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大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990234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6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实验大全(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物理实验归类复习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一、测量的理论(一)测量本质测量就是一种比较。为了科学地进行比较,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就叫做。为了便于交流,人们制定了一套国际通用的单位体系一一“国际单位制”,简称“SI”。请填写在国际单位制中以下各物理量的主单位:力学电学热学波动与声功和能长度电流温度频率功、能时间电压周期功率质里r电阻振幅密度波长速度响度力压强(二)误差理论1、误差与错误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任何测量都会有误差,误差是(能/不能)绝对避免的;而错误是可以而且应该避免的。2、影响误差的因素(1)测量的工具。测量所用的工具越精密,误差就越陷越深。(2)

2、测量的方法。(3)估读。测量总要估读,因而测量总要产生误差。3、减小误差的方法(1)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设计更科学的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2)多次测量,取,是减小误差的重要方法。注:1)“多次测量”,通常要有三次;2)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数位必须与测量值的数位一致。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一般要经历以下七个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做出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与假设;6、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7、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交流与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一)发现并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步骤,在学习和科研中有重要的意义。

3、在试题中,通常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通过描述相关情境,直接提出相关问题。这是一问题就是我们下面解题时要围绕的核心,所以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不能偏题。二是要人们根据试题描述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应根据试题描述的情境,合理地提出问题,不可随意发散。这种情况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较多,考试时则较少出现。(二)做出猜想与假设由于“猜想与假设”的发散性,故在考试中较少出现。我们强调的是“猜想与假设”必须是在试题情境的基础上合理作出,反对随意猜想。(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是考查的重点。主要考点有:1、实验原理的确定。许多实验探究,特别是测量某个物理量(如密度、机械效率、电阻等)的实验,都有一个实验原理的

4、问题,就量你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这个物理量的。这个原理,也就决定了你实验的总的方向或框架。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只要被研究的量与多个因素有关,通常就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其他的量不变,仅使一个量发生改变,记录因变量相应的数值;经过多次(至少三次)实验,寻找规律。如此逐一研究,最后再总结规律。故有几个自变量,就至少要分成几个实验部分。2、物理量的显示与控制方法这是考查的重点。有些物理的显示,可以有仪表或测量工具,如电流、电压分别电流表、电压表等;而有一些物理量,还没有专用的测量工具或实验中不能提供专用的测量工具,就要运用“转化法”进行间接测量,这时我们就要动点脑筋,在

5、理解该物理量的意义或规律的基础上,设计好测量的方法和待测的物理量,特别是对于我们没有学过的物理量。请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注意研究和总结。实验中总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变,同时改变某个物理量。有些物理量的控制方法也是难点,如在研究欧姆定律的“电流与电阻的规律”时,要控制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理论上只要给这段电路接上一个稳压电源就行了,但实际上这样的稳压电源很找到。如何控制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就成了一个“富有技术性”的问题。类似的问题还有在“研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关系”时,如何科学地控制和改变速度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3、实验器材的选择在实验原理和大致的实验方向、方法确定后,就要考虑

6、采用哪些测量工具,这也是常考的一个问题。要注意根据实验的方法,特别是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必要的估算),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程)4、实验步骤的设计与表述在实验操作问题上,试题中经常要我们书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验的特别注意点,如是否要匀速拉动、沿什么方向拉动等,或者必须要怎样操作或操作到什么程度等。二是书写实验步骤,我们一定要注意写得简洁、清楚、有条理,表达到位。通常要用“1、2、3、4”或者A、B、C、D”一步地写清楚,并且以一个重要的操作或测量某一个物理量为一步,不宜在一步中进行很多的操作或测量许多的物理量。5、实验表格的设计这是常考的内容。其实很简单,通常你只要把所有要测量(记录)

7、的物理量写成一横行,写清楚物理量的名称和字母,依此向下划列;再在左边写上实验次数,依此向右划行,一个表格就行成了。千万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物理量的后面写上相应的单位!(四)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这里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验现象的描述,要注意描述准确到位。二是考测量工具的读法,要熟练各种测量工具的读法,并注意在实验结果后写上单位(除非是填入表格的)。(五)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与假设与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在考试中,这两个问题通常是合在一起的。主要考点有;1、实验数据的处理一是计算。二是将数据描绘成图表或曲线。在描绘曲线时要特别注意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切忌用短直线连接两点。2、实

