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分享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0596170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分享(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教师:王莉兰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了解,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2.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教学重、难点:1、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2、弄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了解。(难点)前置作业:1、 收集感兴趣的仿生学相关资料;2、 学习课文4、5自然段,填写表格。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蝙蝠探路的秘密是: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默读全文,质疑问难

2、。三、自学重点段,解决问题。(蝙蝠是怎样探路的,飞机和雷达又有怎样的了解?)1、学生自学。2、填表格。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填表情况。4、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情况。(小黑板出示说话练习要求:我是科学家-,我在第-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5、小结:三次试验证明-(小黑板出示“蝙蝠探路的工具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学生读) 请大家把书上的这句话用双横线划出来,然后仔细地读读。边读边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四、探究蝙蝠探路的秘密。1、同桌一起自学第六节,找出有关蝙蝠飞行的秘密的句子,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能理解它吗?2、检查:交流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3、教师板演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生简述)4、用自己的话介

3、绍蝙蝠探路的秘密。五、探讨雷达探路的秘密。1、学生自学。2、检查交流自学体会。3、小黑板出示课后第三道填空。(口答)4、生黑板板书雷达探路示意图。六、交流仿生学的相关资料并总结:师:科学的征途是无止境的。大家想不想将来也利用仿生学制造出一些有用的设备?只要大家今后多学习知识、多留心生活,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研究,充分打开想象的翅膀就一定能够办得到。蝙蝠和雷达说课设计蝙蝠和雷达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科普文章介绍了仿生学的应用蝙蝠夜间是凭什么探路飞行的,飞机靠雷达夜间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经过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

4、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了解,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2.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1、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2、弄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了解。(难点)根据以上的依据,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就分五个方面来谈谈。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默读全文,质疑问难。这一节主要完成以下的教学任务:通过自学的方法使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结构,提出自己深入学习后仍不懂得问题,训练了学生的自学、理解、思维、概括能力。三、自学重点段,解决问题。(蝙蝠是怎样探路

5、的,飞机和雷达又有怎样的了解?)三次科学实验,蝙蝠、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间的了解是这一节的教学要点,为达到要求,我采用“设置悬念、讨论探究、方法指导、观察演示、表演解说”等方法引导学生学文。这样做有三个目的:1、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透彻地理解问题。2、化抽象为形象,突破教学重难点。3、训练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的教学具体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指导学生弄清三次科学实验的过程。教学时先让学生听同学读45自然段时思考:科学家在什么环境下做了多少次实验?从中释词“横七竖八”,并练习造句。然后让学生默读45自然段,采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弄清三次不同实验的方法、结果及结论(

6、表格形式出现)。接着让学生分别说说实验的经过,同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证明”并练习造句。这样就使学生在多读、多说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了三次科学实验的过程,明白了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从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和理解、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第二步:指导学生揭开蝙蝠探路的密秘。蝙蝠发出和接收超声波这一内容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我采用了观察演示的方法来开展教学。教学中我提出:蝙蝠是怎样利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通过这一段的学习,总结出学法:听朗读、画简图、说原理。以此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自学下文打下基础。这正体现了大纲提出的“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7、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第三步:指导学生明白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弄清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跟蝙蝠之间的了解。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总结的学法自学课文,并仿照作出雷达的探路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明白了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之后,让学生自己设计雷达探路示意图讨论它们之间的了解,再让学生根据对话提示进行对话。这样就使学生在分析、比较、联想、对话中明白了蝙蝠与雷达之间的了解,生动化、趣味化了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且贯彻了大纲要求的“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至此,本文的教学任务已大部分完成。四、课外延伸,扩展思维大纲指出:“要注意课内和课外的了

8、解。”因此,学完课文后提问:“雷达是仿照蝙蝠制造出来的,科学家还从哪些生物的身上得到启示,制造了哪些现代化设备?”以此扩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把学习兴趣由课内引向课外。五、谈话结束,激励创造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科学的征途是无止境的。大家想不想将来也利用仿生学制造出一些有用的设备?只要大家今后多学习知识、多留心生活,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研究,充分打开想象的翅膀就一定能够办得到。这样结束课文,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板书设计: 这个板书设计,图文结合,直观、简洁反映了蝙蝠、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体现了它

