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加宽计算方法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50832144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超高加宽计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超高加宽计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超高加宽计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超高加宽计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加宽计算方法(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高速公路曲线段超高加宽计算方法浅谈高速公路曲线段超高加宽计算方法(测绘公司常建增邓少锋)摘要:高速公路主线和互通立交的超高过渡及加宽方式,由于形式较多、计算较为 繁琐,就当前高速公路测量计算中的应用情况, 对高速公路缓和曲线段超高方式 和加宽方式,提出了计算的基本思路及数据处理方法。关键词:高速公路 曲线超高 路拱横坡曲线加宽平曲线超高及加宽示意图:第一节:路拱及超高1.1为了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将路面做成由中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称为路拱; 路拱的形式由抛物线形、线性比例、折线形等,高速公路采用的路拱横坡是以线性比例方式。1.2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

2、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这就是曲线上的超高,超高在圆曲线段为全超高,超高 在缓和曲线上是逐渐变化的超高过渡。第二节:超高缓和段的确定超高缓和段的形式;2.1 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超高过渡段(1)绕路面未加宽时的内侧边缘旋转,简称绕内边轴转;(2)绕路面未加宽时的中心线旋转,简称绕中轴旋转;(3)绕路面未加宽时的外侧边缘旋转,简称绕外边轴转; 如图所示:曲无中网分隔涉的公站也惯和凶的朋;转和I绕内边轴旋转:a:由双向路肩横坡i0变成双向路拱横坡i1 ;b:由双向路拱横坡i1变成单向路拱横坡i1 ;c :由单向路拱横坡i1变成单向超咼横坡ib ;绕中轴旋转:a:由双向路肩横坡i0变成双向路拱横坡i1

3、;b:由双向路拱横坡i1变成单向路拱横坡i1 ; c:由单向路拱横坡i1变成单向超高横坡ib ;2.2有中央分隔带公路超高过渡段a. 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旋转:b. 绕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线旋转c.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如图所示:al绕分隔帯中心厳餐閃 绦分隔帯阿删/燥悔哉m 2 7 有中闻分隔带的公路揺高缓和段的城转铀2.3确定外侧车道超高缓和段最小长度为:Lc=B (ib+il)/p ;式中B为旋转轴至 右侧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即行车道宽度+左侧路缘带宽度+右侧路缘带宽 度,m;ib为路面超高横坡度,% ;il为路拱横坡度,%;p为外侧车道的超高渐变率, 即旋转轴与右侧路缘带外侧边缘之间的相

4、对坡度 (p 1/ 330)。因为内侧车道 超高缓和段的长度与外侧车道的相等(也为Lc),故内侧车道的超高渐变率为:p=B (ib-il)/Lc 。2.4确定临界长度:夕卜侧车道临界断面距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被称为临界距离,用Lk表示。内侧车道超高中不会出现临界断面。由 Lk =B*il/p 可以推出:Lk = il*Lc/ (il + ib)第三节:各断面超高值的计算高速公路曲线段超高计算是比较繁琐,根据现阶段高速公路施工中图纸提供 的超高示意图,收集多条高速公路图纸,进行比对综合,提出解算思路,针对各 种超高方式绘出图形及计算方法:(其中下列图中2%为路拱横坡)3.1 整体式超高(除S型外

5、)超高方式图及计算方法Lc%严 -% 4Z_ . FJ *临-%界面%1 11 :1 】|L巴Lc1-1断面2425II断面T=2425断面2502002501断面2425250W1W2W3200i-i-tWO250W3W2W250200rt-i1WW2W3WO|250W3| W2W0%11 12%2%j%.1d厂用b. j .1丨,曾.J d I24251 r1说明:1.旋转轴为中央分隔带边缘,PH为设计高程;2. Lc 为超高缓和段长;3. 超高时从ZH(HZ)点开始曲线外侧先采用p的渐变率均匀地过渡到2%的超高横坡度,然后曲线 内外侧同时开始采用p的渐变率均匀地过渡到i %的超高横坡度。

6、临界断面(由双向横坡达到单向横坡所需长度):Lc1=2*i1/(i1+i2)*Lc(式中 i1=2各段面计算方法:1. 曲线外侧Lc1,Lc2段i=x*(i1+i2)/Lc-2%(x为所求点至ZH(HZ)距离)2. 曲线内侧Lc1段%=23. 曲线内侧Lc2段i=x*(i1-i2)/Lc-2%(x为所求点至临界点距离)3.2 整体式超高S型超高方式图及计算方法Lc1Lc21-断面2425二二断面24251断面2425 1说明:1.旋转轴为中央分隔带边缘,PH为设计高程;2.Lc1,LC2分别为相接反向曲线的超高缓和段长;3.S 型曲线超高时FG点超高值为0以p的渐变率均匀地过渡到i2 %的超高

