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49988415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3.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成都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成都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成都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成都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说明文阅读提高训练一、2017年成都市中考题。漫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明。会下的人不多,不知道它的人却很少。的历史到底有多久,谁也说不清。史书里记载发明于四千多年前尧的时代。到了东周,已经非常发达。孔子曾经谈到过围棋,论语中有一句话非常有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孟子在弈秋中用围棋比喻一个人要学本事,就一定要用心,这里孟子就没把围棋当做一种玩乐,而是当做一种本事或一种艺术来对待。围棋是怎么发明的呢?有人认为,古代的星象图是围棋的前身。吴清源先生说,围棋最早是占卜工具。也有人认为,围棋“棋有白黑,阴阳分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文化。可以肯定的是,围棋是古

2、代人们对自然、对社会的一种理解模式。围棋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真实太多了。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子是圆的,所谓“天国而动”;棋盘是方的,所谓“地方而静”。围棋别名很多。根据围棋形态。人们叫它“方圆”。根据棋子颜色,又叫它黑白、鸳乌。鸳鸯是白色的鸟,乌鸩是黑色鸟。这样的名字很文雅。围棋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一一住在深山老林作隐士,寄居棋局之中。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式审美。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杀绝,把“老将”杀死,把“帝王”抓走才算胜。但围棋赢一日是赢,赢十日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甚至能和平共处,这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棋子一黑一白,没有任何文字,是宇宙中

3、最基本的色彩;棋盘横竖各十几道线,像地球的经纬线,朴素简洁。下棋规则也最简单,比赛中裁判不用解决什么技术纠纷。围棋又最能体现自由和平等。每个子都是平等的,只有放下去时才一指千钧。妙手臭棋立显。不论外形或者内涵,围棋都很容易被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接受,所以围棋又是世界的。(选文有删改)1 .文章介绍了围棋的哪三部分?请概括作答。(3分)2 .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抽取出来的,应放在哪两个自然段之间?(4分)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围棋这样充分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思想和文化内涵,然而它有不仅仅是中国的。3 .第段中,划线处的两个例子,可否删去一个?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3分)二、2016年成都市中考题。猴年说猴

4、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见过真正的猴,但对猴似乎并不陌生。在中国,猴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头部如猴形,下身似蝉状,被考证为人类早期的辟邪饰物。据史料记载,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养猴、戏猴的习俗。同时,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也有一席之地,排名第九,称为“申猴”。猴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呢?一是猴有“封侯”之兆。“猴”与“侯”音同,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期盼。在民间吉祥图案上,这样的“期盼”随处可见:一只猴攀在挂有一枚封印的枫树上,表达“封侯挂印”的寄托;两只猴坐在一棵松树上

5、,或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就有了“辈辈封侯”的寓意。二是猴能觉察、预防马疾,是马的守护神。猴被称为“避马瘟”即由此而来。妇孺皆知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曾经当过“弼马温”。直到今天,中国云贵高原上,当马帮长途贩运时,也常携带一只猴同行。古往今来,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文学中有猴,影视中有猴,民间杂耍中有猴,工艺作品中也有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猴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猴的喜爱心理。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一一孙悟空,成了正义美好的化身。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猴,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视作品。民间盛行的猴戏,作为汉族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其中的猴翻筋斗、猴担水、猴走索、猴爬竿、猴开箱戴面具等节目,深得男

6、女老少的喜爱。在各类工艺品中,艺人们利用猴的天然属性,结合人们对猴的认识,创造了许许多多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西北的“护娃猴”、南阳的“猴加官”、北京的“毛猴”由此可见,在民众的意识里,猴从来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而是一只文化猴。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了。(选文略有删改)1 .围绕“中国人对猴的喜爱”,文章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3分)2 .举例子是文章主要的什么方法,第段划线处的四个例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3 .文章题目是“猴年说猴”,却没有介绍有关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如果要在本文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否恰当?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三、20

7、15年成都市中考题。位次的讲究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初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光是为了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一番思量。比如到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玉坐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到哪里”这个问题上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里行差踏错,让人笑话。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尊卑。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一般不住人,是举行吉凶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

8、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例如,汉明帝与老师桓荣交谈时,为表达对桓荣的尊重,就安排他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至于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大。例如赤壁之战,孙权“以

