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历年大题按章节整理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9990280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9.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染历年大题按章节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传染历年大题按章节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传染历年大题按章节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传染历年大题按章节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历年大题按章节整理(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总论名解:传染源92、93、04、05;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显性感染92、94、95、05: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且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前驱期94;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弛张热93、94、03;隐性感染(covertinfection)93、95、03、04、05: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临床症状与体征。再燃93、95、99;临床症状已缓解,但体温尚未正常而又复上升、症状逐渐加重者。见于伤寒。病

2、原治疗93;传染源99;易感者00;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复发93、00;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而原症状再度出现。伤寒最为常见。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93、01、04、05;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稽留热(sustainedfever)02、04、05;体温39以上,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感染后免疫02;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散发流行

3、04;(verticaltransmission)04;间歇热04;感染性疾病05;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称为感染性疾病机会性感染05;混合感染(同时感染)05两种病原体同时感染一个机体。如HBV的感染与HDVg染同时发生。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02: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呼吸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垂直传播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传染病的基本特征89、91、04、05:有病原体(pathogen):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某种病原体引起的。有传染性(infectivity)

4、: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有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features):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表现出各种特征首发病例,传播途径,发病率,持续时间,人群免疫力有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immunity):人体被病原体感染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免疫力的强弱与持续时间长短可因病原体、人体不同有较大的差异。传染病的诊断标准81、86、87、93、94:一、临床资料起病方式,症状,体征。二、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疫苗接种史,年龄,性别,职业,季节,地区,周围人群发病情况等。三、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一般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大、小便常规和生化检查病原学检查1.病原体的直接检出2

5、.病原体分离培养3.免疫学检查1)特异性抗体检2)特异性抗原检测4.分子生物学检测1)分子杂交2)聚合酶链反应3)原位聚合酶链反应其他检查L内镜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影像学检查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3.活体组织检查传染病的治疗90、92治疗原则: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与隔离、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特效治疗并重;治疗方法:包括一般及支持疗法(如隔离、护理和心理治疗等一般治疗,饮食、血制品、水电解质等支持治疗);病原或特效疗法(如抗生素、化学制剂、血清免疫制剂等)、对症疗法、康复疗法、中医中药疗法等。传染病的预防83、04、05传染病

6、的预防主要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来采取措施,即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管理传染源: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参考最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对有传染性的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对接触者进行检疫或预防、对病原携带者进行治疗或隔离或教育、对感染动物进行处理;切断传播途径:切断起主导作用的传播途径,如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改善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采取消毒措施等;保护易感人群:增强体质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力。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传染途径05母婴传播: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分娩后传播;血液、体液传播:输血及血制品、注射、手术、器官移植等;

7、其他:破损的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或昆虫叮咬等。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90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051 .黄疸前期症状明显:发热、畏寒等上感症状;乏力及消化道症状特别突出尿黄如红茶持续57d2 .黄疸期症状好转,热退;尿色加深;黄疸出现(2周内达高峰);肝肿大、压痛及压痛,脾大;少数出现梗阻性黄疸表现。3 .恢复期症状减轻至消失;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至正常;肝功能恢复。持续24个月,平均1个月。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01、04肝衰竭症候群: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出血或出血倾向,PT显著延长,PTA171Mmol/L或每天上升17.1Pmol/L中毒性鼓肠,肝臭,肝肾综合征等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

8、射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胆酶分离,血氨升高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02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诊断主要有肝衰竭症候群表现急性肝衰竭:急性黄疸型肝炎病情恶化,2周内出现n度以上肝性脑病或其他重型肝炎表现亚急性肝衰竭:15天至26周出现上述表现者慢加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慢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病原学诊断病毒性肝炎的病毒检查中最有意义的病症84乙肝检查中各抗原,抗体的意义87乙型肝炎标记物:血清免疫学标记:三对抗原抗体系统:HBsAg+:提示HBV!症感染;抗-HBs+:提示对HB撼染有保护力乙肝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

9、e;抗-HBc1 .抗-HBs+余指标-注射乙肝疫苗产生的保护性抗体。2 .抗-HBs+抗-HBe+抗-HBc+-既往HBVg染,病毒已清除,有保护力。3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俗称大三阳”提示HBV!症感染,病毒复制活跃,有传染性。4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俗称小三阳”常提示慢性感染。一般表示病毒复制相对减少,传染性减低。部分为HBVtr-C区变异,病毒仍然复制活跃,病情进展。应检测HBVDNA5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感染过HBV未产生有效保护抗体。

