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环保意识》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50775428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人的环保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人的环保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人的环保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古人的环保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人的环保意识》(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人的环保意识环境污染或许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环境保护则是古往今来永恒的话题。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古人强烈的环保意识。传说从五帝时起,国家就设置了虞、衡机构。虞、衡就是专门负责环保工作的。据史料记载,舜帝时代,为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舜任命了九官二十二人,其中之一便是虞官伯益。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 这人很了不起, 除了本职工作以外, 还喜欢狩猎,喜欢与鸟兽打交道,谙熟鸟语兽习,把“驯养鸟兽”作为业余爱好。到了大禹时代,伯益又协助大禹治水、开垦种植、熟化土地等。南方的水稻就是从那时开始大面积种植的。衡是虞的下设单位,它的工作比较具体,有林衡、川衡等。林衡负责巡视

2、山林,植树造林,调拨护林人员和相关物资,还负责实施对相关人员的奖罚;川衡主要整治江河湖泊,保持水系畅通,既要抗旱,又要排涝。林衡和川衡在虞的领导和协调下,还要进行一些合作,譬如养山涵水、导流山洪等。中国古代环保法令多以诏令、礼、律、禁令等形式下达。其中诏令毫无疑问是国家法律,不得违抗。礼多是民间的约束或叫规约,律和禁令可能是地方政府颁布的,也可能是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捕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 ”据说此禁令产生于大禹时代,最迟也在先秦。这和今天实施的季节性封山育林、江河禁捕如出一辙。礼记里的规定就更加具体,什么时候可以伐木,什么

3、时候可以捕鱼,什么时候可以网鸟,什么时候可以逮兽 件件桩桩说得清清楚楚。不仅定性,而且量化;不仅制约黎民百姓,皇家也不例外,违者必究。 荀子王制更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如“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这些规定,并非哪一朝代所有,而是各朝各代都以国家的法律形式诏令天下,如秦代的秦律田律 、宋代的宋大诏令集等。中国古人环保意识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古人崇尚自然,自给自足, 不轻易杀生; 二是国家颁发律令, 主导环保,促进了民间的环保

4、习惯的形成。 (文 /包光潜,有删改) 14、下列对全文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机构。 B 、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法律。 C、介绍中国古人的环保理念。 D 、介绍中国古人的环保意识。 15、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舜帝时代,虞官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又协助大禹治水。 B、林衡和川衡工作比较具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不干涉。 C、中国古代的一些环保法令,体现了“保护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D 、古人环保意识的形成,完全建立在古人崇尚自然的思想基础之上。16、依据文本内容判断,下列不能证明“古人重视环境保护”的一项是()A 、为解决人口膨胀问题,西汉政府向西北迁徙了70 万人,大片森林变成了农田。B 、礼记曲礼中规定:大夫不得整群地猎取鸟兽,士子不得捕猎幼兽。C、旧唐书中记载:凡是打渔捕猎的活动,要按照当令时节进行。D 、唐代设置了虞部郎中、员外郎等职,主要负责京城绿化等工作。古人的环保意识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