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共42页)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50362793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0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2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共4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2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共4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2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共4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2012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共4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共42页)(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案序号 3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新授课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012.9.15 教学目标 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难点和重点 重点: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课时分配 2课时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根据经验举例并做出

2、分析,从而归纳出结论。分析教师举出的例子,从而归纳出结论。 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教师举例,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探究的一般过程各小组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各自收集鼠妇为背景,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分析教师举的例子,最终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可直接以鼠妇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帮助其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教师可直接举例,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时的注意事项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 学生自学,

3、互相答疑,从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变量和对照实验。 教师通过引导,各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并利用在相互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实验探究班额适中的,可在班级中由各组同学按方案进行。若班额大,可以在室外由各组自己选择实验地。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结果交流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报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教师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4、布置课下作业有兴趣的小组可在课下对其他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探究。写一份实验后的心得。作业: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5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2012.9.22教学目标 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难点和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 讲解法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观察家庭水族箱,分析问题,寻找答案。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教师列举生活中常见实例,如家庭水族

5、箱。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朗读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 生态系统的组成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且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寻找四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下面大家分析一下书中的资料,看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角色,并且帮助他们寻找其中的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 把最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箭头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学生观看录像,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教师播放一段录像,其中有动物和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

6、能力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分析了解食物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流动。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并且讨论:a、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b、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 环保教育学生观看课件,讨论分析环保意义。 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7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012.9.25教学目标 会查阅资料以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并进行交流。 能选取多方事例来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发展收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

7、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难点和重点 重 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更要从小培养,因此学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是本节的重点。 难 点:学生逐个认识各个生态系统,难以从这个认知过程飞跃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学生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本节的难点。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复习什么是生态系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什么是生态系统。学生设计: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设计一个可以长时间维持下去的生态系统。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生态系统的概念,注意纠正表达不准确的

8、地方教师假设:假设给你一大片土地,你可以设计你周围的环境及各种生物,那么你要怎样设计才能使你生活的生态系统维持下去? 生态系统的类型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和收集的资料说出各种生态系统。学生看各种生态系统的影片,通过影片让学生来认识所看到的各种生态系统。 教师引导:你认为生物圈中有哪些生态系统?教师播放影碟。 生态系统的特点及作用 游戏:我爱我家。学生分组扮演各种生态系统,以口头作文的形式把各自的生态系统表述出来(组内先交流,然后向其他组同学介绍)。团结协作:大部分的生态系统学生比较了解,但有一些生态系统有的同学不大熟悉,这时让学生提出一个他不熟悉的生态系统,由其他的同学帮助他,给他介绍一些通过查阅资

9、料所获得的有关这个生态系统的特点及作用,使学生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知识,体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生详细介绍几种熟悉的生态系统,其他生态系统的详细资料由学生课下查阅完成,并写成小短文(或收集的图片)在班级的墙报上展出“多姿多彩的生态系统”。 教师帮助学生分组,鼓励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家”。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熟悉的问题,同时要鼓励其他同学进行帮助,不全面的由教师来引导和帮助。 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各个生态系统,学生的小短文还可在墙报上展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学生分析:这些生态系统虽然各有特点及作用,但从生态系统的组成上来说都有

10、共同之处。并由学生讨论找出共同点,从而得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学生分析:假设其中某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了,会对其他的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从而得出生物圈是一个整体。 学生在分析联系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师引导学生脱离个体,从整体上分析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总结。教师提出假设,让学生分析,从而由小到大地引出生物圈是一个整体。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学生互相交流在自己的身边有哪些人为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学生观看影片,表现出对被破坏环境的痛惜及对破坏行为的憎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整个生物圈中,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最大。教师播放一些已经遭到人类破坏且无法恢复的

11、生态系统的影片或对比照片。保护我们的生物圈学生交流:从自身做起,如何保护我们的生物圈。学生以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讨论,制定保护校园的方案和实施计划。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保护环境的例子,并让学生想想我们应如何做?教师引导学生保护环境,从校园开始,帮助学生制定计划,鼓励学生在课下实施。课下作业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题,写一篇文章。定期进行保护校园活动。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9 第二单元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2012.9.27教学目标 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12、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走进新单元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指导学生看书中35页图,提问、朗读,引出主题。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导入的策略和方法 讲授新课 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回答是光学显微镜。指导