10、应进一步检查HBVDNA以排除低滴度HBM染。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6 .单项抗-HBc+余项为-两种可能:*低滴度HBM染,查HBVDNAft定。*感染过HBV;病毒已清除。抗-HBcIgM:低滴度阳性:慢性感染高滴度阳性:急性感染HBVDNAHBV活动复制及有传染性的直接指标。检测方法:斑点杂交法(定性):已少用;PCR法(定性或定量):常用HbsAg与抗HbsAg与抗HBc的意义81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04、05急性黄疸型肝炎的鉴别诊断86、03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其他病毒引起的肝炎感染中毒性肝炎药物引起的肝损害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及妊娠期急性

11、脂肪肝肝豆状核变性重型肝炎的?B疗原则82、89、94、95、01、041 .一般和支持疗法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尽可能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以控制肠内氨的来源静脉滴注5%10%葡萄糖溶液,补充足量维生素B、C及K静脉输入人血浆白蛋白或新鲜血浆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2 .促进肝细胞再生胰高血糖素-胰岛素(G-I)疗法:胰高血糖素1mg和胰岛素10U加入10%葡萄糖500ml,1次/d,疗程14天。其疗效尚有争议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为小分子多肽类物质。静脉滴注120200mg/d,疗程一个月或更长,可能有一定疗效前列腺素E1(PGE1):可保护肝细胞,减少肝细胞坏死、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

12、促进肝细胞再生。静脉滴注1020dg/d3 .并发症的防治:1 .肝性脑病的防治- 氨中毒的防治:低蛋白饮食、酸化及保持大便通畅、口服诺氟沙星以抑制肠道细菌、降低血氨(乙酰谷酰胺、谷氨酸钠、门冬氨酸钾镁)- 恢复正常神经递质:左旋多巴- 维持氨基酸平衡:肝安- 防治脑水肿:使用脱水剂、速尿- 积极消除其诱因:2 .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使用足量止血药物,输入新鲜血浆、血液、血小板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3 .继发感染的防治:合理使用抗生素4 .肝肾综合征的防治:扩张血容量,可用增加肾血流量的药物,可肌肉或静脉注射吠塞米(速尿)。必要时也可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血液滤过治疗4 .肝衰竭的抗病毒治疗5 .

13、人工肝支持系统6 .肝移植7 .肝(干)细胞移植乙型肝炎的预防98、04控制传染源:急性患者隔离期:甲、戊肝病后3周,乙肝HBsAg阴转,丙肝HCVRNA阴转慢性,患者/病毒携带者(乙、丙型):加强管理切断传播途径:甲、戊型:重点搞好卫生措施乙、丙、丁型:重点防止血液/体液传播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甲肝减毒活疫苗、乙型肝炎疫苗被动免疫:甲肝人血清或胎盘球蛋白、乙肝HBIG(高滴度抗-HBVIgG)流行性腮腺炎Trytodescribetheclinicalmanifestationofmumps.05肾综合征出血热Trytodescribethepathophysiologyofhemorr

14、hagefeverwithrenalfunctionfailure.05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88、93、94潜伏期:714d(446d)三主症:发热、充血和出血、肾损害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重症病例可有二或三期重叠,而轻症不典型病例则可越期而不具备五期经过多器官受损EHF的诊断911 .流行病学资料:季节、地区;病前2月内疫区生活史;鼠类接触或食过鼠类污染食物2 .临床特征突然起病发热,体温急剧上升,多在39度以上,一般3-7天降退.热退后,其他症状加重全身中毒症状:上痛”、全身酸痛、肾区叩痛。明显消化道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征象:土红”、酒醉貌、渗出、出血肾脏损

15、害表现:腰痛、肾区叩痛、可出现少尿、血尿、多尿或尿膜状物及尿毒症五期经过3 .实验室检查血象:WBC升高,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下降肾功能受损:尿有形成分增多,血BUN、Cr升高血清血检查:4天内Anti-EHF-IgM(+)或双份血清Anti-EHF-IgG4倍升高或5病日后,单份血清Anti-EHF-IgG1:320病原学检查:汉坦病毒抗原或RNA早期诊断:如出现以下情况须考虑本病可能:急性发热、高度乏力、明显消化道症状发热伴三痛”、肾区叩痛、全身痛发热伴三红”,眼结膜、咽部充血潮红,球结膜水肿发热伴出血现象血象检查,血小板减少、较多的杆状核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发热、尿蛋白阳性且迅速增加发

