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50809288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8.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g) H= - 248kJ?mol1.已知:2CO(g)+O2(g)2CO2(g)AH=-568kJ?molH2(g)+-O2(g)H2O2272kJ,则该混合气体中 CO和氢已知CO和H2的混合物1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气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A.1:1B.3:37C.2:1D.3:22.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前键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1m

2、olN4生成N2的4H为()A. +882 kJ?mol 1B.-1C. - 882 kJ?mol/ , , C ,1+441 kJ ?mol-1D. - 441 kJ?mol3.已知 2H2 (g) +O2 (g) 2H2O (g) AH= - 483.6kJ/mol .A .在相同的条件下,2 mol氢气与B. H2 (g) +12。2 (g) H2O (l)C. H2 (g) +12O2 (g) H2O (l)D.任何条件下,2 L水蒸气分解成1 mol氧气的总能量小于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2 mol水蒸气的总能量 H= - Qi kJ/mol 则 Qi 241.8 H= - Q2

3、kJ/mol 则 Q2 V 241.82 L氢气与1 L氧气需吸收483.6 kJ热量1 .1、285.8kJ?mol4.25C、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1、890.3kJ?mol2800kJ?mo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s)+-O2(g)CO(g);AH=-393.5kJ?mol12B. 2H2(g)+O2(g)2H2O(g);H=+571.6kJ?mol1C. CH4(g)+2O2(g)CO2(g)+2H2O(g);AH=-890.3kJ?molD. &C6H12O6(s)+3。2(g)3CO2(g)+3H2O(l);H=

4、-1400kJ?mol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6 .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A.浓硫酸与水B.生石灰与水C.熟石灰与水D.氯化钠与水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1kPa

5、时,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H2的燃烧热为-285.8-1kJ?molB.测定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终止温度C.在101kPa时,1molC与适量O2反应生成1molCO时,放出110.5kJ热量,则C的燃烧热为110.5kJ?mol1D.在稀溶?中,H+(aq)+OH(aq)H2O(l)AH=-57.31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8.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2(g)=CO2(g)H=-392kJ

6、/mol,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2O(g)=CO(g)+H2(g)H=+131kJ/mol,CO(g)+-O22(g)=CO2(g)AH=-282kJ,H2(g)+1O2(g)=H2O(g)H=241kJ/mol,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A.不能节省燃料,但能使炉火瞬间更旺8 .虽不能使炉火更旺,但可以节省燃料C.既能使炉火更旺,又能节省燃料D.既不能使炉火更旺,又不能节省燃料9 .已知下列数据:2Fe(s)+O2(g)=2FeO(s)AH=-544kJ?mol14Al(s)+3O2(g)=2Al2O3(s)AH=-3350kJ?mol1贝U2Al(

7、s)+3FeO(s)=Al2O3(s)+3Fe(s)的AH是()A.-859kJ?mol1B.+859kJ?mol1C.-1403kJ?mol1D.-2491kJ?mol110 .氯原子对O3分解有催化作用:O3+ClClO+O2AH1ClO+OCl+O24H2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3+O2O2A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员就疝A,反应O3+O2O2的AHmEiE3B.AH=AHi+AH2C,O3+O2O2是吸热反应D.大气层中的臭氧无法再生11 .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Na2O2(s)+CO2(g)=Na2

8、CO3(s)+I02(g);AH=-226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kJB.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M02312 .一些盐的结晶水合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有熔化现象,即熔溶于自身的洁净水中,又同时吸收热量.他们在塑料袋中经日晒就熔化,又在日落后缓慢凝结而释放热量.故可用于调节室内温度,或用作夏日防暑的枕垫或坐垫,这些物质可称之为热材料.现有几种盐的

9、结晶水合物有关数据如下:Na2s2O3?5H2OCaCl2?6H2ONa2SO4?10H2。Na2HPO4?10H2。熔点/C405029.9232.3835.1熔化热/kJ?mol149.737.377100.1根据上述数据和实用性考虑,实际运用时常采用的物质应该是()A3B.C.D.二、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3 .CaCO3(s)CaO(s)+CO2(g)H=T77.7kJ/mol0.5H2SO4(l)+NaOH(l)0.5Na2SO4(l)+H2O(l)H=-57.3kJ/molC(s)+O2(g)CO2(g)H=-393.5kJ/molCO(g)+1o2(g)CO2

