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程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49990278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城镇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镇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镇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城镇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程(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城镇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程城镇水泥混凝土路而施工技术规程2三辑轴机组铺筑混凝上而板时,必须同时配备一台有安装插入式振捣棒组的排式振捣机,振捣棒的直径直为50100mm,间距不应大于其效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不大于500mm。插入式振捣棒组的振动频率可在50200Hz之间选择,当面板厚度较大和坍落度较低时,宜使用100Hz以上的高频振捣棒。该机宜同时配备螺旋布料器和松方控制刮板,并具备自动行走功能。3当桥而铺装厚度小于150mm时,可采用振捣梁。振捣频率宜为50100Hz,振捣加速度为45g(g为重力加速度)。4当一次摊铺双车道路面时应配备纵缝拉杆插入机,并配有插入深度控制和拉杆间距调整装置

2、。9.2.2工艺流程:布料一密集排振一拉杆安装一人工补料一三轻轴整平一(真空脱水)一(精平饰面)-拉毛一切缝一养生一(硬刻槽)一填缝。注:*指施工期间的日平均气温,使用缓凝剂延长凝结时间后,本表数值可增加0.20.35上10.342必须使用硬刻槽方式制作抗滑沟槽,不得使用粗麻袋、刷子和扫帚制作抗滑构造。1034.3钢纤维混凝上路面板长宜为610m,钢纤维掺量较大可用大值,掺量较少,取小值。面板长宽比应符合设计要求。1035设钢筋网的钢纤维混凝上桥而铺装时,其钢筋网焊接、锚固与安装应符合10.1、10.2节有关规定:布料与摊铺应分别符合10.2.4条和1032条的规定:振捣、整平、接缝和抗滑构造

3、施工应符合本节规定11混凝土面板接缝与养生14.4.1 城镇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1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应进行现场验收,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复验。现场验收和复验结果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凡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监理工程师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并形成记录。14.4.2 城镇道路水泥混凝上路而作为城镇道路单位工程的分项工程,可根据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路段长度等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1443对城镇道路水泥混凝上路面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进行质量控制资料、外形实测指标及外观质量验收,并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试

4、件等进行见证检测或结构实体检验。14.4.4 当城镇道路水泥混凝土路而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1经返工重做的,应重新进行验收。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应予以验收。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可予以验收。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部分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1445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城镇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严禁验收。14.4.6 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将全线以100500m作为一个评定路段,按表14.3.6-1、表

5、14.3.6-2、表14.3.6-3、表14.3.6-4规定的频率,随机选取测点,对水泥混凝土面层全线自检,并绘制竣工图。1447大、中型桥梁桥面水泥混凝上铺装层的质量与验收,应以100m作为一个评定路段,其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4.3.6-1、表14.3.6-2的规定。1448工程建设单位在接到施工单位的竣工验收报告,并确认施工资料齐全后,应立即组织有关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竣工检查与验收。检查验收应按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一定数量的评定路段进行实测检查,每一检查段的检查频度、试验方法及检测结果应符合本规程表14.3.6-1、表14.3.6-2、表14.3.6-3、表14.3.64的规定。当实测检查有

6、困难时,经质量监督部门同意后,可随机抽查一定数量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测结果,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此种情况下,仍应复测部份路段的平整度,并利用施工中保存的钻孔试件对厚度及强度进行复核。14.5工程施工总结14.5.1 工程结束后,施工单位应根据国家竣工文件编制的规定,提交竣工验收报告,连同竣工图表等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一并提交业主及有关档案管理部门。14.5.2 竣工验收报告应包括工程概况(包括设计及变更情况)、工程基础资料、材料、施工组织、机械及人员配备、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试验研究、工程质量评价等。14.5.3 工程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是工程竣工验收和质量保证的重要依据之一,应包

7、括质量保证体系、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记录、设计变更通知、隐蔽验收记录、试验段铺筑报告、施工前及施工中材料质量检查结果(测试报告)、施工中工程质量检查结果(测试报告)、工程完工后质量自检结果(测试报告)、工程质量评价、竣工图以及原始记录、相册、录像等各种附件。附录A路而混凝土抗折(弯拉)强度评定方法A.0.1路面混凝土抗折(弯拉)强度试验方法应使用标准小梁法或钻心劈裂法,试件使用标准方法制作标准养生时间28d,路面钻心劈裂时间应控制在2856d以内,不掺粉煤灰宜用前者,掺粉煤灰宜用后者,试件取样频率见表8.10-1。A.0.2路而混凝土抗折(弯拉)强度合格标准A.0.2.1试件组数大于10组时,平