16、热伴ALT升高,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流行性出血热的鉴别诊断98发热期:流感、流脑、恙虫病、登革热、伤寒、钩体病、败血症等。休克期:中毒性菌痢、流脑、大叶性肺炎、感染性休克等。剧烈腹痛者:外科急腹症以肾衰表现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钩体病。明显出血者: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过敏性紫瘢,消化性溃疡,DIC。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的临床表现和少尿期的处理原则03(1)发热:多急性起病,以稽留热和驰张热多见,多持续37天,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重症病例热退后加重。(2)全身中毒症状: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胃肠中毒症状,神经症状。(3)毛细血管损害表现:1)充血性皮疹皮肤三红(颜面、颈、胸潮红),酒

17、醉貌,黏膜三红(眼结膜、软腭、咽部充血)2)渗出和水肿球结膜、眼睑、面部水肿3)出血(4)肾损害:早期出现肾损害为本期特点。少尿期处理原则:1.稳定内环境严格控制入量,维持水电、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2.促进利尿甘露醇,速尿,血管扩张剂。3.导泻及放血疗法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治疗原则02少尿期:稳、促、导、透稳定内环境:严格控制入量,维持水电、酸碱平衡,减少蛋白分解。促进利尿:甘露醇,速尿。导泻及放血疗法:透析疗法:并发症治疗:消化道出血,脑水肿,心衰,肺水肿,ARDS,DIC。肾综合症出血热发热期的治疗05发热期:抗病毒、抗渗出、抗出血。预防低血压休克和肾功能衰竭低血压休克期:积极补充血容

18、量,尽快稳定血压,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多尿期:维持水电、酸碱平衡、防治感染:恢复期:补充营养,休息,定期复查。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临床表现91潜伏期4-21日一般为10-14日典型临床经过分四期:初期:病程1-3日急起发热,体温上升快,伴感染中毒症状,脑实质受损症状不突出。极期:病程4-10日。初期症状加重,脑实质受损症状突出。高热:热度、热程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意识障碍:昏迷程度、持续时间与病情的关系。病程早期即可出现神志改变。高热、抽搐、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严重症状,三者相互影响,尤以呼吸衰竭常为致死主要原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在病程的10天内出现病变部位与症状:颗叶一听觉障碍

19、枕叶一视觉障碍间脑一感觉障碍丘脑下部一植物N功能紊乱中脑双侧一去大脑强直恢复期:体温下降,神经精神症状逐日好转。后遗症期:恢复期症状持续 乙脑的诊断82诊断依据1 .流行病学资料2 .主要症状和体征3 .实验室检查6个月以上称为后遗症期。乙脑的鉴别诊断85、87、001 .中毒性菌痢2 .结核性脑膜炎3 .化脓性脑膜炎4 .其他病毒性脑炎乙脑与脑型疟疾的鉴别诊断 83如何预防乙脑88(一)控制传染源(二)防蚊和灭蚊(三)预防接种登革热名解:促进性抗体02、05机体感染登革热病毒后可产生的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具有弱的中和作用和强的促进作用,它可促进登革热病毒与单核-巨噬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典型

20、登革热的临床表现05潜伏期3-14天,一般4-8天。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典型登革热又分为典型:发热起病急,持续5-7天,双峰热或马鞍热型。全身毒血症状,消化道症状。?皮疹病程3-6天出现,多行性皮疹。出血;其他轻型:低热,全身毒血症状轻;皮疹少甚至不出疹;无出血;病程短,类似流感。重型:早期类似典型登革热3-5天时加重,出现脑炎的表现,甚至脑疝,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甚至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者可因中枢性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死亡登革热白诊断89、02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临床诊断;若有血清学、病毒分离、核酸检测可明确诊断艾滋的传播途径04、051 .性接

