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粘性软起动使用维护手册(共10页)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49675147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液体粘性软起动使用维护手册(共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液体粘性软起动使用维护手册(共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液体粘性软起动使用维护手册(共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液体粘性软起动使用维护手册(共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粘性软起动使用维护手册(共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YNRQD液体粘性软起动使用维护手册1 概述 2 2 型号定义和原理 2 3 液压控制润滑系统 34 电气控制系统 45 设备安装 46 运行前准备工作 57 液压系统调试步骤 58 系统维护.69 故障排除 610液压系统配件明细表9YNRQD液体粘性软起动1.概述1.1用途液体粘性软起动装置主要用于机电设备(带式输送机、风机、水泵等)的可控软起动,以减少起动时对机械和电气的冲击。1.2主要技术性能1. 能够实现电机空载起动,减少对电气和机械设备的冲击;2. 利用电机的最大转矩实现负载的软起动,减小滚筒和胶带之间可能出现的打滑;3. 根据用户要求,能够实现多台电机的

2、功率平衡。2.型号定义和原理2.1 型号定义YNRQD 额定转速(r/min) 传动功率(kW) 液体粘性软起动示例:YNRQD450/1500表示:液粘软起动装置,传递功率为:450500kW,额定输入转速为:1500r/min2.2 液体粘性软起动系统的组成液体粘性软起动系统由机械系统、液压控制润滑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2.3液体粘性软起动的结构(图1)图1液体粘性软起动的结构2.4液体粘性软起动系统工作原理液体粘性软起动系统是利用液体的粘性即油膜剪切力来传递扭矩的,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结构主体由主动轴、从动轴、主动摩擦片、从动摩擦片、控制油缸、弹簧、壳体及密封件等组成。当主动轴带动主动

3、摩擦片旋转时,通过摩擦片之间的粘性流体形成油膜带动从动摩擦片旋转,当改变控制油缸中油压大小来调节主、从动摩擦片之间的油膜厚度,可以改变从动摩擦片输出的转速和扭矩的大小,从而实现设备的可控软起动功能。3.液压控制润滑系统3.1液压原理图液粘软起动装置液压系统主要由润滑系统与控制系统组成。润滑系统的作用是:在对负载进行软起动或调速过程中强制冷却由于主、从动摩擦片间的滑差而产生的热量;液压控制系统是根据电气控制统的指令,通过电液比例调压阀调整机械本体结构中控制油缸的油压,实现摩擦片之间间隙的调整,使得机械本体输出轴的输出转矩和速度发生变化。液压原理如图2所示:1)最高油压(安全阀):1.8 Mpa2

4、)比例阀主阀:1.61.8Mpa3)控制工作油压:1.01.5 MPa4)电液比例阀:DBY-C6A Im=300mA5)润滑泵电机:YB2-132M-4/7.5kW,380/660 /1140(可选) 6)控制泵电机:YB2-100L1-4/2.2kW,380/660/1140(可选)7)使用介质:6号(或8号)液力传动油 8)油箱容积:约0.65m3 3.2液压站外形图及内部构造图 3.3液压站参数: 3.4液体粘性软起动系统与液压站配管形式示意图4.电气控制系统4.1电气控制方案电气控制系统是针对液粘软起动装置的传动特性开发的,并能够实现机械系统软起动要求的控制系统。它是以高性能可编程序

5、控制器(PLC)为核心,并配备专用比例放大板,通过对负载特性进行检测,向液压系统发出控制信号,以实现液粘软起动装置的软起动特性。我公司选用的PLC具有可靠性高,编程方便,与其它电气装置配置联接简单,对环境要求低,通用性和扩展性好,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等一系列优点。4.2电气系统的主要控制内容公司设计以单、多台电机共同驱动的电气综合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有人机界面的操作台与控制箱;也有经济实用的控制箱,其主要控制内容有,通过输送带速度检测信号与液体粘性软起动系统输出转速信号比较,来决策输送带与驱动滚筒之间是否打滑和超速保护;通过PLC决策进行闭环控制液体粘性软起动系统的比例阀控制电流,进行多电动机间

