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研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0485845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2页共4页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研究一、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情况1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培训的理论和实践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儿 童的天赋、才能、个性、想象力、创造力、潜在艺术素养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挥, 教育效果增量十分明显。二、深刻理解抓好我国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丰富内涵抓好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无论是从儿童个人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从 国家艺术发展规划角度,意义都十分重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充分理解、领 会这些重要作用发挥的基本点与着力点。1.对儿童审美观念的养成作用。通过学 习美术,从儿童自身的独特视角,

2、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观察世界、观察生活、观察 人生、观察真善美的潜质与活力,从而不间断地启发儿童早期艺术思维和初步艺 术理念形成,为将来欣赏人生、发现与品味生活中的美奠定坚实基础。2.对儿童 创造力想象力的开发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灵魂。对儿童来讲, 美术学习是增强创新能力的有效教体与有力方式。对于大部分儿童来讲,学习美 术的终极目的并不是成为专业美术人才,而是启发艺术才能,激发艺术底蕴,从 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可以通过美术教育来打破应试教育造成的思维禁锢,给儿 童思想以新的启发和引导,引导儿童用感性认知去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用理性认 知去积累整合勾勒画面布局与色彩。这一过程就是培养儿童

3、想象力与独立创新能 力的过程,对于其将来的人生大有裨益。3.对儿童个性心理特征的塑造作用。天 真、纯洁、善良是儿童的天性。每个儿童的性格、思维和禀赋乂是各不相同的。 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正是立足于这种难得的、宝贵的、独一无二的天性与个性, 来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通过新的教育理念的启发与引导,可以最大限 度地将每个儿童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美好激发出来、抒写出来、展现出来,落于纸 上的不仅仅是一幅美术作品,更是一件件与众不同、没有重复、不受制约的心理 和心灵展示。一花一世界。通过科学的美术教育,尊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格特 性,是对儿童的今天负责,更是对儿童的明天负责。4.对儿童健康积极人生观的

4、引导作用。儿童学习美术,不但可以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可以开辟一个体 验人生的渠道,找到一个宣泄情绪的窗口,从而培养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在作画过程中,儿童可以把心中的喜怒哀乐跃然纸上,可以体会绘制成 功的喜悦,可以品读作画失败的挫折,可以将心中的不快、压力与情绪尽情通过 绘画作品充分宣泄释放,从而始终保持健康、平和、乐观、阳光、积极、向上的 心态。三、积极探索推动我国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最佳实现路径开展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要秉持一切为了儿童,一切从儿童出发 的理念,充分尊重这一阶段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与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 采取更广泛、更积极、更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使课程

5、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够启 发儿童主动参与、发挥潜质,在充分调动儿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基 础上,实现最佳教育效果。1.注重启发引导。语言讲授是教学类活动的基本技能。 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需要将语言讲授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 质结合起来考量,选取行之有效的讲授方式,避免生搬硬套和填鸭式的教学。第 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可能精简准确地描述出概念和理论,便于儿童理解; 第二,要确保语言的形象生动和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吸引住儿童的注意力和好奇 心;第三,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避免片面追求形而上的纯理论教学;第四, 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诸如游戏式、谈话式、讨论式等等;第五,

6、课程 以循循善诱、启发鼓励为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创造 力。2.注重实践培养。理论离不开实践。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讲,学习美术知识, 亲自动手实践、充分体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淋漓尽致挥洒自己心中所思所想和 心中的美,比简单地听讲重要得多。一方面,通过教师本人的演示,向儿童科学 示范如何进行绘画构图,引导儿童“亲自上阵,固定住正确的绘画构图基础技巧, 在基本要求方面要做到准确定型;另一方面,要鼓励儿童大胆进行实践探索, 不拘一格地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绘画知识和技巧,独立进行绘画创作,真正把自 己眼中的和心中的美术思想和艺术感悟表达到纸面上,在独立创作方面要做到 开放创新。3.注

7、重观察力训练。良好的观察力是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的一项基本 素质。对学龄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应当把观察力训练放在首要位置,凸显观察力 与艺术灵感的塑造,真正培养出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力,打下厚重坚实的能力基础。 第一,要通过积极地启发引导,引起儿童积极主动观察事物的兴趣,发现观察活 动的乐趣所在,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达到“观之成习;第二,要培养儿童观察 的敏锐度,能够聚焦、发现美之所在和灵感触发点、迸发点,达到“观之有效; 第三,要培养儿童正确的观察方法,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有意识地运用大 脑与智慧,使观察活起来,以所观所察来启发思考,达到“观思并举。4.注重 情感体验认知。对美术能力的教育培养,最

8、终归于对艺术欣赏力的提升和对生活 中无处不在的美的体验。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要始终不忘教育的根本目 的与基本出发点,全身心投入,积极创设艺术情景,耐心细致引导鼓励,尽己所 能地为儿童培养一双观察、发现美的眼睛,培养一种感受、提炼美的能力,培养 一种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一种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与认可能力,鼓 励儿童大胆地探索艺术、探索生活中的美,勇敢用美术作品直抒胸臆,从而引发 儿童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理想、有创新、有魄力、有行动 力的全面合格人才。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现阶段学龄前儿童的美术教学活动,离不开儿童 本身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要坚持科学的培养态度和积极的培养理 念,从儿童的天性角度出发,做好循循善诱、鼓励帮助的工作,既授之以鱼, 更要授之以渔;既培养其美术能力,更要挖掘其天分与创造力;既要赐予他们 发现美的眼睛,更要给予他们深厚艺术底蕴;既要教会他们热爱美术,更要教育 他们热爱生活,多点用力,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艺术品质,使孩子形成健全健康的 人格,真正受益于美术,受益于艺术,实现全面发展。参考文献:高卫红.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性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 (20).朱家辉.学龄前儿童心理特点研究小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许庆.陈予光.少儿美术教育得失谈臼.教学研究,2016 (29).第4页共4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