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50510746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38.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用假设法解决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用假设法解决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用假设法解决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假设法解决问题(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用假设法解决问题(一) 此文原题目为用假设法解应用题,初稿完成于1993年11月,1994年12月第一次修改,1997年8月第二次修改。河北省平乡县大刘庄小学 李明亮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甲班有学生45人,乙班比甲班多3人。两班共有学生多少人?解此题的一般方法是,先求出乙班人数,再求学生总数。如果列式为452+3就是用了假设法假设乙班也是45人,则两班共有452=90(人)。但乙班实际人数比45人多3人,所以两班的实际总人数比90人多3人。有些数学题的数量关系不明显,不容易找到解题的方法。如果我们做一些适当、合理的假设,就有可能使数量关系明显,从而找到解题的方法。这种解题方法叫做假设法。假设的方

2、法有多种,要灵活运用。一、把“缺少”的条件假设为已知例1.甲、乙、丙三人出了同样多的钱在粮店买了若干千克大米。回家后,乙要的大米比甲、丙都少6千克,因此,甲、丙都又退给乙6元钱。每千克大米多少元?、分析:不知道三人共买了多少千克大米,也不知道三人各要多少千克,求大米的单价似乎很难。但是,我们可以假设大米的数量。假设乙要了1千克大米,则甲、丙都要了7千克,三人共买了7+7+1=15(千克)每人平均153=5(千克)。在粮店,他们平均出钱,每人出的都是5千克大米的钱。回家后,甲、丙要的大米都比平均数多75=2(千克),所以甲或丙退给乙的6元钱就是多要的2千克大米的价钱。乙要的大米比平均数少51=4

3、(千克),所以甲和丙退给他的12元钱就是少要的这4千克大米的价钱。这样,就可求出大米的单价。解法1.67(771)3=3(元)解法2.62(771)31=3(元)本题还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解(这里只画出线段图,分析略)精选文档解法3.6(6623)=3(元)解法4.62(623)=3(元)例2.小王骑车去火车站。他计划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驶,这样才能正好赶上火车。可是,前一半路程他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下一半路程他应该以多快的速度骑行,才能赶上火车?分析与解答:题中只有两个速度,没有路程怎样计算?可以假设路程。假设路程是30千米,则小王按计划骑行,需要的时间是3015=2(小时)。前一半

4、路程他已经用了30212=1.25(小时);下一半路程他应该用的时间是21.25=0.75(小时),应该用的骑车速度是每小时3020.75=20(千米)。302(301530212)=20(千米)答:(略)当然,把路程假设为3千米、6千米、10千米结果都是一样的。把路程假设为“1”当作工程问题来解,也很简便。例3.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大几分之几?分析与解法1.假设甲数是25,则甲数的是25=15。即乙数的也是15,乙数是15=24。(2524)24=解法2.假设乙数是1,则甲数是1=。(1)1=精选文档分析与解法3.假设甲数的与乙数的都等于1,则甲数是1=,乙数是1=。()=例4.一次

5、考试,某班学生的平均分数为87分。其中90%的学生达到了80分,他们的平均分数为89分。80分以下的学生的平均分数是多少?分析与解答:假设全班有40人,则达到80分的学生数是4090%=36(人),80分以下的学生数为4036=4(人)。全班学生总分为8740=3480(分);达到80分的学生总分为8936=3204(分);80分以下的学生的总分为34803204=276(分),平均分是2764=69(分)。综合算式:(8740894090%)(404090%)=69(分)注:如果假设全班有4人,则解法更简便。这类问题,似乎都缺少一个重要条件,但问题的答案却与这个“重要条件”无关。所以,无论把