6、的功率平衡调整,通过PLC来进行设备的软起动控制。5.设备安装 5.1 安装前的准备1. 用户在设备到货后应及时检查发货清单,发现供货清单与物品不符时应及时通知公司进行调整,以免耽误设备使用。2. 检查软起动机械系统、液压控制润滑系统以及配套高压胶管的进出油口是否封堵完好,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油口封堵损伤,应及时清除油口处的污垢并重新封堵,避免设备到达使用现场时有污垢进入油口,影响设备使用。3. 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歪倒、磕碰等现象;若现场环境有淋水、灰尘大的情况下,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设备的损环。5.2 设备安装1. 液粘软起动机械本体安装时,应按照设备的输入输出标示牌正确安装,输入

7、端对应电机侧,输出端对应减速器输入端。2. 液粘软起动装置与电机以及减速器对接安装时,应确保其与对接设备的同轴度误差小于0.2毫米,否则容易引起设备运转时两轴端漏油,影响设备使用。3. 液压系统就近布置。液压系统压力指示表应朝着操作人员便于观察的位置,同时检查机械本体回油口与液压系统回油口高差。由于系统回油采取自回油方式,故回油口高差应不低于500毫米。4. 回油管配置。由于液压系统在设备布置时位置不确定,所以回油管需要在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根据现场条件在机械本体与液压系统之间需配备两路回油管。回油管为镀锌钢管,两端与设备采用法兰联接,液压站回油侧配有弹性接头,以便现场焊接变形而补偿误差,方

8、便连接回油管路。回油管配好后,应拆除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后重新安装,防止焊渣等不洁净的污垢进入液压元件,影响系统运转。5. 进油胶管安装(每套系统配有控制油胶管和润滑油胶管各一根)。每套软起动机械系统均有两个进油口,一个为控制油入口,另一个为润滑油入口,并分别对应液压系统的两个出油口。联接油管时应注意检查油口是否安装O型密封圈,一般密封圈在设备出厂时已经安装好。6. 油箱注油。液粘软起动装置使用6号(YLA-N32)或8号(YLA-N46)液力传动油(用户自备传动油)。向油箱注油前,应使用过滤精度不大于10mm的过滤设备进行两到三次过滤,过滤后的传动油通过油箱加油口注入油箱,加油位置在油箱的2/

9、3处,并盖上注油口。6.运行前准备工作6.1在接通电源前必须进行下列检查: 检查油箱的液位,加到规定的位置; 检查液压管路是否连接; 检查液压泵站的所有阀是否在调定位置; 检查所有电机接法是否与电源电压匹配; 控制线是否按电控图接好; 各联接处是否拧紧;6.2试运行 点动电动机,查看电机运行方向是否正确; 运行15分钟,查看各液压件是否有泄漏; 检查是否有异常振动、噪音和发热。7. 液压系统调试步骤序号内容第1步将电液比例阀主阀关闭,系统安全阀调整至适当开度。第2步比例阀电流调至400mA,观察油压是否上升,如不上升,调整端部螺丝。第3步将安全阀油压调至1.8MPa,并锁紧。第4步松开比例阀主

10、阀,调整油压至1.61.8MPa,并拧紧,做记录。第5步将比例阀电流由0mA连续升至200300mA,观察油压是否连续上升,正常升至1.01.5MPa(正常工作油压为1.01.5MPa.)第6步如不能满足要求,调整比例阀端部螺栓,直至满足要求。序号内容第7步将比例阀电流归零,观察系统残压,要求系统残压小于0.3Mpa。第8步如残压不满足要求,调整比例阀端部螺丝,降低残压至要求。第9步重复第47步,直至系统工作油压和残压满足要求。8系统维护8.1 机械本体维护8.1.1设备试运转时,检查软起动机械本体有无明显振动、摇晃和异响。8.1.2设备运转后,检查机械本体进油口有无漏油、渗油现象。8.1.3

11、设备运转后,检查箱体周边有无渗油现象,箱体上部透气口有无喷油、喷雾现象。8.1.4设备运转后,检查软起动箱体油温是否正常,正常温升不超过40。8.1.5系统运转后,应当交付专人使用和维护。8.1.6当班司机做好运行记录,交接班时向下一班司机交代异常情况。8.1.7设备装置至少每星期一次定期进行检修(特别是软起动本体、液压系统)。发现上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通知公司进行处理,公司将在24小时内派出服务人员到达现场及时排除故障(远距离用户另行协商),恢复设备正常运转。8.2 液压系统维护8.2.1保持液压系统清洁是设备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8.2.2液压系统在设备调试完成后,未经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不得

