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关于防盗报警系统中传感器的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50699288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4.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关于防盗报警系统中传感器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关于防盗报警系统中传感器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关于防盗报警系统中传感器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关于防盗报警系统中传感器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关于防盗报警系统中传感器的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题目:关于防盗系统中传感器的报告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冯治国2013年12月10日目录 一、 传感器的定义和分类1二、 应用背景3三、报警系统33.1报警系统中的传感器组成33.2报警系统中的工作示意图43.3报警系统中的传感器51、 热释红外传感器52、 超声波传感器73、CCD传感器8四、 小结111、 传感器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最广义地来说,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定义为:“传感器是测量系统中的一种前置部件,它将输入变量转换成可供测量的信号”。按照Gopel等的说法是:“传感器是包括承载体和电路连接的敏感

2、元件”,而“传感器系统则是合有某种信息处理(模拟或数字)能力的传感器”。 2、 分类可以用不同的观点对传感器进行分类:它们的转换原理(传感器工作的基本物理或化学效应);它们的用途;它们的输出信号类型以及制作它们的材料和工艺等。根据传感器工作原理,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二大类。按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分类物理传感器应用的是物理效应,诸如压电效应,磁致伸缩现象,离化、极化、热电、光电、磁电等效应。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都将转换成电信号。化学传感器包括那些以化学吸附、电化学反应等现象为因果关系的传感器,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也将转换成电信号。有些传感器既不能划分到物理类,也不能划分为化学类。大多数传感器

3、是以物理原理为基础运作的。化学传感器技术问题较多,例如可靠性问题,规模生产的可能性,价格问题等,解决了这类难题,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将会有巨大增长。常见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和工作原理列于表1。 按照其用途,传感器可分类为:压力敏和力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液面传感器、能耗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 射线辐射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真空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以其输出信号为标准可将传感器分为:模拟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模拟电信号。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数字输出信号(包括直接和间接转换)。膺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信号量转换成频率信号或短周

4、期信号的输出(包括直接或间接转换)。开关传感器当一个被测量的信号达到某个特定的阈值时,传感器相应地输出一个设定的低电平或高电平信号。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所有材料都会作出相应的、具有特征性的反应。它们中的那些对外界作用最敏感的材料,即那些具有功能特性的材料,被用来制作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从所应用的材料观点出发可将传感器分成下列几类: (1)按照其所用材料的类别分 金属 聚合物 陶瓷 混合物 (2)按材料的物理性质分 导体 绝缘体 半导体 磁性材料 (3)按材料的晶体结构分单晶 多晶 非晶材料2、 应用背景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关心,居家安全已成为大家优先考虑的问题。当外

5、出家中无人,或者仅有老人孩子在家,或者晚上在家熟睡,必须确保家庭成员和财产的绝对安全。 目前,众多住宅小区的安防防犯主要倚靠安装防盗窗、防盗门以及人工防犯。这样的做法仅仅只能在安全保护中作为基础,不符合安全防护的要求、而且不能有效地防止坏人的侵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传感器报警系统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广泛应用于小区楼宇自动化系统中。三、报警系统3.1报警系统中的传感器组成多传感器防盗报警系统采用多传感器集成与信息融合技术,利用多种传感器或多个同类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应用数据融合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测量与控制。此系统包含以下几种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超声传感器、CCD(电

6、荷耦合)传感器,这几种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传感器,从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人体移动引起波的频率的改变和人体图像等不同方面监测人体入侵的情况,基本上可以实现人体入侵的全部源信息的采集,从最大程度上消除报警信息的不确定性,提高报警的准确率。 3.2报警系统中的工作示意图在防盗监测中,可以采用如下图所示的串行数据检测融合结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取现场人体入侵的情况。首先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体辐射出的中心波长为910m的红外线,进行判决,把结果传到超声传感器节点,在此融合这两个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形成一个新的判决,依次类推, 再传到CCD传感器的节点,最后融合输出判决结果。人体入侵态势结果输出CC

7、D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时间3.3报警系统中的传感器1、 热释红外传感器(1) 热释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热释电效应,即在铌酸锶钡等一类具有热释电效应的晶体薄片的上、下表面设置电极(类似电容),在上表面覆以黑色使晶体吸收红外线,晶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极化强度,若有红外辐化强度降低,表面电荷减少,释放部分电荷,在上下电极之间产生电压U。常用的热释电红外线光敏元件的材料有陶瓷氧化物和压电晶体、塑料等铁电体,如钛酸钡、钽酸锂、硫酸三甘肽及钛铅酸铅等。热释电传感器工作温度在范围,工作视角一般为。为提高灵敏度,通常在探测器前端安装有光学系统(镜头),当有人经过或移动时,人体辐射的红

8、外线经过光学透镜传给热释电元件。传感器将热-电转换信号送放大器放大,反馈电阻调节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二极管与电阻电容形成低通滤波器,当信号幅值达到某一限定值时,可用比较器控制输出驱动蜂鸣器告警。热释电元件电流较小,所以电路工作所需电流很小。热释电传感器只能检测变化的信号,检测时辐射源必须晃动才有信号输出。通常采用菲涅尔透镜对移动信号进行放大,菲涅尔透镜相当于光栅作用可放大移动信号,它的表面布满了微小的条纹,在他旋涡状条纹中包含许多凸透镜,使得穿过它的光线弯曲即产生衍射现象,从而形成放大的影像。(2)热释电元件结构等效电路图: FET T 其中,T为热释电晶体,是输入绝缘电阻,为外接负载电阻,FE