8、验现象的归纳或实验结论的表述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是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实验研究,要注意写清楚“在条件下,*与*XX”,要注意“有关、无关”、“越大、越小”及“正比、反比”用词,尽可能写准确。另外,许多实验探究题都有示例的表述方法,要注意读清楚,照着示例的格式书写,一般最保险。3、抽象数学关系式这考得比较少,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即可。4、提出新的问题由于问题的发散性,很少考。但我们要注意根据实验结果合理地提出问题,不可随意发散。(六)交流与合作在实验探究中,这一点十分重要。但在考查中却无法体现。注:通过测量发现规律,需要进行多次测量,通常要有三次。第二部分力学、仪器使用在实验室里,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9、是,比它更精密的常用测量工具是和;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是;测量力的基本工具是。(一)亥侬尺(参阅八上P103)1、认识刻度尺NW!S!;右图中,刻度尺的量程为、分度值为。2、刻度尺的使用刻度尺的使用要领是“五会”。即:会认:即正确认识刻度尺的、;会放:应使刻度尺的线或某条(整数)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条边对齐,把刻度尺的尽可能与被测物体,不能歪斜;会看:读数时,视线应刻度尺;会读:除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外,还应;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值、值和(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毫无意义的)。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化曲为直: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如:测量地图上的铁道线长度,可

10、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测薄圆铁片周长,可使铁片顺直线滚一圈再测量起、终点长度。谢量:t促前力良j.崔尊博R西工乐的德立上作出柯戚的标记, 潮量方法2 (注.格海)用日*用女时收手.沿海灌过.rtffl*.由理的性炭一靶于我用UK戟过的图我案期度建不拄尺的端.届时零零度战在尺的螭点时(2)以多测少或以少测多。如:测一张纸的厚度可测n张纸的厚度再除以n;测细铜丝直径可测出密绕后n匝的长度再除以n;测楼房高度可测每一级楼梯的高度再乘以相应楼层的级数。这种方法适用于完全相同的测量对象,以多测少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以少测多相当于扩大了量程。(3)利用工具平移。如图所示是测圆锥高度和圆柱直径所用的一

11、种方法。(4)替代法。用可以直接测量的长度来替代不能直接测量的长度。如测圆柱直径可先测出周长,再根据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算出直径。典型例题1 .下图中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2.如图所示,用两把刻度尺刻度尺BA、B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刻度尺 A的读数为的读数为,测量结果更接近于真实值的是刻度尺。(二)秒表 (参阅八上 P105) 下图中,秒表的示数为(三)托盘天平(参阅八下P2)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天平的本质是一支0精选word范本!,分度值为O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是托盘天平,在测量精度的要求更高时,则使用物理天平;在生和杆秤。活中,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有1、认识托盘天平;游码

12、标尺的最大请在下图中写出托盘天平各部分的名称。其中,祛码盒中祛码的总质量为刻度为2、天平的使用(1) 调节。即把托盘天平放在的桌面上。注:若是物理天平等更精密的天平,在其底盘上还有调节装置,要调节天平的底盘至严格的水平。(2)调节。首先要把移到处;再调节,使指针指在标尺的处。注:a)调节平衡螺母时,“哪边高,往哪边调”;b)调节过程中,当指针在中央红线两边摆的幅度相等时,即为天平平衡;c)已经调好的天平,在移动位置后再使用时,应再次调节。(3)称量。A、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测量超过规定的质量(m物&“称量”)B、应把物体放在天平的盘,祛码放在盘;液体、粉末和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

13、入托盘C应根据估计,(由大到小/由小到大/随意)地向右盘中加入祛码,夹取祛码必须用,不能用手直接拿;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注:当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祛码则右盘下沉、而拿掉最小的祛码时左盘要下沉时,应移动游码。(4)读数。用一个公式表示:m左=m右+m游码示数,使用时应注意拿下;注:1)天平在保管过程中往往在其两边的托盘下衬有“橡胶垫圈”2)使用完毕,应注意收拾仪器。典型例题1 .某同学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祛码和游码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2 .一架托盘天平横梁标尺的最小刻度是O.2g,最大示数是5g,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平后,在天平的左盘内放入被测物体,右盘内放人10g