13、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兴奋,跃跃欲试。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随机叫学号,进行抽测。 2.显微镜的使用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观察:(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

14、直到看清物像。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一名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物像的。倾听,引起注意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后,动手操作,观察。小先生巡视,帮助。提出疑问,明确动手操作,观察,说现象,并加以解释。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认真观看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四种观察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巡

15、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给予鼓励性评价。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强调: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观察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确: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播放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小组竞赛按座

16、位纵向分成四大组,随机抽查一组,起立操作,另外三组指出问题,评等级。 明确评价标准,限定2分钟内找到物像。练习思考,回答。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学生畅所欲言。 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小结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课后实验室开放。 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节植物细胞 2012.9.29教学目标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7、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尝试改革实验,意识到实验方法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 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胆大心细”是成就一切实验的素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尊重事实是生物绘图的前提)。 课时分配 2课时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前交流展示各自准备的生物材料,跃跃欲试探究它们的结构组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气氛活泼。 巡视、查询学生们所做的课前准备,适当地交流。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动手使用显微镜,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本节课作准备。 检测学生

18、的操作,进行教学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指导、纠错、表扬。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辨析、思考得出结论: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从而进一步明确要先制成玻片标本方可观察。策略:观察、识别策略:四人一组为单位识别导言:学会操作显微镜是为了使用它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可是把一个洋葱或者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内部结构吗?策略:多媒体展示各种不同的玻片标片。策略:按小组准备永久切片、涂片、装片各一。 实验方法步骤 一、制作临时装片 1.示范 准备擦滴 制作临时装片取展盖提前参加培训的几位学生作为“小先生”示范制片,边示范边讲解。其他学生认真观看,获得感性认识。对其中的不明白之处提出自己的疑问,由“小先生”

19、解答,或同学们展开讨论,若仍有疑问及时申请老师的帮助。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向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吸引染液的方法?协助介绍、补充说明(尤其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陌生的材料用具,如染色剂碘酒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板书提示制成的主要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协助“小先生”疑难之处提供帮助 引导众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应用此策略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发现实验当中的“注意事项”和规范操作。 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的方法步骤提问、思考,以解决不解

20、之处,扫除制片中的障碍,以便下一步自行操作能顺利进行。 2.变化制作方法和步骤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用具考虑取材、染液、染色如何改革一下?要敢想、敢做提示:取村:黄瓜改“刮取果肉”为“削取薄片”,挑选最薄的一片制片;番茄可挑取果肉或吸取果汁;染色剂:尝试用高锰酸钾溶液染色如何?染色:可在盖上盖玻片之前直接滴加染色剂染色(黄瓜、番茄不必染色) 3练习制作临时装片自行选择一种所给材料及相应的染液和方法,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及时指导:发现制作较好的装片,置于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二、观察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初步感知细胞,注意根据染色的结果区分细胞的各个结构(参考教材和教具)。同时注意观

21、察制片的效果。考虑:有了污点怎么办?细胞、气泡有什么区别?染色剂对细胞有什么影响? 指导交流引导设疑 三、再次制片、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 选取其他材料(相应变化染液和方法),制成临时装片,逐渐熟练操作,加深体会,避免不规范操作,力求完善、成功。在观察了多种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后,讨论、归纳、总结出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主要结构,体会细胞的整体性。并适当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感知细胞液里含有的物质。 提示观察示范镜评价鼓励策略:通过细胞结构的彩色挂图、模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细胞的结构;策略:有条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植物细胞的立体结构,这样更直观。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绘图要

22、领:1真实;2规矩:大小、位置、点线结构(尤其注意点的画法)要规矩;3完整:名称标注齐全。 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物像,跟随老师的讲解和示范,绘图。注意把握绘图要领。(真实、科学是第一,大小位置掌握好,线要轻轻点要圆,名称标注要齐全。) 策略:边讲解生物图的画 法和注意事项,边在黑板上 画板图示范;策略: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实物投影仪上用铅笔、图画纸示范,更为真实。技能训练 测量、计算学会科学方法,感知细胞的大小。 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练习(具体内容略)可集中讨论课后的练习题,也可在制片、观察过程中留意各种情况的出现,及时思考、尝试处理,再讨论交流,总结。 组织引导渗透协助 作业:教学反思:第三节