8、均抗折(弯拉)强度合格判断式为:Ko(A.0.2.1-1)式中:合格判定平均抗折(弯拉)强度(MPa);设计抗折(弯拉)强度标准值(MPa);K合格判定系数,按试件组数查附表A.0.2.1Q一抗折(弯拉)强度统计均方差,可按式A.021-2计算。a=Cv(A.0.2.1-2)Cv实测抗折(弯拉)强度统计变异系数:实测抗折(弯拉)强度统计平均值(MPa)。附表A.021合格评定系数试件组数nil14151处20K0.750.70.65当试件组数n为1119组时,允许有一组最小抗折(弯拉)强度小于0.85,但不得小于0.75当试件组数n大于20组时,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最小抗折(弯拉)强度不得小于0

9、.85,其他等级城市道路允许有一组最小抗折(弯拉)强度小于0.85,但不得小于0.75A.0.2.2实测抗折(弯拉)强度统计变异系数Cv值应符合设计要求。A.0.3当标准小梁合格判定平均抗折(弯拉)强度、最小抗折(弯拉)强度和统计变异系数Cv中有一个数据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在不合格路段每车道每公里钻取三个以上cpl50mm的芯样,实测劈裂强度,并换算成抗折(弯拉)强度,其合格判定平均抗折(弯拉)强度和最小值必须合格,否则,应返工重做。实测劈裂强度与抗折(弯拉)强度可通过各自工地试验数据的对比统计公式进行换算,按各自统计公式换算要求的最小试验组数石灰岩、花岗岩碎石混凝上不宜小于10组:玄武岩碎石

10、混凝上不宜小于15组。也可通过式AO3.1-1、A.031-2或A.O.3.1-3计算。石灰岩、花岗岩碎石混凝土:(A.0.3.1-1)混凝土标准小梁抗折(弯拉)强度(MPa):混凝上直径150mm圆柱体的劈裂强度(MPa);玄武岩碎石混凝土:(A.031-2)砾石混凝土:(A.0.3.1-3)条文说明1总则1.0.1本条为编制本规程的目的。编制本规程的目的在于提高我省城镇水泥混凝上路面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和运营的安全可靠性。运营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对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指标的严格要求上。1.0.2本条为适用范围,由于本规程为省地方标准,仅适用于本省城镇道路新建、改建和扩建工

11、程范围。属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范畴的专业标准。1.0.3本条强调原材料、配合比的质量指标及其稳定性:强调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确定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同时强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试验资质的单位进行。1.0.4针对目前的招投标体制,施工企业比较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相对忽视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的现状,特编制本条,目的在于鼓励施工企业技术创新。105本条强调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安全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1.0.6混凝土的施工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为保证特殊气候下的混凝上施工质量,本条要求水泥混凝土路而施工期间

12、,项目部应派人负责从国家、省、当地气象部门或新闻媒体及时准确接收、汇总和记录气象预报,遇异常天气时,应暂停施工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调整施工方案。2术语本规程术语、符号及条文翻译根据英汉道路工程词汇、道路工程术语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程、公路水泥混凝上路而施工技术规范等确定。3路基与基层3.0.1由于水泥混凝土面层座落在基层上,基层又座落在路基上,国内水泥混凝上路而的施工实践表明:因路基不稳定,不均匀沉降,造成不少水泥混凝上路而出现早期断板及沉陷破坏。因此水泥混凝土路面必须有稳定、密实、匀质的路基。3.0.3采用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的半刚性基层较其他基层具有

13、整体强度高、板体性好、耐久等优点。为此,规程推荐高等级沥青路面采用此类基层。但石灰(水泥)稳定细粒上易产生裂缝,进水后易产生软化、唧浆等病害,只适宜用于路面结构层的底基层或垫层。3.0.4将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水泥混凝土面层这类工程为数不少,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和公路水泥混凝上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尚未对这类工程的施工提出要求,只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范(JTJrrO37.1-2000)有提出要求。本规程按照旧沥青路面承载力、强度和质量状态的好坏分别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加铺。热天施工加铺层时,由于旧沥青路面表面温度高,为防止水泥混

