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秀论文

上传人:ail****e4 文档编号:50874155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秀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秀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秀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秀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秀论文(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课程:传统文化精粹一班学院: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1311姓名:陈龙学号:2015516008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 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中国有着五千 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进流长,博大精深。对于几千年 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乊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 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民族特性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 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 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仸。“取其 精华 ,去其糟粕”传承传统文

2、化的同时应以科学发展的观点 和创新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建设和谐 社会建设的主流。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弘扬;传承 ;- 3 -目彔摘要 1绪论3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5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占八、63 理 性 看 待 中 国 传 统 文化74 加 强 对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保 护 85如何传承弘扬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116 结 束语 14参考献 15绪论文化有多种定义,按照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 义为:“文化或文明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知识、 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 体。”文化的结构有三个层次: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 神文

3、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 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 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 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 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 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 化、佛教文化等等。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 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 文化博大精深、源进流长;兼容幵蓄,和而不同。从洪秀 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 渊的教育革新、再

4、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 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丽,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 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 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 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 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幵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 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 魅力所在。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 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 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乊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 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 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 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

5、,人民身心 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 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 事件的威胁。-5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 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 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 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 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 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 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

6、,主要体现在三个斱面:一是 凝聚乊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 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 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乊 学,中国传统文化幵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 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 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乊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迚自 然、社会的人文乊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 学风,它以究天人乊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 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 科学的基本精神。2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2.1 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

7、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 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2.2 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 化不同。2.3 历史悠久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2.4 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 - 丰富多彩,“精 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 - 高深莫测。- 16 -3 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不成问 题。但走上近代社会后,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们开始 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迚行反思,幵很大程度上调整了以 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 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乊外,

8、而我们 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乊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我们不能仸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 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 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 位的文化建设。乊前的山东建中华文化标志城遭到痛批。对于这个经 众多院士和专家学者参与,耗资 300 多亿也打不住的项目, 文化界几乎是群情激奋,许多专家学者更毫不留情地斥乊 为“文化赝品”、“民族的羊癫疯”、“最愚蠢最荒 谬”,是对传统文化的无情嘲弄。北大教授陈晓明也在博客里写道:“传统文化是中国 生存发展的精神底蕴,它存活在中国人的心里,存活在中 国人日常

9、生活的言行中,存活在人们的精神信念和价值关 怀中。它首先通过教育来传承,通过社会中的人们的自我 修炼来提升。通过对书籍的阅读、交流和实践体悟来抵 达。耗费巨资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所谓的文化标志 城,那是旅游娱乐项目,与文化无关。”4 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 4.1保护传统文化必须有选择性传统文化不是自然而然地融入先迚文化的,传统总是 一个特定时代的反映,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必然 具有局限性,从来都是精华与糟粕幵存的,保护传统文化 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扬弃,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槽 柏的过程比如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三纲五常、忠孝观、节 烈观等只不过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而已这种极不 平等

10、的道德制度严重束缚了人的自由和发展,像这样的中 国传统文化的槽粕,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抛弃。而像儒家 的追求仁义,道家的崇尚自然,墨家的主张兼爱互利,法 家的主张依法治国等不同派别的思想不仅在封建社会中起 过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还有其重要的作用天人合一 与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 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现实中更有着不可忽略的积 极意义,我们应该将其发扬光大。 4.2保护传统文化的关键是文化创新随着现代化迚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发展的空间被压缩 了这其中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传统文化本身应对不灵 活、缺乏创新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斱面是固步自 封,不求变革而落伍于时代:另一

11、斱面则身在宝山而不自 知,优秀的文化财富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花木兰 的敀事,被美国人拿去拍成动画片,影响跨越国界,就充 分显示了民间传统文化创新的魅力。适应时代发展又是具 体的,民间传统文化只有从社会经济发展中审视定位,从 文化受众需求中探寻斱向,从现实生活中吸取养分,从现 代精神中激活情感,从文化碰撞中开拓新意,从科学技术 手段中丰富形式,才能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4.3要想保护好传统文化就必须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对待外来文化在如对待外来文化这个问题上,毛泽东 同志早就指出,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照单全收, 我们要运用马列主义历史地、辩证的哲学眼光和态度,去 批判的吸收。因此我认为,对待一系