6、这个“重要条件”假设为多少,都不影响计算结果,但假设的数据应便于计算。类似问题;1.甲乙二人走同一段路,甲所用的时间比乙短,甲的速度比乙快几分之几?2.一艘轮船停靠在码头,计划12小时把货卸完。实际卸货的速度提高了。实际几小时可以卸完?3.植树节这天,同学们去种树,平均每人应该种2棵。如果只让男同学去种,平均每人应该种3棵。如果只让女同学去种,平均每人应该种几棵?二、把一般条件假设为特殊条件例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在这个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求这个圆的面积。精选文档分析:求圆的面积,一般要先求出圆的半径。在本题中,如果知道了正方形的边长,就可求出圆的半径,但题中只给了正方形的面

7、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要用开方。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正方形的面积是4、9、16、25时,才有可能推想出它的边长。用小学知识能不能解这道题呢?解法1.假设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则它的边长是5分米。所以,假设的这个正方形内的最大的圆的直径是5分米,面积是()23.14=19.625(平方分米)而原正方形面积是假设的这个正方形面积的,所求的圆的面积也应该是假设的这个圆面积的。19.625=15.7(平方分米)解法2.假设正方形的边长是20分米,则它里面最大的圆的直径也是20分米,面积是()23.14=314(平方分米)。把面积20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假设为边长20分米,面积就扩大了20倍

8、,它里面最大的圆的面积也就扩大了20倍。所以,所求的圆的面积是31420=15.7(平方分米)注:此题不用假设法也可以解。如图,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204=5(平方分米),即r2=5.所以圆的面积是S=r2=3.145=15.7(平方分米)。类似习题:1.把一个面积是6.28平方分米的圆形纸片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纸片的面积。精选文档2.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9立方分米,另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它的2倍。求另一个正方体的体积。三、把带“铃铛”的分率(倍数)假设为不带“铃铛”有些问题,给出的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后面带着具体数量,我们称之为分率(倍数)带“铃铛”

9、。可以假设法(当然,也可以用用画图的方法)把数量进行调整,使分率(倍数)不带“铃铛”。例6.工人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全部零件的多4个,第二天加工了全部零件的少1个,还剩16个每加工。这批零件共多少个?分析与解答:假设第一天正好完成了全部零件的,那么剩下的(没加工的)零件就会多4个;假设第二天正好完成了全部零件的,那么剩下的就会少1个。于是,原题的条件就变成了“第一天加工了全部零件的,第二天加工了全部零件的,还剩(16+441)个没加工”。(16+41)(1)=114(个)答:(略)例7.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是202,乙数比甲数多1,丙数比甲数的2倍少2,丁数比甲数的一半多.求这四个

10、数。分析与解:假设乙数等于甲数,丙数正好是甲数的2倍,丁数正好是甲数的一半,则四个数的和将是(2021+2)。由此可求出甲数,进而求出另外三数。甲数 (2021+2)(112)=45乙数 45+1=46精选文档丙数 4522=88丁数 45(112)=23例8.学校买来三种新书共100本,其中文艺书是科技书的3倍,画册比科技书的一半少8本。这三种书各买来多少本?解(分析略):(100+8)(31)=24(本) (科技书) 243=72(本) (文艺书) 2428=4(本) (画册)解法2(分析略):(100+8)(2123)=4(本) (画册) (4+8)2=24(本) (文艺书) 243=7

11、2(本) (文艺书)例9.水果店有535千克橘子,第一天卖出8筐又17千克,第二天卖出5筐又11千克,还剩195千克。每筐橘子的重量相等。第一天卖出多少千克?解(分析略):每筐橘子有多重?(5351951711)(85)=24(千克)第一天卖出多少千克?24817=209(千克)类似习题:1.师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徒弟加工了92个,超额15%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的任务比师傅任务的多32个。师傅加工零件的任务是多少个?2.车站仓库里原有煤若干吨。第一次运出的比存煤的一半少350吨,第二次运出现有煤的一半有50吨,结果还剩500吨。仓库里原有煤多少吨?3.小明有人民币若干元。买书用去其中的一半又5