14、凝土板底失水及凝结过快而产生板底开裂,保证加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要求采取在旧沥青路而上喷熟石灰浆或喷水降温等措施。3.0.5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设置加铺层,公路水泥混凝土路而设计规范(JTGD40-2002)有详细的设计要求,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范(JTJATO37.1-2000)有一定的设计要求,本条系参照公路水泥混凝上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范(JTJ/TO37.1-2000)编写。3.1 .6养生期结束前如要铺筑水泥混凝土面层,应避免混凝上运输车辆在已铺筑的半刚性基层上行驶,以免破坏半刚性基层已初步形成的强度。4原材料3.2 水泥作为混凝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

15、到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本条文按优先顺序规定了使用水泥品种,有助于提高混凝土路而的整体质量。3.3 粉煤灰及其他掺合料的技术要求1粉煤灰是一种活性掺合料,掺在路面混凝土中,必须满足活性高的要求,只有使用I、II级干排灰也只有静电除尘装置中2、3、4级电场的干灰及磨细粉煤灰才符合路面的使用要求。施工经验表明,结块或湿粉煤灰在新拌混凝土中会出现搅拌不开的粉煤灰小团快,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并使路而出现许多坑洞,影响车辆行驶质量和路面的耐久性,因此不得使用结块灰和湿灰。表421中对混合砂浆活性指数、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含水量有提出要求,活性指数表示粉煤灰对混凝上强度的贡献率,实际上是对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及

16、活性没有规定的缺陷进行的弥补。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对于钢筋混凝土路面、钢纤维混凝上路面和桥面的抗锈蚀以及硫酸盐腐蚀等耐久性极为关键。含水量表达的是粉状粉煤灰的吸湿性能,这对于粉煤灰结团与否与拌和影响较大。2路面混凝上有最大30%的粉煤灰掺量限制,这是水泥及外掺粉煤灰能够全部水化的最高掺量要求,同时也是路而抗冲、耐磨和耐疲劳性能的要求。因此使用时应准确了解水泥中已经加入的掺合料种类及数量,已能实施有效控制。粉煤灰的储存、运输等要求与水泥相同,在搅拌楼上应增加一个罐仓,计量时,先称水泥,然后,累计计量粉煤灰。3.4 细集料的技术要求1砂按细度模数(Mx)分为三个区:1区粗砂(Mx=3.1-3.7)、

17、2区中砂(Mx=2.33.0)、3区细砂(Mx=L62.2),水泥混凝上路而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规定“应采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粗、中砂工本规程对砂的要求为“宜采用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洁净、坚硬,符合级配规定的粗、中砂“,两者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执行的严格性上有所区别。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通过使用强气高效减水剂、减少用水量、降低水灰比,可以做到使用细砂的混凝上能够满足弯拉强度和低水灰比,但由于砂的硬度及细度模数对已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的路面的抗滑性能和横向力系数有关键性影响,砂过细,表面水泥浆磨损后,凸起的细砂颗粒无法为路表面提供足够的

18、安全性指标,从行车安全角度考虑,本规程提倡使用细度模数大于2.5的中、粗砂,由于可通过采取专门制作另外的抗滑表层的措施来提高抗滑性能,因而本规程在细度模数方面只做推荐性要求,不做强制性要求。本规程不做强制性要求的第二个原因是公路水泥混凝上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O-2OO3规定“路面及桥面用砂的适宜细度模数应在2.O-3.5”,与本规程的要求不同。该规范在细度模数的下限上的要求比本规程松,在上限上有做要求,比本规程严。路面施工中砂源不同时,由于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超过0.3,导致混凝上拌和物的绸度变异较大,有时会达到失控的程度,经常出现振捣不密实、麻而或水泥浆薄厚不均、塌边等现象。施工中应将细度

19、模数变化超过0.3、来源或产地不同的砂,分别堆放,并按不同细度模数调整配合比砂率后再使用。2表4.3-1中I区砂属于粗砂,保水性较差,作配合比设计时,宜用较大的砂率;n区砂属于中砂和一部分偏粗的细砂,粗细程度适中,级配最好:HI区砂属于细砂和一部分偏细的中砂,颗粒偏细,粘聚性略大,和易性好,易振捣成型,宜用较小的砂率。3该条文对强度较低,抗磨性较差的机制砂母岩的岩石品种加以适当限制,并提出机制砂的砂浆磨光值宜大于35的要求,目的在于提高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和横向力系数,保证路面行车的安全性。3.5 粗集料的技术要求1建筑用卵石、碎石GBAT14685规定:C60以上高强混凝上应使用【