14、祛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从右盘内取出lOg祛码后,再放入5g祛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边,要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应()A.将右端的平衡螺母旋出一些B.将右端的平衡螺母旋进一些C.将左右两托盘交换位置D.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3 .用托盘天平称量5.4g食盐,若指针稍微偏左,接下来的操作应是()A.减少祛码或游码B.减少食盐C.增加祛码或游码D.增加食盐(四)量筒和量杯(参阅八下P10)量筒和量杯是实验室里常用的测体积的工具,通常用作单位。ml即cm3,故1mLl=cm3=l=m3。1、认识量筒和量杯下图中,量筒的测量范围是,分度值为。与量筒相比,量杯由于口大底小,因而其刻度特

15、点是上下。-平鞭1博触正2、量筒的使用(1)量筒可以直接测量体的体积,或者间接地测量体的体积。(2)读数时,要把量筒放在的桌面上,视线要与量筒若是凹液面,应以凹液面的为准;若是凸液面,应以凸液面的为准。3、体积测量的特殊方法(1)对于不能下沉的物体,常用以下方法测量其体积a)顶针法。即用一根细针(细钢丝)将其按入水中。b)悬挂法。即在其下面吊上一个重物,使其能沉入水中。(2)对于易溶于水的物体如冰糖、硫酸铜晶体等,可用以下方法测量其体积。a)配制饱和溶液,使其不溶。b)用细砂代替水进行测量。(3)对于有孔物体或具有吸水性物体如粉笔等,要测量其外观体积,可以采用如下方法。a)先使其吸足水。b)用

16、细砂代替水进行测量。典型例题1.用量筒测量一个金属块的体积,甲同学先后经历了以下步骤: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B、用细线系住块金属块,将金属块放入量筒,再读出水的体积V2。贝U:Vi=;V2=;金属块的体积v=。若乙同学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忘记读出水的体积就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将金属块放入量筒,读出水的体积为V将金属块取出后再补读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V2,则他的做法(合理/不合理),理由是。(五)弹簧秤(参阅八下P43)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常用工具,它是利用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的性质(即F=k-Al)制成的。1、认识弹簧秤。右图中,弹簧秤的量程为,分度值为适的弹簧秤;指针对准“

17、零刻度线” 同一条直线上;接测量,测量时要依据“二力平衡”原的测量范围,此时可以把两支弹簧秤 意:“串联”无效。)的,即。由于 匀/不均匀)的。下图中,所测液体的2、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应先,选择合照(2)使用弹簧秤前首先要“,即使:制(3)应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的方向在::(4)读数时视线要刻度板。业3、测力的特殊方法。q”(1)间接测量法。有些力如摩擦力无法直理。(2)“并联”法。有时所测力的大小超过弹簧秤“并联”使用,结果为两支弹簧秤的示数之和。(注(六)密度计密度计可以测量液体的密度,它的原理是物体P液与V排成反比,所以密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密度为。二、重点实验(一)用天平、量筒测

18、密度(参阅八下P10)考查内容:1、实验原理(p=m/V;2、仪器使用:天平、量筒的用法和读数;3、误差讨论及实验步骤的优化:引起误差的原因和影响的后果,如测测固体密度时将固体从水中取出后带出了水、测液体密度时有液体沾在杯壁上等;如何优化设计,尽可能避免上述等因素的影响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等等;能力拓展:依据密度原理,进行间接测量。只用天平测某液体的密度(另提供一只杯子、适量的水)、测不能直接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体积;测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面积等。示例:小王同学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牛奶密度的实验”。(1)实验的原理为;(2)他的实验步骤如下: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节游码,当指针在标

19、尺中央红线的两边摆的幅度相等时,停止调节;把盛有牛奶的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加减祛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测得牛奶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m1;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进量筒,如图所示,记下牛奶体积V;把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牛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当天平恢复平衡时,托盘上三个祛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记下质量m2.把以上步骤中测得数据填入下表中求出牛奶的密度.a)小王的实验步骤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请更正;b)在实验步骤中,小王在加减祛码和移动游码时,首先做的是()A.先加50g的祛码B.先加5g的祛码C.先移动游码D.随便,都可以c)写出小王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d)为了使测量结果更