23、动物细胞 2012.10.9教学目标 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和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在“模拟制作”活动中,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 重点: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首次观察自己身体上的细胞,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好奇,取材关系到实验效果) 细胞结构的观察(与植物细胞相比不易观察,略有难度)

24、; 设计实验(应用以往的学习经验,是较高层次的学习)。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复习: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明确学习目标实验题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温故知新提出问题:想看看自己身上的细胞吗?人的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激起疑惑:口腔上皮细胞在哪儿?怎样获得?解决心中的疑惑 承前启后,知识导入。引导学生联系自身,提出问题,创设学习情境。出示题目,交流:“看到题目,你有何疑问?示范取材部位。 材料用具提出疑问:生理盐水有什么作用? 评价引导、分析 方法步骤一、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设计:根据已有的经验,设计实验方案(注意取村、方法、染色剂

25、的变化);制作:同组同学尽量选择不同的方案制作临时装片,增加对比性。 参与引导帮助调查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然后同学间交换观察。借鉴老师摆放的示范镜。发现由于取材、染色的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效果。 巡视提示参与观察绘制细胞的基本结构图: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感知动物(人)细胞的形态结构,注意绘图要领、互评、展示。讨论归纳总结:比较、归纳、描述指导、提示、评价出示挂图或媒体演示(投影展示、多媒体播放)不同种类的动物细胞引导、总结模拟制作策略:按照书中方法分组制作。策略:改进。利用现成的果冻,将一枚糖粒放入其中表示细胞核,果冻表示细胞质,包装果冻的塑

26、料壳表示细胞膜。 策略:准备材料、参与制作、协助完成。策略:引导设想,使制作简单化,且仍能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 作业: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12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新授课教学目标 学生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学生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重点和难点 重点: 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学生能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难点: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27、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学生对于微观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难于理解。)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结合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二章细胞的生活对上一章的内容进行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复习:细胞都有哪些结构?导入:植物体和动物体都有许多细胞构成,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又有不同的功能。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有些细胞在长大,有些细胞在变老,有些细胞在死去,同时又不断的有新细胞在形成。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同走进细胞,看一看细胞是怎样生活的。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通过谈论吃水果时的各

28、种口感,说出水果中含有糖、水、酸性物质等。仔细观察演示实验,并体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尝试着分析龙胆紫溶液溶于水的原因。思考,并说出细胞内的物质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交换的。通过观看课件讨论细胞膜的功能。请同学们谈论一下吃水果时都有什么口感,推测一下水果中可能含有哪些物质。对同学们的回答表示肯定。说明这些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演示实验:龙胆紫溶液滴入清水中。结合课件,从分子、原子水平对溶液的扩散现象进行解释。细胞中的糖、水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细胞中除了糖、水以外,还有其他物质。请同学们思考细胞外的物质 与细胞内的物质是否有交换。动画展示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对图片进行分析,得出

29、物体的运动和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能量。理解加油站和汽车的发动机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叶绿体相当于加油站,线粒体相当于发动机。尝试着对能量转换器进行理解。通过练习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 提供给同学们教学图片。能量有不同的形式,汽油中含有的是化学能,当汽车开动时,化学能就被转化成动能,使汽车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汽车的哪一个部件在起作用?植物体中,叶绿体把太阳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这些化学能被线粒体转化成植物生活所需要的能量。因此我们把叶绿体、线粒体称为能量转换器。 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13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新授课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012.10.20教学目标 描述细胞分裂

30、的基本过程。 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说出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 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难点: 生物体的长大除了靠细胞体积的增大,主要靠细胞数目的增加。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教学方法:讨论阅读法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导入新课古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你知道这描述的是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吗?生物体为什么会由小长大呢?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巧设疑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讲授新课探究提纲:首先,阅读本节内容,独立分析