20、级集料:C30-C60中强混凝土应使用H级:强度等级低于C30的低强度混凝土使用IH级。针对此规定,公路水泥混凝上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O-2OO3提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水泥路面使用的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II级”的要求。本规程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的要求,提出“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及有抗(盐)冻要求的其它城市道路混凝上路而使用的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II级”。对粗集料的等级进行规定有利于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提高混凝上的抗冻性、耐磨性和耐疲劳性。2对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进行规定有利于得到较高的混凝上弯拉强度,有利于防止混凝

21、土离析和塌边。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规定的级配要求过宽,本规程按照公路水泥混凝上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O-2OO3,从严要求级配,其原因主要有:一、路而混凝上级配对弯拉强度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其振实后,能否达到逐级充填密实结构,形成高弯拉强度所要求的嵌锁力;二、粗集料的级配对于路面的干缩和温缩,即接缝开口位移量影响相当大,逐级充填的良好级配有利于减少收缩和接缝开口位移量;三、该级配已按照级配理论计算过,并已在水泥混凝上路面上使用了十多年,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不宜轻易变动。本条关于使用方空筛的规定一方面是参照发达国家的标准,另一方而也是为了与沥青混凝土等集料筛的使用统一。3

22、.6 拌和及养生用水规定的四项技术要求进行过校核试验,目前在其它相关规范中都采用。对化学有害杂质的规定主要是从耐久性要求提出的限制,海水及严重污染的河水、湖水其有害成分已经超出了上述规定的,不得使用。3.7 目前国内外加剂生产种类繁多,本条文的规定对保证水泥混凝上路而和桥面工程质量有利。3.8 生产厂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指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等,通常应列出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当用户有特别要求时,还应列出某些专门检验数据。进场复验报告是进场抽样检验的结果,并作为判断材料能否在工程中应用的依据。3.9 钢纤维抗拉强度规定为应不宜小于600Mpa是同时考虑了钢钎维的拔出应力、设计应力、施工便

23、利和疲劳寿命的综合效果,钢钎维长度的规定是考虑到提高混凝上的弯拉强度、抗拉强度、抗裂和增加韧性等作用,同时规定钢纤维长度不宜大于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2倍是为减少搅拌不均或搅拌困难.3.10 本条编写是期望在今后的胀缝传力杆套帽加工及安装中,避免虽有传力杆套帽,但未封口或极不规范的情况。3.11 胀缝板的材料规定是经大量实际应用后总结出的使用效果较理想的种类。3.12 背衬垫条能控制均匀的填缝深度及填缝料形状系数,有效地提高接缝的港缝质量。预制橡胶嵌缝及其润滑粘结剂的删除是因为大量的施工实践证明其使用效果欠佳。5施工准备5.1 本条对工程开工前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进行了规定。关于设计交底和工序施工

24、技术交底,建城2002221号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定有5.1.6款的要求。5.2 本条具体针对城镇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现场准备进行了规定。规定5.2.7款施工现场应建立简易试验室问题,其原因为:不管采用商品混凝土,还是采用自拌混凝上,坍落度的检测均应进行。因而简易试验室必须建立。由于市政工程位于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随着商品混凝土的普及和见证取样与送检制度的建立,混凝上原材料检验、配合比试验以及强度检验等均可通过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试验室或检测机构来完成,因此施工现场建立具备相应资质的现场试验室不做强制性要求,但现场简易试验室应满足施工过程控制的需要。5.3 施工前材料检查包括

25、施工开始前以及施工材料发生变化后的检查,规定了检查以“批”为单位,由于一个工程经常使用几个不同料场或分几次购,材料会有变化,必须每批都作检查。本规程只对“批”作定性规定,未作定量的规定。但对于数量太少的材料,不宜作“批”购入,以免影响材料的稳定性;对实行监理制度工程还规定了检查结果要提出报告并得到认可批准。5.5自拌混凝土搅拌站的设置要求:1款是搅拌站建场要求,包括站址选择、水电供应等。2款砂石料储备是对砂石料场的材料储备数量,场地的排水、硬化、隔离与标识以及材料的覆盖等提出要求。实践证明,要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必须保证混凝上原材料在搅拌场发生积水、二次污染或混杂;防止使用淌水、夹雪、