20、精确,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建议:。(3)小林同学的步骤是:先用量筒测出一定体积的牛奶,再倒入已经测出质量的烧杯中,最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最后求得牛奶的密度。与小王同学的方案相比,哪一个更好?为什么?(二)测滑动磨擦力(参阅八下P49)考查内容:1、实验原理(二力平衡);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实验步骤设计;3、结论表达;能力拓展:1、实验方案的优化。示例:小明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在实验过程中,他必须拉着木块作运动,这样才能保证。(2)比较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比较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1、3)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会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写出你的做法,并写出判断的方法。一一I(三)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参阅八下P65)考查内容:1、探制变量法的运用;2、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结论的表达。示例右图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时所用的装置,下表是该同学实验时记录的部分数据(实验时,压强计的U形管内的液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p煤油=0.8x103kg/m3)。(1)比较表中第1、2、3次实验数据可知: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液体压强大小;(2)将表中第5次实验时的数据填写完整;并比较表中第1、4、5次实验数据,可

22、知:O(3)将表中第6次实验时的数据填写完整;并比较表中第5、6次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研究橡皮膜橡皮膜压#所处深左管液向右管液向:次数对象度/cm朝向高度/cm高度/cm1水4朝上8122水4朝下8123水4朝左8124水81朝上61415水10朝上6煤油10朝上6(四)测量大气压(参阅八下P70)考查内容:1、实验原理及表达式推导;2、方案设计及操作要领;3、误差讨论。示例(2006年常州市中考题)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

23、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I y -1(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cm2。(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Pa。(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件(参阅九上P3)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考查内容:1、操作要领;2、对力臂的理解;3、表格设计与数据分析、结论表达;示例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A、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日在杠杆的两

24、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C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D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1)小强进行步骤A的调节的目的是;(2)在步骤C中,当小强改变动力的大小后,为使杠杆重新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多选)()A.改变动力臂大小B.改变阻力大小C.改变阻力臂大小D.调节平衡螺母(3)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动力/N动力臂/cm阻力/N阻力臂/cm14521021.5103532153104l20120分析上表,用Fl、F2、Ll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4)当小强进一步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时,发现不再满足(3

25、)中得到的规律,请你对此作出评析:(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参阅九上P21)考查内容:1、实验原理(Y=W有用/W总);2、器材选择、滑轮组绕线、操作要领3、表格设计、数据处理4、结论表达、推论分析示例:小明要进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1)实验原理为(2)小明说,还少刻度尺,无法进行实验。你的观点是;另外,请你再给小明提一点实验中的注意点。实验次数钩码重G(ND动滑轮G(N)拉力F(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Y10.50.40.3350.6%20.50.410.3646.3%310.40.5363.3%410.60.6253.8%510.60.3852.6%620.60.6067.0%(3)

26、经过实验,小明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a)请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小明在第1次和第6次实验时所使用的滑轮组,要求把图画在右边的方框中:b)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c)第1、2两次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竖直向上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所用的拉力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写两点):A.滑轮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同d)第4、5两次的动滑轮重相却不同,原因是e)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第1次第6次(七)探

27、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参阅九上P31)考查内容:1、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动能大小的显示方法、速度的控制方法;实验步骤的设计;2、现象描述与结论表达。示例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以精选word范本!下三步实验操作:A、让铁球甲从斜面F点滚下 从位置A移动,记下木块B、让铁球甲从斜面E点滚 使木块从位置A移动,记打到一个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 移动到的位置B。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 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CoC、换一铁球乙(m乙m甲)从斜面上F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从位置A移动,计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D(1)每一次

28、都要让铁球推动木块的目的是::(2)由A、B两步得到的结论是:由、C两步得到的结论是:。三、课本其他实验1、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得出公式G=mg)(八下P46)2、探究影响塑料刻度尺形变的因素(认识力的三要素)(八下P54)3、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八下P61)4、探究流速对液体压强的影响(八下P72)5、探究阿其米德原理(八下P76)6、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八下P83)7、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八下P88)8、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八下P91)9、观察惯性现象(八下P93)10、估测上楼时的功率(九上P18)11、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九上P33

29、)12、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九上P34)四、练习1 .如图所示,浮在水面上的两个软木塞上分别放有一个小磁铁和一个小铁条,当两者靠近到一定距离时就会相向运动起来,吸到一起。请说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至少两条):(1)(2)第1第2第32 .如图所示,要把门推开,力作用在A点时要比作用在B点轻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比较F2与F3,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3 .如图所示,两手用力压气球,气球保持静止,但与手指接触处的气球凹陷更厉害。这说明O4 .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盖一张纸片,将杯子倒置过来,纸片不下落,说明纸片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5.如图所示,将烧瓶中的水烧开后用橡皮塞密

