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共3页)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49620201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共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共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共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共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共3页)(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 一、选择题。1.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引发人员伤 亡与经济损失,称为( )。A、次生灾害 B、直接灾害 C、诱发灾害2. 对地震时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 。A、蒙上眼睛,慢慢进食,处于自然呼吸状态B、尽快拖出来进食 C、尽快拖出来输氧3. 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 ) 。A、中国地震局 B、政府 C、地震预报专家4. 减轻震灾的工程性措施包括( ) 。 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 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5. 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

2、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 ) A、地光 B、地动 C、地声6. 国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保护(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A、地震监测台站和地震设施B、地震专用仪器和地震传输设备C、地震监测人员和地震设施D、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7. 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 ) 。A、独立发布制度 B、统一发布制度 C、分级管理制度 D、限制发布制度8. 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 )级地震。 A、80 级 B、6.8 级 C、7.2 级 D 、7.5 级9. 万一不幸被困在因地震造成倒塌的建筑物废墟下,您不要慌乱,要想方设法坚持,等待 外界救援

3、。请问:在以下您可采取的求生方法的几个选项中哪个是正确的?( ) A、持续大声呼救 B、用明火照明 C、敲击水管等响物,以引起外界注意10.在寻找被埋压在废墟中的人员时应掌握科学的方法。请问:在以下三个方法中哪个是不 正确的? ( )A、注意观察废墟下便于躲藏的地方 B、细听被埋压物下发出的各种声响 C、盲目从废墟边开始挖二、多选题。1.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除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 外,还有: ( ) A、建筑物抗震性能 B、地区人口密度 C、经济发展程度 D、社会文明程度等2. 听到地震谣传的正确做法是( ) A、不相信 B、不传播 C、及时报告D、如果发现动

4、物、植物或地下水异常时,要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不要随意散布,地震部门 会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调查核实3. 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B、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C、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D、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三、判断题。1.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木、危险物。 ( )2. 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 )3. 天然地震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脉动三种类型组成。 ( )4.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并有权制止和举报阻碍、破坏防震 减灾工作的行为。 ( )5. 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木、危险物。 ( )6. 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 1930 年,由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鹫峰。 ( )7. 地震发生时,创伤现场急救程序是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五)答案:一、选择题15 BABCC 610 DBACC二、多选题1、AB 2、ABCD 3、ABCD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