26、局部温度过高或表而尘土污染的砂石料配置混凝土,它将严重影响新拌混凝上的匀质性和弯拉强度,如,装载机铲运刚淋过雨正在淌水的砂石料,在正常的拌和工艺下,首先非吸附的自由水根本无法测准砂石料含水量,搅拌加水量会失控:其次,表面厚吸附水膜中拌和不进水泥,或因吸水率过高,在摊铺机超高频振动下,会产生板低大量流浆现象,将严重降低混凝土的弯拉强度。对比国内沥青路面有相同的要求。有鉴于此,有必要严格规定,确保混凝上原材料质量。3包装水泥与散装水泥相比,使用散装水泥能节约资源、能源,降低水泥生产、流通及使用成本,减少水泥损耗,确保水泥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环境污染,自约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因此厦门市建筑

27、条例要求积极推广使用散装水泥,严格限制使用袋装水泥。2007年6月4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也提出了“进一步推广散装水泥,继续执行限制袋装、鼓励和发展散装的方针”的要求。因此本款提出“推荐使用散装水泥”的要求。同时由于福建省内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包装水泥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的时间内依然存在,因而对使用散装水泥仅做推荐性要求,不做强制性要求。4款是搅拌站生产和运输需要。5、6、7款是正常生产质量合格产品的条件。6混凝土配合比6.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适用范闻满足滑模、轨道、三短轴机组和小型机具四种施工方式的塑性振捣密实的各种水泥路而本行配合比设计均适用。对于桥面铺装层,当检测路而混

28、凝上抗压强度满足桥面设计要求,可不更换配合比,直接使用。当桥而抗压强度比路而高时,必须对配合比进行更换,并且需按照桥面的要求,事先准备好需要的配合比,桥面抗压强度计算配合比可按照普通混凝上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要求进行设计。2普通混凝上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的三项技术要求:(1)弯拉强度路面混凝土28d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上路而设计规范(JTGD40)的规定,设计规范中普通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28d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和弹性模量的数据见下表表1混凝土路而板设计强度标准值和弹性模量交通等级特重重中等轻混凝上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fr(Mpa)5.0*5.04.54

29、.0钢纤维混凝上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frf(Mpa)6.06.05.55.0混凝上和钢纤维混凝土设计弯拉弹性模量EC(Mpa)31000300002900027000注:*在特重交通的特殊路段,通过论证可使用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5.5Mpa,弯拉弹性模量33OOOMpac本规范在此款表6.1-K中贯彻了按照各级道路规定的可靠度来计算配制弯拉强度,并规定了弯拉强度变异系数允许变化的范闱。对道路等级所要求达到的不同管理水平范围,本规范在弯拉强度变异系数方而允许有一点可选择的余地,快速路变异系数可取0.050.10,主干路可取0.050.10或0.10MJ.15,次干路可取0.100.15,其它路可取0

30、.15句.20。在这些变异系数中,前者为其最小可取值,后者为其最大可取值。本规范在此款中还规定“如果施工配制弯拉强度超出设计给定的弯拉强度变异系数上限,则必须改进机械装备和提高施工控制水平:这项规定不仅是遵循和满足了可靠度要求,同时是要提倡使用能够保证路而质量及匀质性的大、中型机械铺筑方式。(3)耐久性:1)关于路而混凝土使用引气剂问题。路面混凝上应使用引气剂。长期以来,混凝上含气量的控制虽有很多研究成果,但实际工程推行起来仍有难度。引气剂的适宜掺量应通过搅拌机口的拌和物含气量测定反向控制。表6.1-4中所规定的含气量是搅拌机出口的检测值。国内外所有行业混凝土含气量均依此为控制基准。水泥路面掺

31、用引气剂,除了提高弯拉强度、工作性和平整度外,仅从耐久性来看,不只是抗(盐)冻性、减少而板伸缩变形、提高抗风化能力,满足耐候性的需要,而且是减少上表面泌水,提高表面耐磨性和抗海水、海风、酸雨、硫酸盐渗透等腐蚀环境介质的重要措施之一。2)关于路而混凝土耐久性所要求的最大水灰比及最小水泥用量问题耐久性在水泥路而上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抗(盐)冻性。除了引气剂外,混凝上本身应有足够的抗冻破坏能力,要求低水灰比和较大水泥用量。同时表面要有足够的抗渗性和防水性,而防水抗渗性混凝上表而必须有足够厚度的水泥砂浆,同样也要求低水灰比和较大水泥用量。抗滑性。普通混凝上抗滑性不依赖于粗集料,而依靠表而足够低水灰比的