30、封并倒立过来,立即向烧瓶上浇郑4,趣咨时可以发明节尊那中的水第6题第7题一,原因是(至少说出两条)则物体会落在这是因为再如图加盖的小玻璃瓶的重力和于减小了它杠杆杠杆17题18题因为这样可以EC1却发现小玻璃瓶沉入水底。这个现象可以理解为:把小木块放入小玻璃瓶中所示称出溢出的水的重力,可以发现的规律是剪刀常用于理发,它是木块、加盖的小玻璃瓶、鸡蛋和若10.把橡皮泥们的,从而减小了 12.如图所示,下面的三种常用的剪刀中第7题8.在匀速向左行驶的汽车的车厢里站着一个人,他松手使一个物体由静处,原因是。9 .如图所示,将一个石块吊在弹簧秤下浸没在水中,可以看到弹簧秤的示数11.分别把一个木块和一个小

31、玻璃瓶放入水中,均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若把小木块放入小玻璃瓶中再放入6.如图所示,向放在轨道上的两个气球的中间吹气,可以看到的现象是,说明的物理原理是第1213.如图所示,用同一把男刀男东西,方法15.如图所示,当用力托起一只铅球时,人的前臂相当于一只 当把铅球从图 A位置托到图 B位置时,人的上臂肌肉的拉力 ;人的手掌对铅球对托力7.如图所示,用力击打鸡蛋下面的硬纸片,可以发现硬纸片被击飞而鸡蛋却落在原处。这个现象中包含 的物理原理有:杠杆,其支点在手臂的处 (变大/变小/不变),这是因为 (变大/变小/不变)。通过探究可以知道:要控制物体的浮与沉,可以通过改变物体所受 来实现。1word范本

32、!C )常用BA 第 13 BA比方法B更16 .如图所示,滚摆在最高点A和最低点是B之间往复运动。在摆轮在由A到B的过程中,转动的速度将,这时能转化为能;在摆轮在由B到A的过程中,转动的速度将,这时能转化为能。若没有空气等阻力,摆轮在A点的动能在B点的动能,摆轮在A点的机械能在B点的机械能,滚摆将永远运动下去(最后两空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7 .如图所示,把拴在细绳下的小球拉到一定高度后放手,它可以反复摆动,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动能逐渐(增大/减小),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能逐渐增大。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小球上升到的高度会不断降低,这说明小球的机械能在(增大/减小/不变

33、)。第17题第18题第19题18 .如图所示,运动员在在撑杆跳高时首先要奋力助跑,这是为了增大(惯性/动能);在他由A到B再到C的过程中,能转化能再转化为能。在他下落的过程中,能转化能,所以撑杆跳高时要在地上垫上一块厚厚的海绵垫,当运动员落在上面时,能转化能,避免运动员受到伤害。19 .如图所示的是一种太阳能节能灯,它由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照明灯和控制系统组成。白天,它把能转化能再转化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夜晚,它再把能转化能再转化能,照亮道路。20 .常州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国内领先。利用风力发电时,风能转化为叶轮转动的能,再由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在本地区,若要利用太阳能或风能,优先考虑的应是

34、能。21 .如图所示,某人设计了一个装置,他想用上水池的水流下来带动水轮机转动,再用水轮机将下水当的水抽回上水池,同时带动砂轮机工作,循环往复,使砂轮机一直工作下去。在他的设想中,水从上水池中流下来时,是能转化为能,他的设想(能/不能)实现,因为22 .如图所示,某人想用磁铁的吸引力驱动车子不断前进,从而避免燃油的消耗。他的想法(能/不能)实现,因为。23 .给你一支弹簧秤、一杯水、细线和一个金属块,你能完成下列四种实验中的哪几种?测金属块的质量。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金属块的体积测金属块的密度ASB.C.D.24 .若给你一块小木块、一只量筒、水、酒精、一根细针,你能完成下列实验中的哪

