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家长要提前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上传人:y**** 文档编号:49633833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幼小衔接家长要提前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小衔接家长要提前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小衔接家长要提前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家长要提前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家长要提前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幼小衔接家长要提前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桂载秀孩子不愿上小学,问题就出在孩子缺乏入学的心理准备上。心理专家提醒,家长应重身心准备,轻知识储备,可从以下几方面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1。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和对老师尊敬热爱的心情。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宝宝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开学前,要多跟孩子聊聊学校里有趣的

2、事情,例如学校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交到更多的朋友。家长还可以讲讲自己当年刚上学时高兴的心情,还可以提前带孩子到学校参观一下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些都可以激发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对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家长可以告诉他:“你就要上学了,学校里老师会告诉你的.”但有些家长喜欢拿学校和老师吓唬孩子:“再闹,把你送学校去,让老师管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这对孩子的入学心理准备极为有害。2.养成必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孩子在家庭或在幼儿园里,生活的时间性不强,脑子里缺乏时间概念。而进入小学后,首先要适应打铃上课,上课要坐在固定的位子上,要注意听讲,不许随

3、便说话,上课时不能去厕所等等.上学前,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孩子在这些方面的训练,在生活习惯上,最好制定一个与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吃饭定时定量,不乱吃零食;按规定时间完成该做的事,比如20分钟内完成起床穿衣、洗漱、吃饭等一系列事情.在学习习惯上,入学前的一段日子应增加孩子安静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帮助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初入学的孩子往往稳定性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当孩子看书、写字、画画时,家长应尽量避免在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坐在孩子身边一起看书,既能起到督促作用,又营造了学习气氛,以便入学后能尽快适应课堂学习。如果孩子比较好动,不妨进行一些关注力训练,每天进行静坐练习,以能够坚持15分钟2

4、0分钟为宜。还有,家长应该提前教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培养孩子爱护文具、爱护书本等良好习惯。3.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入学前,家长应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孩子会自己走进厕所大小便吗?会自己穿脱裤子吗?孩子能认清自己的东西吗?会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吗?会自己削铅笔吗?孩子知道自己家的地址和父母的姓名吗?知道学校的校名吗?孩子能简单地回答别人的提问吗?在集体中能明白老师要求的事情吗?孩子会扫地和擦桌子吗?孩子遇到困难时能自己想办法吗?需要别人帮助时能把自己的要求说清楚吗?这些都是孩子入学后必备的独立生活能力.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

5、,都得靠孩子自己,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一般来讲,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独立生活能力强的学生。4。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小学教育是有一定教学任务的,教师是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的,知识性较强。刚入小学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赖性、行为上的无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不愿意上学,这就是小学教育中常见的“恋园”现象。此时,做家长的千万不要置之不理,或者把孩子大骂一顿,而应该多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静心耐心地教育、引导孩子,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与孩子取得沟通,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还可以带他回幼儿园看看,请教过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帮忙做做思想工作。5。培养孩子适

6、应集体生活的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容易不合群,因此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不容忽视.家长要告诫儿童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教孩子学会合群,懂得尊敬老师,学习一些常规的礼貌用语。还应训练孩子克制自己,遵守纪律,从“玩耍的孩子转变为一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小学生。家长还要主动创造环境,帮孩子结交新朋友,鼓励孩子带其他同学回家里玩,让孩子学会和同学、伙伴友好相处。6。与老师及时沟通。孩子在家里是宝,很多时候家里的活动都以孩子为中心,一进入学校、班级这样的大家庭,被“疏忽”的感觉会让孩子很不适应,老师也不可能像幼儿园老师那样用“哄的方法解决。遇到问题时,家长应该听完孩子的诉说后,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分析孩子说到的问题症结在哪里,能帮助孩子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及时和老师沟通,相信老师。另外,心理专家还提醒,上了小学以后,孩子就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生活,父母一定要多给予鼓励,应该用平等相处、不责骂、不惩罚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是非常重要的。总之,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学校生活的第一步,身心准备比知识储备更重要,家长要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让他们很快适应学校生活,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