31、、解答探究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在组长组织下,小组成员有计划地讨论交流。最后,将有疑惑的问题记录下来。 大屏幕展示探究提纲,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有计划地讨论交流。参与小组讨论,注意及时发现问题。看学生基本讨论完之后,引导学生一起探讨、交流。 1你能试着边绘图边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吗?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如何?3作为生物体结构、功能基本单位的细胞能永远长大吗?4生物体是如何长大的?5阅读“脱缰之马癌细胞”后,你有什么体会?各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获得成功体验,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出现两种答案:染色体数目减半;染色体数目不变。在教师指导下,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32、,得出正确结论。争先恐后发言。紧缩眉头,面面相觑。豁然开朗,对细胞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总结前面知识,得出正确结论。小组派代表谈体会,组内成员给予补充。小组间进行交流。出示第一题对正确回答给予肯定评价。其他给予鼓励评价。出示第二题给予鼓励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大屏幕展示细胞分裂各期图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不同时期染色体变化情况。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出示第三题展示不同年龄人体细胞图示,指导学生观察。追问为什么?结合书中练习2做进一步解释。为更好地理解第四题做好铺垫。出示第四题给予肯定评价。给予鼓励性评价,并对学生寄予期望。三、分层次练习1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吗?2有人说单细胞动物的

33、细胞分裂过程其实就是繁殖后代的过程,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四、作业进一步探究:细胞永远具有分裂能力吗? 观看大屏幕,加深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细胞分裂过程。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利用课件演示细胞分裂过程、分层次提出问题,同时加以适当点拨、引导。 作业: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15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2012.10.23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学生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装片。 4.学生通过本课

34、的学习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学生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整认识。 难点:学生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难以理解(因这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学生由于缺乏感性知识,认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方法:实验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观看大屏幕上的各种动物和小孩的图片、文字,从而明确本节课的主题,立刻融入本课的学习氛围之中。创设情境:放小夜曲,同时大屏幕展示图片、文字及本章题目。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通过回忆以前的知识迅速思考回答。复习导入:动物和

35、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评价并引导:动物和人都由许多细胞构成,但亿万个细胞简单地堆在一起是不能成为生物体的,所以,它有严格的结构。它们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呢?预习提纲1动物和人的生长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它将怎样变化成为一群细胞?2什么是组织?是怎样形成的?人有哪四种组织,功能如何?3什么是器官?4什么是系统?有哪些系统构成人体?认真思索老师的问题,激起自己去探索奥秘的愿望。先自己看课本,后小组长带领全组同学讨论预习提纲,并把答案划在书上。今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以人体为例来揭开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神秘面纱。同时大屏幕出示本节题目。向学生展示预习提纲,划分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教师到各小

36、组简单地看一下预习情况,注意只当观众,不要告诉学生答案。受精卵分裂成多个细胞小组代表发言,组内成员可以补充。看大屏幕加深对细胞分裂的认识。会问:人体的细胞各式各样,而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细胞只是球形,这是为什么?认真思考,举手回答,学生恍然大悟,但又会问为什么要发生分化?多数同学解答不出。看学生基本预习完后,开始提问预习提纲第一题。认真倾听,给予肯定评价。电脑大屏幕展示细胞的分裂过程,让学生有一个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后鼓励学生发问。进行鼓励,并启发其从第二题找答案,向其他学生发问。再次让其他同学解答。教师评价:没关系,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咱们共同来分析。细胞分化成肌肉组织分化:细胞在发育过

37、程中,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此过程叫细胞分化。受到鼓励后,更加紧跟老师,认真看大屏幕思索,在老师启发下能说出这群球形细胞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一群梭形细胞后,就有了收缩和舒张功能,这就是分化!并自己能说出分化的概念。大屏幕展示肌肉组织的形成,然后将该组织放大展示肌细胞,再将肌细胞放大展示肌纤维。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解答分化的原因。(若无电脑,可用近似梭形的气球代替肌细胞,弹簧代替肌纤维,教师拉伸气球、弹簧引导学生理解分化的概念)细胞分化成上皮组织观看大屏幕,基本上能说出上皮组织的形成原因(很多同学的表情让老师能看出他们并不理解什么是分泌)教师评价,然后通过电脑展

38、示上皮组织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加深对分化的理解。(若无电脑可准备2个烧杯,一杯放些小球代表球形细胞;一杯放些与小球同体积的排列紧密的长方体木块代表上皮细胞,问学生有关分化的问题)教师进行评价,并解答学生的问题。细胞分化成神经组织学生观察后能迅速得出结论,小组成员补充。但若干学生不理解为何具有产生传导兴奋的功能。学生顿悟,并理解了神经组织的功能,进一步理解分化的概念。大屏幕展示神经组织的形成。评价并提示细胞分化成结缔组织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看大屏幕,对分化有了深刻、全面了解,并能概述组织的定义。大屏幕展示血液、骨组织等多幅结缔组织图,让学生自己说出结缔组织的

