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486966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6.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能和势能的转化(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教学目标,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能举例说明动能和重力 势 能的转化.2,理解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能举例说明动能和弹性 势能的转化.3 .分析和解释实例,说明过程,动能、势能、机械能的 变化情况.4 .建立能量的概念,树立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念,为后 面学习能的转化和守恒大小基础.5,通过分析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养成学生理论联系实 践的习惯和能力.教材分析教材首先安排了麦克斯韦滚摆实验来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 的相互转化,接着又安排了把用细线悬挂起来的金属小球拉到 一定高度放开,以及木球与弹簧片碰撞两个实验,来说明动能 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使学生一开始就注意到动 能和这两种 势

2、能都可以相互转化.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 减少转化为内能的问题安排在下一章讲,在这里没有涉及.教材 最后分析了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目的是加强物理知识与现代科技的联系,使学生了解他们所学 的物理知识,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些高科技中的问题,激发学生 学习物理的兴趣.教法建议注重实验教学,分析上抛小球的实验到观察麦克斯韦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观察物理现象,清楚 具体的过程,从速度变化、高度变化到能量变化,学生能从能 量变化中知道能量的转化.课本实验中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不用细致分析,但是要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的分析木球碰撞弹簧片的过

3、程, 由于碰撞非常短,所以应当帮助学生想象弹簧片的形变,从而 理解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教学中注意把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注重分析实例,例 如分析射箭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分析卫星运行时.在分析卫星运 行时,应当利用板图标出远地点和近地点,使学生养成画图帮 助分析的习惯.教学设计示例第二节【课题】【重点难点解析】;分析转化过程.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 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教学过程】1,实验引课观察滚摆实验,用板图帮助分析.实验时要注意观察:滚摆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如何变化;上 升阶段速度如何变化.注意分析的问题:到最高点时,高度、速度特点;说明了 什么;到最低点时,高度、速度特点;说明了什么;在下

4、降过 程中,高度、速度如何变化,说明了什么;在上升过程中,高 度、速度如何变化,说明了什么.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新授课:.D分析实例方法1 :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自己列举能体 现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现彖,并具体分析能量转化的过 程.用讨论分析的方法完成课堂学习.方法2 : 一般情况下,可以分析重点实例,例如分析乒乓 球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过程中,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注意分析: 乒乓球从某他高度下落到接触地面的过程;乒乓球从接触地面 到发生最大弹性形变的过程;乒乓球逐渐恢复原来形状到反弹 起来的瞬间;乒乓球反弹起来后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2)结论:在上升和下降

5、过程中,是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 互转化,在乒乓球发生弹性形变过程和恢复原来的形状的过程 中,是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所以动能也可以和弹性势能 相互转化.3)其他实例分析:可以做课本上的实验2和实验3,并由 学生自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4)难点分析:人造地球卫星在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分 析能量的转化.方法1, 一把般情况下,学生由板图观察近地点和远地点的 高度和速度的特点,从而分析人造地球卫星在从近地点到远地 点和从远地点到近地点移动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 转化,并知道机械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也为以后学习能量 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方法2,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板图观察近地点和远 地点的高度的特点,并告知学生在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 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让学生分析在卫星到达近地点 和远地点的位置时,运行速度的特点是什么,并想象卫星是如 何绕地球转动的,从而增强学生想象事物的能力.【板书设计】探究活动【课题名称】观察和分析某个动能和弹性势能转化的实例 【组织活动形式】学生小组【辅导参考】1,观察和实践蹦床运动,分析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发 生弹性形变的过程和能量转化.2,拆开一个玩具小车,观察上弦时,发生的弹性形变,以及它在恢复原状过程中的特点.【评价方案】1、学生自评.2、写出分析和观察的过程.3、应用到其他的实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