21、触传播:主要传播方式(75%);未经设防的性活动很容易引起HIV传播HIV的传播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性伴数、性伴的感染阶段、STD和生殖器部的损害程度、性交方式及保护措施等。、器官移植、医务人员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其他2 .经血途径:不洁注射、输血及血制品、采血(浆)意外事故3 .母婴传播。AIDS的诊断依据04艾滋病期诊断: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超过1月,体温高于有流行病学和抗HIV阳性者出现下列一项即可诊为38度2、6个月内体重下降10%3、慢性腹泻1月,每天3次以上4、反复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6、肺抱子虫肺炎7、反复发作的细菌性肺炎8、非典型的结

22、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诊断成人诊断标准(1)确诊病例HIV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史,抗HIV(+)并经WB确诊。急性HIV感染者为高危人群在随访过程中抗AIDS患者AIDS :9、深部真菌感染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11、中青年痴呆12、活动性CMV感染13、弓形虫脑病14、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氏肉瘤、淋巴瘤HIV阳转,经确证试验证实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抗HIV(+),CD4细胞总数0.2X109/L或0.2-0.5X109/L找到各种机会感染的病原体(或抗体),或有肿瘤的病理依据。(2)可疑病例 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但抗HIV(-); 抗

23、HIV(+)者所生子女;有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不明显,CD4淋巴细胞0.2X109/L; 有口腔念珠菌感染,皮肤粘膜卡波济肉瘤,卡氏肺囊虫肺炎,隐球菌脑膜炎进展迅速的肺结核等均属临床可疑病例,需要随诊抗-HIV。实验室诊断:病原学诊断HIV感染者的实验室监测机会感染的检测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的治疗原则02恙虫病名解:焦痂94;恙虫病患者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皮肤损害,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直径多在410mm焦黑色,边缘稍隆起,如堤围状,周围有红晕,如无继发感染,则不痛不痒,也无渗液。痂皮脱落后,中央凹陷形成溃疡,基底部呈现淡红色肉芽创面。多见于腹股沟、肛周、会阴、外生殖器、腋窝及腰背等处。恙虫

24、病体征,及焦痂或溃疡的特点051焦痂与溃疡2 .淋巴结肿大3 .皮疹4 .肝脾肿大恙虫病白诊断99、01流行病学资料:野外活动史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外斐反应、特异性血清学检查、病原体分离病例分析04:恙虫病。和伤寒的鉴别伤寒与副伤寒名解:普通型伤寒93、玫瑰疹93、肥达反应05伤寒的临床症状00、05潜伏期:7-14(3-60)天自然病程:4-5周典型伤寒的四期经过: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临床类型:典型、轻型、暴发型、迁延型、消遥型、小儿和老年型典型伤寒(四期)初期:病程第1周。起病缓慢。发热(39-40C)阶梯形上升,畏寒少寒战,右

25、下腹轻压痛极期:病程第23周,持续发热呈稽留热消化道症状:纳差、腹部不适、腹胀、多便秘、少腹泻、右下腹深压痛神经系统症状: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澹妄、虚性脑膜炎、昏迷。循环系统:相对缓脉、心肌炎、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中毒性肝炎)玫瑰疹:病程7-13天,部分病人胸、腹、肩背部,2-4mm淡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10个以下,24天消退其他:高热时可有蛋白尿缓解期(病程34周):体温下降,食欲改善,但仍有可能发生肠道并发症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并发症:肠出血多发生在病程的24周肠穿孔最严重的并发症,24周其他: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典型伤

26、寒极期白临床表现04病程第23周1.发热、稽留热、持续发热2.消化道症状:纳差、腹部不适、腹胀、便秘、腹泻3 .神经系统症状: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澹妄、昏迷。4 .循环系统:相对缓脉或重脉5.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中毒性肝炎)6 .玫瑰疹:病程713天,部分病人胸、腹、肩背部,24mn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10个以下,24天消退7 .其他:身热时可有蛋白尿、水晶型白舜伤寒的诊断05流行病学资料:伤寒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临床诊断标准:持续高热(40-41C)12周以上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血WBCJEOJ或消失骨髓相见伤寒细胞确诊标准:血、骨髓培养伤寒杆菌(+)