7、横坡度。各段面计算方法:均采用线形比例计算1. 曲线外内侧Lc1段i=x*i1/Lc-i1(x为所求点至ZH(HZ距离)2. 曲线内外侧Lc2段i=x*i2/Lc(x为所求点至ZH(HZ)距离)3.3分离式超高(除S型外,行车道为曲线外侧)超高方式图及计算方法Lc1W2说明:1.2.3.Lc1临 界 面%YlI 断面1225W32%1225W30%1225W3%111W1W2线路1W2牛中 心 jW线a -兰- 3产 申7 W2旋转轴为标高设计线, 为超高缓和段长; 超高时从点开始采用P的渐变率均匀地过渡到i %的超高横坡度。临界断面(由双向横坡达到单向横坡 所需长度): 断面计算方法:1.

8、所求点至起点距离)I I为设计咼程;Lrl = il/(il +Lr(i?= 2%)(x为3.4分离式超高(除 型外,行车道为曲线内侧)超高方式图及计算方法LcIVIV-I V断面1225W1W2-1届i W32%中W1W2心1225W3J%说明:1.旋转轴为标高设计线,PH为设计高程;2. Lc为超高缓和段长;3. 超高时从ZH(HZ)点开始采用p的渐 变率均匀地过渡到i%的超高横坡度。超高计算方法:1. 曲线外侧 Lc1,Lc2 段 i=x*(i2-i1)/Lc-i1(x 为所求点至ZH(HZ)距离,i1=2%3.5分离式超高S型超高方式图及计算方法Lc1 匕匸 Lc2i断面1225W3i

9、 %111W1W2Pl 11225W1W21.0%:i二断面1225W|W2|线路W1W2勺中心IW1W线说明:1.旋转轴为标高设计线,PH为设计高程;2. LC1丄C2分别为相接反向曲线的超高缓和段长;3.S 型曲线超高时FG点超高值为0,以p的渐 变率均匀地过渡到i%的超高横坡度。各段面计算方法:均采用线形比例计算1. 曲线外内侧Lc1段i=x*i1/Lc-i1(x 为所求点至ZH(HZ)距离)2. 曲线内外侧Lc2段i=x*i2/Lc(x为所求点至ZH(HZ)距离)3.6除以上计算方法外视情况(受线形影响)也可采用最简单的比例内插法其差值很小。第四节:加宽缓和段4.1 加宽缓和段:为了使

10、路基和路面由直线正常宽过渡到圆曲线全的加宽值设置的一过渡加宽缓和段4. 2加宽缓和段长度的确定(1)既有超高,又有加宽时,以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长度作为加宽缓和段长 度(2)无超高,有加宽时,以缓和曲线或不小于 10米长度作为加宽缓和段(取5的整倍数)4.3 加宽方式和加宽值计算:(1) 正比例方式加宽(外接法加宽)Bjx/ Bj=x/ Lcf Bjx =xBj/ Lc(2) 高次抛物线过渡三次抛物线计算:U=(K-L) / Lcf Bjx =B(1-3UU+2UUU )四次抛物线计算:U=(K-L) / Lcf Bjx =B(1-4UUU+3UUUU其中:Bjx 为任意加宽点加宽值;K为任意

11、里程点丄为加宽起点里程,Lc为加宽总 长,B为总加宽值。第五节:结束语超高的计算不是一承不变的;如同向 C型曲线时,我们会直接取i1过渡 至i2,在缓和曲线特别长时(不能满足超高渐变率大于 1/330时),我们会取 其中一段做为超高过渡段计算,S型曲线时则不用从路拱过渡,而是从平坡(0% 过度至全超高等等;详细了解读透设计图纸是进行测量计算的关键;设计文件中一般会有超高方式图,其中会介绍该路线一般使用的超高过渡方式,结合纵 断面图提供的超高形式,就可正确计算超高值了。在实际测量放样中,利用 FX-4800P计算器的程序功能,编辑出程式能大大提高测量工作效率, 减少错误;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给测量同事们有所帮助参考资料:道路勘测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9高速公路超高设计图(吴子高速)2004.3二六年十一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