12、角,买文具用去剩下的一半又5角,买本又用去第二次剩下的一半又5角,最后还剩5角。小明原有多少元?四、虚构、改编情节精选文档例10.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做完?没有人举手。你想想看: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分析与解法1.全班做完语文数学作业的分别有37人和42人,没有两种作业都没做完的。假设全班学生都正好做完了一种作业,那么全班应该有79人(37+42=79)。但实际上全班只有48人,假设的人数比实际人数多31人(7948=31)。为什么会多出31人?是因为这3

13、1人都举了两次手。37+4248=31(人)分析与解法2.已知有37人做完了语文作业。假设全班48人都做完了数学作业,那么做完语文作业的37人就是两种作业都做完的人数。但是,实际做完数学作业的只有42人,比假设的48人少6人。所以,两种作业都做完的也应该比37人少6人。37(4837)=31(人)分析与解法3.有37人做完了语文作业。假设全班48人都正好做完了一种作业,没有人做完两种作业,则做完数学作业的应该是11人(4837=11)。但实际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2人,比假设的11人多31人(4211=31)。这31人既做完了数学作业,又做完了语文作业。42(4837)=31(人)分析4. 假设班

14、主任不是让学生举手,而是让做完作业的学生交作业本把语文、数学作业本各摆一行,并且同一学生的两个作业本的两个作业本上下对齐摆放(如下图)。这样,只要数一数作业本数,就可以知道做完作业的人数。但是,两种作业的总本数比全班人数多,因为两种作业都做完的学生都交了两个本。如果再让全班每个学生都拿回去一个本(共拿回去48本),就只剩下两种作业都做完的人的作业本了(两种作业都做完的人,每人剩一本摆在那里)。这样就可得到解法1。精选文档从上图中也可以得到解法2、解法3,还可以得到解法4。解法4. 48(4837)(4837)=31(人)注:上面的四种解法都可以用其他思考方法得到。例11.一人骑摩托车从A城去B

15、城。若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行驶,他将迟到2小时;若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行驶,他将早到1小时。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要准时到达,每小时该行多少千米?分析1.从A城出发,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行驶,要迟到2小时,即到既定时刻离B城还有60千米的路程(302=60);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行驶,将早到1小时。假设他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行驶到B城后没有停下,而是又向前行了1小时,到既定时刻才停下。用相同的时间,用两种速度行驶的路程相差108千米(60+48=108)。由此可求出行驶的时间,进而就可求出两地距离和应有的速度。解法1.从出发到既定时刻是几小时?(302481)(4830)=6(小时)

16、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30(62)=240(千米)或48(61)=240(千米)要准时到达,每小时该行多少千米?2406=40(千米)分析2.假设有两个人分别以每小时30千米和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同时从A城出发驶向B城。当快车提前1小时到达B城时,慢车距B城还有2+1=3小时的路程,即快车比慢车多行了303=90千米。由此可求出快车到达B城所用的时间。解法2. 每小时行驶48千米,几小时可到达?30(2+1)(4830)=5(小时)精选文档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485=240(千米)要准时到达,每小时该行多少千米?240(5+1)=40(千米)解法3(分析略).每小时行驶30千米,几小时可到

17、达?48(2+1)(4830)=8(小时)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308=240(千米)要准时到达,每小时该行多少千米?240(82)=40(千米)例12.一项工作,甲单独做40天可以完成,乙单独做60天可以完成。二人合作,甲因病休息了几天,他们共用了27天才完成。问:甲中途休息了几天?分析:甲乙合作,每天可完成这项工作的+=.假设甲中途没有休息,甲乙合作27天,可完成这项工作的27=,超过任务的。甲几天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呢?解:(+) 271=5(天)答:(略)。本题的另外几种解法:(1)27(1)=5(天)(2)把甲的工效设为“1”:27(14027)1=5(天)(3)把乙的工效设为“1”:

18、 27(160127)=5(天)精选文档(4)(1+)271401=5(天)(5) (1+)27160=5(天)例13.食堂有面粉和大米共168千克。一天用去了面粉的和大米的,一共用去48千克。面粉和大米原来各有多少千克?分析1.一天用去了面粉的和大米的(共48千克)。假设连用3天,则大米将正好用完,面粉应该还剩13=。连用3天,共用去面粉和大米483=144(千克)。还剩168144=24(千克)。这24千克都是面粉(是原来面粉重量的)。解法1.(168483)(13)=96(千克) (面粉) 16896=72(千克) (大米)分析2. 假设连用4天,则面粉将正好用完,面粉就会缺41=。连用