9、T场效应管起阻抗变换的作用。由于热释电传感器绝缘电阻很高,高达几十到几百兆欧,容易引入噪声,使用时要求有较高的输入电阻。热释电元件工作过程是通过吸收光产生热量,因此与红外照射的波长无关,对光的波长没有选择性,所以在元件的窗口选用不同材料做滤光器,通过选择波长是器件具有一定波长选择范围,进而达到针对性监控目标的目的。凡是存在于自然界的物体,例如人体、动物、火焰等物体都会放射出红外线,只是其发射的红外线的波长不同而已。人体的温度为 3637,可辐射出中心波长为910m的红外线。在硅片表面上贴上截止波长为710m的滤光片,只允许波长超过710m的红外线通过,而小于7m的红外线被滤除掉,于是就得到只对

10、人体敏感的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2、 超声波传感器(1) 超声波传感器的特点超声波是一种振动频率高于声波的机械波,由换能晶片在电压的激励下发生振动产的,它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超声波对液体、固体的穿透本领很大,尤其是在阳光不透明的固体中,它可穿透几十米的深度。超声波碰到杂质或分界面会产生显著反射形成反射成回波,碰到活动物体能产生多普勒效应(报警系统中就是使用多普勒效应制成多普勒传感器)。因此超声波检测广泛应用在工业、国防、生物医学等方面。(2)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以超声波作为检测手段,必须产

11、生超声波和接收超声波,完成这种功能的装置就是超声波传感器,习惯上称为超声换能器。超声波传感器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当波源与观测者之间相对运动时,引起波的频率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之为多普勒效应)可以制成多普勒效应传感器。在没有移动物体进入被探测区域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是等幅的。当有活动的物体进入探测区域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幅度不等,并且不断变化。当人体或物体相对于传感器移动时,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原信号间产生频移,集成电路再把微弱的频移信号进行放大,再经多普勒检测、放大、限幅等措施,最后取得和物体移动信号响应相关的直流输出电平。其工作原理图如下:3、CCD传感器(1)电荷耦合器件(CCD)特点1)集成度

12、高、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直流工作电压范围7-12V)、可靠性高、寿命长。2)空间分辨率高,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3)可任选模拟、数字等不同输出形式。(2)CCD传感器工作原理1)CCD电极结构CCD基本结构组成分两部分,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光敏元件阵列和读出位移寄存器。CCD的电极就是MOS结构的栅极,MOS结构即在P型硅衬底上生长一层S iO2 (120nm),再在 S iO2层上沉积金属铝构成MOS结构,它是CCD器件的最小工作单元。其结构图如下:2) 电荷存储转移原理A、 势阱的产生MOS的金属电极加正压,电极下的P型硅区域内空穴被赶尽,留下带负电荷的负离子,其中无导电的载流

13、子,形成耗尽层。它是电子的势阱。势阱的深浅取决于U的大小B、电荷的存储势阱具有存储电荷的功能,势阱内所吸收的光生电子数量与入射到势阱附近的光强成正比。CCD器件将物体的光像形成对应的电像时,就是CCD器件中上千个相互独立的MOS单元势阱中存储与光像对应的电荷量。3) 读出移位寄存器读出位移寄存器是电荷图像的输出电路。 A、电荷的定向转移当外加电压一定时,势阱的深度随势阱中的电荷量的增加而线性减少。由此通过控制相邻MOS电容器栅极电压高低来调节势阱的深浅,要求多个MOS电容紧密排列且势阱相互沟通,金属电极上加电压脉冲严格满足相位要求。B、电荷的输出在输出端P型硅衬底上扩散形成输出二极管,二极管加

14、反压,在PN结形成耗尽层。输出栅OG加压使电荷转移到二极管的耗尽区,作为二极管的少数载流子形成反向电流输出。输出电流的大小与电荷大小成正比,通过负载变为电压输出。其结构如下图:4)CCD工作原理CCD是将光敏二极管阵列和读出移位寄存器集成为一体,构成具有自扫描功能的图象传感器。这种器件光敏面积大,靶面利用率高,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集成电路器件,它以电荷作为信号, 基本功能是进行光电转换电荷的存储和电荷的转移输出。 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和自动测量, 尤其适用于图像识别技术。当景物的光学图像,经由摄像物镜投射到这个阵列上时,由于各光敏二极管受光的强弱不同而感生出不同量的光电荷。这些感生电

15、荷,经过一定时间(一场)的积累,在转移栅的控制下,水平地移送到与像元对应的设置在光敏元旁边的垂直移位寄存器中,而后又在行转移脉冲的控制下,将电荷移送到水平移位寄存器,并由水平移位时钟控制依次向输出端转移,最后由输出电路输出视频信号。由CCD传感器输出的视频信号已具有较大幅度(0.5V以上),经由处理电路进行处理(包括自动增益控制、校正、同步信号混合、功率放大等),在终端得到全电视信号输出。4、 小结多传感器综合使用,即选用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充分发挥各个传感器的优势,取长补短,实现信息共享,降低虚报漏报的可能性,实现信息融合,多传感器集成与信息融合技术目前在自动控制、军事、航空导航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随着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传感技术也将得到不断地发展。 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