27、辅助意义:肥达反应伤寒的鉴别诊断86、99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疟疾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病例分析94、04、05(伤寒合并肠穿孔)94:患者男,24岁,广州市郊民工,发热,胃纳减退,全身不适3天,体温逐渐上升至39。5度,大便3日一次,体检发现,患者表情呆滞,肝脾于肋弓下均可触及,质软,右下腹轻压痛,胸前有4粒淡红小丘疹,压之退色,周围血白细胞总数为4。4*10/L,分类N0.52,L0.46,E0.01,M0.01,红细胞3.68*1012/LO(要求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病名,进一步明确诊断措施和治疗方案)霍乱霍乱的临床表现和诊断93临床表现:潜伏期短 古典型

28、 埃尔托型13天、短者36小时、长者7天重型较多,轻型较少多数突然起病 典型病人临床表现1.泻吐期:剧烈腹泻 大便次数 性状轻型较多,重型较少首发多无腹痛、里急后重及发热数次甚至数十次,重者溢出黄水样或清水样米泪样,洗肉水样粪质少,无粪臭,略带鱼腥无脓细胞呕吐喷射状。呕吐物性质与大便相仿2.脱水虚脱期:周围循环衰竭 脱水表现 急性肾衰 电解质紊乱口渴、眼眶凹陷、声嘶、舟状腹、“洗衣工”手少尿或无尿(尤其低血钾)代谢性酸中毒肌肉痉挛本期持续23天3.反应期及恢复期:症状消失,尿量增加,体温回升正常反应性发热T3839C,儿童多见,持续13天。与肠毒素吸收有关。霍乱的诊断标准(包括疑似)04有下列

29、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霍乱: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霍乱流行期间,在疫区内有典型霍乱临床表现者。虽粪便培养未发现霍乱弧菌,但无其它原因可查者。双份血清凝集素试验滴度4倍上升者可诊断。疫源检索中发现粪便培养阳性前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霍乱。具备以下之一者,疑似诊断:具有典型霍乱症状的首发病例,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霍乱流行期间与霍乱患者有明确接触史,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试述霍乱的诊断与治疗94治疗原则:严格隔离、及时补液(关键)、辅以抗菌和对症治疗方法:消毒隔离:按甲类传染病严格隔离确诊患者和疑似病例分别隔离病人排泄物严格隔离,彻底消毒症状消失后隔日连续两次粪便培

30、养阴性才能解除隔离及时补液:目的: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原则:早期、迅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补液方式:静脉补液一主要为重度及不能口服的中度患者,是主要的补液方式口服补液一适用于轻型及中、重型经静脉补液后纠正休克者。用来纠正部分累积丢失量、全部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抗菌治疗:液体疗法的辅助治疗。目的:缩短病程、减少腹泻次数、迅速清除病原菌对症治疗:纠正酸中毒纠正休克和心力衰竭纠正低血钾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分析04:霍乱,具体治疗措施细菌性痢疾典型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99潜伏期:12日(数小日7日)。菌群与临床表现有关。起病急;发冷、寒战、高热,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大便次数:10多

31、次数10次/日,量少,开始为稀便,迅速转变为粘液脓血便,无粪质;左下腹压痛及肠呜音亢进;病程约1周左右;少数患者病程迁延转为慢性。细菌性痢疾的鉴别84、85菌痢的诊断,治疗95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表现:3.粪便镜检:WBC或脓细胞及RBC可临床诊断;粪便培养:(+)确诊治疗:急性菌痢:(1)一般治疗: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为止,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2)对症治疗:1.高热-物理降温及退热药2.腹痛剧烈-解痉药如阿托品及颠茄3.毒血症重者-小剂量激素(3)病原治疗:唾诺酮类:目前首选药物。环丙沙星(孕妇及儿童慎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嗯座中毒性菌痢:(1)病原治疗:药物选择基本与急性菌痢

32、相同,但应先采用静脉给药(2)对症治疗:1.高热:退热药及物理降温2.高热伴躁动、惊厥:亚冬眠疗法3.反复惊厥:镇静剂如安定、水合氯醛等。(3)休克型:1.扩充血容量2.纠正酸中毒3.血管扩张剂如山蔗着碱4.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心衰者用西地兰5.短程激素(4)脑型的治疗:1.脑水肿:20%T露醇脱水;血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2 .防治呼吸衰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兴奋剂;气管切开及应用人工呼吸器慢性菌痢:(1)病原治疗:1.应积极做病原菌分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3 .可联合应用2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疗程须长,须重复13个疗程。3.亦可应用药物保留灌肠疗法(2)