10、(g)H=-283kJ/mol2HNO3(aq)+NaOH(aq)NaNO3(aq)+H2OH=-57.3kJ/mol(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有.(填序号,以下同)上述反应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上述反应中,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14 .(1)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以H2为燃料可制成氢氧燃料电池.已知:2H2(g)+O2(g)2H2O(l)H=-572kJ?mol1,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228.8kJ电能时,生成1mol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C、H、。三种元素中15 .某种优质燃油由甲、乙两种有机物

11、混合而成,甲、乙两种物质含有的两种或三种.已知甲、乙及CO、H2的燃烧热如下:物质甲乙COH2燃烧热/kJ?mol113665518283286取甲、乙按不同比例混合的燃油23g,在足量的O2中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与混合物中乙的物质的量分数x的关系如图.试求:(1)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g由甲、乙等物质的量混合而成的燃油在347.2LO2中恰好完全燃烧,得492.8L气体,冷却到室温时,还剩余224L(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由此可求得混合物中C、H、O的原子个数比.甲、乙的分子式为:甲;乙.(3)1mol由甲、乙等物质的量混合而成的燃油在一定量的。2中燃烧,放出热量2876kJ?m

12、ol1,则反应中生成COmol.“ Q kJ mol102 0.4 0 6 O S 1.0 x贵州省铜仁地区思南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已知:2CO(g)+O2(g)2CO2(g)AH=-568kJ?mol H2 (g)+ O2 (g) H2O2-1(g) H= - 248kJ?mol272kJ,则该混合气体中 CO和氢已知CO和H2的混合物1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气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A.1:1B.3:37C.2:1D.3:2【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设出CO和H2的物质的量,根据两者的物质的量

13、共为2.5mol,和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80kJ,列方程组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目分析可知,设CO的物质的量为X,H2的物质的量为Y.由CO和H2的混合物为1mol,可得:X+Y=1由CO和H2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680kJ,可得:x4逃+Y248=2722解得:X=2、Y=l,33故该混合气体中CO和氢气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1.1=2:1,3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有关计算,解题时应注意2molCO燃烧放出568KJ的热量,即1mol放出284KJ的热量,题目较简单.2 .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

14、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前键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1molN4生成N2的4H为()A. +882 kJ?mol 1B.-1C. - 882 kJ?mol4,,八 ,1+441 kJ ?mol_/, 一 1D. - 441 kJ?mol【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旧键断裂要吸收能量,新键生成要释放能量,当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大于新键生成 HV0,吸热H0, 1molN4释放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则为放热反应,放热气体中含有6molN-N键.【解答】解:1molN4气体中含有6molN-N键,可生成2molN2,形成

15、2molN中键,则1molN4气体转变为N2化学键断裂断裂吸收的热量为6M67KJ=1002KJ,形成化学键放出的热量为1884KJ,所以反应放热,放出的热量为1884KJ-1002KJ=882KJ,故应为放出882KJ热量,放热HV0,则小=-882kJ?mol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根据键能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注意1molN4气体中含有6molN-N键,为易错点.3 .已知2H2(g)+O2(g)2H2O(g)AH=-483.6kJ/mol.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A.在相同的条件下,2mol氢气与1mol氧气的总能量小于2mol水蒸气的总

16、能量B.H2(g)+12O2(g)H2O(l)H=QikJ/mol则Q1241.8C.H2(g)+12O2(g)H2O(l)H=Q2kJ/mol则Q2241.8,故B正确;C、由B可知Q2241.8,故C错误;D、反应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外界条件不同,反应热不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焰变,为高考高频考点,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4 .25C、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1、285.8kJ?mol1、890.3kJ?mo/1、2800kJ?mo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s)+-O2(g)CO(g);

17、AH=-393.5kJ?mol1/、一,、一1B. 2H2(g)+O2(g)2H2O(g);H=+571.6kJ?mol-1C.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 ,、一,、,、-1D.-C6H12O6(s)+302(g)3CO2(g)+3H2O(l);H=-1400kJ?mol2【考点】反应热和始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解答】解:A、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生成CO,反应热小于393.5kJ/mol,故A错误;B、H2完