9、们之间的了解。这样的板书,便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蝙蝠和雷达这一课的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这既是这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为了突破难点,使学生便于领会掌握文中所要说明的道理,我通盘考虑,精心设计如下: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上课伊始,激趣质疑,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节课文,亲自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为了面向大多数,让每个学生得到练习的机会,人人动脑,个个动手,我将印好的小练习纸条发给学生,分小组讨论填写。 学生自学后大多数学生得出结论:蝙蝠飞行探路

10、是离不开嘴和耳朵的。当时有同学提出: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我接着出示了小黑板,上面有这样两个句子:、蝙蝠是用嘴和耳朵探路。 、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让学生思考到底谁说得对?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意见出现分歧,开始争论,自发的形成一种研讨学习的氛围。最后的出结论: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并且能够简要地说出原因。我趁热打铁,接着小结:丢掉“配合”是不科学的,因为第二次和第三次试验,分别塞住蝙蝠的耳朵和封住蝙蝠的嘴巴,它都无法正常飞行。那么也就是说:单独将蝙蝠的嘴和耳朵露在外面,蝙蝠就失去了探路的本领,从而说明蝙蝠探路时嘴和耳朵这两样器官在其飞行时必须同时使用,才能发挥作用

11、,所以一定要说: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有一种成就感。二、线条板书清晰呈现学习脉络板书形象地、概括地展示了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用箭头、图示形象而逼真地标明蝙蝠怎样探路夜飞,使学生能看出蝙蝠的嘴能发出超声,耳朵能接收超声的这种特殊本领,从而进一步明确“配合”的重要。在此基础上我又进一步进行补充,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蝙蝠不仅仅知道了前面有障碍物,而且能够清除的知道其大小、位置及性质。然后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蝙蝠是如何捕捉飞蛾的?学生看着这部分板书,能够清除的说出蝙蝠捉虫的过程,加深印象,从而起到了帮助理解,加深

12、理解的作用。然后,放手让学生熟悉运用上面所学到的知识规律。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使飞机也能夜间飞行,我着重指导学生理解的部分是:雷达工作的原理。并且总结归纳板书: 三、抓住重点,巧设对话,攻破难点。飞机是怎样靠雷达夜航这一部分内容是我们教学的难点,以往我们会让学生按图示的内容,口述出飞机靠雷达夜航的过程。但是,今天我设计了一次情境对话:说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发现了夜航的飞机,它非常惊讶地说:我以为只有我可以在夜里才有这么高的飞行本领,它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怎么也可以在夜间这样自由的飞翔呢?蝙蝠心理很疑惑,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决定拜访雷达,你想一想蝙蝠会问雷达一些什么

13、问题?雷达会怎么回答?这样的对话练习,既考查了学生对于难点地掌握情况,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课堂气氛活跃,改变了过去阅读教学只是枯燥的口述雷达工作原理的形式。四、拓展延伸知识迁移 在学生已完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扣住课题进行牵引:“蝙蝠和雷达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在这时提出这一问题,基本上已是水到渠成了。学生都能明白雷达的发明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于是,我因势利导,话题一转讲:科学家就这样从动物、植物身上得到启示。他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不断实验研究,进行发明创造。于是,再问学生:人们还从哪些动物、植物身上得到启示而发明过什么呢?让学生们了解课内外知识讨论“潜水艇”、“水草和锯”、“蜻蜓和直升飞机”、“人脑和电脑”等,激发学生对仿生科学兴趣。四、回顾与反思 教学教学,就是不断地教,不断地学。下来后,我仔细地想了想:如果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把研讨的时间多数留给学生,相信他们,教师仅仅做点拨,这样才能让合作学习的时效性得以充分的提高。另外,我在个别问题的设计上显得模糊,而且课堂上还要注意师生的情绪的交流。我始终相信实践出真知,只要我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我的教学能力一定能不断提升。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