33、对症治疗:1.肠功能紊乱可用镇静、解痉药物。2.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可用微生态制剂如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制剂。4 .慢性菌痢常并存其他慢性疾病,应积极给予相应的治疗。菌痢的治疗99白喉白喉的发病机制0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实验室检查特点05(一)血象:WBC增加、N升高、Pt减少(二)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呈常温米汤样或脓样、细胞数明显增高,多形细胞为主、糖、氯化物减少。(三)细菌学检查:1.涂片2.细菌培养(四)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原抗体的检测(五)其他:CSFp2微球蛋白、赏试验流脑的诊断依据011 .流行病学资料2 .主要症状和体征3 .实验室检查流脑的鉴别诊断84、85、951

34、 .与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相鉴别2 .结核性脑膜炎3 .流行性乙型脑炎4 .败血症休克型须与其他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相鉴别普通型流脑的治疗911 .一般治疗2 .病原治疗:青霉素、磺胺、氯霉素、头抱霉素等3 .对症治疗病例分析05:流脑及其病原治疗败血症名解:毒血症93、02、05;病原菌在局部繁殖,产生外毒素通过血液或神经轴索播散到特定靶细胞,产生特殊中毒症状败血症02病原菌侵入血液并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侵袭性酶等毒性物质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败血症的抗菌药物应用原则05感染性休克名解:感染性休克04由各种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全身微循环障碍、血液动力学异常、组织灌注量不足

35、、细胞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的治疗00一、病因治疗:选用强有力、广谱杀菌剂,后调整。剂量大、联合静脉给药。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下,为减轻毒血症,可予短程激素。二、抗休克治疗(1)补充血容量:抗休克基本手段原则: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先晶后胶,晶胶结合,三晶一胶,胶不过千,见尿补钾、筋跳补钙、注意罗音、监测CVP要求:组织灌注良好、神情安定、肢端温暖、紫纠消失;BPi升,收缩压90mmHgB压30mmHg脉率100次/分;尿量30ml/h血液浓缩消失(2)纠正酸中毒:5骐酸氢钠:(首选)轻症每日400毫升,重症每日600-800毫升乳酸钠:(次选)高乳酸血症和肝损者

36、不用(3)血管活性药物:1.扩血管药:适用于低排高阻型休克,在充分扩容基础上使用2.缩血管药物:仅提高血液灌注压,血管管径缩小(4)维护重要脏器功能:1.强心药物:顽固性休克与心衰密切相关,老年人及幼儿易发生。予快速强心药:两地兰或毒K2.维护呼吸功能:防治ARDS3.脑水肿防治:出现神志改变,颅内压增高时,及早予654-2,大剂量激素、脱水。4 .急性肾衰防治:血容量补足,血压稳定但尿少时,予20刈露醇250毫升快速滴入,若尿量40ml/h,可继用,无效时按急性肾衰处理。5 .DIC:DIC诊断一经确立,在迅速有效控制感染基础上及早使用肝素,1mg/kg4-6h/次。(5)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

37、:主要作用是:结合内毒素;稳定溶酶体;改善微循环;增加心搏出量;稳定补体系统;保护肝脏线粒体的正常氧化磷酸化过程.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机体对各种严重感染所做出的一种全身性反应,其本质是失控的炎症过程。具有下述2项或2项以上基本临床表现:体温)38c或036C;心率)90次/分或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呼吸)20次/分或PaC02c32mmHg;WBC计数)12X109/L,或04X109/L,或中性粒细胞)80%。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的临床表现 92、98潜伏期 2-28d, 一般714天临床分型:流感伤寒型(单纯型、感染中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脑膜脑炎型后

38、发症三症:畏寒、发热肌肉酸痛软弱无力三征:结合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寒热酸痛一身乏,眼红腿痛淋结大;若不及时来相救,口鼻涌血死神拿)钩体病黄疸血型的临床表现02早期症侯群黄疸、肝大、肝损害出血(鼻J、皮肤粘膜、内脏)肾损害(蛋白尿一肾衰)-肾衰是此型主要死因钩体病的鉴别诊断94感染中毒型:流感、伤寒、败血症、疟疾肺出血型:大叶性肺炎、肺结核、支扩肾综合征出血热黄疸出血型:急性黄疸型肝炎、溶血性黄疸、脑膜脑炎型:病脑、结脑、化脑肾功能衰竭型:急性肾炎阿米巴病阿米巴痢疾与细菌性痢疾的鉴别82、04鉴别要点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常散发可流行全身症状轻,多无发热较重腹痛,腹泻轻,每日腹

