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产生传播说课稿(共10页)

上传人:Xgjmqtw****nqtwad... 文档编号:50339489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声音产生传播说课稿(共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声音产生传播说课稿(共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声音产生传播说课稿(共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声音产生传播说课稿(共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产生传播说课稿(共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是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全章的基础,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是它的延伸、第三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是它的应用,所以本节知识是全章的核心内容。二、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 :学生知道生活中存在声音这一物理现象,但了解不够深入;技能基础:学生才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知识,他们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探究能力都非常薄弱;思维障碍:刚开始学习物理知识的学生,对一些抽象物理概念很难理解,如:真空和介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声

2、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速在固体中最大、气体中最小。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的实验,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声音的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感知物理来源于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过程。四、【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只有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原理,才能从本质上理解对它的控制与应用,这是进一步学习本章其它内容的前提,这个前提的掌握与否是本章后续学习的关键,是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学

3、难点】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仅仅依靠学生的日常生活感受很难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借助于实验及推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知识,认知能力相对薄弱,易于形成难点。五、【教法与学法】本节课教学属于知识探究性教学。本节课拟采用诱思探究实验论证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导控下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的问题,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亲自动手及分组实验来进行论证,通过小组交流进行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以上这些,可以概括为: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探索实验论证表达交流总结归纳。六、教学策略1、综合以上分析,本节课采用

4、实验探究、类比、观察讨论,归纳概括等方法,步步诱导,层层递进,达到教学目标。在设计实验和问题时,既注重难度和梯度,又兼顾趣味性。2、本节课所用教具如下:教师用具:真空罩,电铃,抽气机,钹,激光灯,平面镜,土电话。为了突破重点,我让学生分组实验,亲自动手,提出逐步深入的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自己归纳得出结论。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自行设计了新颖有趣的实验,我用钹振动发声使激光灯的亮点在墙上晃动的实验演示,效果明显,调动了学生的探索热情。为了突破难点,我播放“真空罩”实验,改进“土电话”实验,播放水波和声波的视频,展现了现代课堂教学的优越性。学生用具:(1)铁架台,音叉,细

5、线,乒乓球,小锤;(2)烧杯,水,橡皮筋,木梳;(3)钢尺,塑料泡沫。学生用具取材于生活中的物品,拉近了物理和生活的距离。七、教学流程按照知识构建的规律,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了六个环节,依次是导入新课,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的传播速度,课堂小结等。(一)情景引入为了创设问题情境,我特意选用了著名电影让子弹飞的开始片段,影片的开始的情节是:高空中一只雄鹰在展翅翱翔,发出嘶哑的叫声,山谷中延伸出长长的铁轨,一个人把耳朵贴在铁轨上,过一会一辆火车汽笛长鸣,从远处开来,车里传出悠扬的歌声,这个人把耳朵贴在铁轨上,他在干什么呢?同时影片中还听到了许多其它声音,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从

6、而引入第一个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也为下面的固体能传声埋下伏笔。(二)声音的产生我在实际的教学中,采取分组实验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人人动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1.把学生分成如干小组,每组4到5人。桌面上有音叉,小锤,木梳,橡皮筋,烧杯,水,铁架台,乒乓球,细线等。学生自备钢尺。2.提出如下逐步深入的探究问题 利用手中的器材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让物体发声观察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你如何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你发现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有些发声体不能直接观察到它们的振动,你能用什么办法来感知它?这个活动过程

7、分三个步骤进行:探索性活动小结新颖实验激发兴趣。(1) 探索性活动。教师向学生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以后,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并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发声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最有创意。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用手指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思考: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活动:用桌上的器材研究如何使物体发声,教师参与讨论,适当给予提示或引导。然后请学生代表上台表演研究结果,对独特的发声方法表示赞赏和鼓励。探索活动见我上课的录像。展示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新颖实验演示:介绍

8、实验,这是一面钹,钹固定在木板上,钹面上固定一枚发光的激光灯,激光灯照在墙壁上是一个静止的亮点,敲敲看,有什么现象发生?我们看见亮点在晃动,同时听到钹在发声,亮点的晃动说明了钹的振动,是不是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呢?再敲击钹面,钹在发声,亮点在晃动,用手捂住钹面,发声停止,亮点也停止了晃动,是不是说明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呢?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早期机械唱盘表面的放大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唱

