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49708770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2.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2、全面认识创新的重要性,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3、知道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回顾人类文明史,理解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2、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创新带来的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2、 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本课地位作用】本课是第二课的第一框,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创新。在开始新课之前,应向学生强调

2、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只要有心,随处可以发现创新,随时可以去创新实践。【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难点: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要求学生搜集并查找创新改变生活方面的事例。精心准备课件。【教法、学法】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学法:自学、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 二、多媒体展示 预习提纲1创新是什么?。2创新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3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4为什么要强调让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三、新课讲授第一目:感受创新1、

3、创新来源于生活探究一:阅读感悟 (多媒体展示)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回答:废品中有很多是可以利用的资源,用碎布把啤酒瓶盖裹起来,然后再按你自己想要的形状缝在一起,可以做成杂物盒,也可以是杯垫;把不用的吸管按照你的要求可以穿成挂帘、隔断;用装冰箱、电视等大件电器的包装箱制做简单的家具如小书柜、床头柜、CD架等。只要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处处留意最简单的:做个笔筒!家里有不用的玻璃杯子没?或者摔掉了把的茶杯什么的,试一下,只要够重能放住笔的都可以。想一想: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哪里?学生回答略。点拨: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

4、看法。2、创新无处不在探究二: 说一说多媒体展示教材第15页的“探究与分享”并阅读。思考:(1)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学生回答略。点拨:可以是在学习中创新学习方法;也可以是生活中,改变生活方式、改进生活质量、破解生活问题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等。(2)谈一谈自己在创新中的感受。学生回答略。点拨: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敢于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知识的再获取,对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兴趣爱好的再扩展;创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创新需要发挥团队精神等。

5、3、互联网改变世界探究三:谈一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16页“探究与分享”,阅读后思考回答:(1) 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感受。(2)“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有无关系”你认为呢?学生发表见解,老师点评。学生分组讨论并推荐代表回答略。点评:(1)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2)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4、创新改变生活探究四:举例说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多媒体展示 请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历程,分别列举在政治制度、经济、技术领域以及文化领域创新的成

6、果,并说明这些创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并推荐代表回答略。点拨:政治制度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等。5、多媒体展示-名言警局积累: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宋叔和创新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贝尔一个没有创新潜质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江泽民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

7、,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 陶行知天才的主要标记不是完美而是创造,天才能开创新的局面。 亚瑟柯斯勒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 卓别林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创新就是把各种事物整合到一起。 史蒂夫乔布斯知识归纳:怎样正确认识创新?(1)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4)创新

8、让生活更美好。第二目:创新引擎(发动机)1、时代呼唤创新探究五:阅读思考多媒体展示 教材第17页“探究与分享”。 阅读后思考:(1)你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了解多少?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2)你如何理解“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将成为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学生分组讨论并推荐代表回答略。点拨:(1)如:建筑技术、纺织提花技术、缫丝技术、等;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代表了同一时代世界最高科技水平,为推动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作为中国人,应当感到骄傲自豪。(2)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创

9、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2、创新发展探究六:想一想多媒体展示 教材P18相关链接。(2)你怎样理解“让创新成为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点拨: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时代发展呼唤着创新。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

10、的关键时期。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等。3、改革创新探究七:阅读教材第1819页“探究与分享”。思考: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深圳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回答略。点拨:(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往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知识归纳: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当前

11、,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3)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轴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创新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理解。知道了创新无处不在,人人都可以创新,创新发展和改革创新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五、板书设计六、布置作业1.完成基训同步练习。2.了解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的贡献。七、教学反思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