向顾客出售有利于完成绩效的产品,又向客户推销更多的产品,将客户推倒风险边缘。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表现(一)市场风险 最大的风险是存在于个人理财产品的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和汇率风险。现如今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这对于今后

11、的投资者来说,他们面临着更大的投资风险。1.利率风险 在利率市场化尚未实现的时候,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面临许多风险,而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风险将继续扩张。市场价格改变之迅速,一旦改变使银行有损失,客户则必然会亏损。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银行希望能得到许多存款,这会通过提高利率来实行,但对于资金的需求者来说,他们能够承担的费用是有限制的利率提高会减少银行的利润率。于是商业银行会选择把多数资金用在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中,有可能出现损失,这会使个人理财产品暴露在风险中。 图3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利率风险的驱动因素图解资料来源:普益财富2.汇率风险汇率被定义为一个国家的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汇

12、率风险是在一定时期内相互交换不同的货币,因为在一段日期内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实际收入和预期收入之间存在差距,因此损失的可能性【20】。汇率风险主要是由于汇率波动对投资者的利益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引起的。汇率风险分为交易汇率风险,折算汇率风险和经济汇率风险。交易的汇率风险指的是外汇汇率与使用彼此不同的币种的交易中造成的因为汇率的变化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如果个人理财产品预期的汇率在设计时到期的汇率在到期时出现差异,则表现为个人理财产品交易的风险。汇率的折算风险又称为汇率的会计风险,对于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会计处理,存在汇率的折算风险。对于个人理财产品,以人民币计价时由于汇率的不断变动,收入也会持续变动,

13、此外,一些股票型个人理财产品投资货币可能为任何货币,所以在这种类型的投资,你需要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外汇产品到期后,又要兑换成本币,如果汇率有不利变化,将产生损失。 图4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汇率风险的驱动因素图解资料来源:普益财富(二)信用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风险已成为一种新的表现形式。通常对于购买的客户与银行之间的银行理财产品合同,任何一方违约都会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这便是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的信用风险:一是交货违反合同的一方,也称违约风险,另一种是所供应的产品品质下降,导致价值下跌的损失。中国银行业有着比较严重的信用风险,使个人理财产品处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其次由于商业银

14、行的绩效考核,使得个人理财产品的销售者对客户所面临的真实风险有所隐瞒,对客户有误导,使其可能遭受损失。由于商业银行的上述做法,使得客户对银行产生不满情绪,这会给个人理财产品带来不好的影响,当人们失去对银行理财产品的信任时,对银行来说就存在声誉风险。(三)法律风险 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由于法律因素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也是法律、金融与风险之间互动的结果。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不过短短几十年,在发展的这段时期,给个人理财开辟了新的渠道,但同时由于其操作不当而存在争议,投诉案件增多,信用存在风险,这显示出法律法规的缺陷。一方面政府应尽快出台更详尽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自己也需要自律。个

15、人理财产品的申报有可能不予批准。若出现客户纠纷时,一些准入上的问题会影响到法院的判决。对于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于自己的理财产品的推销过于夸大收益,欺瞒客户其存在的高风险性,这与签订的合约分离,从而导致法律风险。现在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向国家纳税的法律也尚未明确。(四)操作风险在个人理财业务中,操作风险有可能存在于每一个部门。为了达到绩效考核标准,工作人员可能会隐瞒风险;交易时也有可能发生失误;交易之后同样存在操作风险。最后,一些工作人员会利用其岗位之便,代销其他就机构的理财产品,会导致客户不完全被告知的情况下被欺骗。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成因(一)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全 现如今的金融市场发

16、展不完全,理财产品的种类有限,这抑制了整个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我国的外汇市场和各种金融衍生品市场还没有发展起来,例如期货、期权等。而这些金融产品正是规避风险的重要方式。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这些金融产品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使得其控制风险更加得心应手。但是在我国,这些不发达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发展,影响着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利率市场化的脚步虽然不停,但是还未完成。这限制了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与竞争,并且使得风险加大。 2015可能会成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巨大发展的重要时刻。法律法规将会更加完善,而对于跨市交易将会监管有力,使得套利空间缩小。(二)理财产品的信息未全部公开