35、几种?测出木块的质量测出木块的体积测出木块的密度()测出酒精的密度测出木块所受水的浮力测出木块所受酒精的浮力ASB.C.D.E.F.2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祛码、木板)设计了图 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 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 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 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 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 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

36、析:的现象来(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3)设图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 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 pc,则pbpc (选填“小于”、于”或“大于”)一(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26 .物体不受力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不能仅靠理论分析来推测,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来回答。为此,设计实验如下:在水平的 适高度作记 在桌面上 下,用刻度 在下面的表|I| 11III I p 1111 III 11 |l 1111411 |l 1111 III 11I II桌面上架设一个斜面,在斜面的某一合号A;铺上毛巾,让小车从 A点由静止开始滑 尺测量

37、小车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并记录 格中;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人小大较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 S (单位:cm)18. 3026. 83把毛巾换成棉布,重复中的其余步骤;最后去掉毛巾,再重复中的其余步骤;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 在表中相应空格处。(2)本实验设计是通过观察小车 从A点下滑,目的是(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结论)来推断小车的运动趋势的;让小车每次都,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4)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

38、将一直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27 .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的原因。(推论)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斜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持续的匀速运动。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作原来释放时的高度。(只要填写序号)。(2)在上述设

39、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A.是事实,是推论B.是事实,是推论精选word范本!C.是事实,是推论D.是事实,是推论28 .如图所示,超凡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长方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长方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长方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 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o(2)分析第1次到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物体浸没于液体之前 。(3)分析第5次到第7次实验数据,说明 。(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浮力 F浮和物体下表面到水

40、面距离 h关系的图象为 。序号1234567h/cm024681012F/N6.56.05.55.04.54.54.530.将你一只手的食指浸人水中,请设计一(1 )写出你所需要的实验器材个实验测出食指受到的浮力。29 .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军同学将它从一楼搬运到三楼,如图所示。小丽同学想测量小军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1)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2)小丽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A、测出箱子所受的重力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D、测出小军上楼梯所用的时间E、算出小军搬运箱子的功率(3)请你帮小丽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O(2)简述实验主要步

41、骤,要求写出所要测量或记录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1)(2) 线.(3)请设计一个表格,并将小明测得的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请在右边的坐标系中画出排尽水的时间t与排水孔直径d的关系图分析实验数据,初步可以看 ,但是还不能确定它们之(4)请你猜想t与d之间可能存在出t与d之间韵关系为:d越大,t _间明确的数量关系.的数量关系,并根据以上数据写出证31.有一天,小明在家观察洗衣机排水后,对容器排尽水的时间与排水孔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找来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形塑料容器,在它们的底部相同位置各开一个排水圆孔,排水孔的直径d分别是1.5cm、2.0cm、3.0cm和5.0cm.在容器里

42、放人30cm深的水,打开排水孔让水流出,用秒表测量水完全流出所需的时间t分别为73.0s、41.2s、18.4s和6.8s.实你猜想的思路.猜想:思路:32.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上一个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杯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摆动周期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l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30次(30T)的时间。丙同学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单摆的摆动规律,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记录在下表的后三列中。同学实验序号1

43、(米)m(克)a度)30T(秒)12(米2)(米)21xm(米克)甲11.0304601.001.03021.0404601.001.04031.0504601.001.050乙41.0303601.001.03051.0304601.001.03061.0305601.001.030丙70.8304540.640.92481.0404601.001.04091.2503661.441.160(1)三位同学在实验中都要测量单摆摆动30个周期的用的时间,目的是。(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可知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无关”)。究的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 质量相

44、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可知丙同学得出的结论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关系, 可归纳得出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选填宥关”、(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可知乙同学研的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与9中单摆的周期与是33.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 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 角)有关。李红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 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5次实验得到表中的(5)进一步综合分析单摆的周期与表中后三列经结论是球掷得更远。的

45、速度大小有关;射出仰角9(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图所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数据:其料序号射出速度U射出仰M&鬲山尾肉t水平处喜)L5302.921O晓5310ID.S4|O60,轨15IS30.20.7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验证小莉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时,物体抛出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2)为了验证小强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的实验数据,射出仰角。为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3)根据研究结果,请你给参加掷铅球的运动员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34.妈妈外出旅游时,给小明带回一个挂件工艺品,如图所