32、水泥浆、砂的硬度和磨光值。水泥用量少,表面砂浆偏少,很快就露竹,而路面和桥而混凝上粗集料没有磨光值要求,很不安全,需要罩而改善抗滑性,普通混凝上对粗集料不便提出磨光值要求,因为而板厚度220330mm,不可能象沥青路而抗滑表层(50mm)一样来要求这样巨大数量的粗集料均具有高砂浆磨光值。否则,水泥路而将在大多数地方因建设费用过高或无法找到合格的粗集料来建设。抗磨性。普通混凝土抗磨性是抗滑性能保持的前提,就抗磨性本身而言,一是需要表面高硬度和高强度:二是表而需要有一层厚度适宜的全封闭砂浆包裹层;三是表面需要不脱层、脱皮,不成坑。这些均要求较大水泥用量和低水灰比来保证。抗冲击性。抗冲击韧性也要求较

33、大水泥用量和低水灰比。否则,集料被水泥砂浆封闭起来,孔隙及尖锐的裂缝尖端多,抗冲击韧性会很差。耐疲劳性。除了水泥成分中体积不安定的游离氧化钙,碎石尖角有较大影响外,水泥用量低,水灰比较大时,集料未被水泥浆封闭起来,界面孔隙和内部尖锐的裂缝引发尖端多,耐疲劳循环周次会大幅度下降。因此,路而混凝上仅仅满足弯拉强度的要求,对其2030年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为保证路面混凝土的耐久性,本规程所规定的水灰比不仅满足弯拉强度的要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耐久性的控制。3)关于路面混凝土抗各种化学侵蚀性问题抗海水、海洋大气、酸雨,除冰盐、硫酸盐环境要求水泥具有高化学稳定性,通过硅酸盐水泥加掺合料和提

34、高密实度来保证,规定不得单独使用硅酸盐水泥,要求水泥路面掺用粉煤灰、磨细矿渣和硅灰。路面和桥面耐久性条款中不能只有抗(盐)冻性和抗磨性条款,也应规定防腐蚀条款。3外加剂的使用要求1)拌和物凝结时间的控制。在任何气温下,均要求将拌和物的初凝时间控制在施工铺筑所必需的3h,终凝时间不晚于101U夏季要求缓凝或保塑,低温施工要求早强,负温施工要求防冻。2)提出实际工程结构混凝土含气量的检验方法和要求。3)提出外加剂沉淀、絮凝现象的防止办法。4配合比参数的计算要求(1)水灰(胶)比的计算与确定:要求由弯拉强度计算水灰比。规定掺用粉煤灰时用弯拉强度计算水灰比代替水胶比,计入水胶比的粉煤灰采用超掺法、代替

35、砂的部分不计入水胶比。水灰(胶)比应同时满足弯拉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2)砂率的选择。表6.1-7的基本思想是路面混凝土的砂率必须按照其粗细程度和总表面积来选择。砂的粗细程度,即细度模数与吸附法测得的比表面积之间成反比线形关系。不同施工方式的路而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是确定的,维持工作性稳定的前提是包裹砂石料的水泥浆厚度要基本保持不变,则相同工作性要求保持混凝上集料的总表而积基本不变,粗集料的总表面积差别远小于砂,但碎石与砾石之间有差别,因而在表中分别表示。影响混凝上集料总表面积的主要因素是砂,砂粗时,比表面积小,应采用大砂率,提高偏小的总表而积,保持水泥浆厚度不变,并防止泌水:砂细时,应采用小砂

36、率,以降低偏大的总表而积。该表所框定的较低坍落度路面混凝土的砂率,基本上是给定细度模数时的最优砂率。(3)单位用水量的计算和确定。计算公式6.14和6.1-5要解决的是没有使用外加剂时的单位用水量。使用外加剂后,应按实测外加剂的减水率P由公式6.1-6计算掺外加剂时的单位用水量。计算出的用水量应满足不同施工方式表6.1-3的规定(表6.1-3未包括滑模摊铺,采用滑模摊铺时应按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而滑摸施工技术规程JTJ/TO37.1-2000的要求,最大单位用水量卵石混凝土不宜大于155kg/m3:碎石混凝上不宜大于160kg/m3),此规定的目的在于最终选定的单位用水量能同时满足摊铺工作性、耐