12、擅自调整、拆卸液压系统的各个阀体和组件。8.2.3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时,应注意观察液压系统油压指示表,控制油滤后压力表正常指示为1.01.5Mpa,润滑油压指示表正常指示应小于1.0Mpa。但在设备达到全速运转并延时几秒后,润滑油泵停止工作,此时润滑油压表指示约为0.10.4Mpa。8.2.4观察液压系统精过滤器两侧油压表指示,当压差大于0.5Mpa时,应及时更换精虑芯(虑芯过滤精度小于20mm)。初期运转时虑芯更换周期一般为12个周,运转一段时 间后,更换周期根据系统压差指示。9.故障排除由于液粘软起动装置属于机电液一体化设备,引起设备故障的因素比较复杂,在此列举几种常规故障排除方法供用户参

13、考。9.1液压系统故障及处理常见故障及处理表1序号故障现象原 因 分 析处 理 方 法1液压系统控制油压达不到正常值1)电液比例阀堵塞第一步:调整电液比例阀后端调整螺栓,如果油压没有反应,执行第二步;第二步:清洗电液比例阀和比例阀主阀(溢流阀)阀芯,同时更换滤芯通过此措施排除故障后,需要重新调整系统的工作残压和系统正常工作油压2)系统正常起动后,用万用表检查控制箱输出至电液比例阀的接线端子有无直流电压信号(正常值为710V),如果没有输出信号,可以诊断为控制系统比例放大板故障更换比例放大板3)控制油泵电机没有送电或油泵电机反转给控制油泵电机送电;调整油泵电机转向4)将液压系统控制油出油口封堵后

14、,重新起动系统,观察控制油压是否正常。如果油压正常,则可以判断软起动机械本体故障更换软起动,并对故障软起动进行检修2液压系统在控制油泵起动后,控制油压快速增至工作油压,丧失软起动效果1)系统的残压过高通过清洗比例阀和比例阀主阀(溢流阀)阀芯的方法排除故障,但通过此措施排除故障后,需重新调整系统的工作残压和正常工作油压3液粘软起动装置在起动过程中,机械本体出现迅速过热、噪声、冒烟现象1)液压系统的润滑油路工作是否正常恢复润滑油路正常状态2)润滑油泵电机转向是否与标示牌一致调整润滑油泵电机转向与标示牌一致3)主电机转向是否与减速机标示转向一致(减速器带逆止器)调整主电机转向与减速机标示转向一致4润

15、滑泵压力表无显示1)联轴器坏更换联轴器2)润滑油泵坏更换润滑油泵3)双联油泵坏更换双联油泵4)压力表坏更换压力表5控制泵压力表无显示1)联轴器坏更换联轴器2)控制油泵坏更换控制油泵3)压力表坏更换压力表4)粗过滤器堵塞更换粗过滤器6电控发出起动指令后,系统未能正常起动1)外部保护停车或紧急停车故障排除后按故障复位按钮或急停按钮复位2)外围设备的开关是否正常工作检查抱闸、主电机、润滑油泵以及控制油泵开关控制与返回信号是否正常表310.液压系统配件明细表液粘软起动装置液压站配件明细表 编号名 称规 格 型 号单位数量备 注1双联齿轮油泵CBTLF420/F410台1易损件2润滑油泵CB-B200台

16、1易损件3控制泵电机YBK2-100L1-4/2.2kW 台14润滑泵电机YBK2-132M-4/7.5kW台15单向阀S10A1件26电液比例阀DBY-C6A件1易损件7溢流阀Y2Ha/20 件1易损件8安全阀Y2Hb/10 件1易损件9精过滤器ZU-H100件110直通单向阀DF-B32K1件111耐震压力表YN-100IV-6件112精滤芯(纸质)HX100件1易损件13吸液过滤网(润滑)WU-400件1易损件14空气滤清器QUQ2.5件115油温液位计YWZ-200T件116液压系统密封组件套1易损件17压力钢丝油管I13-5m, I25-5m根各一根18弹性接头体KXTII件2耐油型19温度传感器PT100件1易损件20压力传感器2MPa件1易损件21吸液过滤网(控制)WU-160台2易损件台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