46、示。小明对该工艺品的材料属性产生了兴趣,但他又不想破坏该挂件,于是他想首先测量一下该挂件的密度。他从家里找到的测量工具只有自己的一把刻度尺,这可怎么办?妈妈正在洗碗,她把一只小碗放入一只盛满水的大碗时,大碗中的水立即溢了出来,这时爸爸对小明说,咱们有碗,你又有刻度尺,可以测密度了。在爸爸的帮助下,小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一只大碗吊起来,并在大碗下放一只小盆(若在大碗中加满吕,再把小碗小心地放入大碗中,小碗漂浮在水面上,大碗中有水溢到下面的小盆里);同时,小明还找到三个药瓶(容积均足够大),准备用来盛放从小盆中倒出的水。下面是他的实验经过:盆A、在大碗中加满水,并把小盆中的水倒干净;B、

47、把小碗小心地放入大碗中,把溢出的水倒入药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hi;C、把挂件小心地放入小碗,再把溢出的水倒入同一个已倒干净的药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h2;D、拿掉小碗和挂件,,并把小盆倒空;E、直接把挂件放入大碗,再次把溢出的水倒入同一个已倒干净的药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h3;F、计算。(1)在他找到的三个药瓶中,应选用最合适。(2)请把实验步骤D补充完整。(3)在他的三个测量数据中,有一个不必要,这个数据是。(4)请写出挂件密度的表达式。附:测密度方法总结1、依据原理p=m/v,用天平、量筒测密度。示例使用天平和量筒测蜡块的密度。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蜡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祛码及

48、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左图所示,蜡块的质量是;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如右图所示,蜡块的体积是;计算得到蜡的密度是kg/m3。查表可知蜡的密度是0.9g/cm3,测量值与其存在差异。如果测量过程中没有错误出现,这种差异叫。变化:只用天平,不能用量筒示例给你一架天平、一杯水、一个空瓶子,请你测出一包牛奶的密度,要求写出步骤和表达式。精选word范本!2、用浮力原理(1)只用弹簧秤示例1、给你一支弹簧秤、一杯水、一根细线,测出一块矿石的密度。要求写出步骤和表达式。2、给你一支弹簧秤、一杯水、一根细线,要测量一块木块的密度。你还需要什么辅助工具(不是测量工具)?并写出步骤和表达式。(2)只用量筒示例1、给你

49、一支量筒、一杯水、一根细线,一根细钢丝,测出一块木块的密度。要求写出步骤和表达2、给你一支量筒、一杯水、一根细线,要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你还需要什么辅助工具(不是测量工具)?并写出步骤和表达式。(3)运用漂浮原理示例1、给你一支饮料吸管、一块橡皮泥、一把刻度尺,一杯水,测出一杯盐水的密度。要求写出步骤和表达式。2、给你一块长方体木块、一把刻度尺,一杯水,请测出木块的密度。要求写出步骤和表达式。O 0Z 3,用此表测量的电流值的单位是第三部分电学一、仪器使用(一)电流表(参阅九上P64)1、观察电流表(1)电流表的表盘上有一个字母(2)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其中“”是公用接线柱,“0.6”或

50、“3”是“+”接线柱.当使用“一”和“0.6”接线柱时,量程为,最小分度值为;当使用“一”和“3”接线柱时,量程为,最小分度值为.2、使用方法(1)校零:检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2)串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或“3”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一”接线柱流出电流表;(3)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端;(4)使被测电流不超出电流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流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注:“试触”时,应使用用大量程,且只能把一个接线柱接好,用另一根导线头迅速试触另一接线柱,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反应3、读数上图

51、中,若使用的是小量程,示数为;若使用的是大量程,示数为。两次读数之比为。4、理解电流表本身的电阻很小,通常将电流表看成一根导线,电流表两端的电压忽略不计。典型例题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分组实验中,闭合开关前,他们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甲同学的问题:;乙同学的问题:丙同学的问题:;(二)电压表(参阅九上P68)1、观察电压表(1)电压表的表盘上有一个字母,用此表测量的电压值的单位是(2)常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或“15”是“ + ”接线

52、柱.当使用,最小分度值为 ;为 , 最小分度值为2、使用方法(1)校零:检查电压表的指针是柱.其中“”是公用接线柱,“3”“”和“3”接线柱时,量程为 当使用“一”和“ 15”接线柱时,量程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3”或“15”接线柱流入电压表,(2)并联:电压表必须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并注意使电流从标有从“一”接线柱流出电压表;(3)使被测电压不超出电压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压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3、读数上图中,若使用的是小量程,示数为;若使用的是大量程,示数为。两次读数之比为。4、理解的电流很小,若跟其他用电器串联,路分析电路时