18、全燃烧生成的稳定的氧化物为液态水,故B错误;C、CH4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为CO2和液态水,故C错误;D、1mol葡萄糖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I),燃烧热为2800kJ/mol,则2mol葡萄糖完全燃烧放出1400kJ热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燃烧热的概念,特别是水,稳定状态为液态.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考

19、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通常状况下测得的数据;B、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C、反应前后能量守恒,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不同,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D、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不同,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解答】解:A、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通常状况下测得的数据,故A错误;B、升高温度,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故B错误;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

20、量,故C错误;D、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不同,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和相互转化关系的分析判断,题目较简单6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A浓硫酸与水B生石灰与水C熟石灰与水D氯化钠与水【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反应时是否放热判断,即食即热型快餐就是利用物质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放热进行的【解答】解:A浓硫

21、酸溶于水放热,但不是发生化学反应,且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故A错误;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B正确;C熟石灰与水不反应,故C错误;D氯化钠与水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石灰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氧化钙的性质进行解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H2的燃烧热为-285.81kJ?molB测定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终止温度C.在101kPa时,1molC与适量O2反应生成1molCO时,放出110.5kJ热量,则C的燃烧1

22、热为110.5kJ?molD.在稀溶?中,H+(aq)+OH(aq)H2O(l)AH=-57.31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燃烧热是C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B、中和热测定时,必须测定起始温度和反应最高温度;C、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D、浓硫酸溶解放热【解答】解:A、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是氢气的燃烧热,故A正确;B、中和热测定时,虽然必须测定起始温度和反应后温度,即反应开始前酸和碱的温度,反应后的最高温度,反应后终止温度不一定为最高温度,故

23、B错误;C、C的燃烧热是C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故C错误;D、浓硫酸溶解时放热,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D错误故选:A.【点评】熟记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知道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2(g)=CO2(g)H=-392kJ/mol,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2O(g)=CO(g)+H2(g)H=+131kJ/mol,CO(g)+IO22(g)=CO2(g)AH=-282kJ,H2(g)+1。2(g)=H2O(g)H=241kJ/mol,由以上反应2推断

24、往炽热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A.不能节省燃料,但能使炉火瞬间更旺8 .虽不能使炉火更旺,但可以节省燃料C.既能使炉火更旺,又能节省燃料D.既不能使炉火更旺,又不能节省燃料【考点】燃料的充分燃烧.【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盖斯定律来分析煤的两种燃烧途径放出的热量,从而分析能否节省燃料和炉火是否瞬间更旺.【解答】解:煤炭直接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H=-392kJ/mol;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2O(g)=CO(g)+H2(g)H=+131kJ/mol,CO(g)+I02(g)=CO2(g)AH=-282kJ/mol2H2(g)

25、+J02(g)=H2O(g)4H=-241kJ/molt-i由于碳先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氢气,气体在燃烧时比煤炭之间燃烧火焰更旺;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将+可得:C(s)+O2(g)=CO2(g)H=+131KJ/mol-282KJ/mol-241KJ/mol=-392kJ/mol,与煤炭直接燃烧的热效应是相同的,故并不节省燃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燃料的燃烧和盖斯定律的运用,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9 .已知下列数据:12Fe(s)+O2(g)=2FeO(s)AH=-544kJ?mol4Al(s)+302(g)=2Al2O3(s)4H=-3350kJ?mol反应过程A . CO的燃

26、烧热为283 kJB .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0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贝U2Al(s)+3FeO(s)=Al2O3(s)+3Fe(s)的AH是()A.-859kJ?mol1B.+859kJ?mol1C.-1403kJ?mol1D.-2491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利用盖斯定律,从待求热化学方程式出发,找出待求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与已知反应中各反应物、生成物的关系,然后通过相互加减可得待求的AH.【解答】解:已知:2Fe(s)+O2(g)=2FeO(s)H=-544kJ?mol1,、,、/一.-14Al(s)+3O2(g)=2

27、Al2O3(s)H=-3350kJ?mol2Al(s)+3FeO(s)=Al2O3(s)+3Fe(s)AH=(-3350kJ?mol1)是-(-544kJ?mol1)2巨-859KJ/mol,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在反应热计算中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盖斯定律的概念、含义及在反应热计算的中应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10.氯原子对O3分解有催化作用:O3+C1C1O+O2AH1ClO+OCl+O24H2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3+O2O2A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O3+O2O2的AHnElE3B.AH=AH1+AH2C.