39、形成,观察学生是否真正明白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器官: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脑、胃、心脏等是器官。通过看书能轻松做答。问:为何胃、脑、心脏均是由四种组织构成?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小组成员补充。提问预习提纲中的第三题。评价后,展示由四种组织构成的脑、胃、心脏等器官(无电脑可展示各器官模型)。鼓励学生自己提出有关器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皮肤也是一种器官分小组回答每一小点,另一小组补充。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然后再问: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疼会流血,请你分析说明皮肤中可能有哪几种组织?皮肤是哪种结构层次呢?系统:人体有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

40、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马上明白系统的概念,并能准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小组讨论并自行解答,但对内分泌系统不明白,向教师咨询。学生基本领悟答:动人心魄大屏幕展示食道、胃、肝、大肠、小肠等各器官形成消化系统的动画。启发学生自己导入系统的概念。大屏幕展示八系统的组成,让学生讨论这些系统的功能。大屏幕再次展示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并举例。放一段“命运”交响曲,问你的感受如何?人体是统一的整体认真思索后得出结论,小组成员补充。分小组小结在笔记本上。两人一台显微镜,观察人的四种组织永久切片,看每种组织的特点,看完后,将显微镜归位。学生认真思考,并举手回答,组内成员补充。学生畅所欲言,更加热

41、爱生物学。哪些器官系统在起作用呢? 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小结人体的结构层次。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四种组织永久切片,进一步理解组织是细胞分化形成的。大屏幕展示书后练习题,引导学生回答。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小结并对同学们寄以希望:世界上有很多奥秘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作业:教学反思: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012.10.25 教学目标 2.概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会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3.在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提高。 4.进一

42、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提高。 难点: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复习导入: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认真听题,积极思维并举手回答创设情境并复习提问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思考并举手回答评价并导课:那么今天我们 研究什么呢?预习提纲1.绿色开花植物体是怎样生活的?2绿色开花植物有哪些器官,分别有何功能?3植物怎样由受精卵形成组织的?与动物一样吗?4器官是由哪些组织构成?5植物体是一个整体吗

43、?为什么? 分小组预习,先看书后讨论,并在书上画要点。 评价后,出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预习不要告诉学生答案根吸收土壤中的水等营养物质,在有阳光、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自养生活。小组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补充,另小组成员评判。观察大多数学生完成后,手拿一盆有花有果的观赏植物,开始提问第一题。教师评价,并鼓励其他同学质疑。又鼓励评价,可简单小结。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2人一组观察自己采集的完整植物标本,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然后学生在书中填出正确答案。接着提问第二题,让学生拿实物回答;教师评价;然后提问第三题第一问。受精卵分裂成分生组织。学生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补充。有些学生

44、对输导组织的形成不明白。学生重述导管的组成。评价,对学生的疑问可拿导管、筛管模型,答疑。并让学生复述。分生组织分化成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分化成根尖中的其他组织。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还有一些学生不懂。提问第三题第二问,鼓励后,让其从第四题找答案。器官由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构成。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根尖模型分析回答。加深理解随着根的生长,根尖中的各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而来,加深对各组织的理解。 提问第四题,让学生以根这种器官为例进行分析、解答。评价并展示根伸长的活动挂图。植物体是一个整体。输导组织贯穿于整个植物体。学生回答头戴六种器官头饰,回答各器官的功能以及由何

45、组织构成。另外一小组拿长管代表输导组织,校服代表保护组织,若干小球代表营养组织,让演各器官的同学拿着。一学生拿6烧杯水沿导管从根处边走边送1杯水给其他器官,另1位学生拿6杯奶(代表有机物),从叶处边走边送1杯奶给其他器官。同学们一起回答。 接着让学生分析甘蔗的茎,西红柿的果实。评价。并进行最后一题,评价后,请6个小组每组出代表扮演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简单指导,热情鼓励,并再问植物体是一个整体吗?小结练习谈体会 小结于笔记本上,代表发言做书后练习畅所欲言 指导学生小结。评价。适当引导。评价。鼓励,并对今后进行展望。作业:教学反思:第三节 单细胞生物 2012.11.3教学目标 1.学生能