9、片表面上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漕,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漕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盘记录声音的方法。(三)声音的传播这个活动过程分为四步骤进行:提出问题进行实验观看视频得出结论既然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那么它又是怎样传播的呢?1. 思考:平时我们听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质传入我们耳中的呢?引导:你的耳朵和老师之间有空气,是空气传声吗?如果没有空气,真空能传声吗?播放真空罩实验视频,玻璃罩中随着空气的不断抽出,闹钟的铃声越来越小,把阀门打开,空气大量涌入,又听到铃声了,说明了声音可以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没有空气就听不到声音了,于是经过

10、科学的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让学生解释:在月球两名上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这是为什么呢?再观看太空大战,我们听到了枪声和爆炸声,违背了什么科学道理?1.气体能够传声,那么固体能传声吗?请观看我改进的土电话实验,传统的土电话是一个人说,一个人听,只能少数人参与体验,请看我的改进:用话筒对着五米外的同学,让他小声说话,同学们能听到吗?不能,现在,让他对着土电话说话,我把话筒放入这一端的纸杯中,同学的声音通过音响播放出来了,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到了他说话的声音,这不仅说明了固体能传声,且比空气传声效果好,这样在场的每个人都参与了体验。紧接着,让学生体验桌子传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

11、液体能传声吗?请观看视频:视频中把一个发声的电铃用塑料袋抱紧放入水中,尽管声音变小,我们依然能听到铃声,说明了液体也能传声。接着解释唐诗中:“路人借问遥着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是什么道理。最后归纳得出: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物质,我们把这些传声的物质叫做介质,所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果没有介质,真空就不能传声。(四)声音的传播形式通过类比引出声波的概念教师重复刚才得出的结论,提出新的问题:振动物体所发出的声音是如何向远处传播的?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水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水滴落入水中时出现了什么现象?水波是怎样产生的?(水滴使平静的水面发生了振动,形成了水波。)能否

12、以水波作一个类比,思考一下:振动物体所发出的声音可能会以什么形式向远处传播?再展示声波的视频,视频中一个扬声器在发声,它在振动,动画显示周围的空气出现疏密相间的波纹,跟水波的传递形式相似,这样把声波的无形转化为有形,声音也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声音的这种传播形式叫做声波。(五)声音的传播速度自学指导法提问: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思考: 雷电发生时,总是先看到闪电,过一会儿才听到雷声,这一现象表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这是因为隆隆的雷声从远处传入我们耳中需要时间,我们把声音在每秒种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物质中的声速表。从声速表中可以得出哪些信

13、息呢?这样问题的提出,可以锻炼学生归纳概括有用信息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大下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快速地熟悉声音在空气、水、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从表中可以看出,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思考:影片让子弹飞中一个人把耳朵贴在钢轨听远处的马车声,是不是说明固体可以传声,且传声效果比空气好呢?这样照应了开头,也解释了开始引课时提出的问题。针对本节的重难点设计的反馈练习如下:1、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物体的_停止,发声就停止。声音靠_传播出去,_不能传声。2、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团,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的同时会观察到_。这一现象可以说明_。

14、 3、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_,所以敲击一根足够长的钢管,在另一端可能听到_次敲击声。 4、我们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请举出两个发声体在振动的事例:_;_。 (六)课堂小结(1)说话时用手摸自己喉部,有何感觉,这是本节课学到的什么知识?(2)敲击一根足够长的钢管,在另一端可能听到几次响声?这是本节课学到的哪些知识?(3)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4)声速:15 时,空气中340m/s。这样以实验和问题的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七)课后作业用橡皮筋自制一个小吉他。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是板书设计一 、声音

15、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 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二、声音的传播1. 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 声音在空气中以 声波形式传播。介质:能够传播声音 的物质。真空:没有任何物质的 空间 。三、 声速1. 15 时,空气中声速为340m/s。2. 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 度有关。3.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结束语:(环保教育)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我们周围有悦耳动听的声音,也有刺耳难听的噪声,让我们减少噪声污染,人人成为一个环境保护的小使者吧。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