28、O3+O2O2是吸热反应D.大气层中的臭氧无法再生【考点】反应热和始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由图象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O3+O2O2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H=E2-E3,反应中Cl为催化剂,以此解答.【解答】解:A.反应O3+O2O2的H=E2E3,故A错误;B,由盖斯定律可知H=4H1+H2,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O3+O202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D.在放电条件下,氧气可生成臭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焰变,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概念的考Na2O2 (s) +CO2 (g) =Na2

29、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查,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盖斯定律的应用.11.已知:2C0(g)+02(g)=2CO2(g);H=-566kJ/mol,(s)+-O2(g);4H=-226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2coaC.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kJ/mol23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M0 一些盐的结晶水合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有熔化现象,即熔溶于自身的洁净水中,又同 时吸收热量.他们在塑料袋中经日晒就熔化,又在日落后缓慢凝结而释放热量.故可用于调 节室内温度,或用作夏日防暑的枕

30、垫或坐垫,这些物质可称之为热材料.现有几种盐的结晶 水合物有关数据如下: Na2s2O3?5H2O CaCl2?6H2O Na2SO4?10H2O Na2HPO4?10H2O熔点/ C 4050 29.92 32.38 35.1熔化热 /kJ?mol 1 49.7 37.3 77 100.1根据上述数据和实用性考虑,实际运用时常采用的物质应该是()A3 B. C.D.【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可以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哪种物质容易制取并且单位质量的物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多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要考虑两点,一是采用的物质熔点与环境温度(主要

31、与常温比较)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使用不方便;二是该物质的熔化热要尽可能大一 些,调节室温才有效.【解答】解:选择的物质应该具有的特点是:熔化温度适当,比较容易制取该物质,熔化时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热量比较多多.Na2SO4?10H2O具有这样的特点.熔化温度太高,而 熔化温度低且熔化时吸热少,温度和熔化吸热量适当,但Na2HPO4?10H2O比较难制取,不容易获得.故选C.【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燃烧热的概念以及燃烧热的单位;B、根据短线上说明的物质”不仅仅代表的是反应物或者生成物,而其对应的系数代表的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C、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与物

32、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物质由固态变气态吸收热量以及盖斯定律来解答;D、运用盖斯定律来解答;【解答】解:A、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故A错误;B、该图描述的就是一个热化学方程式,所以应566的数值应该是2CO(g)+O2(g)和2CO2,上边的系数不对,故B错误;C、题目中第二个方程的2倍为:2Na2O2(s)+2CO2(g)=2Na2CO3(s)+O2(g)AH=-452kJ/mol,本题中的CO2(s)多一步变气体吸热的过程,所以本题放出的热量就少于452,但是H-452kJ/mol,故C正确;D、题目中运+2式为:Na2O2(s)+CO(g)=Na2CO3(s)H=-509kJ/mo

33、l,此时放热509KJ,2因为CO是1mol,所以转移电子数是2倍的6.02X1023,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单位、盖斯定律等知识,试题的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点评】本题要求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侧重于考查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题给信息.二、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3.CaCO3一CaO(s)+CO2(g)H=T77.7kJ/mol0.5H2SO4(l)+NaOH(l)0.5Na2SO4(D+H2O(l)H=-57.3kJ/molC(s)+O2(g)CO2(g)H=-393.5kJ/molCO(

34、g)+-I02(g)CO2(g)H=-283kJ/mol2HNO3(aq)+NaOH(aq)NaNO3(aq)+H2OH=-57.3kJ/mol(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有.(填序号,以下同)上述反应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上述反应中,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碳酸钙分解反应谈吸热反应,始变大于0;强酸强碱完全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碳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热量为燃烧热;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热量为燃烧热;强酸强碱完全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解答】解:碳酸钙分解反

35、应谈吸热反应,始变大于0,故错误;强酸强碱完全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溶液标注错误,应为aq,所以不是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故错误;碳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热量为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为碳的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热量为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为碳的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强酸强碱完全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选项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燃烧热、中和热概念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14.(1)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