53、通常将电压表看成是电压表本身的电阻很大,所以通过电压表会导致其他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故在电断路。(三)滑动变阻器(参阅八上P84)1、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来改变的目的。2、观察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是将外表涂有绝缘漆的电阻线密绕在绝缘的陶瓷筒上制成的;通常有四,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有两个重要数据,是选用滑动变阻器的依据。如“.意义是:“50Q”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为50Q,或其电阻可在L是1.5A。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1)常规接法:选用“”两个接线柱,联在电路中。a)如图所示,当选用两个接线柱时,电阻丝全部接入电路,相当于接入两个接线柱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相当于接入。b

54、)当使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时,共有种接法。接法和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大。,达到改变电路中的。当选用的作用是相同的,c)还要注意,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在闭合开关前,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其接入电路的电阻。(2)特殊接法a)电位器接法。电位器本质上就是一个滑动变阻器,作用主要是使被控制的元件的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连续变化,如图甲所示。图甲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端时,灯泡L的亮度为,当滑片P在A端时,灯泡的亮度为;当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特点是,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特点是S,当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 律是;S,当滑片P在A端时,灯

55、泡L2;当滑片P在B端时,灯L2;当滑片从A端滑到B端b)其它接法。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灯泡L的亮度变化规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Li、泡Li、时,灯泡Li的亮度变化规律是,L2的亮度变化规律是(四)电阻箱,缺点是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相比,电阻箱的优点是可以(读数略)拓展:右图中,家用自来水表的读数为(保留一位小数)(五)欧姆表(拓展)1、基本原理:在初中物理中,没有专门测量电阻的工具。但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将电流表改装成专门测电阻的仪表就叫“欧姆表”。2、会读数上图是欧姆表的表面,其示数为。典型例题每一次测量电阻都要使用许多仪器,小王觉得很是麻烦。他决定把现有的一只电流表改造成一只专门测量电

56、阻的仪表。为此,他选择了一个电压稳定的电源E与电流表A及一个定值电阻R)串联,使用时,只要在MN间接入待测电阻R,即可由电流表的示数推算出电阻值。(1)在电路中串联定值电阻的目的是;(2)在MN间接入的待测电阻越大,电流表的示数就。设电源E的电压为U0、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电流表的示数I,请写出待测电阻的表达式(3)若小王所用的电源电压为3V,当他把MN直接连接起来时,为使电流表的示数最大,他选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应为当小王在M、N间接入一材料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请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两种):a)b)(4)请根据(3)中电源、电阻的数据,在电流表表盘的0.2、0.4A处标上相应的电阻值

57、。(六)电能表(参阅九下P2)1、认识电能表(略)2、使用电能表典型例题小明家新买了一只电磁炉,小明感觉用它烧水时速度比较慢。他猜想:可能是电磁炉的功率比较低(标定功率小于实际功率),也可能电磁炉的效率比较低。因此他决定测量电磁炉的实际功率。经观察,他家中的电能表的表盘如图所示。(1)为了测量电磁炉的实际功率,他还需要一样测量工具;(2)写出测量方法和要测量的物理量:(3)写出计算电磁炉实际功率的数学表达式(七)测电笔(参阅八上P23)(略)、重点实验探究(一)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参阅九上P79)考查内容:1、电阻大小的显示方法;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实验步骤设计;3、结论表达。注:实

58、验结论的表述是重点示例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序号材料长度/m横截回积/mm2A银铭合金0.80.5B镒铜0.81C镒铜0.80.5D镒铜1.20.5她画出了如右图甲所示的电路图(M、N之间为导体),并正确连接了电路.请完成下列填空(只填序号):(1)要验证猜想,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2)要验证猜想,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3)要验证猜想,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4)电路中,电流表与小灯泡均可用于显示电流大小,你认为,两者中,选用效果更好.在电路中接入小灯泡还可以起到防止的作用.(5)有同学提出,要探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老师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废灯泡的灯芯(图14-2乙),请用这个灯芯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要求:在图14-2乙中补全电路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