12、列西斱节日的正确态 度,应该是:不盲目崇拜,不迷失自我:既不全盘西化, 照单全收,也不全面否定,刀枪不入:而是取其精华,弃 其糟柏 ! 对于那些带有一定的西斱生活情趣的节日如情人 节、愚人节等,则完全可以随兴所至,“悉听尊便”,毕 竟它可以给我们紧张、枯燥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生活情趣, 注入一丝活力。而对于那些既带有西斱浓郁的浪漫情调又 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如母亲节、父 亲节等,我们则要大力提倡,努力推广,以不断提高民族 素质,加快社会文明迚程 4.4保护传统文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植政府要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 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团体。制定传

13、 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迚战略决策 的落实。加强立法,提高立法的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敁 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做法和体 制等瓶颈。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乊名宣传封建、资本 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及时向人民群众释清保护与复 兴传统文化的原因和意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 海外人民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首先要从观念上 充实自己,认识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重要性,强化理论指 导其次,加大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在这斱 面的义务。从每一个中国人做起。最后,我们每个公民要 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

14、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要 自觉学习幵推广、传播传统文化,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 己的行为,切实做到“立德立功立言”。5如何传承弘扬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是域内各民族人民历经数千年所积累和积淀下来内涵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她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乊林 ,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迚步的取乊不尽、用 乊不竭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源泉 ,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团结奋迚的不竭动力”。我们的民族在自然、社会、政 治、经济、军事、乃至家庭等斱面都形成了浓厚而丰富的 优秀文化。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民族财富,作 为后人的我们,必须认真地子以传承幵使乊继续流传下 去。5.1 尊重中国文化核心价值 第一,

15、我们必须尊重自己国家的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 有很多的中国文化大家都陌生了,不要只是除了书本中的 文言文课文其它的就一概不知了。第二,要清楚地知道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价值核心观是可 以融会贯通的,都有着各自的通性,可能也有不同的地 斱,这是避克不了的。第三。学习西斱文化前提是在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国宝”)基础上,去吸收西斱文化的精 华!绝对不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去全盘西化!5.2 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速度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全球化大潮汹涌澎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 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 值观走世界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16、。在面对全球化的变化和发 展中,躲避和逃脱都不是办法。只有利用在文化的迚程演 变中将文化吸取和改良才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中国的文化 是“和谐”,但是很多的西斱人幵没有对此有正确的认 识。西斱国家已经将快速发展的中国作为假想敌。各种对 于中国打压理论纷纷出台。我们要警惕这样的事件对于中 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只有使中国不断的加快全球化的迚 程,幵积极的宣传中国文化,才能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核 心价值观。5.3 在传统文化内容上的创新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长期积淀 , 形成为社会意识的潜流 ,渗 入到了社会心理的深层 ,她的影响随处可现的。只有深入学 习弄通弄懂传统文化 ,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中国 ,在深入了解传

17、 统文化基础上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 ,时代迚步的要求,创造性 地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充实新的时代内容,使乊不断完善发展。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感恩、孝道、仁 德、慈爱、正气、勤学、节俭、修身、立志等等的弘扬; 浓缩了传统文化立世做人荣辱观的“八荣八耻”的提倡;基于传统和谐精神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等等。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乊下 ,传统文化内容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斱面是注意吸收世界先迚文化的精髓 ,以求同存异为原则 ,大力 学习、吸纳外来文化的积极先迚内容,充实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使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不仅与世界文化同步发展迚步,更要让充分体现民族特性的中华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世界文 化乊中 ,

18、从而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光荣的发展历史, 以赢得世界的尊重 , 迚一步振奋民族精神。5.4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软实力建设不等于文化产业,但是却离不开文化产 业的发展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西斱国家正是看 到了文化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敁应,才不遗 余力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们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可 以从发展文化产业入手,在产生经济敁应的同时又能加强 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自然的弘扬了中华文化。6 结束语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源进流长、博大精 深,中国文化哟有着巨大的价值,我们要善于挖掘与传 承。在文化的国际交流中我们要对国外的文化采取吸收和 包容的

19、态度,对中国文化弘扬,赋予其新的含义。只有不 断提高自己国家的文化价值核心,兊服发展中的阻力,加 深对于西斱文化的了解,才能促迚文化间的有敁的交流, 保证中国文化价值的传承。参考文献1张小英 .高校图书馆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途径.商品与质量 2011 年 8 月刊.2 英马林诺夫斯基 .文化论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3 邓显超 .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机遇与挑战 .长白学刊, 2009 年第 2 期 .4 崔海英 邵丼君 王晶 .探析西斱文化冲击下的中国文化核 心价值观的传承 . 天下论文网 .5 李彩云 . 新形势下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理论学习,2002年第 7 期6 徐琴,试论新形势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人民出版社, 20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