17、我国对信息披露的关心还不足以使得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中严格遵守。这使得商业银行总是不按照规定严格披露风险,工作人员往往掩盖其风险,从而使产品更好的推广,在产品合同中并不注明风险的大小。投资者对于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渠道不清晰、不会自己计算收益、不了解行情等,一些缺乏风险意识的人就会被其欺瞒而最终不能承担风险而造成纠纷。其次,我国的风险评级机构并不像国外的机构那样具有有效的风险评估能力,许多银行自己进行评级,这种不独立的评级方式使得该评级的可信度大大降低。这使得投资者无法借助其信息来防范风险。最后,信息未全部公开导致投资者不好寻找到符合自己期望的个人理财产品。(三)风险控制制度的建立不完善 最近

18、几十年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才开始慢慢发展,还未形成比较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对于理财产品的法规总是忽略事前风险。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的推销是形成风险的源泉,监管还不健全,所以出现漏洞。1风险控制职能分配不清楚 个人理财业务中,忽略事前风险是比较严重的,使得流程比较简单,职能分配不清晰,从而风险控制收到制约。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使得整个管理体系缺乏效率,人员不能有效配合,由于职能分配的不清晰所以在控制中缺乏指导性。同时,个人理财业务需要先进的技术和金融市场,而我国的能力目前比较有限,所以对客户信息管理能力不足,易引起信用风险。2理财客户信息管理不到位 银行对于客户信息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这关

19、系着理财产品的推荐与风险的控制。应该根据客户的承受能力、过往投资经历、财务状况等基本信息,从而根据此来向客户推荐适合其的产品。但是现在银行缺乏对客户的评价,于是造成客户的等级管理不足,不能有效的防范风险,使客户和银行遭受损失。3缺失风险管理理念 我国的个人理财产品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就目前管理情况来说,存在许多问题,这对于该业务的发展极其不利。许多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还没有正式确立,监管也存在漏洞。我国缺乏风险管理理念,这种理念是指引其发展的旗帜。4信息数据获取不全面 在当今这个大数据的时代,信息非常重要,所有的模型分析都需要大数据的支持,而获取信息数据的能力缺乏,是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绊脚石。

20、我国对于个人理财业务领域起步较晚,所以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理论研究同样也比较少,这使得风险防范模型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四)人才培养不够 由于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开始的比较晚,人才培养的制度还比较落后,造成了综合高素质的从业者比较稀少。而慢慢发展的理财产品更加复杂,能够胜任的人就更少了,银行在高竞争的环境下又不得不让不懂行的人上岗,使得风险加大。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理财经理只是通过简单培训就任职。整个市场非常缺少专业的理财规划师,这种需要既了解金融市场又了解客户的人才非常难找。对人才的要求升高,但考核标准还不完善,在未来必须着力建立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五、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的对策探讨(

21、一)进行理财产品创新产品需要差异化的设计,对于各种不同类别的客户群体,设计不同的产品。对于愿意承担高风险的和低风险的人给予不同的产品选择。客户的细分对于控制风险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使用有针对性的推销策略,从而优化产品风险。理财产品的定价可以先参照定期存款利率,其次大部分理财产品是不保本型,于是银行需要根据投资者承担的风险来适当上浮收益利率。 理财产品跨行转让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当客户购买了理财产品,而在其还未到期时急需用钱或者不愿意持有时,可以推出理财产品柜面直接转让方式,客户可以自己找买主或者委托银行从而转让出去,要突破单行内部转让必须有更加合理的监管政策出台。 大部分的里理财产品都是低收益

22、低风险的,品种比较单一、往往投资于债券市场,而能在这种环境中有所创新,开发出具有自主性的理财产品会赢得客户的欢心。例如,真鑫袋在2015年成功开辟了鑫车贷理财市场,推出产品后段时间内就抢购一空。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情况研究并开发有创新点的产品,才能吸引有投资倾向的客户。如果各个银行都有自主性的产品,从而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分散了风险,不会互相牵连,从而降低整个市场的风险。2015年传统理财产品收益破6,和股票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备受喜爱。在产品创新这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加快步伐,才能迎合客户的需求。(二)增强理财产品风险披露 由于理财经理往往出于达成考核目标的考虑,会对客户的投资风险有所隐瞒,而

23、法律法规的不规范使得理财产品的信息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披露,监管部门存在很大问题。监管部门应该对信息披露制度制定比较详细严格的政策,清晰地规定个人理财产品的市场准入机制,严格管理各种理财产品的准入条件,对于商业银行发行的违规的个人理财产品有相应的惩处措施,从根源上杜绝这种理财产品的风险。监管部门也应该出台对个人理财产品的详细信息的披露制度,规定商业银行在推销时对客户的风险的告知行为,对于一些重点部分要清晰地在产品说明书中标示,书面和口头的风险告知义务都必须履行。充分告知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对其有效防范有重大作用,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对于理财产品所收纳的资金要有明确合理的投资方向,监管部