46、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学生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3.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和实验,提高自身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4.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5.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体验生命存在的美。 创新点和实践点: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电脑网络等工具自主学习。 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组织教学,情境导入表演小品;在小品的最后提出问题;操作电脑到校

47、园网上查找、学习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常识,从而解决问题。与学生一起欣赏小品;并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引导、帮助学生使用电脑;解决问题。二、学习新知,解决问题观察教师演示的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提出问题。演示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A.草履虫的结构;B.草履虫的生活。实验操作,观察显微镜下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操作电脑查找和学习有关草履虫生活方面的知识,交流汇报。讲述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引导、鼓励学生利用实验仪器解决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利用电脑网络解决问题。三、小结巩固新知调控作业: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20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

48、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2012.11.10教学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重点和难点 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课时分配 2

49、课时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藻类植物1生活环境2形态特征3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将课前采集的实物课上观察(根据地区差异有选择的采集海水或淡水中的藻类植物),也可观察装片以及衣藻的模型。合作探究,提出问题、思考交流、达成共识。探讨课本79页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创设问题的情景。鼓励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行适当的点拨、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学生总结、教师适当予以补充。 苔藓植物1.生活环境2.形态特征3.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观察实物或标本(有条件的地方可采集葫芦藓、墙藓、地钱等实物),实验探究。参与小组讨论、并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点拨、巡视、指导,共

50、同总结藻类植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蕨类植物1.生活环境2.形态结构3.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观察标本、挂图或书上的彩图或投影片。小组讨论蕨类植物的特点及作用,并表述、交流。小组将讨论结果归纳,并在全班交流。关知识。指导观察,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分析比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得出结论。及时予以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知识回顾较比、讨论、综合、归纳。引导学生对三种植物类群进行比较,进一步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它们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可采用列表等其他方式归纳总结。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节 种子植物 2012.11.13教学目标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

51、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4.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重点和难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方法:实验总结法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教师活动一、观察种子菜豆种子的结构;玉米种子的结构;菜豆、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对照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看书,同学间讨论交流知道两种种子结构。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纠1正、补充、完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出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表格。

52、二、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观察课前收集的种子、果实,感受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然后在看书自学的基础上就讨论提纲,实验小组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参与讨论、出示课件、指导、点拨。出示讨论提纲如下: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1二者异同将苹果、桃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巡视、指导、展示挂图、出示课件 2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观察书上的图以及老师补充的图片,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组织好学生,指导学生观察识别。3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在看

53、书自学基础上,与实际相联系,结合常见的被子植物,如梨、杏、蒲公英、苍耳、柳、榆等,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启发、点拨出示课件出示讨论提纲: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和种子成熟后,果皮各起什么作用?2.种子的传播与环境相适应,如借动物、风力、水力传播等,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作业: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22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新授课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2012.11.15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

54、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问题的提出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4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引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2.作出假设4人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

55、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有的组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并思考如何检验假设。指导看书,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 3.制定计划 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在小组内讨论并修订计划。明确操作步骤,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探究计划。推测实验结果。 巡视指导导,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设计出简便易行的方案。4.实验探究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课下实验探究,定时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提出注意事项,督促、检查

56、,随时抽查,适时给予评价,5得出结论:环境条件:逅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各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并进行描述。6表达和交流:交流探究的过程,分析结果。各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反思,撰写探究的报告。 对有创意的给予肯定,不成功的帮助分析原因,鼓励重做。 7本探究实验成功的关键进一步领会“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意义,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设置对照组实验条件的重要性。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根据课本的要求,自主性学习抽样检测的方法,课上实验操作,课下观察记录。 指导看书,强调正确取

57、样的方法,分发实验装置。 2.探究的结果:交流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步骤、现象及计算出种子的发芽率。强调发芽率的计算方法。3.种子萌发自身条件的分析:完整的、活的胚储藏丰富的营养,渡过休眠期结合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结果及种子的结构,联系生活实际,组间交流,分析出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 指导学生温故而知新,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 三、种子的萌发过程:胚根根胚轴一连接根和茎的那段胚芽茎和叶结合实验观察,自学看书,小组之间交流,描述萌发的过程,互相补充。 课件展示,提出观察的提纲,引导学生进行环环相扣的观察和探究。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2012.11.22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