19、4天,共应该用面粉和大米484=192(千克),比总数还多192168=24(千克)。这24千克正好是原来大米重量的。解法2.(484168)(41)=72(千克) (大米) 16872=96(千克) (面粉)注:本题还有其他假设解法。例14.一个化肥厂计划14天完成一项任务。由于每天多生产3.5吨,结果9天就完成了任务。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吨?分析1.假设有甲乙两个厂分别按这个厂计划的效率和实际的效率进行生产。则当按实际的效率(每天比甲厂多生产3.5吨)生产9天完成任务时,乙厂比甲厂共多生产31.5吨(3.59=31.5)。这时,甲厂还需再生产5天才能完成任务。由此可求出甲厂每天生产多少吨(计

20、划每天生产多少吨).解法1. 3.59(149)=6.3(吨)精选文档解法2(分析略). 3.514(149)3.5=6.3(吨)例15.鸡和兔共43只,它们共有120条腿。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分析与解法1.假设把鸡和兔都砍掉2条腿,则43只鸡和兔就会被砍掉86条腿(243=86),只剩下34条(12086=34)。这34条都是兔腿,因为鸡都没了腿。每只兔只剩2条腿,所以有17只兔。兔 (120243)(42)=17(只)鸡 4317=26(只)分析与解法2.假设每只鸡也都有了4条腿(都又“长”出来2条),则43只鸡和兔一共应该有172条腿(434=172)。所有的鸡一共“长”出了52条腿(17

21、2120=52)。每只鸡都“长”出来了2条腿,是多少只鸡“长”出来52条腿呢?鸡 (443120)(42)=26(只)兔 4326=17(只)分析与解法3.假设把每只鸡和兔都砍掉一半数量的腿(每只鸡只剩一条腿,每只兔剩2条腿,则43只鸡和兔一共剩下60条腿(1202=60)。每只鸡和兔都有一个头。把每只鸡和兔都砍掉一半数量的腿后,鸡的腿数和头数同样多,而每只兔的腿数都比头数多1。现在,43只鸡和兔共有43个头、60条腿,腿数比头数多17(6043=17),所以有17只兔。(1202143)(421)=17(只)例16.一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答对一道,给5分;答错一道,倒扣3分

22、;不答的,给0分。小华参加这次竞赛,全答了,但只得了76分。他答对了多少道?分析与解:假设把评分标准改为“每答对一道,给8分;答错或不答的不给分也不扣分”(即,只要答了的题,不管对错,每道都比原评分标准多给3分),则小华应比原来多得60分(320=60),一共应得136分(76+60=136)。对一道给8分,他对了多少道呢?(76+320)(53)=17(道)有些问题,如果虚构、改编一些情节,就有可能使复杂的情节变简单,隐蔽的数量关系变明显。解数学题,重要的是数量关系,而不是情节。在不改变题目的结构、数量关系的前提下假设、虚构一些情节,不会影响计算结果。类似题目:1.甲乙二人同时骑车从A城去B

23、城,甲每小时行24千米,乙每小时行18千米。甲在途中因修车停留2小时,结果比乙晚1小时到达B城。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精选文档2.某校安排学生住宿。若每间宿舍住6人,则34人无住处;若每间住7人,则空出4间宿舍。有学生多少人?3.甲乙丙三人共同做一件工作,15天可以完成。但由于甲请了2天假,乙请了3天假,他们一共用了17天才完成。已知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1.5倍。如果让甲单独做这项工作,多少天可以完成?4.一个筑路队原计划20天修完一条公路。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了任务。这条公路长多少米?5.一个班有42人。28人参加了数学小组,14人参加了语文小组,10人两个小组都没参加。有几个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精选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