36、方程式为C(s)+H2O(g)CO(g)+H2(g)H=+131.28kJ?mol1.以H2为燃料可制成氢氧燃料电池.已知:2H2(g)+O2(g)2H2O(l)H=-572kJ?mol,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228.8kJ电能时,生成1mol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80%.【考点】热化学方程式;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由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则1mol碳与水蒸气反应,吸收10.94KJM2=131.28kJ,并注意物质的状态来解答;先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式求出生成1mol液态水,理论上放出的能量,然后根据电池的能量转

37、化率=寸!,置moo%.理论量【解答】解:(1)由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则1mol碳与水蒸气反应,吸收10.94KJM2=131.28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H=+131.28kJ?mol1,故答案为:C(s)+H2O(g)CO(g)+H2(g)H=+131.28kJ?mol1;解:生成1mol液态水,理论上放出的能量为572KJ =286KJ,电池的能量转化率2=11X100%=22乱3KJX100%=80%,理论量286KJ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式的运用,难度不大,根据

38、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实际量=T用-人HX100%即可完成理论量15.某种优质燃油由甲、乙两种有机物混合而成,甲、乙两种物质含有的两种或三种.已知甲、乙及 CO、H2的燃烧热如下:物质甲乙CO H2燃烧热 /kJ?mol 1 1366 5518 283 286取甲、乙按不同比例混合的燃油23g,在足量的O2中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物质的量分数x的关系如图.试求:(1)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 ;C、H、。三种元素中Q与混合物中乙的160g由甲、乙等物质的量混合而成的燃油在347.2LO2中恰好完全燃烧,得492.8L气体,冷却到室温时,还剩余 224L (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由此可求得混合物中

39、的原子个数比10: 24: 1 .甲、乙的分子式为:甲C2H6O :乙 C8H18 / C、H、O(3) 1mol由甲、乙等物质的量混合而成的燃油在一定量的 1,则反应中生成CO 2 mol.02中燃烧,放出热量 2876kJ?mol“Q kJ mol-102 0.4 0 6 O S 1.01113燃烧热;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依据图象分析乙的质量分数为100%时放热1113KJ,结合乙的燃烧热是1mol乙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计算出乙的物质的量,根据摩尔质量概念计算得到;当全部是甲物质放热683KJ,结合甲的燃烧热计算甲的物质的量,计算摩尔质量;混合物燃烧冷

40、却到室温时,还剩余224L为二氧化碳气体,水蒸气为492.8L-224L=268.8L,依据原子守恒分别计算碳、氢、氧元素的物质的量得到原子个数比;甲、乙等物质的量混合结合混合物质量和甲乙的摩尔质量计算得到物质的量推断出分子式;(3)根据燃烧的热量变化,结合一氧化碳的燃烧热计算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n (乙)【解答】解:(1)当X=1.0燃油全部是乙,根据乙的燃烧热计算乙的物质的量,:13y=02017mol;贝M(乙)=在=114g/mol;5518KJ/mol0.201Twlg当X=0时,燃油全部是甲,依据甲的燃烧热计算甲的物质的量=暨红=0.5mol,则M1366KJ/mol(甲)=46g

41、/mol;0.5mol故答案为:114;160g混合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n(CO2)=一丝生一二10mol;22.4L/mol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n(H2O)=史史也二壁生=12mol;二工二/物1根据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氧元素之和与消耗氧气的氧元素差值计算;347.2LO2物质的量=一=15.5mol;22.4L/mol得到原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物质的量为n(O)=102+12-15.5X2=1mol;所以n(C):n(H):n(O)=10:24:1;设160g混合物物质的量为n,甲乙等物质的量混合,则114n+46n=160,得到n=1;摩尔质量为46g/mol的是乙醇;依据原子守恒得到乙的分子式为C8H18所以甲的分子式为C2H6O;乙的分子式为:C8H18,故答案为:10:24:1;C2H6O;C8H18;(3)1mol混合物完全燃烧应放热=1兆6盯+5518町=3442kj;实际放热2876KJ;2所以生成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结合一氧化碳的燃烧热计算得到:n(CO)3442KJ-2B76KJ=2mol283KJ/molo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应用和计算,主要是图象分析计算甲、乙的摩尔质量,混合物的综合计算,原子守恒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3据盖斯定律可得,X-x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