9、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后的500多年,“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所以,现在在传统戏剧舞台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而主人总是在右侧陪坐。于是也就出现了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了。(有删改)1 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说明的?(2分)2 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4分)3 .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讲究”?(分)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一一史

10、记陈涉世家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一一白居易望月有感【参考答案及解析】一、【考点】说明文阅读综合。?【分析】文章-自然段交代了围棋历史悠久?的特点;第自然段写围棋来源于古人对世界的理解;-自然段写围棋的文化内容丰富.?【解答】(1)本道题考察学生概括相关信息的能力.只要抓住说明文的顺序和文章的主题中心句概括一下就可得到答案。围棋历史悠久?围棋来源于古人对世界的理解?围棋的文化内容丰富.(2)本题考察学生对作者行文思路的掌握.根据文意、语境及段落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这句话的位置.这句话应放在自然段之间.因为这句话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段总说围棋的文化内容丰富,第-段分说围棋的“棋子棋盘

11、”、“别名”、“胜负”等三方面包含的文化内涵,摘出来的这句话从三方面照应了第-段的内容,引出第段围棋所具有的世界性,是全文总说的内容.所以应放在段之间.?(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孔子的意思是,下棋和博弈这两种玩乐总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要好.孟子则认为下棋已经超过了玩乐的范畴,而是一种本事或艺术.这道题难度较大,首先考查学生的古文功底,其次考察分析概括辨别两个例子的异同,以及举例说明方法的作用,同时也是判断拓展题,需要言之有理.不能删除.理由:从历史演变、举例丰富、更有说服力等角度,说明围棋历史悠久.?孔子是春秋人,孟子是战国人,孔、孟均有关于围棋的言论记载,以围棋技艺代代相传说明历史之

12、久.另外,孔孟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他们关于围棋的言论,更具有说服力。?答案:?(1)围棋历史悠久?围棋来源于古人对世界的理解?围棋的文化内容丰富.?(2)这句话应放在自然段之间。因为这句话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段总说围棋的文化内容丰富,第-段分说围棋的“棋子棋盘”、“别名”、“胜负”等三方面包含的文化内涵,摘出来的这句话从三方面照应了第-段的内容,引出第段围棋所具有的世界性,是全文总说的内容。所以应放在段之间。?(3)不能删除。理由:从历史演变、举例丰富、更有说服力等角度,说明围棋历史悠久。孔子是春秋人,孟子是战国人,孔、孟均有关于围棋的言论记载,以围棋技艺代代相传说明历史之久。另外,孔孟是中国

13、古代的圣人,他们关于围棋的言论,更具有说服力。二、1.【答案】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猴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2.【答案】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的写出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使文章更有说服力。3.【答案】不恰当。因为这篇说明文主要说明了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是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说明阐述的。而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不是人们喜欢猴的根本原因,与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关系不紧密,所以不恰当。三、1、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答案:本文从南、北、西、东四个方面的尊卑和“左右”谁尊谁卑两个方

14、面进行具体说明。【本文共5段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然段,举红楼梦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例子,并引出主题“位次的研究”。第二部分为自然段,详细地论述了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得尊卑问题。第三部分为第-自然段,论述左、右谁为尊,谁为卑。理清脉络就会发现,答题点锁定在第三部分即-两段,概括一下就可得到答案。】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答案:文章开头列举“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事例,引出下文,点明文章中心-位次的讲究;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兴趣。结尾再次提到“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事,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再次点明文章中心,说明位次的研究。

15、【从题干分析来看,主要是分析本文首段和尾段的作用。明确首段的作用:a设置悬念,吸引读者;b、增加趣味性、生动性、增加文学色彩,引起读者兴趣;c、引出说明对象;d、点明中心。尾段的作用:a、照应开头,使结构严谨;b、点明文章中心。】3、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研究“?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日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答案:A项中的“闾左”指贫民,古时贫民居住闾左,富人居住闾右。在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左右排序以”右“为尊。A项中的“左”为卑,“右”为尊,符合本文所介绍的左右尊卑问题。B项中的“西东”指兄弟各走各的路,由于时局原因,不能相聚在一起,在这里不指具体方位,更不指位次。【本题属于文段知识运用题,只要紧扣原文段“位次的讲究”里“南北东西”和“左右”谁尊谁卑,就能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