37、久性和计算弯拉强度三个方面的要求。(4)单位水泥用量的计算与确定。由同时满足摊铺工作性、耐久性和计算弯拉强度三者要求的水灰比确定。满足弯拉强度和工作性要求的单位水泥用量通过公式6.1-7计算,并按耐久性表6.1-5进行校核。(5)砂石料用量计算。可按密度法和体积法计算,经计算得到的配合比,应验算粗集料充填体积率不小于70%,粗集料充填体积率=1立方米混凝上粗集料用量除以其视密度。路面混凝土振捣密实形成混凝土骨架密实结构以后,粗集料提供强有力的嵌锁作用对保证混凝上弯拉强度相当重要。日本水泥混凝上路面设计施工指南要求在配合比计算完成后,验算粗第料充填体积率不小于70%,一般应在70%80%范围内,

38、粗集料充填体积率与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和砂的细度模数有关,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越大,充填份数越大;砂的细度模数增大,砂率增大,粗集料充填份数将减少。5使用真空脱水工艺时,单位用水量可比计算值略大,但脱水后的剩余用水量不应超过满足耐久性的最大单位用水量及水灰比规定。6路面混凝上使用粉煤灰有掺量限制。限制的目的是要保证粉煤灰能全部水化并发挥强度及其他效益。根据目前研究得到的粉煤灰和水泥体系的胶凝材料水化理论,粉煤灰的水化依赖于水泥水化释放出的氢氧化钙,产生二次水化,生成具有凝胶性能并提供后期强度的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水泥当中能够产生的氢氧化钙是有限的,两者之间必定存在一个最优的匹配关系,国内外研究

39、己经确认,粉煤灰能够全部水化的最大量为纯硅酸盐水泥的28%,超出的部分不仅不会对后期强度有利,而且如同上和石粉一样有害无益,收缩大、开裂多、易断板是其易出现的最大问题。本规程规定的最大粉煤灰用量已考虑了水泥中所掺的混合才量,两者之和最大不应超过30%。粉煤灰混凝土使用超掺法时胶材总量大于纯水泥混凝上,其变形大,抗裂性能差,且早期强度偏低,断板几率增大,如养生不佳,还将影响路而耐磨性。大而积路而养生条件比试验室差,尽管混凝土内部强度较高,但表而易失水干燥,将降低其强度和耐磨性。使用较低粉煤灰掺量的另一个理由是我国使用最多的是普通水泥,该水泥在水泥厂已掺有15%以内的混合材,这与国外的波特兰(纯熟

40、料)水泥使用高掺量粉煤灰有很大差别,中国水泥的活性和强度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不主张使用或追求高掺量粉煤灰。我国的研究与实践表明,高掺量的粉煤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问题,使用时必须慎重对待。主张在路面混凝土中主张高掺量粉煤灰除了物理充填外的另一个观点是:掺入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不可能全部水化。如果低于0.38这个水泥和粉煤灰全部水化的临界水(胶)灰比,两者均不可能全部水化,但路而混凝上目前实际使用的水(胶)灰比在0.4以上,即使是高弯拉强度的混凝土也不低于0.38这个临界值,因此水泥和粉煤灰两者全部水化是可能的,即使不能够全部水化,两者的水化深度基本是相等的。路面混凝上中如使用低于0

41、.38的水(胶)灰比,这对胶凝材料的使用无疑是不经济的。物理填充和水泥粉煤灰不可能全部水化的观点,在水(胶)灰比不大于0.35,抗压强度不小于60Mpa的高强混凝土中是成立的,但在抗压强度3O5OMpa,弯拉强度在4.07.0Mpa,水(胶)灰比在0.380.48的中等或略高强的路而混凝上中,基本上是不能成立的。此外,粉煤灰掺量过小,达1/10以下时,微珠含量太少,对增加和易性、降低碱度以及后期强度增长等方面的作用不显著,而且占用一个水泥罐仓,影响施工效率发挥。实际掺用粉煤灰的水泥路而长期运营表明,在普通水泥(已掺12%左右掺合料)中,粉煤灰掺量超过20%时,路面的68年以上长期耐磨性将无法保证,室内试验耐磨性降低的最大掺量大致为25%。两者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由于实际路面的报湿养生条件相对较差。仅从保证耐磨性考虑,外掺粉煤灰和水泥中的掺合料总量不宜超过30%o感谢您的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