24、门需要监督银行进行披露,确保资金流向符合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并把资金引向合规的地方。 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2月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4700款,但仅2093款产品公布到期收益率,不到产品总数的一半。信息披露规范性是考核银行理财能力的评估指标之一。根据普益财富发布的普益标准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2014年),去年共有347家商业银行发行79051款理财产品。在产品信息披露方面,纳入排名的145家银行中,有超过一半披露了产品运行信息,但仍有71家银行没有对其运行期内的任何产品披露运行公告。(三)健全风险控制制度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金融市场与之将产生剧烈的火花。银监会

25、召开会议希望拟定一系列监管措施。金融理财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但其在快速成长的背后,是频频出现的理财风波。对于这几年才兴起的理财产品,银行风险防范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 建立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每个过程都详尽的管理,并对于个人理财产品所面对的市场、信用、法律及操作风险进行风险控制。首先银行的内部控制很重要,应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对各种风险进行规避防范。该部门需要法律顾问及其他相关人员,对于个人理财业务中易出现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而使风险降低到最小。同时,在银行中需要开展各种培训学习,加强宣传教育,培养风险控制人员。业务部门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内部监督,促

26、使他们能保证职业操守。在风险出现以后,要对其进行评估,为今后做好风险控制提供经验。 其次风险控制制度极其重要,在不同立场产品中,风险收益的情况是不同的,需要制定比较全面的风险控制制度。商业银行只有健全风险控制制度,才能确保个人理财产品发挥较好的作用。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的理财产品的特点来建立风险控制体系,运用有效的测量风险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各种理财产品的相关程度来管理风险。 再者确保监管部门的独立性,使其不受业务发展的影响。这要求有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来进行监管。只有保持独立性,才能使得风险管理政策有效执行。在个人理财业务的审计工作中,需保持其独立性,完善监管制度。 最后需要加快个人信用信息

27、的管理制度,建立起征信体系对于银行来说可以规避一些由于不了解客户信息而造成的风险。而建立征信体系需要法律的支持,现已有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但还不能全面涵盖市场所需。而且相关制度也需要同时发展,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所以需要政府及商业银行共同合作。六、结束语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风险不仅与商业银行客户有关,而且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经营者必须紧扣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脉搏,精研细谋定良策,找规律,积极发现与化解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大力营造发展商机,努力实现个人理财产品又好又快地发展。本文认为不过采用以上策略,该

28、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业务风险会有一个较好的控制。参考文献1Markowitz, H. M. Portfolio SelectionJ .Journal of Finance.1952(7):77-91 2Sharp.W.F.Capital Asset Price: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s of Risk.J.JournalOf Finance .1964(19):425-4423龟井利明.风险管理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1984:135-1564Jack R. Kappor, Les R. Dlabay, Robert J. H

29、ughes. Personal Finance.J.Homewood.IL. 1991:12-34.5 KwokHo & Chris Robinson.陈晓燕、徐克恩译.个人理财策划.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8;43-606Joseph A.Di Vanna.The Future of Retail Bank : Delivering Value to Global Customer.J.Palgrave Macmillan. Basingstoke .2004:36-42 7DavidL Remund.Financial Literacy Explicated:The Case for

30、 a Clearer Definition in an Increasingly Complex Economy. J.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2012(44):276-295.8李姝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01):245-263 9周艳,刘凯.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解析与防范.J.江苏商论.2006(12):225-26310叶妍, 段世民.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新特征与投资者风险防范.J.致富时代.2011(06):45-6411张倩.VAR在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及风险度量中的应用.J.云南财经大学学

31、报.2011:22-3112赵金霞.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37-4213刘倩倩,杨立社.浅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与发展.J.贵州农村金融. 2012: 34-67 14朱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43-5115郑丽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 28-3516彭湘军.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12: 49-61 17张栋.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模式的思考.J.金融发展评论.2012(4): 146-15

32、2.18周丽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防范问题探析.J.新财经(理论版) 2013(07):26-30 19易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研究.J.两南财经人学学报.2012:33-3920蒋冲.谈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QDII汇率风险规避.J.商业时代.2012 (22):27-30 21EJ.Kane.The Gathering Crisis in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M.Cambridge Press.2012:73-8622JIA Xiuyan.The Research on Personal Financial Problems in the Period of inflationJ.ManagementAnd Service Science(MASS).2014:54-67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