39、泻数次或十数次较重,频数里急后重轻明显压痛部位右卜腹为主左卜腹为主粪便肉眼观红细胞粘集成串,间有脓细胞有滋养体,包囊,夏科雷登结晶成堆脓细胞,红细胞分散,后巨噬细胞粪便培养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痢疾志贺菌散在溃疡,边缘隆起,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肠说可鱼充血,溃疡间粘膜正常浅表溃疡病例分析02、05:阿米巴肝脓肿男三十八岁,持续发热8天,因右季肋部疼痛7天入院,无明显诱因于入院前8天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9度,伴有乏力纳差,次日右季肋部隐痛,不放射,B超示肝右叶液性暗区,怀疑肝脓肿,青霉素、链霉素?B疗3天无效,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脏无异常,右下肺呼吸音减弱,于第九肋下叩诊浊音。腹软,肝于肋下4cm

40、触及,质韧触痛明显,脾侧卧位刚触及,移动性浊音无,胸片肺野清晰,肝穿刺出巧克力色脓液三百毫升,白细胞10.3X109,N0.82,L0.18(主要诊断是什么?试述依据。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为明确诊断,需要做什么检查。)疟疾名解:黑尿热94;亦称溶血尿毒综合征疟疾患者可由于抗疟药物的的诱发,产生红细胞在血管内溶解破坏,加之疟原虫本身毒素造成直接微血管病变,可引起寒战、腰痛、酱油色尿等急性血管内溶血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普通性疟疾的诊断00流行病学资料是否到过疟疾流行区,近期有无输血史临床表现典型:间歇性寒战、高热与大量出汗实验室检查血涂片吉姆萨染色:疟原虫阳性可确诊诊断性治疗临床表

41、现不典型病例钩虫病病例分析04:钩虫病囊尾蝴病脑囊虫病的诊断与治疗90、92(一)流行病学资料(二)临床表现(三)免疫学检查(四)影像学检查(五)病理活检囊虫病的诊断02、04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4.诊断性治疗:脑囊尾蜘的病原治疗及注意事项02阿果达口坐AAlbendazole)(首选)1520mg/kg/d,二次分服,疗程10日,脑型患者23个疗程,间隔1421天口比唾酮(Praziquantel)皮下-肌肉型:总剂量120mg/kg,每天量分三次口服,连用3-5日为一疗程脑型:总剂量200mg/kg,每天量分三次口服,连用10日为一疗程.隔2-3个月重复一疗程注

42、意事项:由于在进行药物杀虫治疗的过程中会引起剧烈的过敏、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病人必需在严密监测下进行杀虫治疗。名解2.5*2重叠感染两种病原体的感染相继发生。如HBV的感染基础上再出现另一种病原体的感染,如重叠HCVHDV、HEV或HAV勺感染。重叠感染常可使病情加重。稽留热体温39以上,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病例8+5+3题干待整理(慢性肝炎病史劳累饮酒诱发重症肝炎)(大概)28岁男,半月前劳累饮酒后出现疲乏、厌油尿色加深,服中成药后无好转,黄疸加重,一天前出现神志不清,乱语来诊。10年前体检HBsAg阳性,曾服中成药治疗。体检:面色灰暗,神清模糊,不能

43、对答。T36.3,P、R、BP正常(具体忘记了)。肝掌(+),蜘蛛痣(-(,右上臂注射部位见4*5cm瘀斑。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压痛及反跳痛(+)。实验室:ALT13_._?,ALB34._?,AFP107.2?,PTA33%,HBsAg、HBeAg(+),HBVDNA4.67*10A6copy/ml,血氨8_._?,TBil5_._?.完整诊断及诊断依据如何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问答13*3伤寒诊断依据艾滋病传播途径、我国流行特点、预防措施钩体病肺弥漫性出血型常见诱因、如何治疗一、单选(每题1分)40道二、名词解释(每题2.5分)1.前驱期2.SaddleFever

44、(马鞍热)三、病理分析(16分)流行性乙型脑炎1 .该病例的诊断及依据(8分)2 .该病例的治疗措施(8分)四、简答题(每题13分)1 .试述钩体病的早期临床表现2 .试述狂犬病的预防措施3 .试述艾滋病的诊断依据选择:40个。每题1分。很多习题集上的。集中在肝炎,腮腺炎,囊虫病等章节。名解:机会性感染潜伏性感染病例分析:伤寒?问答:1.疟疾的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资料:是否到过疟疾流行区,近期有无输血史2.临床表现:典型:间歇性寒战、高热与大量出汗3.实验室检查:血涂片/骨髓涂片吉姆萨染色:疟原虫阳性可确诊4.诊断性治疗2 .艾滋病的用药种类,用药原则和治疗指征3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45、名词解释2.5*2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液并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侵袭性酶等毒性物质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传染源病例分析14七岁男童,突起高热三天,伴抽搐、意识障碍1天,体温、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加快,昏迷不醒,全身无皮疹,瞳孔不等,3mm和4mm,对光反射迟钝,颈抵抗,肺部有痰鸣音,肝脾未扪及,KernigS征阳性,Babinski阳性,白细胞升高,N86%。写出诊断及诊断依据治疗措施(乙脑)问答12*31、囊尾蚴病的影像学检查及其诊断意义2、钩体病的早期临床表现3、疟疾诊断主要依据病例分析:恙虫病。1、诊断及诊断依据2、治疗方法3、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名解:infection,intermitt

46、entfever问答:1、流感的临床表现2、疟疾的诊断3、霍乱的治疗名词解释2.5*2促进性抗体,毒血症简答题12*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实验室检查特点,肾综合症出血热发热器的治疗,恙虫病体征,及焦痂或溃疡的特点病例题14男三十八岁,持续发热8天,因右季肋部疼痛7天入院,无明显诱因于入院前8天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9度,伴有乏力纳差,次日右季肋部隐痛,不放射,B超示肝右叶液性暗区,怀疑肝脓肿,青霉素、链霉素治疗3天无效,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脏无异常,右下肺呼吸音减弱,于第九肋下叩诊浊音。腹软,肝于肋下4cm触及,质韧触痛明显,脾侧卧位刚触及,移动性浊音无,胸片肺野清晰,肝穿刺出巧克力色脓液三百毫升,白

47、细胞10.3*10人9,N0.82,L0.18主要诊断是什么?试述依据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为明确诊断,需要做什么检查选择有两个都是针对钩体病斑疹伤寒的临床表现名解潜伏期毒素性食物中毒问答传染病的预防伤寒的诊断依据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病例是流脑及其病原治疗名解:感染性疾病机会性感染病例:伤寒合并肠穿孔问答:白喉的发病机制乙肝的传染途径传染病的四个基本特征名解1、显性感染2、传染源问答题1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和主要护理诊断2、伤寒的临床表现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4、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sustainedfever1 .incubationperiod3.covertinfection论述:1.Tr

48、ytodescribethetransmissionofHBV.2 .Trytodescribetheclinicalmanifestationofmups?3 .Trytodescribethepathophysiologyofhemorrhagefeverwithrenalfunctionfailure?4 .Trytodescribethepropertiesofcommunicabledisease?名解隐性感染间歇热问答传染病的基本特征重型肺炎的临表AIDS的诊断依据病例伤寒病例是钩虫病大题:1,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hronicseverehepatitisB的治疗原则2,曩虫病的诊断3,典型伤寒极期的临床表现名解:1 ,incubation2 ,verticaltransmission名解:散发流行传染源病历:恙虫病。和伤寒的鉴别。问答:1,霍乱的诊断标准(包括疑似)2,乙肝的预防措施3,艾滋的传播途径一.名解:1 .稽留热2 .感染性休克二.问答:1 .传染病的预防2 .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3 .阿米巴痢疾与细菌性痢疾的鉴别诊断三.病例:霍乱?具体治疗措施名解感染性疾病机会性感染病例:伤寒合并肠穿孔问答:白喉的发病机制乙肝的传染途径传染病的四个基本特征名解潜伏期毒素性食物中毒问答传染病的预防伤寒的诊断依据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病例是流脑及其病原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